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罗小布问道】重发两年前唤醒思考的旧文(22): 学做“寄生虫”

导语:有线大部分增值业务都可以尝试“寄生虫”模式,但需要大家去创新和设计

引言:这是2019年3月6日撰写的文章。对于自然界来说,某种生物的存在,并不存在有没有意义的说法,它只是适应环境的产物,寄生就是它的生存之道。这种寄生关系不只会给宿主带来危害,它也能给宿主带来一些生存上的优势。也就是说,既有与宿主(被寄生物)互利共生的关系,也有互害的关系。例如,牛、马的胃里生存着纤毛虫,纤毛虫以胃里的植物纤维为食,它能分泌消化酶,帮助牛、马消化食物纤维;牛、马的胃又给它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纤毛虫的死亡又会给宿主提供蛋白质食物;这种关系就是互利共生的关系。

中国移动以开放的心态,充分利用这种寄生虫的互利共生关系,把自己装扮为“宿主”,采用30%:70%的基本模型,构建自己生态,结果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同样,华为通过把自己装扮成“大厂”,也是利用互利共生关系,构建自己“网络+云平台+应用+工程”新生态,成为了国内最具竞争力的系统与工程集成商。

“学做‘寄生虫’”对现在有线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依据有线目前的资金、技术、维护、市场、管理等综合实力,与中国移动合作,就具有与“宿主”中国移动互利共生的“寄生虫”特征。同样,面对不得不正视的、高负债的、根本承受不起的、不可持续的机顶盒命题,需要与智能电视机厂家深度合作或融合,实现“去机顶盒”;这就需要有线扮演好“宿主”,仿效中国移动,实现互利共生共赢。

有线实现“去机顶盒”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打通智能电视机的CPI接口,也就是,利用智能电视机中的、性能高于有线机顶盒的“智能”能力,实现机顶盒功能,通过软CA等手段,保留有线所有可管可控的权利。但是,“天下没有免费午餐”,这是太基本的常识了(在有线垄断思维中,不承认这个基本常识或基本经济规律),有线需要与智能电视机厂家分账,一般智能电视机家需要分账1元/月·台左右。由于用户在网才有分账,有线完全可以算得过来账目;例如,机顶盒200元,按照有线最高的6年折旧,每年33元,而电视机厂家分账每年只有12元,也就是在不算其他成本的话,有线每台每年要节省21元;实际上,有线机顶盒的技术寿命(不是财务寿命)只有3年,这样实际为有线每台每年要节省近55元。

三年前,遇到最大障碍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商业模式问题,而是心态,因此,出现颠倒黑白的算账,匪夷所思的狂想或妄想,就不足为奇了。现在情况有所不同,许多有线的传统心态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状态,随着心态的转变,无论去做“宿主”招募互利共生“寄生虫”的建议,还是作为“寄生虫”找“宿主”的建议,就不像三年前那么刺耳了……

寄生虫是寄生在别的动物或植物体内或体表的动物,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寄生虫特征为在宿主或寄主体内或附着于体外以获取维持其生存、发育或者繁殖所需的营养或者庇护的一切生物。许多小动物以寄生的方式生存,依附在比它们更大的动物身上。寄生虫可以改变寄主的行为,以达到自身更好地繁殖生存的目的。

需要说明是,这里让有线学做“寄生虫”不是说有线好吃懒做、不劳而获,而是学会一种生存法则。相信绝大多数有线都希望自食其力,但现实非常残酷,有时靠自食其力养活不了自己,这就客观上需要改变生存方式。

“寄生虫”生存法则,又称之为背负战略,通俗地讲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寄生虫”生存法则在传统经济中非常普遍,代理制就是典型的寄生虫法则。“寄生虫”生存法则在互联网企业中也非常普遍,特别是初创企业。

“寄生虫”是可以长大的,甚至可以反客为主,即由寄生虫变成了新的寄生虫的宿主。许多互联网平台初创时是寄生在传统媒体上生存的,新浪、头条、搜狐、网易等在其初创阶段是传统媒体的寄生虫,现在这些“寄生虫”长大了,变成了“宿主”,传统媒体反而需要成为“寄生虫的寄生虫”才能发展。

又例如,优酷初创时,需要拆条传统电视生存。现在优酷拥有大量的传统有线没有的内容,有线反而需要借助优酷的内容来发展业务和留住用户……

主客颠倒或主仆颠倒会有巨大的心理落差,往往很难适应。有线做主人做习惯了,不适应非常正常,只要能活下去,谁也不愿去做寄生虫。问题是:不做寄生虫,能活下去吗?

