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海外短视频混战前线直击:YouTube1亿美元奖励短视频创作者

导语:海外短视频行业的竞争现状究竟如何?这个被搅动的千亿市场,又有哪些新玩家和新打法?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占网民整体的88.3%。

  短视频在中国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在海外也呈现火热竞争态势。以TikTok为代表的中国出海产品,以及全球的社交和传媒巨头,都在参与短视频大蛋糕的瓜分。

  各个产品在东南亚、北美等重要市场布局,也持续扩展到新的国家和地区。那么,海外短视频行业的竞争现状究竟如何?这个被搅动的千亿市场,又有哪些新玩家和新打法?

  本期将焦点放在海外的短视频市场,以典型的北美市场为主,分析目前海外短视频市场的整体竞争格局,并介绍主要平台和产品的最新竞争动向。

  万物生长:海外短视频的早期尝试

  前TikTok时代的海外短视频

  海外短视频平台的成长轨迹,可以追溯到2011年Socialcam和IOS版Viddy的上线,用户能在上面添加滤镜、配乐,剪辑成不超过15秒的短片。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和市场,两个产品的发展十分有限。

  真正成为海外短视频产业里程碑式产品且产生现象级影响的,是Twitter在2012年收购并于2013年1月正式上线的短视频平台——Vine。

  这个产品的特点是有6秒的时间限制,以及视频无限循环和拼接的功能。如今视频产品中常见的倍速播放、带音频的GIF等形态,在Vine中也有迹可循。

  因为便捷、创意和接地气的内容,Vine上线1天就冲上了App Store社交类的首位,上线3个月后就登上免费类App榜首,成为一时爆款,也成为打造美国新生代网络红人的温床。2013年的3月到6月,平台上每月视频上传数从不到100万直线上升到3000万。

  不过,虽然开局精彩,但受同类产品追赶、自身更新滞后和忽视内容创作等因素的影响,Vine上线半年后很快就在竞争中落后下来,此后基本处于守势,在2016年下线。 Vine昙花一现的原因之一,是强大的竞争对手的狙击。2013年6月,Instagram上线了Instagram Video,功能和界面方面都跟Vine相似,视频长度15秒,且在视频编辑、分享渠道等方面更有优势。 而在Vine开始走下坡路的2014年,主打音乐元素的15秒短视频软件Musical.ly上线,很快登上美国iOS免费榜第1名,在2016年便拥有了1亿多用户。 不同于Vine重视短视频内容的原创,Musical.ly的玩法是——引导用户以“对嘴型”加“肢体表演”的方式,还原彼时火热的音乐作品。

  这个方式门槛低又新颖,并且能吸引用户作为社交互动,很受年轻人的欢迎,被行业人士视作“最年轻的社交网络产品”。 同样与对嘴型表演相似,由德国柏林创业团队开发的短视频平台Dubsmash,也在2014年年底上线。这个产品的概念为用音乐和影视片段来对口型,视频长度10秒。

  产品的增长路径由名人和社交媒体来主导,欧美明星在社交媒体分享用Dubsmash录制的搞怪视频,短时间内接力参与,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流行。

  2015年,Dubsmash曾冲到多个国家AppStore榜单前列。同年7月,基于音乐的北美本土社交短视频平台Triller也上线了。 这一时期的海外短视频产品,在形态和创意上不乏有亮眼之处,有的也影响了中国短视频产品的塑造。不过在当时,海外短视频市场整体处在早期阶段,相较于主流社交媒体,短视频产品的用户规模和后续增长大多表现平平。 TikTok搅动市场风云 真正搅动市场和引爆行业发展的,是TikTok的上线。2017年5月,字节跳动推出抖音海外版,又在10月收购了拥有上亿用户和大量正版音乐版权的Musical.ly。不到一年后,抖音海外版和Musical.ly合并为TikTok,在全球范围内上线。

  在海外市场,TikTok重金邀请当地知名明星、网红入驻为平台引流。欧美市场中,Justin Bieber、Will Smith等当红艺人的加入,既注入了本土文化,也带去庞大的粉丝群。 TikTok也给了普通用户展示和创作的空间,不少人在上面从素人成为网红,也有不少网红主动入驻。同时,平台也不断在Snapchat、Facebook等地砸下巨额广告费。 找网红、造流行、猛砸钱的有效方式,加上完善的短视频功能、算法推荐的优势,TikTok很快在全球化上找到出口。

  2019年2月,TikTok成为全球最快达到10亿用户的社交应用。根据全球App权威数据公司Sensor Tower的报告,TikTok在2019年的3个季度都位列“全球下载量最多App榜单”的前3名。 配音、滤镜、标签,加上短视频,这是完全不同于当时主流社交媒体文字、图片的呈现形式。据研究公司Insider Intelligence统计预测,2021年,TikTok在美国将拥有3730万Z世代用户,每月至少访问一次帐户,而Instagram在这一年龄段的用户被预测为3330万。

