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2025年上半年微短剧用户规模稳定在6亿活跃用户量级

导语:视频类平台竞争格局中,抖音和快手仍为平台第一梯队,平台整体竞争格局基本保持不变。

  (原标题:进阶精耕 跨屏拓展——2025上半年微短剧全媒体传播观察)

  2025年上半年中国微短剧行业延续增长态势,平台、影视制作公司、广电机构、品牌方、地方政府等持续加码发力微短剧这一网络视听新赛道,行业主管部门继续加强监管治理与政策引导,加快推进“微短剧+”行动计划,鼓励精品创作并提供行业扶持。微短剧行业进入精耕发展新阶段,跨界融合、AI赋能、生态共建、短剧出海、商业模式等探索与创新不断推进中。CSM持续跟踪研究微短剧行业发展趋势,现从全媒体传播研究角度,使用CSM全媒体数据(NewTAM)及全国网数据,对2025年上半年微短剧用户、平台竞争格局、跨屏传播效果等做观察梳理。

  微短剧用户基础坚实  行业呈现“稳健”发展态势

  丨微短剧用户规模稳定在6亿活跃用户量级

  微短剧行业进入提质发展新阶段,微短剧用户规模增长放缓,CSM全媒体数据(NewTAM)显示,2025年上半年微短剧月用户规模稳定维持在6亿。作为近年来快速崛起的新兴文化业态的微短剧已形成稳定的受众基础,随着“品质精品化+内容多元化”的加速升级发展,微短剧用户规模及行业发展仍有增长潜力。

图片

  丨行业进入提质增效稳健发展阶段,重点微短剧备案数回暖,都市、传奇题材是主流选择

  2024年是微短剧从“野蛮生长”向“高质量创新”转型之年,国家广电总局重点微短剧创作备案数量较2023年有所下降,2025年上半年短剧进入了提质增效稳健发展阶段,备案数量呈现明显回升态势,2025年1月至6月备案数量逐月攀升,2025年上半年备案总量达1519部,较2024年上半年的1360部和下半年的1293部均有所增长。

图片

  2025年上半年重点备案题材中,反映都市生活、职场情感等现实内容的都市题材仍是市场主流,以565部(占比37.2%)的数量稳居首位,传奇、农村题材分别以239部(15.73%)和78部(5.13%)紧随其后。

图片

  竞争格局稳定  银发族人群用户比例增长快速  题材选择多元

  丨红果短剧流量增速平缓,平台整体竞争格局维稳

  视频类平台竞争格局中,抖音和快手仍为平台第一梯队,平台整体竞争格局基本保持不变。CSM全媒体数据(NewTAM)显示,红果短剧作为垂类微短剧App,用户规模从2024年1月的3674万一路跃升,2024年10月突破1亿,2025年突破2亿大关,红果月视听总时长从217亿分钟飙升至2025年4月的破2000亿分钟。2025年上半年,红果短剧的流量增速趋稳,平台月用户规模稳定在2亿量级,视听时长稳定在2100亿分钟左右。

图片

  丨女性、15-34岁年轻用户和55岁以上银发族仍是平台微短剧三大主力人群

  平台微短剧用户的男女比例较为平均,女性以51.1%的占比略高于男性,而在年龄段方面,15-34岁年轻用户和55岁以上银发族用户成为了微短剧核心用户,其中15-34岁用户构成占比为29.2%,2025年上半年,各平台持续聚焦银发族人群的微短剧收看需求,通过推出“银发剧场”、老年群体成为短剧叙事主体、平台App进行银发族用户适配升级等多方面举措,微短剧55岁以上银发族用户比例快速增长,由2024年的18.5%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7.5%。

图片

  丨言情、悬疑为顶流题材,都市生活、近代传奇等同样吸睛,品质微短剧登陆大屏

  CSM全媒体数据(NewTAM)显示,监测的微短剧TOP15中以《一本正经》和《挚爱游戏》为代表的言情和悬疑题材最为吸引用户收看,两剧的视听总时长分别达21.7和14.5亿分钟,而近代传奇题材《狮城山海》、都市生活题材《欢喜一家人爱在一起》和神怪玄幻微短剧《真探秦先生第二季之魅相》同样受用户关注,视听总时长均超10亿分钟,《狮城山海》和《欢喜一家人爱在一起》两部剧凭借其精品化制作,除了在小屏端受到广泛关注以外,2025年上半年还登陆央卫视大屏端播出。

