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标题为:邬贺铨院士:6GHz频段划分有利于我国在移动通信创新上先行一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简称《划分规定》)已于7月1日正式施行,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率先在全球将6GHz频段划分用于包含5G/6G在内的国际移动通信(IMT)。这在国内和国际社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业内知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作了权威解读。
频率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相对于同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化石能源,它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可以进行空间挪动。因此就需要对频率进行很好的规划和划分,以保证频率的安全有序使用。
世界各国的主管部门都非常重视频率的划分,也有专门的国际标准化机构来统筹协同各个国家的频率划分。频率划分既需要考虑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要与国际社会相兼容,要与时俱进,但又不能变化太大,导致前后不兼容,是一件非常谨慎的事。因此,适时地更新频率划分,为一些新的应用明确频段,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5G移动通信已经商用4年,从国际标准化的进程看,已经进入5.5G的阶段。5.5G大概会在2025年实现商用,紧接下来就是6G标准的研发。6G的商用时间预计在2030年,虽然距离现在还有7年的时间,但从研发的进程看,已经需要为6G作准备了。首先要明确6G的频率,然后根据频率传播的条件探讨适用的无线技术,同时开发芯片、基站、终端等。
工信部发布新版的《划分规定》,明确了6GHz频段作为5G、5.5G以及6G的工作频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给产业界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让5.5G、6G的相关研究工作可以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利于我们在移动通信创新上先行一步。
每3-4年一次的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即将于今年年底召开,它将为未来国际无线电产业发展作出长远规划。中国在6GHz频段传播性能方面的研究,可以积累很多基础数据,为国际社会在制定6G频段的标准上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支撑,也是为世界作贡献。
移动通信需要有足够的带宽,同时也要有适用于移动通信传播的频段。同样是100MHz的带宽,在6GHz以下的低频段和在毫米波频段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讲,低频段的传播条件较好,基站覆盖的半径可以做得比较大,密度就可以减小一些,投资成本可以降下来,用户的体验也会更好。但是,越低的频段要找高带宽就越不容易。
6G的发展寄希望于在一个比较低的频段上找到足够的带宽。6GHz频段具有相对适宜的低频段效果,还可以找有200MHz甚至更大的带宽,来满足我们需求。所以,相比之下,6GHz频段是6G移动通信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5G全球部署时,中国选择了6GHz以下的低频段,包括2.6GHz、3.5GHz和4.9GHz频段,传播条件比较好。截至今年5月,中国5G的基站数占全球一半以上,中国5G的用户数也占全球的一半以上。这从侧面说明,中国选择在低频段发展5G的战略,既符合中国国情,也符合5G业务发展的需要。
现在,我们正面临5.5G和6G的技术换代,新版《划分规定》已经为产业界指出了方向,可以继续中国在5G上的发展经验,从比较低的频段入手,更快地实现新一代移动通信的布局。
频率是一个信号,也是一个旗帜。它告诉整个产业界,我们国家的5.5G和6G将会从这个频段开始。产业界就可以着手研究频段的室内外传播规律,做更多的测试,设计天线、射频前端器件等。这就为科技创新指明了一个近期需要达到的目标。
不仅是对中国产业界,对全球研究6G的公司亦是如此。在全球,中国的市场最大。一旦中国明确了频率,国际上很多做天线、仪表、芯片等的公司,都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它将影响整个移动通信产业生态链的建设。未来,不仅仅是手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车联网等也都需要往这个频率上去靠,会带动各种各样的终端开发,甚至包括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等。
产业界都认为新版《划分规定》的发布非常及时,不再需要继续观望,现在就可以行动起来。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