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中宣部副部长,广电总局局长、党组书记聂辰席主持召开广电总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会议指出,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在即将进入“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历史交汇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意义重大。
同时,会议对广电总局系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提出四点要求。其中一点就加快推进农村地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提质升级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策划实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坚持内容供给和基础建设并重,优质资源向乡村下沉,加强智慧广电平台、网络、终端在农村地区的部署和建设。继续大力推进直播卫星高清节目同播工作,加快高清节目进村入户。继续实施智慧广电专项帮扶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此前,11月23日下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孟冬也曾赴桂林市西山村调研智慧广电工程建设情况,并先后考察了西山村全媒体信息室和电商扶贫服务站等,详细了解了应急广播体系、新时代文明实践公共服务、雪亮工程、广西数字网络图书馆、智慧广电电视+手机直播等情况,现场观摩了空中课堂、平安乡村、县乡村视频会议、“我们村”等智慧广电应用展示,并到农户家中实地查看和询问了群众“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实际效果。此外,在总局对智慧广电的发展高度关注之外,福建广电局、广西广电局、浙江嘉兴广电等也在各出“高招”,赋能智慧广电发展。
2020年年初,福建广电局向各设区市文旅局(广电局)、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宣传办,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福建广电网络集团发布了《关于组织实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在全省8个设区市(不含厦门)和平潭综合实验区选择“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试点,计划安排200个行政村。同时,支持厦门市自行组织开展相关工作。其中,就工作目标、建设内容、资金安排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1、工作目标
着眼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利用现有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系统,进行数字化、IP化升级改造,建设一套好用、管用的技术系统,并融合内容服务和运维服务,实现广播电视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主要包括:
1.在保留“大喇叭”功能的基础上,增加音柱等播出终端布点,对接对农广播节目资源,提供更加清晰、柔和的广播音质。
2.增加可视化监控设备,实现对乡村主要公共场所的实时监控,服务乡村治理。
3.建设完善播控平台,对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平台、县级融媒体中心平台及省、市、县三级应急广播平台等,建成上下贯通,可管可控的农村数字IP云广播体系。
通过“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建设,为当地居民提供新闻资讯、社会服务、医疗健康、数字娱乐、教育培训、智能家居等于一体的智慧化广播服务,实现播发内容和状态的实时监测;对接应急预警信息和警报的实时发布,为农村基层减灾防疫提供应急服务;对接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和智能终端产品,构建乡村智慧化服务体系;建立新的运维体系,以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的县(市、区)分公司为主负责运行维护,更好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治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战略。
2020年先行完成试点建设,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并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的原则,持续扩大试点数量和覆盖面,力争在“十四五”末,基本完成行政村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全省智慧化数字IP广播覆盖80%以上的行政村。
2、建设内容
1.升级改造有线电视网络。在现有的线电视网络基础上进行数字化、IP化和网络化升级改造,提升有线电视网络的承载能力、内容支撑能力和信息化服务水平;建设省级调度平台,形成可管、可控、安全、高效的智慧广电网络。
2.升级农村广播“村村响”大喇叭系统。对原有的农村广播“村村响”大喇叭系统进行维修升级,更新老化设备,新增音质清晰柔和、音量可调可控的音柱设备。新增自带UPS电源、风光发电的智慧广电灯杆,保障广播终端每天24小时不间断都处于待命状态,实现应急广播“应急”属性,提升广播传输覆盖质量。
