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禅悟破解广电困局的常识(5)——地基与承重墙

导语:过去,形容有线的是“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讨饭的,仔细一看是干有线的”;现在有线人员素质都很高,大学毕业是基本门槛,硕士生比比皆是,博士生也算不上稀罕物,该是改变有线形象的时候了。

  地基一般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要想盖起万丈高楼,必须要有坚固的地基,这是基本常识。上海金茂凯悦大厦是上海最高的建筑,仅地下就有三层,局部四层。衡量地基主要是三点:一是强度,也就是地基要有足够的承载力;二是抗变形,地基的沉降量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且不同部位的地基沉降差不能太大,否则建筑物上部会产生开裂变形;三是稳定,即地基要有防止产生倾覆、失稳方面的能力。要想有牢固的地基,对地基的岩石或土层要求是不会因膨胀收缩、压缩、冻胀、湿陷等原因产生的变形过大。

  承重墙是指支撑着上部楼层重量的墙体,在工程图上为黑色墙体,打掉会破坏整个建筑结构;非承重墙是指不支撑着上部楼层重量的墙体,只起到把一个房间和另一个房间隔开的作用,在工程图上为中空墙体,有没有这堵墙对建筑结构没什么大的影响。2016年4月11日下午,上海松江区西霞路61号一幢三层居民楼发生倒塌,导致一对母子受伤;相关部门初步判断事故原因系无资质装修,破坏房屋“承重墙”结构所致。

  对有线网络而言,网络就是地基,有线各类多业务或增值业务的梦想是大楼。也就是说,有线要想实现的自己梦想,盖起抵御强烈地震和台风的大厦,必须有坚实的地基;即网络基础。过去,有线盖几间平房就是可以做生意,混口饭吃。现在必须盖起智能化的大楼,集购物、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大楼才有生意。因此对“地基”的要求,不仅是光纤、电缆,还包括智能的网络设备、业务承载的平台,甚至是云平台,各类服务系统的配套设施。也就是,过去在模拟电视时代,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平整土地)就可以盖楼;在数字电视时代,需要五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通气、通讯、平整土地)才可以盖楼;在后电视时代或互联网时代,需要七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通邮、通讯、通暖气、通天燃气或煤气、平整土地)才允许有线盖楼。换句话说,现在有线面对未来或转型的地基或网络,不仅要支持点到多点(广播或目前以点播为主的交互电视)、而且要支持点到点、多点到点和多点到多点。双向交互、云平台、运营支撑系统(含大数据、客服系统)、综合网管、互联网接入、多终端、多媒体通讯和基础用户数就是有线现代网络盖楼的七通一平。

  有线的承重墙就是基础电视业务;有线除需加强地基外,还必须加固承重墙。有线的承重墙不牢固,无法通过加层或装修盖起有线的“金茂凯悦”。有线的承重墙有很大的潜力,只要科学地加固,就可以满足加层和各种装修的要求。首先是广播,后电视时代的广播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基于交互的回看,使得百姓有选择权和控制权,回看是把“社会黄金时段还给百姓自己定义属于个人的或个性化的黄金时段”,目前的技术在传统的广播与回看之间的延时均在一秒以内,也就是说,后电视时代的广播就是回看;第二个特征就是高清,标清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后电视时代电视的基本品质要求就是高清,而且是42寸以上的大屏幕(高清导致42寸以下电视机停产,因为42寸以下的电视机肉眼根本区分不了高清和标清;未来的4K将导致56寸以下的电视机停产)。面对以高清回看为特征的后电视时代的新广播,有线应该减少、甚至停掉传统的标清广播,全部传统广播回看化(既包括标清频道,也包括高清频道);也就是说,有些传统频道只有回看,没有广播;不仅可以腾出或节省大量的频率资源,而且更能满足百姓的需求,加强有线的承重墙。

  其次是推荐。许多有线把推荐和展示的顺序或概念搞反了或混淆了,甚至根本就没有搞清楚或区分。电视的首页面是以推荐为主,不是以展示为主。理论上,百姓只要选择了推荐的内容,点击播出后会自然展示。在推荐上,许多同仁有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文字推荐为主?还是图片或图形或图标为主?大家可以调查一下,更简单的方法是问问自己,在选择电视内容或栏目是看文字?还是看图形?实证会告诉大家,主要是文字!许多有线不仅不突出文字,反而用图形、图片和图标去干扰文字。第二个误区,一说到“推荐”,大家老是想到大数据的关联推荐,似乎只有通过大数据、收视行为分析才能做到推荐;其实,最基本的推荐是通过布局、分类、排序来完成的;例如,传统广播通过分类为CCTV广播、本地广播、各地卫视广播、专业频道等就可以达到引导和推荐的效果。目前的回看不仅可以按照时间回看,还可以按照节目回看、热门推荐回看、用户收视行为推荐回看。再次强调或提醒同仁们,首页的目标是做好推荐,不仅是方便用户查找,而且要求让用户查找的成本最低。以汉语拼音输入法为主搜索,不仅是用户高成本的推荐,而且有35%以上人根本不会汉语拼音或不适应汉语拼音,因此,不是推荐的主流。

  第三,巩固有线承重墙的方法是内容重构或重组。每天通过广播下传到各网络公司的新节目至少有420个小时,都被各地网络公司浪费或丢弃了;更可恨又可笑的是,一方面自己在浪费节目,一方面在大喊“没有内容”。把各地卫视和中央电视台的6:30~7:30播出的节目拆条重组,足可以开设内容丰富的《新闻纵览》;把7:30~9:30播出的节目重组,可以开设更符合百姓要求的《真的是“连续”剧》;把9:30~10:30播出的节目重组,《综艺荟萃》不要太迷人。420小时节目,足可以让有线重构各类专题,如《健康宝典》、《出国大全》、《考试最后一分钟》、《体育精选》……。

  需要着重强调的是,双向网络是基础的基础;还需要更加强调的是,只有用户终端开通双向、并使用了双向交互应用才能称之为完成了双向网络这个基础;也就是说,不仅网络是双向,而且用户终端(包括机顶盒)是交互终端,并提供交互应用的服务;否则就是,地基不错,承重墙太烂。

  只有强基固本才能大发展大繁荣,这不仅是太简单的道理,而且也是太普通的常识了。过去,形容有线的是“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讨饭的,仔细一看是干有线的”;现在有线人员素质都很高,大学毕业是基本门槛,硕士生比比皆是,博士生也算不上稀罕物,该是改变有线形象的时候了。如果“强基固本”这点常识都不懂,尽管有线现在统一工服,甚至西装革履,形象是改变了,但还是没文化,小学没毕业,只是逃难的或讨饭的捡到个文凭、拾到件新西服而已。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