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过去二十多年电视技术的变迁,在最早的模拟电视阶段之后(经历了从黑白电视变成彩色电视的变化),大概经历了“数字化”(二十世纪初)、“IP化”(2005年前后开始)和目前的“智能化”这三个关键阶段。
为了相对系统地阐述电视技术的变革与演进,笔者根据技术本身属性,将大视频产业的技术支撑体系区分为底层传输、呈现与上层应用三类技术(如下图所示)。
图为:立体化的技术体系
第一类是底层通信传输技术,这主要包括:从上世纪末期的窄带传输技术发展出来的准宽带技术(ADSL),到2008年左右逐渐兴起的“光进铜退”和“宽带中国”战略,以及同时期迅猛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另外,从2003年左右开始的CDN技术,作为一种介乎底层传输与上层内容应用之间的技术也获得不断的发展。
第二类是与视频行业本身直接相关的呈现技术,这可以认为也是视频行业重要的底层技术,但相对传输技术而言又是属于上层技术,这主要包括:从早期彩色电视与标清电视发展出来的高清电视HDTV,再到目前快速发展的UHD(超高清)技术以及缓慢起步的HDR(高动态范围图像)技术[1],以及面向未来的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
此外,与移动互联同步发展起来的智能终端技术,可以认为是联结底层技术(包括底层传输技术与底层呈现技术)与上层应用技术之间的关键,总的来说也可以归为呈现技术范畴。智能终端也是“智慧化”发展阶段的重要抓手与应用点。
第三类就是上层应用技术,是为了向未来信息社会乃至“智慧社会”演进的核心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等等。其中,云计算可以认为是未来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大数据技术则是在应用端走向智能化的基础,人工智能是真正实现智慧媒体、智慧社会的核心技术,区块链技术是支撑未来去中心化和可信应用的核心架构。
如下图所示,上述三类技术是一种立体化关系,共同构成大视频产业的技术支撑体系。上述技术革新对产业变迁的支撑作用,还可以进一步区分两个阶段。第一是技术引领阶段,这发生在电视从模拟到数字、从黑白到彩色,以及传输从窄带到宽带这样一个“从无到有”的阶段。这其中,技术对产业的核心引领作用是非常显著。而电视在向宽带化、IP化以及智慧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过程中,电视更多进入信息服务领域,三类不同层次视频技术创新与用户需求之间存在复杂的、辨证的相互震荡关系。一方面,底层传输技术的提升(如从窄带到宽带的演进),大大支撑和提高了用户对非线性视频的需求,并逐渐推动HDTV乃至UHD技术的需求;而在高清化、真实化等用户需求的驱动下,UHD、VR等技术的深入发展又对底层传输技术提出需求(包括CDN、4G、5G等);反过来,正是UHD、VR/AR等技术的出现,使得底层传输技术有了用武之地和演进路径。另一方面,非线性视频的规模化发展,以及用户的便利性、亲和性体验需求,加上灵活部署、便捷实施等深层次商业需求,推动了云计算架构、大数据平台的应用,并逐渐产生了人工智能的应用需求。另外一方面,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与合作演进中,区块链作为一种重构或优化互联网应用的平台性技术开始浮出水面。
图为:立体化的技术体系及其与用户需求之间的震荡关系
在信息社会从大视频向万物互联的智慧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上述不同层次技术浪潮与产业需求之间的震荡中,底层传输技术、呈现技术与上层应用之间的作用就像风暴中的冷热对流,其演进方式是螺旋式交叉推进,非常复杂乃至多变。这有点类似于当年所谓的wintel联盟,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与英特尔的CPU芯片之间相互促进,不断迭代。
从技术的生命周期来看,如下图所示,宽带传输技术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进入一个相对成熟阶段,但光网络的潜力还可以继续挖掘。4G也是类似情况。而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以及CDN技术与其它新兴技术的结合之后处于一个再兴期。在宽带的支撑以及视频运营逐渐深入的情况下,UHD、云计算、大数据处于快速发展和应用逐渐成熟的阶段,相关应用成果将日益显著。与之相比,VR/AR的前景虽然广阔,但不管是底层传输的带宽支撑还是产品应用的成熟度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人工智能在2016年围棋人机大战之后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各种视频识别和语音识别应用实践也越来越多,但从长远看还处于培育期,有些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甚至还处于萌芽期。区块链技术作为具备一定颠覆性特质的互联网上层应用技术,也基本处于萌芽期。
图为:不同技术所处的生命周期
在上述多种创新技术演化的同时,媒体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也处在一个快速迁移的过程之中,逐步形成了个性化内容需求、去中心化乃至自组织的传播特征。这其中,新技术逐渐对消费习惯、媒体分发、媒体生产组织等环节形成巨大的和革命性影响;并最终对媒体的价值形态、商业发展规律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促成当下波澜壮阔的大视频产业,也推动传统媒体机构的融媒体发展潮流。
更多2018媒体融合发展政策、趋势、案例请关注:《2017-2018中国电视媒体融合发展报告》,以下是报告整体框架(扫码购买报告,发票请咨询张女士:15611597395)
扫码购买《报告》
[1] 在呈现技术方面,与显示直接相关的屏显技术更多属于终端制造技术,就不作为本章讨论范畴。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