机构预测:到2025年,TikTok在Z世代中的用户数将超过Instagram并缩小和Snapchat的差距。图片来源:Insider Intelligence

  TikTok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海外短视频市场格局,在成为领头羊的同时,短视频行业本身越来越热门,竞争也随之风起云涌。

  激烈竞争:海外短视频的现有格局

  海外本土产品的对抗 目前以北美为代表的海外短视频市场,主要有依托本土和中国互联网公司背景的两类产品。在典型的北美地区,本土短视频赛道的竞争者,又可以划分为老牌短视频平台和新进的由巨头支持的平台。 老牌平台的代表有前面提到的Triller和Dubsmash。作为较早入局的平台,虽然受到强劲竞争对手的挤压,但它们得益于短视频整体发展和行业渗透的加速,也有不错表现。

  Triller在功能和算法推送上中规中矩,但特点在于音乐和宣传的优势。这个产品本身就起家于音乐平台,投资方包括环球、索尼、华纳等顶级唱片公司,还有一众嘻哈明星和好莱坞明星,有丰富音乐版权、好莱坞业务等资源的支持。

  在定位上,Triller的股东之一Ryan Kavanagh称自家产品为TikTok的“成人版”,其洛杉矶的办公室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TikTok是为儿童设计的。”

  TikTok进入市场后,另一家老牌平台Dubsmash也顺利走到了短视频风口,一度在北美本土平台中占据最高份额。

  根据App Annie在2020年年初的统计,该应用每月有10亿视频播放量,通过安装吸引了美国短视频市场27%的份额,仅次于TikTok的59%。

2020年1月美国市场短视频平台的占有率。图片来源:https://techcrunch.com/2020/01/31/dubsmash-songs/

  Dubsmash的总裁Suchit Dash认为,TikTok是专业创作者平台,而Dubsmash想做平民化产品,因此推荐逻辑不向头部倾斜,而是更均匀公平地铺开。 2020年1月24日,同样没有科技巨头背景的短视频应用Byte上线,由已经关闭的Vine团队研发。

  这个产品的玩法是,只支持6.5s的短视频,带有一些Vine的基因。Byte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市场都有不错表现,发布后半年内新增安装量突破175万。 当然,在北美本土产品中,海外互联网巨头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2018下半年,Facebook推出一款短视频应用程序Lasso,但反响平平,于去年7月正式关闭。 2019年4月,Snapchat在合规文件中正式将TikTok列为竞争对手。同年7月,Instagram上线Clips功能,鼓励用户用短视频+音乐的形式记录故事。Google也在同年传出收购短视频应用Firework的消息。

  目前,北美市场上比较值得关注的3家背靠巨头的短视频产品为:Instagram的Reels、Snapchat的Spotlight和YouTube的Shorts。 中国产品出海有力竞争 面对海外市场的巨大空间,加上在中国短视频市场的成功经验,国内互联网公司也持续入局,并成为海外短视频赛道的主力。 2019年3月,欢聚时代收购短视频应用Likee母公司Bigo。和TikTok一样,Likee也支持用户创建带音乐的15秒视频,并因有趣的视频编辑工具而受到欢迎。因为欢聚旗下海外直播平台Bigo Live的支持,Likee在直播操作上也具备一定特色。 2019年,Likee进入Sensor Tower统计全球第2季度安装量最高应用程序前5名,也被Apple Annie评为最具突破性应用程序和游戏排行榜的首位,在东南亚和俄罗斯市场都有重要位置。

  同样在2017年,快手也在海外市场推出了国际版产品Kwai,在泰国、俄罗斯、韩国等进行试水,此后逐渐进军土耳其、印度和巴西等市场。入驻俄罗斯移动应用市场后,Kwai仅1年时间就登上当地移动应用排行榜榜首。 2020年5月,快手针对北美市场推出短视频软件Zynn。因为刚开始采取了“撒钱”策略,绑定账号、观看视频和邀请新人,就有现金补贴,上线3周后,Zynn登顶了美国iOS下载总榜。 另外,在全球占据重要影响力的印度市场,还有UC孵化的Vmate和印度本土短视频王者Sharechat等,多个产品在此形成激烈的竞争格局。

  TikTok风波的影响 去年,TikTok在美国和印度市场接连遭受打击。此消彼长,Likee、Triller等平台的下载量都在一段时间内猛涨。 增势最猛的是Likee,半年新增了700万下载量,日活用户数是Byte、Triller和Dubsmash三者的总和。从全球市场看,Likee在去年第2季度的月活跃用户人数超过1.5亿。

  短视频平台Triller也从TikTok分流了大量博主,包括当时平台最红的Charli D’Amelio,并借此宣称月活人数已经超过1亿,但该数据曾受到质疑。 风波之下,一直暗中瞄准短视频市场的巨头也渐渐有了实质举措。 2020年8月,Facebook在美国、印度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出了嵌入在旗下产品Instagram上的应用程序Reels。这不算是全新的产品,在2019年,Instagram就在巴西率先推出过Reels进行试点、推广和优化。

