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媒体融合典型案例分享活动日前在苏州举办

导语:7月11日,在媒体融合政策正式发布即将5周年之际,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媒体融合推进委员会与CTR媒体融合研究院联合主办、苏州广播电视总台承办的媒体融合典型案例分享活动在苏州成功举办。

  7月11日,在媒体融合政策正式发布即将5周年之际,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以下简称“中视协”)媒体融合推进委员会与CTR媒体融合研究院联合主办、苏州广播电视总台承办的媒体融合典型案例分享活动在苏州成功举办。参加此次活动的领导有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胡占凡、中国视协媒体融合推进委员会会长何宗就、苏州市委宣传部部长金洁、苏州广播电视总台台长陆玉方,以及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广播电视台、山东广播电视台、广东广播电视台、扬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快手科技等机构和部门的代表。7月12日,还召开了中视协媒体融合推进委员会理事会。

  媒体融合推进委员会响应政策号召,积极树立行业典型

  媒体融合已经进入全方位推动和深度落实的阶段,并上升到关乎新时代治国理政新平台建设的高度。而中视协媒体融合推进委员会作为行业促进机构,从2016年起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以及系统专业的研究,连续三年编撰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系列报告,从政策、宏观环境与行业动态、媒体融合实践进展、海外借鉴等角度展开描述。在这期间,报告编委会也一直与各地各级电视机构紧密联系,力求理性反映行业的媒体融合进展与先进案例。这是本次媒体融合典型案例分享活动的核心背景。今年上半年,媒体融合推进委员会在分别前往苏州、扬州、沈阳和广州四个城市进行了深入调研,以了解地方广电机构媒体融合最新发展态势。此次调研反映出一些问题,这主要包括如下四点:

  第一,各地对于传媒机构的媒体融合效果,缺乏公认的评价标准。现有广播电视产业评价指标体系,难以全面反映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新问题,无法有效跟上广电机构融合发展的实际步伐。

  第二,在省级、县级媒体融合工作均有中宣部及广电总局出台规范指导的情况下,部分地市级媒体机构缺乏明确的相关文件指导,对媒体融合建设中具体操作比较茫然,甚至一些地市台觉得“尴尬”。

  第三,各地媒体融合进展程度不平衡。部分省级台的融媒发展还比较迟滞,还处于初步规划阶段。部分地市台则因为拥有强势的地方品牌节目,媒体融合的驱动不足,还需要上级政策推进。

  第四,部分地区还存在显著的“两张皮”问题,并没有在新闻采编、组织架构、体制机制、包括资本层面本推进融合,存在同质竞争、业务混乱和资源浪费。

  在上述背景下,媒体融合推进委员会决定召开这次典型案例分享活动,召集同行共同学习先进榜样,并深入探讨媒体融合下一步的实践和推进问题。以下是本次分享活动的部分案例情况。

  江苏广电:基于实际需求自主设计的“荔枝云”融媒体平台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技术研发部副主任吴昊分享了“荔枝云”案例。2014年起,江苏广电总台抓住牵头编制国家课题《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白皮书》的契机,将课题研究成果加以转化和运用,采用“公有云+私有云”的混合云模式打造“荔枝云”平台,并构建云平台的三层架构。5年来,江苏广电总台依托“荔枝云”平台建设,通过流程再造、人员重组、机构与考核调整等手段,已经探索出一整套成体系的媒体融合举措。目前,江苏广电总台已经完成了网络化制播全台网技术架构向符合融合媒体发展的云平台技术架构的整体升级,实现了融媒体新闻、电视剧、季播节目、综合制作等业务在同一平台的云化生产,具备敏捷化生产、流程可定制和资源水平扩充等云生产能力,在大幅提升业务流程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投入。该平台真正形成对江苏广电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有力支撑。