图片

图片

  丨男频微短剧以古装、神怪玄幻题材为主,女频、年轻用户偏爱言情,55岁+银发族人群青睐都市生活微短剧

   从男性用户视听总时长占比TOP10微短剧来看,男性用户对古装、神怪玄幻类微短剧较为热衷,虽然其中不乏有言情元素,但其通常与武侠、神怪玄幻等元素一起出现,如《锁红颜》《双兔》都是言情+武侠的组合。而男性用户占比最高的微短剧是腾讯视频6月新上线的罪案悬疑类微短剧《彼岸灯塔》,该剧讲述了由两起命案牵扯出一桩被岁月掩埋的恶行的故事,沉浸式悬疑直击人心,男性用户占比达60.3%。

图片

  从女性用户视听总时长占比TOP10微短剧来看,言情题材广受女性喜爱,8部微短剧带有言情元素。言情能单独作为一部剧的主体带给用户丰富的情感体验,如《多大点事儿》《姜颂》《雨爱千金》《勾心》,也能融入其他题材锦上添花,如言情与古装搭配的有《富贵逼人太甚》《将军府来了个小厨娘之落难千金》,言情与都市生活搭配的有《错位爱人》,不同的搭配同样吸引了一众女性用户的目光。而女性用户占比最高的微短剧则是都市生活题材微短剧《大过年的》,该剧以过年团聚为切入点,在离婚冷静期30天的背景下,聚焦婚姻中女性的处境,让女性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女性用户占比达66.3%。

图片

  15-34岁年轻用户偏好言情,视听总时长占比TOP10中言情题材微短剧占到6部,其中3部为古装言情,2部为言情+喜剧的搭配,还有1部为都市言情。除去言情题材外,悬疑题材微短剧如《不识君》《白事先生》,都市生活题材微短剧如《拜托了老爸》《夫妻的春节》也颇受15-34岁用户的欢迎。芒果TV 6月新上线的古装言情微短剧《提笔再忘却你》,凭借女将军从书中穿越至现代改写未来结局的虚幻设定吸引了众多年轻用户,15-34岁用户占比达39.6%。

图片

  55岁+用户对都市生活题材微短剧投入较大关注,视听总时长占比TOP10中《午后玫瑰》《主妇的觉醒》《石来运转》《遇见你的第一次》均为该题材微短剧。古装、神怪玄幻题材同样受到55岁+用户的青睐,《朝阳之于夜》凭借言情+神怪玄幻+古装的多重元素搭配收获了36.7%的55岁+用户观看。《跟着唐诗去旅行第一季我和诗圣做搭子》独特的人物传记微短剧同样吸引到了36.7%的55岁+用户,该剧讲述了诗圣杜甫意外穿越到现代,与主角展开奇幻旅程,并最终化解主角焦虑的故事,古今的碰撞带来了文化叙事新视角。

图片

  微剧、短剧上大屏  “短剧长播”模式效果初现

  丨更多电视台探索微短剧上大屏,微短剧成为大屏内容焕新的重要抓手

  相比2024年,2025年更多的电视台尝试将微短剧搬上电视大屏,更多微短剧从“手机小屏”走向“电视大屏”。CSM媒介研究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共有3个中央级频道、19个省级上星频道和30余个地面频道在大屏端播出微短剧,其中,中央级频道共播出3部微短剧,省级上星频道共播出64部微短剧,各地地面频道播出50多部微短剧,播出数量较2024年均有显著增长。

图片

  从主要省级上星频道播出微短剧数量来看,上海东方卫视和北京卫视居首,均播出14部微短剧,其中上海东方卫视打造“品质东方微剧场”延续去年的势头,在晚间黄金档保持常态化播出;北京卫视播出的微短剧中12部是北京台原创微短剧,在2月开启展播,这些微短剧随后也在北京广播电视台纪实科教频道进行播出。湖南、江苏、安徽三家卫视播出微短剧数量均在5-10部,另有重庆卫视、山东卫视、河北卫视等多家省级上星频道布局微短剧赛道,积极试水微短剧登陆大屏。

图片

  丨女性、55岁以上人群撑起观众构成半边天,“短剧长播”模式成为激活观众的新引擎

  2025上半年上星频道播出的微短剧观众构成,女性观众多于男性观众,占比达52%,从各年龄段来看,55岁以上观众占比近50%,成为上星频道大屏微短剧收视核心观众。

图片

  从上星频道微短剧观众规模排名中看,首部投资过亿的微短剧《狮城山海》自4月30日起在中央台八套和腾讯视频台网同播,在中央台八套观众规模达1.6亿人,随后该剧又在北京卫视晚间黄金档多集连播,观众规模近4000万。该剧以电影级制作打破行业对微短剧“快餐文化”的认知,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六批推荐剧目,精品化内容在主流平台与政策层面得到双重认可。

