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开始了,一切依旧历历在目,似乎还没从年底冲刺中缓过劲来,发条已经转上了新的圈数。生活亦如此,因为只要活着,就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
精神聚焦于工作,指标、数据、系统,分析、方案、践行等等,如此这般却非仅此而已,更多应该是思考,此时此刻,也真是个思考的好时候,分享一些观点,寻找一些共鸣。
1.围棋中有个术语,是“复盘”。这里说的并不是那些所谓的总结,而是干货,种种的不足,越扎心越好,痛彻心扉才不能忘却。当然,刻骨铭心需要勇气。
2.告别幻想。那种垄断体制下的坐享其成、守株待兔,或者寄希望于谁的恩赐、天上掉个馅饼,可笑之处多得已让人不能自已。求人不如求己,这么简单的道理,无需多言。
3.直面现实。存在即合理,这就是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何必终日惶恐于再正常不过的东西,抱怨什么没有做好准备,抱怨什么不公平,除了纠结,毫无用处。
1.不要混淆“用户”与“客户”。有线当然需要客户,但终究还是要服务于用户,要知道“一切为中心”的是用户而不是客户,“一夜情”和“谈恋爱”是有根本区别的。
2.不要提到用户就是流失,营造出那种无药可救的氛围。但如果你真的走得多了,会发现,用户离你真的不远。竞争对手的攻城略地,还是自作自受,是你离他们而去,还是他们离你而去,个中滋味,自己体会。
3.用户真正需要的是善待,无论是产品、服务还是那些唯价格论,高瞻远瞩的规划,无论做得如何漂亮,到头来,只是要给用户一个爱你的理由,足矣。如果定义于管道,那请让它成为暖气管道,让用户感受到的不只是温度,更是态度。
4.近一些再近一些。不要那种鹊桥式的相会,而要相信日久生情,既然用户不再走进营业厅,那你为什么不能走出去,走到离他们近的地方去呢?沟通的最好方式是面对面,这个做好了,还需要执着于其他吗?连接的产生也许是偶然情缘,但更需要细水长流。
1.产品即人品。对有线产品的诟病由来已久,如果将当下产品与从业者的人品联系在一起,一定是千百个不愿意,但事实如此,这些就是出自你手,无法回避。从小就知道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好人,难道还分领域?
2.苹果的乔布斯、腾讯的马化腾、小米的雷军、微信的张小龙,除了领导者的身份,更是牛X的产品经理。有线需要产品经理,不为别的,只是为了有专业的人,做出有着“好人品”的产品。
3.机顶盒,如果不被重新定位,还是那个看电视的工具,终将会成为过去。性能不必多论,但要提醒的是,不要那些炫技般的堆砌,适合才有价值,有用才有用,否则只会增加无效的成本。把广义的“千人千面”做到极致,做好连接,才不枉费功夫。
1.一场戏,演好自己的角色。这里不谈什么职业操守,只是想说你起码要为自己负责,捧在手中的饭碗一定要端稳了。好时光10年、20年、30年,终究有个头,得过且过,或者干脆说混,只能加速你被淘汰的时间进度。
2.员工归属感是最好的激励工具。不指望每个人都将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更多的还是养家糊口,但毕竟在一起,是缘分,何必互相伤害。再多的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应该只有一个,那就是家的感觉。
3.这个世界是什么组成的,能量!当下,正能量弥足珍贵,也是必须提倡的,被负面情绪套牢,何能前行。外部的压力已经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这时候需要的是抚慰,需要的是正向激励。
1.卸下光环,重释经典。“有线”这块牌子,不能丢,它是有生命力的。现在是艰难时期,未必都是坏事,因为这给了你看清自己的机会,抓住了,知耻而后勇,这是需要做的,要知道不论是经典还是辉煌,不只属于过去。
2.转型升级,这是一种方向,但更需要提速。如果只是写在横幅上的大字,毫无意义,反而会产生迷茫。需要内化于心,外化与形,业务重构,企业运营、员工行为方式都要迅速靠拢,才能“赋能”于己。
3.不忘初心,回归本质。不管是提什么市场经营,还是用户发展,有线的公共服务价值一定会高于其商业价值。也许有人说目的不纯,但想说的是,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无非对错,只要结果遵从于当初,做好该做的事,尽可。
上面的观点,但愿会有一些启发。最后想说的是,时间的车轮不停,还要继续赶路,只是时不时的放慢一下脚步,回头想想、抬头看看,会有新的方向和希望,坚信!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