图为:荔枝云融合媒体技术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荔枝云平台”并非直接委托给外部技术公司承建,而是由江苏广电总台技术部门和内容生产部门共同设计,从采编工作实际出发及时解决问题,在测试中反复沟通,不断改进,逐步完善的。可以说,“荔枝云平台”是由江苏广电专业媒体人员自主设计规划的、真正面向融媒体生产的技术平台。2018年10月15日,中广联合会技术委员会在南京组织召开了“荔枝云”平台项目技术鉴定会。经过国内、国际查新,中广联合会鉴定委员会经讨论认为:“荔枝云”平台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图为:“荔枝云”助力江苏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同样是在2018年10月,江苏省委宣传部经前期调研、比选论证后,决定江苏省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建设任务由江苏广电总台“荔枝云”平台承担。目前,江苏广电总台针对这一工作确定了统筹规划、统一领导、高效协同、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建设策略,要对各县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要把“造船出海”与“借船出海”相结合。按照江苏省委宣传部规划要求,2019年内完成首批28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2020年实现全省县(市、区)及有关市辖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覆盖。截至目前,江苏广电总台已与江苏的60个区县建立了对接沟通关系,其中完成实地调研的有49家,制订方案并启动建设工作有35家。

  广东广播电视台:以触电新闻推动融媒体全面创新

  广东广播电视台(以下简称“广东广电”)电视新闻中心全媒体部总监、触电新闻总编辑郑敏璇分享了触电新闻案例。2016年12月30日,广东广播电视台旗下的触电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它是以广电资源为主的视频资讯聚合分发平台,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推荐技术、提供千人千面的用户体验。截至2019年5月,触电新闻客户端累计下载量6023万,日均活跃用户391万,聚合3万多家合作伙伴,在广电领域开通触电号近700个,广东地区已有21地市电视台入驻其中,并与全国156家电视台达成合作关系。

  具体而言,触电新闻主要包括技术、业务和机制三方面创新。

  在技术创新方面,广东广电以触电新闻项目为依托,建立起一支200余人的互联网团队,打造了包括融媒体生产系统、互联网传播平台、舆情监测分析系统、数字化营销系统等在内的一整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触电新媒体平台。基于上述能力,广东广电成为广东省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珠江云”的独家承建方。“珠江云”核心技术将由广东广播电视台自主研发,并负责整体执行,此外,广东广电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共同负责省级技术平台的内容供给、审核把关、内容分发等,打造“广东融媒共享平台”,推动广东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图为:广东县级融媒体中心本地化建设方案

  业务创新方面,广东广电创新内部采编发模式,积极推动“先网后台”。以“触电号”的形式将采编权、首发权下放给台内各栏目的记者和编辑。以“两会”“港珠澳大桥开通”等重大主题宣传为契机,加大跨界合作和分发传播力度,积极联合合作媒体分发扩大内容影响力和覆盖面。创造性地开发交互式小游戏H5、小品剧、虚拟现实打造节目等不同形态的融合作品。

  在机制创新方面,广东广电专门成立了触电新闻的运营公司,通过公司化运作建立起完备的互联网人才队伍。通过多种渠道发力,形成融合策划整合营销模式,率先实现流量转化,于2018年第四季度成功接入4A广告,逐步生成“内生”资金发展动力。进一步,广东广播电视台控股公司——南方新媒体公司在2019年上市,成功接入到了资本市场;而触电新闻在2019年上半年争取完成A轮融资,并用2至3年时间成为广东广播电视台第二个上市板块。

  央视财经频道:基于产品思维,以全媒体矩阵触达用户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胡姗姗分享了媒体矩阵案例。央视财经新媒体于2012年正式起航,目前拥有微博、微信、独立客户端、7个合作客户端、4个短视频平台矩阵,以及20多家合作网络直播矩阵,全力打造央视财经新媒体生态圈。央视财经内容除了通过央视财经微博、微信、客户端上重点发布之外,还协同央视网、央视影音、今日头条、网易新闻、天天快报、爱奇艺、UC、新浪新闻、腾讯新闻等20多家平台展开合作,重大选题使用同一个直播信号,全矩阵同时发布。截至目前,央视财经新浪微博粉丝量超过3200万,影响力位居财经电视类媒体首位;微信粉丝量近550万,常年位于财经类微信头部阵容;央视财经独立客户端日活约100万;央视财经生态圈总用户量超2.1亿。目前,央视财经拥有“央视财经评论”、“陆家嘴观察”、“公司行业深观察”等多个专业财经评论品牌产品。

图为:央视财经“厉害了我的国”融媒体传播案例

【责任编辑: 白晶 】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