  去年9月,YouTube踏上末班车,推出短视频服务Shorts,主要功能也是让用户制作不超过15秒钟的短视频。

  不过,虽然面临新旧产品的竞争,TikTok在全球短视频服务中的优势地位目前仍难以撼动。在北美受挫之后,TikTok去年在欧洲市场寻找流量池。TikTok欧洲总经理Rich Waterworth去年年底宣布,平台在欧洲的活跃用户超过1亿。

  动作不断:海外短视频产品的扶持与更新

  过去一年,占行业主导地位的TikTok受挫,巨头抢滩,海外短视频赛道竞争激烈,战况不断升级。在此背景下,各大平台也纷纷推出新的策略。 激励和扶持创作者 一周前,YouTube表示将在短视频平台Shorts上设立1亿美元创作激励基金。在接下来的18个月里,平台上热门视频的创作者可获得现金奖励。 此前,TikTok也已经设立了创作者基金,它也在近期表示,未来3年,基金在美国的规模将增至10亿美元以上,全球范围内的规模将是这个数字的两倍以上。创作者必须申请加入扶持计划,计划根据创作者视频内容在平台上的受欢迎程度,给予相应的费用回报。 与此同时,Snapchat也早早宣布将向旗下短视频平台Spotlight中的优质内容生产者每天支付100万美元创作奖励。 《华尔街日报》去年报道,Instagram也在向TikTok的头部创作者开出了极具诱惑力的条件,希望他们能够转向其短视频平台。 上线产品,更新功能 此外,在竞争压力下,各平台也越发快速地上线新的产品和功能。 最典型的就是Facebook去年在Instagram上添加短视频功能Reels并将其铺开产品化。

  去年开始,YouTube在国际市场推出短视频服务Shorts,并于今年3月在美国上线。YouTube母公司Alphabet的CEO Sundar Pichai在财报会议上表示,Shorts在全球的日浏览量为65亿次。 根据TechCrcuch的报道,深耕长视频的Netflix也在去年年底测试了类似短视频的功能“Fast Laughs”。

  在这个功能下,用户可以观看、评论并分享短视频,竖屏显示、上下滑动视频流等设计都和TikTok类似。“Fast Laughs”更多被Netflix定位为内容发现工具,帮用户寻找新的影视内容。它截取作品15s到45s的视频片段吸引用户点击,迎合了用户喜爱短视频的趋势。

  上线新产品功能的同时,平台也不断完善已有功能,通过更丰富和舒适的体验吸引用户。 就在今年5月初,Instagram推出了一款新的字幕功能,让用户在不开声音的情况下观看短视频。创作者在录制或上传视频后,使用“标题”贴纸就可以把声音转换为文本,还可以编辑标题位置、文本和颜色等。 今年4月1日,Instagram上线了名为Remix的新功能,提供了一种方法,让创作者可以在其他用户的视频旁录制自己的短视频。与此同时,Snapchat也在开发Remix功能。YouTube在推出Shorts的同时,也很快上线了类似的Remix功能,创作者可使用平台上其他视频的音频片段,作为短视频内容的背景音乐。

  这些Remix功能,与TikTok现有的Duets功能很相似——让用户在创建自己视频时,可以对另一个人的视频做出反应或进行互动。在TikTok上,Duets是帮助维护平台社交网络氛围的重要工具。这个功能让用户可以在其他创作者的视频旁唱歌、跳舞或表演,对视频内容做出反应,而不只是被动观看。 随着竞争的白热化,TikTok也不断上新功能。5月12日,TikTok推出了名为“Green Screen Duets”的工具,帮助创作者将平台中的另一个视频作为新视频的背景。例如,用户可以捕捉图像或录屏,然后使用其他编辑工具来创建绿屏效果。 这之前,今年4月初,TikTok发布了6种新的音乐效果,提供交互性、可视化、动画等效果,这也显示了TikTok对于背景音乐这个根基的重视。不久前,TikTok还确认了对发现视频的新方式的测试,新功能被称为“话题”,是基于兴趣的专用信息源,能够展示特定类别中的高流量趋势视频。

图片来源:TikTok

  5月11日,据Axios引用消息人士报道,TikTok在测试新的求职工具,供各品牌在平台上招聘员工。在这里,用户不提交通常的书面简历,而是以创建TikTok视频的形式来应聘。 更新功能之外,平台也在不断布局全球商业化的进程。去年12月,TikTok和沃尔玛展开直播带货合作,向用户销售沃尔玛的时尚商品。同月,Instagram  Reels也正式上线了商店功能。 今年4月,Facebook表示将在印度、巴西、德国等测试Instagram Reels上的广告,目的是通过短视频功能赚钱。Facebook全球业务集团副总裁Carolyn Everson接受采访时说,引入广告“表明Reels的发展势头有多强劲”。 回看海外短视频市场的发展,近10年的时间不长也不短,各个阶段的竞争节奏和主要力量都在变化。

  而眼下,随着短视频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渗透,成为年轻一代乃至更多消费者的重要爱好和选择,短视频市场的未来发展也十分可观,可供开发和竞争的市场潜力依然不小。竞争和抢跑,冲突和防御,玩家们的混战之路还很长。

【责任编辑: 胥雪琪 】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