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罗小布问道】畅想广电国网新应用或新产品(9)——广电5G的新通讯

导语: 众所周知,广电既有宣传属性,又有文化属性,整合方案对广电国网(股份公司)的界定是“股份制中央大型文化企业”。与此同时,广大一线员工期盼的基础电信业务,特别是广电5G的基础通讯业务,整合方案已经明确是广电国网的主营业务之一。因此,完全可以把基于广电5G的基础通讯业务理解为“文化+通讯”+,也就是,广电5G=(文化+移动通讯)+……

  导语:“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已经奏响了序曲,该是畅想国网未来美好前景的时候了。所谓的“畅想”就是敞开思路、毫无拘束地想象;但不能不着边际地幻想,需要有的放矢,也就是“法律允许、技术可行、市场有需”,畅想的基本依据就是《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发展实施方案》……

  众所周知,广电既有宣传属性,又有文化属性,整合方案对广电国网(股份公司)的界定是“股份制中央大型文化企业”。与此同时,广大一线员工期盼的基础电信业务,特别是广电5G的基础通讯业务,整合方案已经明确是广电国网的主营业务之一。因此,完全可以把基于广电5G的基础通讯业务理解为“文化+通讯”+,也就是,广电5G=(文化+移动通讯)+……

  有线经常被业界讥讽为“知识不强,文化不足”,甚至把有线人形容为“没有文化的知识分子”。“知识”主要是指对客观规律的把握,狭义一点就是科技水平或能力。“文化”通常是指三大基本能力,基于文学的想象力,基于历史的预测力,基于哲学的思辨力……

  广电5G是整个有线继往开来的奠基石或“看家宝”,是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的“招魂器”,应该是整个有线的共识。既然是“继往开来”,就不能仅着眼于当下与三大运营商的“你死我活”,更何况“蚍蜉撼树谈何易”;而要按照整合方案的要求“以市场和业务为导向”,“为社会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开创有线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广电5G既然是着眼于未来,就不得不研究通讯发展的历史,提高对未来的预测力,否则,有线人又会再次被人嘲笑为“掌握现代科技的、没文化的知识分子”,而不是“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有线人”……

  一、通讯史是通讯语言与时俱进的丰富史。电报时代的通讯语言是电码信号。电话交换机时代,无论是人工转接或自动转接,无论是模拟信号或音频数字信号,通讯语言主要是语音。传真机时代,通讯语言主要是文本。BP机寻呼时代,通讯语言是文字。从第二代移动通讯开始,通讯语言除了语音,还有文字(如短信),以语音为主、文字为辅。第三代移动通讯,通讯语言依然主要是语音和文字,但文字语言的占比明显提高。从第四代移动通讯开始,通讯语言不仅有语音、文字,还有图片和视频;随着OTT第四代移动通讯的微信出现,文字和图片成为了第一大通讯语言……

  按照香农的信息论观点,通讯语言演进历史是不断消除传递噪声的历史,其目的是最大化地传递真实、客观的信息。无疑语音带有传达者(宿主)自身的主观性,往往会“添油加醋”或“以偏概全”,图片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要大于语言和文字,视频就更加真实和客观。正是因为如此,5G的大带宽、低延时、多连接将促使通讯语言发生变化或革命,可以预见,视频将逐步成为主要的通讯语言……

  二、通讯史是通讯方式或传播方式的演进史。在第二代移动通讯前,通讯方式无论是人工转接,还是机器自动转接,最终都是点对点或个人之间的通讯。第二代移动通讯,出现了群发短信,通讯方式或传播方式,不仅有点对点的个人通讯,而且有点对多点的通讯。第四代移动通讯,出现了点对多点的新形式,典型的代表就是OTT第四代移动通讯的微信群;不仅如此,还出现了以个体为中心的大众通讯或广播通讯,如微信公众号、抖音等……

