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争鸣】2019年, 广电网络做什么?

导语:在面临5G山雨欲来,用户缓慢但却是大量的流失,宽带发展乏力,新业务又不知道从何说起的形势下,在自己都对指标和任务没有信心的情况下,我们做些什么,才能成为追梦人呢?

  每个阳历新年本该是展望未来的时刻,但是往往因为年终考核,临近过年,大家受困于各种指标的焦头烂额,忙碌于预算和任务的你推我挡,对于新年的愿景,反而很模糊。幸好农历新年也过去了,大家在祝福中抬起头来,满怀干劲与憧憬,想做一个总书记提到的“追梦人”,可是劲鼓起来了,我们往哪里使呢?

  笔者曾在之前的文章里写过一次,所谓领导,是决定做什么,而管理是落实去怎么做。山东省委今年吹响了抓落实的号角,恰恰是因为他们在对民营经济求突破,对新经济模式求突破的方向和策略已经无比清晰,剩下的就是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那么,反观我们有线行业自身,在面临5G山雨欲来,用户缓慢但却是大量的流失,宽带发展乏力,新业务又不知道从何说起的形势下,在自己都对指标和任务没有信心的情况下,我们做些什么,才能成为追梦人呢?这样的讨论已经持续经年,大家都疲沓了,好多人提出了好多方向,但是落到纸面,还是加减乘除的指标,还是轰轰烈烈群里的画面,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在演戏——上上下下似乎都知道我们有些任务必须下,也很可能必然完不成。那么,这个虚无缥缈的考核是不是就是那辆唐吉可德的风车,我们多少次冲锋,最终还是那个漂渺无力的梦?但是有好多身边的例子告诉我们,贵州大山里,济南历城区市里,广东福建沿海边,总有一些有担当,有梦想,有志气的同仁们,在踏踏实实做着事情,他们冲破了传统的藩篱,吹响了有线二次创业的号角,也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绩。那么他们的经验有什么共性,有什么可以复制呢?笔者受困于信息获取的不充分,只能管中窥豹,谈谈自己的理解,供大家参考。

  壹 所谓的目的和规划

  大到一个公司,小到一个部门,一定是有一个整体的规划。这个规划是经过论证的战略,既包括对业务数据的合理分析,也包含对经济形势和业务转型的展望。可惜的是,很多公司的市场部门或者战略规划部门习惯于先设定指标,再分解任务,眼睛里看到的知识和内容和手头操作的是两张皮,这样就容易造成说的一套,做的一套,大家天天喊转型,但是实际工作还是老方法,老路径,到最后不了了之。我们不想接受的一个事实就是,用户一定是持续掉的,不仅仅因为联通、移动、电信等运营商免费战略,用户的收视习惯,电视产品的同质化,家电厂商的转型(比如海信聚划算)等等,入场博弈的人越来越多,带来的不同产品、不同体验越来越多,而我们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被动的等着等着。有些同仁说,我电话也打了,上门也走访了,甚至七姑八大姨的也都全员营销了,你还要我怎么办?现在已经是天天周末路演、平时加班了,用户就是不选择,我能怎么办?其实所谓的战略,就是把手头的资源和要达到的目标进行一个适配,取得平衡的过程,而在目标和任务之间,有时候需要做个分解。比如看起来我们是需要保用户,其实是创造用户,创造我们产品和运营商的差异化、营销的特色化、渠道的新颖化。这样也不能保证所有的用户都能选择我们,我们只需要在那些喜欢我们特色的用户面前,能够持续的获取他们的满意度就行了。所谓的高清不卡顿,是一个理由,但不是充分理由,也不是唯一的理由。说到底,我们的看电视需求,就不是刚需,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我们自己的判断和计划,并在新的一年狠抓执行,走弯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原地踏步,哀莫大于心死。找死之所以比等死要高级,是因为在找死的过程中会锻炼出一支或许可以逃生的团队,等死,只会坐以待毙,还消磨士气。就我们目前而言,至少应该有三个方向的谋划:

  1、改变用户界面和节目推送方式,在看电视的层面,保障用户的权益、用户体验,让他们看起来更舒服,更容易,更省钱,更方便。如果有自己参与的视频驻存更好;

  2、移动优先,全面开发APP、公众号的媒体功能和营销功能,将其和用户粉丝身份绑定,社群营销、线下互动、线上网厅结合,用实实在在的立体打法和用户建立连接。很多公司把微信公众号做成节目简介表,实在是大谬。经营公众号,必须有流量思维和内容思维,必须有活动和内容相匹配,蹭热点,根据每一个热点事件和节庆相结合,更是基本诉求,这些在社会化公司已经成为基本常识的东西,在有线行业,却成为很多人的短板。只有把握住了新媒体,我们才算没有脱离用户。这个和中央决战融媒体的思路是一致的。

  3、必须利用公信力和传播力,做新业务转型。可以尝试线下教育、知识付费等高度黏性的产业,也可以做类似于“有线优选”之类的电视商城。不管什么一定突出特色,整合资源。有线天然的政府公信力是加持的魔杖,但却不是必胜的砝码,要想赢过那些社会上的公司,我们必须打造出专业的团队。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多了,这些行业都是自古生生不息的,我们一旦踏入,掌握玩法,不仅有强大的竞争力,而且也不需要经常考虑转型了。这些行业是会长期存在下去,也有庞大的产业链,我们作为一个文化企业,分一杯羹,并不过分。

  贰 公客和集客 协力不分家

  有线的公客和集客之分,并不像其他行业那么有逻辑,我们通常把To B的一些专线业务或者智慧社区,称为集客,把一些普通宽带接入或者电视套餐,称为公客业务。但是实际上,在高清双向普及以后,智慧社区的划分就是一个逻辑概念,对他们的视频功能、点播功能、会议功能,进行个性化定制,可能覆盖的是公客群体,体现的是集客内容。随着我们的业务创新和对用户需求的不断满足,公客和集客的属性集中的出现在同一个解决方案上的概率大增。更何况,如果我们把UI设计分别针对老年人,年轻人,家有学童的做不同的定制,本质上也是对公客用户做了类型划分,可以当做一个集客项目来开发和维护,更不要说,雪亮工程、孝乐工程等本身既是集客业务,又具有普遍性的规模和标准。我们所谓的以用户为导向,指的是根据他们的需求来优化我们的产品,而不是拍脑袋决定,然后再费力推销。所有以用户为导向的产品经理,都应该记住这样一句话:

  叁 组织是关键

  通过上述可以看出,在互联网日益扁平化、碎片化、去中心化的同时,用户的需求和口味也变得多种多样,在这个时候,我们在大的业务方向下的微业务创新就成为关键。

  而原先的机构和科层组织,有时候变得不好对应,我想这也是海尔将员工创客化的初衷。让团队响应用户的需求,而不单纯跟着领导的指挥棒走。人单合一的本质是让每个人在为用户创造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是每天去了就是领工资和完成领导给安排的活。在传统的广电行业,其实领导的综合能力和掌握的信息层面,要远远优于基层人员,因此,如果能用项目制的方式,让领导参与到某项业务变革中,则既能保证接地气,又能保证高瞻远瞩。同时在集客攻关的过程中,领导支持,是商务谈判也好,业务说明会也罢,都是无往不利的利器。广电各种平移或者攻关,项目制其实居功至伟。如果在有线业务转型中,突破层级限制,因人而异,因需求而设,用特种兵的方式将新业务孵化,从而通过组织调整完成目标实现。这样不仅给改革提供了样板和经验,也给改革筛选梳理了人才。

  总的来说,有了愿意实现的目标,也尽可能招揽或者开发出团队成员的潜能,领导再给予流程或者架构的调整,给予充分锻炼的建功立业的机会,这样的良性循环,谁不愿意勇敢的试一下呢?成功了,我们找到了革新之路,失败了,也收获了经验和教训,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支贴近市场、能征善战的铁军,长期以往,有线网络携国企之诸多优势还怕没饭吃?2019,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责任编辑: 白晶 】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