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罗小布问道】重发两年前唤醒思考的旧文(29):“说出来”不如“展出来”

导语:惊讶地发现三大运营的应用几乎全是其合作伙伴来展;也就是说,开放决定了运营商的成败

引言:这是2019年9月17日撰写的文章。当时有线发展集客业务遇到三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有线缺少做方案和讲方案的人才;第二个问题是,有线的方案往往很空洞,不能取信用户,特别的政府用户非常实际,要求“眼见为实”;第三个问题是老问题,就是有线害怕风险,“不见兔子不撒鹰”。有没有“三全齐美”的解决方案呢?有!就是利用各有线的展厅,采用高度应用仿真方式进行展示,不仅将各有线的展厅变成市场销售的“秀场”,而且通过“以假乱真”的仿真向用户呈现逼真的应用,同时,又使有线投入风险最小化,尽量符合有线的风险文化和标准。

高度应用仿真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容易的是仿真技术,可以应用宣传片、可以是页面的链接、可以是逻辑思路导图、可以是仿真试验等;难就难在对用户业务理解,包括业务的定义、业务的逻辑、业务的流程等。由于后者本来就是争取业务和实现业务必须要做的事情,除非有线本意就是“忽悠”一下,而不是真的做业务或项目……

典型的案例就是2019年8月20~23日BIRTV的总局展厅,通过高仿真向全国广电同仁展示了包括有线在内的美好未来……

凡是去过今年BIRTV总局展台的同仁一定有所印象或者记忆犹新。这次BIRTV总局展厅,向大家主要展示的是广电可实现的未来,而不是主要基于现在已有的东西(尽管有少部分是已经实现的典型应用);也就是说,总局旨在向大家展示广电“看得见、摸得着”未来,而且不是以技术为主,而是把技术隐藏在实际应用场景背后,让每个同仁、不同知识背景的领导有实实在在的感受。细心的同仁一定会发现,许多未来应用是以产品原型展出的;尽管这些产品原型并没有投入实际的应用,但一旦有需求,随时可以变成真实的产品投入应用……

让大家简单回忆一下总局的BIRTV展示:走进展览大厅,迎面是70周年献礼的电视剧片花集锦,暗示着排行电视收视率第一的依然是电视剧,而不是某些有线同仁煞费苦心、高投入低产出集成的电影。在第一章的“全程篇”中,向大家展示的是全媒体的顶层设计《指挥与调度》。在第二章的“全息篇”中,不仅展示了5G环境下的新广电,有“小车变大车”的《4K电视》,有“多路卡车并行”的《多视角多路同屏电视联播》,有“小车与高铁同进”的《双路VR视频与VR》,有“一人开十辆卡车”的《360度自由视角》,有利用人工智能直接将传统电视碎片化或互联网化的《增强型电视》;而且还有利用AR和MR实现的、隶属于集客业务的《数字博物馆》;更有让人震撼的《5G全息视频》。在第三章的“全员篇”中展现了有十项应用:有基于应急广播的《乡村会议电视系统》,实现了“广播到村头,开会在田头”;有融媒体的专项服务平台《正能量传播与区块链管理系统》;有融媒体一地一端的核心应用,《问政与参政》、《志愿者管理》和《社区管理》;有利用政府治理大数据形成广电自身综合优势的《一次不用跑》;有应急广播与防灾物联网相结合的《地震预警》……。在第四章的“全效篇”中,展示了将地理位置公众号化的《广电智慧城市操作系统》或《融媒体一地一端操作系统》;还有广电物联网新闻化的《全域物联网》,以及基于“共享经济”模式的《广电智慧家居》(注意不是“智慧家具”)。第五章的“全国一张网”展示了未来广电5G的基站、手机等……这些活生生的展示,比起苍白无力、费力解说的的广告版或易拉宝或PPT,更有说服力,更能给参观者信心或鼓励,更能揭示广电未来的勃勃生机……

某些有线一直抱怨自己没有应用,没有应用集成……。整个总局BIRTV布展团队(陕西广电集团)在BIRTV展览前,专程去上海观摩了6月26~28日《2019·上海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MWC展》,惊讶地发现三大运营的应用几乎全是其合作伙伴来展也就是说,开放决定了运营商的成败;中国移动占据两个展厅,是电信和联通两家展厅面积之和的两倍以上,这也预示着中国移动比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更加开放。这里不由引出了一个问题:难道广电不能仿效中国移动利用合作伙伴吗?难道有线展厅只能展示现在,不能展示未来吗?难道一定要自己展,不能让合作伙伴用有线的名义为有线展吗?

有线集客业务亟需应用,而且绝大部分应用都不是有线自己开发的,也是依靠合作伙伴系统集成的,因此,没有必要“怀抱琵琶半遮面”遮遮掩掩。由于,多数有线囊中羞涩,投入不起样板工程;或者,由于害怕政治风险,不敢轻易投入样板工程,这样在开展集客业务时,主要利用PPT苍白地解说,即便是让用户听明白了,也“看不见、摸不着”,感受难以深刻,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解题之道可以仿效总局BIRTV展,利用合作伙伴能力(这次总局就是利用陕西广电集团的能力)、通过低成本的“应用场景+产品原型”进行展示,完全可以“以假乱真”,“假戏真唱”,最终“木已成舟”……

各地有线都有或大或小的展示厅,过去主要为向领导展示或汇报已经取得成果,能否为自己开展集客业务使用?这就取决于各有线自己的价值判断了……

还有别的利用有线展厅开展业务的方式吗?当然有,例如,不怕“折腾”的动态展厅,根据业务需要随时变更展厅的内容;又例如,活动化展厅,把展厅与市场活动结合起来……。有线聪明的人很多,一定还会想出很多办法,把有线的展厅转化为未来业务的展现厅、集客业务仿真模拟厅、与用户互动的交流体验厅、激励团队的信心厅、争取政府项目的汇报展示厅……

《“说出来”不如“展出来”》依然是仅供同仁们参考和讨论。认为有价值,建议就尝试一下;如果认为没有价值,就只当是谈资笑料。

 

 

                 写于2019年9月17日星期一

【责任编辑: 田文瑞 】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