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风镇语”是中广互联为业内人士“柯镇恶”与林起劲联合打造的一个内容“产品”,就是站在行业的视角点评近期的一些热点事件(3个左右),目前计划每周两期。“劲风”者,即当前大视频与媒体融合之风,也指林起劲之言辞风范;“镇语”者,即“柯镇恶”的真实之语!
奥运突显IP级“洪荒之力”表情包
奥运会第三天,最大的新闻无疑是遽然出现的“洪荒之力”,伴随着傅园慧无比真诚、没有任何作伪成分而又极其丰富的表情,这个重量级IP就这么不可预料地产生了。笔者的同事以及朋友圈的某些大侠们在第一时间就发布了这一系列老少皆宜、通杀各路的高品质高水准高能量的表情包——而这肯定只是第一波(版权局在哪?出大事了)。
图为:“洪荒之力”表情包
这种不可与预料性,不仅大大颠覆了奥运选手异口同声“感谢XXXXX”的传统,更是秒杀各路XX布斯、XX大咖。估计在昨天召开各种发布会的IT公司们要悔死:我的神哪,这么强劲的IP,为啥大数据没有预测到啊?为啥我又上不了头条?
某些门户网站以“网红”一词定义之,笔者对此极其鄙视:大部分所谓的“网红”也只是数量狭小的网生兼脑不健全者才粉的,这么强劲的“洪荒之力”秒杀了所有行业所有年龄段,明明是“IP”嘛?同时,作为体育迷的我也是心潮澎湃:在娜姐之后,中国大陆终于又诞生了一个真实的体育IP!(作为NBA谜,偶并不是不尊重土姚)当然,这个IP还很弱小,还需要大家呵护!希望大家不要滥用表情包。
媒体的“洪荒之力”在何处?
调侃结束。作为业内人士,其实偶看到傅童鞋丰富表情包的第一感叹是:介就是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分布式、自组织的互联网让我看到了传统之外的高能表情包。
但什么是高能量?媒体从业者从何处聚集和发挥高能量?这是个问题。事实上,过去一年多以来,传媒圈疯一样寻找高能量内容,并力图包装各种所谓IP。笔者也一度有些迷糊,搞不清这些各种内容到底有多大能量。譬如,传说中的《九层妖塔》、大咖云集的的《澳门风云》,诸如此类。去年笔者在台湾某些文化交流活动上粗略聆听了《仙剑奇侠》和台湾霹雳布袋娃这些真IP拥有者兼运营机构的讲演。笔者至少算是知道了“网红”和“IP”的区别,算是找回自己对媒体的框架性思维。
其实在2012年是时候,笔者为某中央级电视媒体机构研究社交电视(彼时很热的一波),借鉴传统的哲学观、麦克卢汉三大论断等“发明”/鼓捣出一个“真媒体”理论(如下图所示,未修改的2012年原版)。真媒体三界论就是从三个层面考察媒体。第一层面是身界,简单说是用户感官层面的刺激与体验;第二层是心界,引导、激发用户的心理活动;第三层是,引发用户天性/秉性的共鸣,并推导某种价值观。对于第三个层面,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笔者当然是期望媒体传导“真善美”,所以将之命名为“真媒体”三段论。业界有一位大咖,将自己的网名称为“有良心和有良知的人”,或许也是因为重视媒体在价值宣导方面的作用。
图为:林起劲的“真媒体”三界论
对照笔者自己鼓捣的“真媒体”理论,笔者想说的是:大部分所谓的“网红”只有身界层面的能量(红红绿绿的颜色啊),甚至一些被吹捧为“IP”的影视作品也只是打打杀杀搞点炫的声色效果——骗小朋友们还不容易。而一些收视率或不错的电视剧(比如《X月传》),因为复杂的情节加上演员的演技,确实在心界发挥了很大能量。但笔者认为这些电视剧演的主要是两种存在:一种是没完没了勾心斗角或者从头黑到底、完全自私自我的“非人类”,一种是无比坚强、永远一颗红心、随时奉献不计回报的“另一种非人类”。看完这些,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种非黑即白的风格很爽吗?也许是。是IP吗?偶不认为。
回到奥运,笔者搬出自己鼓捣的理论想证明的论断很简单:“洪荒之力”之所以如此强大,就在于“真”!何为“真”?笔者再掉一把书包。上个世纪,一些传播学先驱在研究电子媒体对未来社会发展影响时,有两大流派的观点:一种认为未来是“娱乐至死”的社会;另一种则认为,未来是“LAODAGE”无处不在的社会。好吧,现在是什么样子,看官都明白了。《娱乐至死》著者尼尔·波兹曼喜欢引用柯勒律治的一句话:“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喝”。笔者也喜欢这句话。
笔者还喜欢引用另一句话:唯真不破!笔者认为:“真”,是媒体洪荒之力来源!
