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争鸣】有线发展是否能够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导语:有线企业在经营发展中,也许真的否缺乏足够的想象力。

  很多时候,有一个简单而实际的逻辑,那就是落后的,总想着如何能够弯道超车。其实这不是什么最终幻想,如果能够真正想去做,敢于去尝试,任何事情,都不会是痴人说梦。有线企业在经营发展中,也许真的否缺乏足够的想象力。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传统企业而言,往往收获的是一声叹息。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活得不好,想要换个活法,互联网的种种,又何尝不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思路。找不到头绪?那就多看、多学、多想、多干,以下是一些观点,算是抛砖引玉,希望会有所启发。

  思想足够开放。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核心专长很有可能会变成核心障碍。延伸一下,思想上的禁锢才是要命的。如何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变化,拥抱新事物,这种提法由来已久,但真能做到的又有几何?很多时候对新事物,一上来就是先入为主的,持怀疑的态度,羁绊于现实的情况,而不敢越雷池半步,最后冠上个不接地气的帽子,束之高阁。殊不知,这些都是拿来主义,在其他地方成功,终究不是偶然。如果不尝试,还不如不知道,否则视而不见,或者遗憾措施,结果更不好。此外,如何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如何让决策能够真正沉下去,变成行动力,十分关键。有很多成熟的套路可以借鉴使用,只是别再拍脑门,或者美其名曰所谓的专家判断了。

  以用户为中心。这是很多互联网企业成功的核心,明确目标用户,以用户为中心,最后用户体验至上,这是三个不变的法则。有线如何以用户为中心,做起来不是多难,而是做到什么程度。举个例子,如何提升产品品质,把自己当成用户,然后扪心自问,用自己的产品爽不爽,或者能不能沾点便宜而感到舒坦。如何提升服务质量,是否能把用户的诉求当成自己家的事,是否能看作是直系或者旁系三代以内的亲属的事。多问几个问题,想明白了,剩下就是不折不扣地去做。为用户做的事情,是个良心活,特别是现在还能坚守在有线电视前的,弥足珍贵,哪有不倍加珍惜的理由。同时,对用户行为进行用户画像,应当尽快作为基础,这是不可或缺的软实力,这一环做得不好,都不了解用户,何谈服务。

  免费是为了什么。现在市场的价格战惨烈,近乎免费了。这绝对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长久下去,谁也吃不消。互联网企业也玩免费,但是羊毛出在猪身上的玩法。有线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无疑是基础收视费,这是根基。当然这个不能用互联网的玩法,也玩不齐。但除了这个,其他的尽可。当然,别再想当然的认为,为有线基础收视费买单的,一定是用户本身,要知道,互联网企业还有一个方式,就是为流量买单。用户稳住了,规模保住了,就有了流量,还愁没有钱来吗?找金主去吧。

  视频内容聚合。有线电视用户流失,去哪了?或许很多人会毫不犹豫的说是IPTV。其实不然,回忆一下,是不是现在更多的是看到无时无刻,不碰着个手机不撒手、拔不出眼来的人。那他们在看什么?就视频这块,毫无疑问“优爱腾”(优酷、爱奇艺、腾讯)绝对霸屏,再加上短视频的抖音和快手等等吧。有线提供的视频服务,基于高清双向,无非最重要的就是直播和点播。就拿点播内容来说,想吸引用户,最靠谱的是与这些公司合作,实现内容上的创新,哪怕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引入其自制内容,往往爆款就出自于此,每年的制作和版权费可不是头脑发热挥霍出去的,而数量级更是有线望尘莫及。那有线的合作底气呢?一是党网红网绿网这块牌子,二是每个有线用户都是真金白银的付费用户,三是网上的想要着陆,本地化很有魅力。还是那句话,有线不必扣上正统的帽子,灵活性和红线不是矛盾体,如果对这些好东西置若罔闻,那最后肯定会喊“哎呦疼”。

  机顶盒来自哪里。有人说机顶盒于有线发展,颇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感觉。成本的痛点,沉甸甸的库存压力。其实,这事得从两方面看,机顶盒如果有了家庭智能网关的定位,成为中枢大脑,那绝对是迈向成功的关键因素。但如果机顶盒就是个看电视的盒子,那就得想办法把这块成本转移出去。有愿意接盘的吗?去尝试着和要合作的互联网企业谈谈吧,只少会让机顶盒实现华丽的转身。这里还想说的是,有线的多数业务是围绕机顶盒的,但如果能做智能家居业务的延展,引入新业态产品,值得一干。

  营业厅价值提升。线上渠道的日益丰富,便捷,满足了用户的惰性。所以,传统线下营业厅的人流大幅减少,说门可罗雀也不过分。没有了人,营业厅的存在价值在哪里?但这并不是说可以就此关门歇业了,而是要研究如何转型,如何实现价值提升。一是构建体验环境,眼见为实,搭建虚拟全业务体验环境,做各种竞争品对比,搞主题营销。二是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如京东之家、小米之家等,增加功能性。三是重心转移,增加营业厅辐射密度,不是靠自建,而是要靠合作。给合作营业厅人员代办费,一笔算一笔,直接点钱。你给我办得越多,我钱给得就越痛快。合作者如何选择?互联网企业擅长导流,就在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点,比如菜鸟驿站、线下体验店等。四是让营业厅内最熟悉业务办理的人,即营业员,走出柜台,出门开拓线下合作渠道,并赋予管理权限,绝对是人尽其才,还有成就感。

  实施动态机制。互联网企业的一个特征就是反应迅捷。有线迫切需要学习,从组织架构到绩效激励。组织架构,是否能够打破传统,围绕用户,以产品链条前中后各环节,为业务部门设置的基本原则。其中产品中心不能少,是否能不上这个短板。绩效激励,不是千篇一律,或者纷繁复杂乱脑子的,一成不变的目标,而是要随着市场的变化和公司经营重点变化,能够及时调整的动态型考核激励,关键是让每个人都有获得感、满足感,同样又都有危机意识,处于竞争地位。

  最后想说的是,有线借鉴互联网企业的经验,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尝试一些新方法、新模式,不谈远大理想,只是为了是更好的、适应时代变化活下去。有人说:船大难调头,殊不知,大象同样可以跳舞。动起来吧!

【责任编辑: 胥雪琪 】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