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欢迎晓龙加入中广互联专栏作者队伍,共同关注第一线,弘扬先进生产力。
——中广格兰董事长兼总经理曾会明
今天,孙晓龙先生正式成为中广互联专栏作者,我衷心祝贺他!我和晓龙结识于互联网,由于“道”同,以文交友,以文会友,我真心喜欢阅读他的文字,观点独道、言语老辣,切重时弊,他的文章也受到了中广互联读者的欢迎,这篇文章是晓龙参展CCBN的感悟,借着这篇文章的发表,我们正式推出孙晓龙的作者专栏,期待着他更好的文章与大家见面。
——中广互联副主编路红梅
三月的北京,乍暖还寒,CCBN如约而至。四面八方的有线人相聚于此。寒暄过后,恐怕更多的是互相倾诉。一年过去了,几家欢喜几家愁,不管什么话题,归根结底,终究还是围绕着如何好好的活着。
碎片化时代的到来,技术驱动的加快,市场环境的变迁,有线在路上,似乎是没有喘息的时间,只能拼命地赶路。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有线如今所处的窘境,所做的努力,说好听的是与时俱进,说还债也并不为过。现在提的转型升级,个人更愿意看作是浴火重生,被逼无奈下的主动作为还是疲于应付,个中滋味已无需多言,然重构价值理念,回归本质,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行业中,人是最根本的,其范畴是用户、员工、厂商,甚至包括竞争对手等等,因为这归根到底是一个由人组成的生态圈。既然说到这,那就一个一个来看。
用户,衣食父母,却似乎没有享受到上帝的待遇,甚至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有线曾经多么任性地,肆意挥霍着他们的忠诚度,不计后果。而当由唯一变成之一,由垄断走向开放,最先感受到的就是他们的渐行渐远渐无书。但即便如此,有的还没有大彻大悟,痛彻心扉,仍有侥幸心理存在,还在算着那一亩三分地里的小九九。那现在要做什么?“反哺”二字足矣。用户需要什么,不只要提供,还要更多、更好,要超出预期。用户体验是个良心活,如何能做好,换个角度,哪怕是有点私心,来点个人主义,也无妨。也不要指望再从用户口袋里掏多少钱出来,电信运营商一个“送”字,就将你手中的大票变成了福利,还是多找找羊毛出在猪身上的办法吧。
员工,企业的财富,现实中又是双刃剑,抛开体制机制的老调重弹,多从自身出发,求改变。要知道伸出去一根指头的同时,可是有至少三根指头是对着自己的。思想意识的转变,行为方式的改变,可不是从习惯和抱怨中变出来的,一味强调外部客观原因,不如实实在在从小的改变开始。与其坐、等、靠,不如信仰“有作为有地位”。其实回答好一个问题就行,那就是“你到底是在为谁工作?”饭碗始终端在自己手中,能否端得住,能盛多少饭,靠自己。此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八个字不过时,在这个特殊时期更迫切。
厂商,产业链相关者,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不谈商业利益,这些人总是能带来惊喜的,创新总是最先从这里显现出来,就像每年的展会上,令人印象深刻的东西并不少。这里想说的是定位的转变,有线与他们不能停留在甲方乙方的观念里,而是要强调合作共赢,甚至借用时下流行的“你是我,我是你”,有线做好平台,集众智,厂商们唱好戏,多赚钱。在聚焦自身业绩的同时,更要关注持续性和成长性,商业模式和接地气,是不能回避的两个问题。真心希望各大厂商公司能在有线这个平台上,借助市场行为,赚个盆满钵满。
竞争对手,咬牙切齿,捶胸顿足?大可不必,人家也是为了活着,不同的是,活的阶段不同。有线于他们而言,并非有线自己认为的弱不禁风,可以说有线走向市场,转型升级的阵痛期,是他们要紧紧抓住,发展业务的窗口期。竞争对手于有线呢?老师手中鞭策你进步的教鞭,有线做得不好,马上让你知道疼,真疼,不过此疼非彼疼,不是感恩戴德,是知耻而后勇。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有线与竞争对手拼市场,拼策略,拼什么都行,就是千万不要拼谁更会耍小聪明坑用户,切忌,切记!
除了上述的,圈里还有很多人,上面儿的、院儿里的等等,无力照顾到。这里有点说教式的“有一不说二”,更重要的还是各自回去后的“且行且珍惜”。
CCBN看展会,说人话,有“一腚思想”。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