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争鸣】有线发展之测,能否交出满意答卷

导语:本文借“麦肯锡战略十测”,结合行业发展之拙见,提纲挈领,引导答疑解惑。

  曾几何时,有线进入了悲喜交加的新时期,过去渐行渐远渐无书,当下时刻遇见着未知的自己。变则通,但如何变,仍莫衷一是,安之若素,趋之若鹜皆不乏有之,然在如此急匆赶路之时,能暂且停下,衡量与反思,评测几番,会更有启发。本文借“麦肯锡战略十测”,结合行业发展之拙见,提纲挈领,引导答疑解惑。

测试一:战略能否帮助战胜市场?

  从垄断走向开放,不得已而为之,过去,圈里很少有战略这种说法,而现在似乎到了一种不得不提的地步。其实以目前的用户规模,尚且不能称之为摇摇欲坠,或是什么日薄西山、江河日下。与其说战略能否帮助战胜市场,于有线而言应该还是能否战胜过去的自己,体制机制、思维定式、主观意识、业务轨迹等等,可以落笔的地方很多。战略的目的于市场竞争,就是能否重塑,能否实现增值,当下需要过好,不然何谈未来。有线的战略,就是要使自身摒弃“传统”二字,满足上下的需要,哪怕从唯一变成之一,只要被需要,就可期。

测试二:是否发挥公司真正的竞争优势?

  中国人有个习惯就是跟风,大街上一个人莫名其妙的往天上看,就会引来一群人往天上看。现在每个有线企业的产品(尚不能称之为线),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百花齐放是褒义词,现实更像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并非新鲜,真正的核心优势难免不被埋没。关于有线真正的竞争优势,不在于个体产品的特性,视频也好,公信力也罢,庞大的用户规模等等,真正的是在于整合,在于如何筑起“高墙”,现在的市场,木桶理论是跟随,但更需要反木桶理论,要研究如何让那块最长的板,变得更长。

测试三:是否精细划分并明确指出竞争领域?

  当前的市场竞争已不是单纯的市场占有率的竞争,而是全方位的,这种精细划分,并不是说仅将市场用户进行划分,应该是做外部和内部的考量。外部聚焦于市场细分、竞争对手研究、产业上下游分析,当然还要加入跨界融合意识,这些点,在行业内已经形成共识。这里要说的更多的是对内部的剖析,要关注的是盈利能力、成长性和人才结构,归根到底就是要自身的“造血”能力和“新陈代谢”的速度,优胜略汰的市场法则下,不想落后,唯有不停地跑。而对标竞争对手不仅是产品和服务方面,对其经营轨迹的分析很重要,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时期的颠覆行为,以及一惯性做法,会带来启发。

测试四:是否预见了未来的趋势和变化?

  不可否认,即便是在如此严峻的市场生存环境下,很多有线企业还是后知后觉,很多人还是抱有所谓的幻想,殊不知,新形势、新竞争、新变化早已成为一种常态,起初也许在细枝末节,但假以时日,就是翻天覆地,微信干掉短信之例不胜枚举。其实如何预见或者是掌握未来发展的脉搏,也并非不可能,只是在于做的程度,就是要对用户保持足够的关注,往往做得最不够的就是用户关怀,这也难怪当有了还不咋地的替代品时,纷纷离你而去。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这宗就是用户,关于用户的一切,仅此而已。

测试五:是否借鉴了独到的洞见?

  这里要提经营数据,挖掘经营数据的价值,无非是要得到某些管用的经营建议,现在各种数据满天飞,加之更多的数据之后“屁股决定脑袋”的各类分析,大同小异,不如说是些“噪音”。其实,真知灼见来源于行为研究,数据只是一个侧面,更多应关注的是每天每时每刻发生的事情,以及与之相关的方方面面,更偏向于类似于头脑风暴类的群策技术,而不是炒“行业报告”的冷饭。各个地方,各个企业,本身就是千差万别,哪能有统一的做法,或许可行的方法有两个,一是站在用户的角度,不断尝试新方法来解决的用户的问题和满足用户的需求。二是内部聚合,广开言路,激励建言献策,最懂企业的人就在企业内。

测试六:是否明确定义并考虑不确定因素?

  谁都不是神仙,对未来的预测不可能一步到位,特别是在当下环境中,不免让未知的不确定性搞得有些人心惶惶,被悲观情绪所控制。其实大可不必如此,需要做的就是要尽量让不确定的东西往确定的上面靠。这就是要确定发展的主线,任何企业都需要,因为就像穿针引线一样,只要主线定了,方向和目标定了,其他的一切都会被看做是过程,其中不确定因素可以是阻力,当然也可以推波助澜。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这条主线,这个方向和目标能否坚定不移的坚持推进,如果左右摇摆,那就是最不确定的因素。每年的工作主题提出来,到了年终,有可量化的评测吗?

测试七:重大承诺和灵活决策的组合是否平衡?

  承接上一个问题,主线、目标和方向,其实就是要回答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但要明白这不是在画框,将一个可能充满活力的企业活活框死。要实现这些,就需要许许多多灵活多样的行为,就是要不断的创新,但创新不是盲目,必然要产生价值,需要经受市场的考验。有线企业的创新,必须植根于实际,明确有线的定位是什么?互联网的玩法行不通,但互联网思维却值得借鉴。这其中还有一点就是,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决策智慧,平衡不是中庸的代名词,而是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好钢用在刀刃上,例如如何保用户,如何发展集客业务等等。

测试八:是否摒弃偏见和错误推论,对替代方案进行评估?

  这个问题的核心其实就是有线能否摒弃传统的思想,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进而取得突破。这其中有两种问题倾向,引用来作举例:一是归因错误。被“光环效应”所支配,将成功错误地归因于一些可见的因素,它在战略上表现为“事后诸葛亮”,以及假定复制另一家企业的行动将会导致类似的结果。二是生存者偏差则。引用幸存群体的案例,而没有分析失败者未能存活的原因。这种做法会歪曲企业对成功要素的看法,且没有得出失败要素的洞见。

测试九:是否有坚决行动的信念?

  现在都在谈“转型升级”,这四个字的正确与否,不是本身,而是应该加在前面的词,加速提速还是按部就班,完全不同,结果也不相同。这就是执行力问题,上下同欲了,没有强有力的、高效的执行力,同样会一事无成,甚至起反作用。绩效考核是一种激励方式,但并非万能和最佳,现在的确要谈主人翁的责任感,每个有线人的压力不尽相同,特别是一线的感受更为直接和残酷,如何与行动真正结合起来,调动起积极性,是树立信心的过程,更是取得成功的保障,值得探究。

测试十:是否能转换成清晰的行动计划和资源分配调整方案?

  落地问题,再高瞻远瞩的战略,再科学正确的发展思路终究要落到实处,束之高阁的东西只能瞻仰,不能转化成价值,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有线企业的战略,归根结底要落到一个个的项目上,通过项目来实现战略目标。这里建议引入项目管理,用项目管理的理念、方式和方法来提升项目的实施质量。

  总之,树立问题意识,在运营中多问一些问什么,发现随意、无序,甚至是混乱,快速识别差距和偏差,之后力求快速的,加以行之有效的改进,消除限制发展的因素,当再谈发展时,也许会拨开乌云终见天日。

【责任编辑: 浦梦月 】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