中外广电奥运比拼:从高清(身界)到互动(心界)
再不高清真的会OUT
如果不讲太多理论不讲高大上的话,在奥运节目播出竞争中,广电业者首先要做的肯定是在感官体验(身界)层面做好高清乃至超高清。笔者认为:从标清到高清/超高清,以及业界在3D/VR方面的努力,其实就是“身界”层面“真实化”方向的努力。这也是国内外众多机构在奥运转播方面的一致努力方向。
据Advanced Television报道,AT&T旗下付费电视广播商DirecTV,Dish Network以及Comcast部分用户将有机会观看到NBC转播的超高清里约奥运会。拥有超高清电视机的订户可以看到奥运会的部分4K报道,但至少会有2.5小时的延时。开幕式和闭幕式的4K转播将延迟2.5小时,而游泳、田径、篮球和柔道等赛事将延迟24小时播出。该报道将从8月6日起一直持续到8月22日。DirecTV将为奥运赛事专门开辟一个超高清频道。而Dish用户可通过一个“Joey”接收器在146频道上观看节目。顺便说一下,面临各方挑战的NBC斥资78亿美元将转播奥运会的合同延长至2032年,这完全是重金押注啊(更多信息请参考)。
再如,斯洛伐克最大电信运营商Slovak Telekom推出中东欧第一个商业4K流媒体APP,这款APP以奥运会产品内容。这个APP提供里约奥运会的直播频道,由于它有10Mbps的带宽需求。这种新APP的流媒体使用HEVC视频编译码器的 MPEG-DASH标准制作,是单比特率和单分辨率。斯洛伐克所有的用户都能在三星Tizen电视上使用此APP观看奥运会。
再看国内,福建广电网络从欧洲杯到奥运会一直都在努力推广“高清+回看”的广电级服务品质,并在今天隆重推出了4K只能机顶盒,并特别强调:想要享受到真正的4K电视——有线电视网络、4K节目、广电网络4K机顶盒、4K电视机一样,都是缺一不可的条件。而重庆有线则在欧洲杯之前,就上线了媒体云平台和来点智能机顶盒为核心的新型终端,可以提供48套高清频道,近200部高码率4K高清片源。
图为:福建广电网络推出4K机顶盒
Comcast:更便捷的机器人EPG?
除了身界的高清服务之外,各方运营商在心界方面也是想方设法进行改善;特别是从互动角度改善和推进用户参与。美国Comcast在其新一代X1机顶盒上专门针对奥运优化了相关互动应用。这款X1盒子配置了支持人工智能的EPG系统,Comcast将其与亚马逊(Amazon)的数字化助手Alexa相提并论。貌似Comcast将其称为“集成的奥运会仪表盘”,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方式,以国家、运动员和运动类别为关键字,实时搜索现场报道、精彩集锦及重播节目。在Comcast拥有的2200万付费电视订户中,约有40%的订户使用了X1盒子。
笔者认为:上述Comcast智能搜索、智能EPG及语音服务的目标就是让用户获得“简约、轻松”的心理感受。再如,福建广电网络在欧洲杯期间基于互动电视和“爱家电视”App推出竞猜活动,这也是在“心界”上的努力(福建广电网络方面信息偶计划在另一篇文章描述)。
VR到底会带来什么?
笔者在发明/鼓捣出“真媒体”理论的时候,VR还没有出生;即使到现在VR的概念其实也很混乱。笔者并不认为360度全景摄像就是VR,这最多算是一种准VR。笔者认为:广泛意义的VR同时涉及身界和心界两个层面。作为一种360度的视角,VR带来身临其境的全新感官冲击;这属于身界。而作为一种用户代入式应用,用户拥有自由的视角——而不是被导播,这激发了用户的自主、自由探索欲望,则属于心界层面。从这个层次来说,笔者从来没觉得“VR影视”是一种“内容”,它本来就是一种“应用”。
里约奥运会期间,NBC将通过美国版App提供85小时的奥运会虚拟现实节目。这些节目中包括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男子篮球、体操、田径、沙滩排球、跳水、拳击和击剑等比赛,以及 其他赛事的花絮集锦。根据NBC的说明,用户可以通过售价99美元的三星Gear VR和兼容的手机去观看。不过,这些节目都不是直播,而观众需要等到第二天甚至更晚的时间才能观看。
NBC奥运总裁加里·曾科尔(Gary Zenkel)表示:“虚拟现实未来将走向何方很难判断。不过,NBC对里约奥运会的虚拟现实报道将给我们一扇窗口,了解这种特别的观看体验可能会走向何方。” 而(曾对NBA和纳斯卡等体育比赛进行虚拟现实转播的)NextVR公司联合创始人大 卫·科尔(David Cole)表示,考虑到目前虚拟现实设备的普及度不高,里约奥运会中的相关尝试规模是合理的。
关于VR直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考虑到承受能力问题,用户每次愿意佩戴虚拟现实设备多长时间,例如是2小时的一场体育比赛,还是3小时的一场演唱会。所以,不吹牛也不吐槽的话,VR在重大体育赛事应该可以有一些火花,但它目前肯定不是燎原之火,不是饕餮大餐。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