  中央台农业农村频道推出的首部乡村振兴实景喜剧系列短剧《欢乐农家院之福鼎一家人》,以实景喜剧的创新表达方式和轻松诙谐、温暖感人的故事情节吸引了超9000万的观众;湖南卫视当代都市趣味微短剧《欢喜一家人爱在一起》观众规模达4397.8万,位居第三;观众规模TOP10排名中,四席为上海东方卫视播出的微短剧,精品及趣味短剧吸引更多大屏用户收看。

图片

图片

  2025年上半年江苏卫视、北京卫视、广西卫视等多家省级卫视采用了“短剧长播”的方式,使短剧更贴近“长剧体验”,强化内容连续性,通过“钩子剧情”推动观众连续观看。从省级卫视大屏人均收视时长TOP10微短剧排名中我们看出,江苏卫视在1月推出“热荔微剧场”精品微短剧播出带,次晚黄时段每日播出一部微短剧,每部总播出时长均在60分钟以上,其中如《柒两人生》,2月4日一天共播出16集,总播出时长约为80分钟,而收看了该微短剧观众的人均收视时长高达了66.4分钟;北京卫视《狮城山海》同样采用多集连播,每日播出时长达70分钟左右,观众人均收视时长高达60.8分钟。

  短剧长播的模式以碎片化内容为起点,以长时留存为目标,成为电视大屏激活观众的新引擎。

图片

图片

  定制微短剧跃迁为品牌构建形象、连接用户的创新性增长路径

  丨用“好故事”破局流量时代,品牌定制剧崛起,驱动内容营销新生态

  随着微短剧行业的持续高热,越来越多的品牌方也开始押注微短剧这一新兴文化业态,通过讲好品牌故事实现流量收割,例如众多美妆品牌精确瞄准了微短剧市场中的女性用户,接连推出品牌冠名剧或品牌定制剧,例如DR.WU独家冠名微短剧《午后玫瑰》,谷雨定制微短剧《河豚小姐》,丸美定制微短剧《夫妻的春节》,其中《夫妻的春节》借助春节这一家庭情感浓度最高的节点,以“30+夫妻回乡过年”为主线,聚焦婚姻疲惫感与自我重塑议题,自然植入品牌产品,CSM全媒体数据(NewTAM)显示,该剧女性用户占比54.9%, 25-44岁用户占比达到49.6%,与其剧中主推的丸美小金针水乳适用人群相契合,为品牌提供了巨大的潜在消费人群。

图片

  抖音与周星驰联合打造的“九五二七剧场”精品微短剧《大话大话西游》在抖音平台收获了近4亿的播放量,TCL作为官方独家合作伙伴,不仅展示了品牌形象,更深度参与了短剧的创意与制作,将产品植入巧妙地融入剧情之中,并且以“TCL陪你话西游”为传播主题,号召大家用“大屏看短剧”, 为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热度, 2025年1月1日起该剧正式登陆上海东方卫视大屏端,观众规模超3300万。

  结 语

  微短剧赛道竞争激烈,“加码”“升级”“精耕”“拓新”成为上半年行业发展关键词,如,腾讯视频将“十分剧场”升级为“十分短剧”,点众科技升级“河马剧场合伙人”计划等;微短剧商业模式持续迭代升级,从单集付费到品牌广告植入,再到效果广告与微短剧深度融合,实现电商内容直接植入,形成流量到价值的闭环;微短剧出海也开始布局从“内容搬运”到“本土原创”的转变。 

  多场景、跨屏传播方面,在微短剧上大屏探索中,行业似乎也找到了微短剧与大屏的适配之法,上文提到的《狮城山海》《欢乐农家院之福鼎一家人》等集时长在20分钟左右的微短剧,在大屏端得到了观众的一定认可。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微短剧还需更进一步的细分,分为竖屏“微剧”和横屏“短剧”,微短剧在“跨屏拓展”过程中,剧集内容需进行更加深度的“长短融合”:既要有长剧的质感,也要拥有紧凑性、快节奏、爽快感等短剧特点,这种聚焦式和连贯性的内容呈现,可能更符合当下大屏用户的观看习惯。

【责任编辑: 王熙雁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