许多有线已经尝试过主人模式:不允许ISP,只允许CP;什么业务都是“用我就分一半”……,结果呢?爱奇艺的节目包卖了多少?芒果TV的节目包、百视通的节目包、腾讯视频的节目包、优酷的节目包等又卖了多少?有线的销售能力比这些互联网企业强吗?……不用回答,大家查看一下自己的数据就知道了。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根据2017年的数据,成年人每天花费在移动设备上的时间将达到2小时39分钟,与2016年相比增长11.1%,占其每日媒体消费时间的41.6%;而每天观看电视的时长预计为2小时32分,与2016年相比下滑2%,占其每日媒体消费时间的39.8%。

目前出现的问题是:一方面,有线引入爱奇艺、芒果TV、百视通、腾讯视频、优酷等ISP,但只是内容对接,市场机制和用户数据等并没有对接;采用的合作方式是卖对方电视节目包,5:5分账;销售情况多数并不理想,也就是没有达到或实现有线增加用户的黏性、降低流失率、提高竞争力的预期,即事与愿违。另一方面,以会员制为模式的ISP互联网销售持续增长,与有线的销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或反差。

有线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人们在移动端消费媒体是常态,电视日益成为移动端的补充;也就是说,电视不再是主角,而是配角,特别是在没有版权优势的电影领域。按照互联网系统论的思维,主角和配角是一个体系,有线做好配角一样可以当明星,一样可以实现自己的预期。

现在的用户需求是:购买了爱奇艺、芒果TV、百视通、腾讯视频、优酷的会员卡或成为了会员,在用互联网或手机消费的同时,能否在有线电视上也消费或观看?也就是有线与这些ISP能否在机制上对接、技术上打通、模式上一致?

技术上不是问题,关键是观念和心态问题,也就是价值观问题。假设价值观能够改变,完全可以满足用户需求,构建与互联网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首先是价值观问题。有线原来价值观是“赚钱第一,留住用户第二”。如果改变为“留住用户第一,赚钱是第二”,就可以将“见我分一半”模式,改为“服务费模式”(如3%~5%),类似于十六世纪美第奇家族的“汇兑-结算”服务费模式。如果有线比较计较赚钱的话,可以评估一下“原有的平均购买用户总数×每户平均收入=原有模式总收入”是否大于“预期用户总数×每户服务费收入=未来模式总收入”;其中,预期用户总数可以用“某ISP本省会员平均数×电视户占比×预估用电视观看比例(如10%)”来评估。

其次,解决所谓安全问题。可以用“防火墙+中立区服务器”等手段来解决。

第三,对接BOSS系统。可以制定规则解决用户数据安全问题,实现数据共谋,也就是马云所谓的商优。

最后,统一融媒体产品,形成一体化的销售合力。既可以自己努力销售,又可以借助ISP的销售力量。在平台策略中称之为“生产商传播策略”,俗称“借刀杀人”。

还有没有其他也可以做“寄生虫”的业务?当然有!理论上,有线大部分增值业务都可以尝试“寄生虫”模式,但需要大家去创新和设计。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任何模式都有价值观问题,如果价值观与企业高层不一致,一般很难实施。

《学做“寄生虫”》依然是仅供同仁们参考和讨论。认为有价值,建议就尝试一下;如果认为没有价值,就只当是谈资笑料。

 

 

       写于2019年3月6日,修改于2019年3月7日星期四

【责任编辑: 田文瑞 】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