  传播方式的演进史也是人类传播需求不断的满足史。人类不仅有个体之间交流的需求,还有朋友之间交流的需求,以及广而告之的广播需求。站在唯物历史主义的立场上,未来所有的事件都不是偶然的,所有的未来事件都是从昨天发起、今天有影、明天呈现。由于5G更能满足点对多点、点对大众或广播的需求,因此,大众传播或广播将成为人们常用的通讯形式或传播形式之一……

  三、通讯史是通讯生态不断的拓展史或开放史。第二代移动通讯之前,整个通讯业与现在的有线网络一样,属于“自娱自乐”型通讯,也就是封闭型的自我服务。在短信时代,中国移动首先对外开放,鼓励社会参与短信应用的开发,甚至采用70%:30%的政策激励(短信收入的70%归开发者,30%归中国移动),从此,通讯生态开始发生了变化。第三代移动通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讯生态发生了巨变,以APP形式为代表的新应用和新业态,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第四代移动通讯的移动互联网,本末已经发生倒置,互联网应用已经占据了原来隶属于传统通讯业务的第一把交椅……

  5G时代不仅会进一步地继承和发展互联网生态,还会拓展已经初见端倪的新生态,这就是基于5G三大优势的物联网生态以及其他更加创新的、前所未有的新生态,如广电的“360度自由视角”……

  四、通讯史是通讯服务智能化的发展史。从人工服务到机器服务,再到智能服务。电报局、人工转接、BP呼叫等属于通讯服务的人工史。纵横制交换机、程控交换机、传真机等属于通讯服务的机器史。云计算、大数据、APP等属于通讯服务的智能史。需要说明的是,通讯服务的智能化与通讯终端的智能化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共生共享的生态链,甚至经常是终端智能化推动通讯服务智能化,智能手机就是典型的案例……

  毫无疑问,5G时代的通讯服务将更加智能化,甚至实现端到端全流程的智能化,不仅网络上有SDN(软件定义网络)、MEC(边缘计算)、物联网的传感器、机器人等,而且应用上有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5G时代,终端智能化的推动作用将更加明显,如:折叠屏智能手机、手机投影电视、无线接收的头盔电视……

  五、通讯史是通讯经济形态的创新史。商业模式上,从按次收费跳跃到包月收费,从传统的金融货币跳跃到流量货币、积分货币、实物货币等。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经济形态更加创新,出现了点击经济、链接经济、地理位置经济、众包经济、粉丝经济、共享经济……

  5G时代,不仅会进一步发展4G时代的经济形态,还会产生新的经济形态。根据通讯经济史,新的经济形态往往伴随着新的应用,特别是从无到有的新应用;如车联网、远程医疗、“广电热点”、智慧城市操作系统、工业互联网、远程教育、机器人、无人机空域管理……

  简单地讲,广电5G的新通讯,要以视频为主要通讯语言,要满足点到点、点到多点、多点到点、多点到多点通讯形式或传播方式,要开放构建自己的生态环境,要融合各种现代技术提高业务的支撑能力,要创造新的经济形态或商业模式……

  总之,广电5G持续发展的着眼点不应该是传统基础通讯业务,说实话,尽管基础通讯业务是广电5G必备或必需的业务,但广电5G在传统基础通讯业务上不具有任何优势,充其量只是吃一点三大运营吃剩下的或一时顾不上的“面包渣”;而应该着眼于广电5G未来的新需求、新业务、新生态和新模式。从通讯史不难看出,广电5G的未来不是简单地靠传统思维的网络能够支撑的,而是需要着力打造开放的平台,并通过开放的平台带动或创造新的终端、新的产业、新的应用和新的场景,进而构建属于广电5G自己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生态环境;也就是,构建广电5G的新通讯。简单地讲,广电5G只有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致富,靠垦荒传统通讯业务充其量只能脱贫,甚至可能更加贫困,或者脱贫后迅速返贫……

  郑重声明:上述只是畅想,可能被采纳,也可能不被采纳;可能被实现,也可能永远不会实现;仅是畅想而已;旨在抛砖引玉,激发同仁们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智慧,进而对广电国网更加充满信心。由于自己水平和能力有限,难免有许多错误,甚至是谬误;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责任编辑: 石丹 】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