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上午,备受瞩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可以说,改革力度之大、影响面之广、触及的利益关系之复杂,都是少有的,是一场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的变革。
此次国家组建一个正部级国务院直属机构来专门管理广播、电视两大板块工作,说明国家对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前所未有,广播电视的特殊地位不可撼动。在措辞上,用“组建”一词,而非“恢复”、“调整”和“重组”,用词的不同凸显了中央把加强对广播电视的管理工作提升一个新的高度,赋予新时代的中国广播电视行业新的使命。
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解读“两个加强,一个充分”为加强新闻舆论工作,加强对重要宣传阵地的管理,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的作用。
早在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就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都要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都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习近平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连接中外、沟通世界。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就如何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的作用,习近平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和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习总书记的讲话统揽全局,科学回答了事关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重大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阐述了新闻舆论工作的地位作用、职责使命、原则要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加强新闻舆论工作,加强对重要宣传阵地的管理、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的作用指明了方向。
二、解读:一贯彻,一统筹,一推进,一负责。
贯彻党的宣传方针政策,拟订广播电视管理的政策措施并督促落实,统筹规划和指导协调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发展,推进广播电视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监管、审查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和质量,负责广播电视节目的进口、收录和管理,协调推动广播电视领域走出去工作等。
(一)贯彻党的宣传方针政策,拟订广播电视管理的政策措施并督促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必须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正本清源,新组建的国家广电总局的首要职责就是贯彻党的宣传方针政策,凸显新时代广电特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政治属性。作为行政主管部门,除完善广播电视政策法规外,同时,将制定对网络视听节目的内容和质量等进一步归口于广播电视同规同法同监督。
(二)统筹规划和指导协调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发展,推进广播电视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
(1)广电事业发展
广电事业发展具有政治和经济双重属性,承担宣传和经营双重职责,追求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这当中,政治属性大于经济属性,宣传职责高于经营职责,社会效益重于经济效益。这一性质,决定了事业建设是广播电视第一位的任务。笔者认为,广播电视新形势下事业发展面临主要问题是确保两个地位,即主流媒体和主阵地地位。现阶段发展迅猛的新媒体挑战传统的广播电视主流媒体地位,IPTV、OTT用户激增也在不断蚕食广播电视主阵的地位。如果不加快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不能理顺广播电视行业内部关系,包括行业管理体制、公益与产业属性问题,诸侯分割式发展的弊端、层级之间利益矛盾等这些问题,“两个确保”将无从谈起。
(2)广电行业产业发展
广电行业产业目前存在主要问题是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效率不高、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有效供给不足,制约了广电产业发展迈入新时代的步伐。广电行业产业竞争,归根结底是投入产出的竞争、效率高低的竞争,坚持供给结构性改革,才能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广电行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笔者分析,广播电视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特色和规模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特别是广播电视产业具有突出的媒体属性,其发展能力与国家文化传播能力建设息息相关,溢出效应十分显著,综合效应远远大于非媒介产业。因此,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既有重大的传播价值也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此次广电行业产业改革,中央及各级政府会加强对广电产业扶持力度,由于广电行业具有精神文化产品的特殊属性,政策措施和政府资金扶持对其具有杠杆功能与示范效应。通过政府扶持,积极推动广电企业做大做强,鼓励通过整合、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不断集中优势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扩大覆盖、提高生产效率。大力培育新动能,强化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转型。同时,提高对广电行业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标准。通过加强标准制定和监管,调控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倾向。鼓励优秀网络视听节目生产传播、推动我国网络视听行业健康繁荣发展。
(3)广电网络公司何去何从?
笔者分析,新组建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对属于广播电视宣传主渠道、主阵地的下属企业会有一个进行重新调整定位,即坚持把广播电视企业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两个效益并重,打造可信可管可运营的国家和地区重要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坚持开展走数字家庭和智慧城市信息化的主载体和主运营商,走信息化发展之路。从网络覆盖看,不只是固定地面有线网络,随着有线、无线和卫星全程全网的覆盖,广电有线网络还将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无线数字电视覆盖网、无线通信网、超级Wi-Fi融合传输的基础。推进整合小三网新型融合网络(直播星DBS、手机电视CMMB、有线数字电视DTV),逐步形成陆空、有线无线互相独立、互为补充的广电“小三网、大传输”格局,增强广电网络产业的实体业务基础。国网公司将全力推动全国一张网的进程,只有完成“全国一网”的整合,才能实现“互联互通”,进而达成“跨屏、跨域、跨网”的目标。推进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互联互通平台建设将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笔者认为,在此次改革中,国务院将对对“三网融合”政策进行深层次调整。
(三)谈谈对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和质量的监管和审查
从本轮改革方案来看,新组建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对广播电视、影视剧及网络视听产业的监管工作将更加专注、审查无疑会更加严格。确保影视作品正确的价值导向、思想引领、舆论推动和精神鼓舞的作用。防止唯收视率、影视作品纯娱乐化倾向。因此,影视剧、电视综艺、网络综艺,行业的政策指导力度、监管力度和审查力度都进一步加大。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在2018年全国广播电视宣传管理工作会议上介绍说,我国目前已经建立起三审制度、重播重审制度、上星综合频道节目备案制度、重点时段重点节目主要负责同志审查签字制度、违规节目处理处罚制度、问题节目公开批评制度、属地管理和收听收看制度、广播电视节目网络传播管理制度、广播电视节目和网络视听节目制作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宣传管理制度,以便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及加强广播电视阵地的管理。通过备案公示可以更好的把好影视内容准入关、作品导向关、影视内容播出关,确保影视内容不逾越“导向”红线,确保影视创作、播出始终保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价值导向、审美导向,充分体现影视作品“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作用。
总之,这是一次力度超大的改革,属于体制的整体性变革。对广电行业的要求,就是要加强和深化党的领导,保证舆论正确,按照“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 体现党的意志与主张,反映人民的心声,维护人民利益。保好主阵地,建设好主阵地,用好主阵地,真正做到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中广互联专栏作者 张西山)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