现在有许多农民进城打工。有的农民掌握了新的技能,在城市里能够立足,也就是不靠种田的技能也能够养活自己,这部分真正“转行”的农民往往会选择加入城市户籍,成为城市居民。但是,大多数农民,除了一把子力气干些粗活外,没有别技能;农忙时,回家收割,播种后再出来打工;这部分农民只有种田的技能,没有别的技能,他们离不开土地,也害怕失去土地。不知道有线同仁们有多少来自农村或者曾经是农民,笔者曾经是农民,深知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有线正在谋求转型,有两条不同的转型思路。一条思路是离开有线的“土地”,获得新的技能,成为城市居民;为此,开家电店,甚至开超市等,结果证明有线“农民”并不具有真正开家电店、开超市城里人的技能……。另一条思路是基于有线“土地”的多种经营,实践证明这才是有线转型的出路……
什么是有线的“土地”呢?有线的“土地”不是指有线电视,有线电视只是有线“农民”种田的技能之一,如同普通南方的农村会种水稻,北方农民会种小麦,中原的农民会种红薯和西瓜一样。有线真正的“土地”是有线电视用户,有线几乎一切成功转型的业务都是基于有线“土地”衍生或增值变现。
政府的智慧社区业务给有线,是因为有线有“土地”或用户,能够让政府的社区服务惠及百姓;政府的雪亮工程给有线,是因为有线有“土地”,让百姓可以“一键式报警”;政府的“最多跑一次”给有线,是因为有线的“土地”能够真正实现让百姓“最多跑一次”;政府的信息服务给有线,也是因为有线有“土地”,能够送达政府的信息;电视台把落地费给有线,更是因为有线拥有广阔的“土地”……。也就是说,有线没有了“土地”,现在的一切增值业务将是昙花一现,不可能持续;政府不会长期扶持人去楼空的有线大厦或有线“烂尾楼”……
现在绝大多数有线的增值业务在增长,传统业务在萎缩。从今年开始,会出现增值业务增长乏力的现象,甚至增值业务也开始萎缩;更有甚者,原来的增值业务会失去;也就是说,有线会出现两头失落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不是来自传统业务流失,而是来自有线“土地”的流失或荒漠化,即用户的流失……
有线的传统业务同普通农民种植的一般农作物不一样;普通农民种植一般农作物不赚钱,可以种植别的农作物。有线的传统业务或有线的农作物类似于草原上的草,是可以养育“土地”的草。以往有线靠“卖草”赚钱,现在“草”卖不去了,就需要引进牛羊,靠卖牛羊赚钱。同仁们试想一下,如果有线没有“草”,能引进牛羊吗?
有线已经尝到了引进牛羊的甜头,只是又想卖草,又想引进牛羊;而且是过于习惯先卖草,甚至习惯于草卖不去,就不种草。知道同仁们草卖不去着急,但是请大家冷静地想一下,没有草,怎么可能引进牛羊?
因此,有线当务之急不仅是停止卖草,而且是拼命的种草,也就是“种草,不卖草”。当然,当草没有长出前,牛羊没有引入前会很痛苦;如同农民种植失败,还欠一屁股账一样,也非常痛苦。但中国农民不会荒废土地,依然让田野郁郁葱葱,因为郁郁葱葱的田野充满了生机,孕育着农民的希望。
大家也可以比较一下“痛苦”。假设某有线增值业务占比是50%,如果用户在,可以保障增值业务50%持续增长;如果用户没有了,不仅传统业务的收入没了,增值业务的收入也没了;到底哪个更痛苦?
也许有同仁们会问“种草,不卖草,引进牛羊”是有线唯一的希望或出路吗?也许还有别的希望或出路,例如让草直接榨汁成为牛奶,也就是创新提高草的性价比……。在目前有线传统业务性价比情况下,恐怕这是唯一的希望。
《农民最害怕失去土地》依然是仅供同仁们参考和讨论。认为有价值,建议就尝试一下;如果认为没有价值,就只当是谈资笑料。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