3.建设智能化监控系统。服务乡村治理和应急管理,在试点村主要公共场所安装高清摄像头,配合农村广播“村村响”大喇叭和智能音柱,通过各级播控平台实现对特定场所和区域的信息发布、预警提醒和应急管理以及广播内容播放。
4.建设各级播控平台。升级原有村级广播室,配备视频监控电视屏幕,优化网络配置,建设村级智慧播控终端,对接县预警信息中心、省级应急广播频率(福建电台交通广播)、县级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平台。
3、资金安排
“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资金由地方自筹和福建广电网络集团共同投入,福建省广电局筹措部分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补助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用于“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建设。
白山镇合诚社区是广西马山县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点。一年多前,这里的2000多户居民大多还居住在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自然生活条件不佳。今年以来,广西广播电视局在全区146个易地搬迁安置点设立整合了数字农家书屋与其他多种“智慧广电”信息服务的全媒体信息室,并于今年10月率先在合诚社区投入运用。
广西广播电视局在马山县举行国家扶贫日“壮美广西·智慧广电”惠民活动启动仪式
马山县合诚社区的刘丽云刚刚在马山县电商示范基地开始独自创业。通过数字农家书屋了解市场动态,在电商平台上联络客户,如今她把当地久负盛名的特产马山山羊卖到了南宁、柳州以及广东。此外,应用智慧广电“看家宝”,刘丽云可以通过手机随时监看家里孩子、老人的情况。“有智慧广电帮忙,我轻松多了,做起生意来也更顺畅了!”刘丽云说。
同时,广西还建设起县、镇、村三级响应的应急广播网,遇到像疫情防控等紧急公共事务,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村应急广播系统自动激活设备并同步播报上级系统的通告,政府的紧急措施能迅速通知到最偏远的乡镇村屯。
此外,广西广播电视局依托“智慧广电”工程完善乡村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把科技应用带到乡村。今年7月,在广西广播电视局对口扶贫的隆林各族自治县的一场现场应用展示中,实现了“智慧广电+北斗”无人机喷洒农药的成功运用。“智慧农业管理”已基本解决了基础设施和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将陆续在广西百香果、茉莉花、甘蔗、荔枝等种植园里应用。未来的数字化农场,农民可以用手机来监控农田作物,并进行控温、控湿等一系列操作。
“智慧广电+北斗”无人机正在喷洒农药
近年来,嘉兴广电以总局《关于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为遵循,以高质量推进“全国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秀洲区)”为契机,以“智慧广电+公共服务”为抓手,加快推动市本级15个镇(街道)广电公共服务赋能升级,在推进高水平新闻宣传、高效能综合服务和高质量产业拓展上先行先试,构建了“智慧广电+公共服务”生态体系,实现了事业与产业的良性互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走出了一条嘉兴特色的农村广电发展道路,嘉兴市本级农广站成为展示广电公共服务成效的“重要窗口”和“最精彩板块”。
1、发挥应急广播、村村通、大小屏等平台优势
2020年上半年疫情防控期间,嘉兴市市镇(街道)广电站发挥应急广播、村村通、大小屏等平台优势,早中晚高频次播放嘉兴市新冠肺炎防控令、疫情动态和防治知识等内容,真正发挥了应急广播 “平时服务,战时应急”的作用,做法在“学习强国”平台刊载。积极创新拓展农村广播电视的内容服务。新塍广电站的“郝老师课堂”原本就是一个特色栏目,至今已通过电波播出了320期。为更好地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建设,2019年,新塍镇将“郝老师课堂”从空中课堂搬进实践基地,线上线下融合,全镇28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宣讲员同时成为郝老师课堂的首批徒弟,正式开启“1+28”模式,成为秀洲区的宣传工作特色品牌。
2、做强“彩虹服务”综合服务品牌
随着网络视听等新媒体竞的崛起,数字电视基础用户不断流失成为一个现实问题。为了控制流失量、扩大双高用户量,嘉兴广电自2015年创建并持续做强广电“彩虹服务”活动品牌,通过强化综合服务、优化网络传输、开通云端服务、打造空中课堂、上门维修走访等方式,让基层群众享受均等优质的数字产品和丰富的公共文化生活,实现群众由受众向用户、由“看电视”向“用电视”的转变,推动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便民化。
如2019年,以“彩虹服务进万家、用心用情三服务”为活动主题,充分发挥市本级农村广电彩虹服务队党员、团员及专技人员优势,奋战100天,组织了330场次地推活动,办理业务总量5300多笔,上门换取老旧机顶盒6800余只,服务群众3.2万余人,双高渗透率净增长3.13%。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联合市本级及各乡镇的行政服务大厅,实现了数字电视的业务通办。
2020年上半年,又推出“禾点点”手机APP广电线上云服务,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在家办理各种数字电视业务。在“彩虹服务”活动的推动下,市本级数字电视基础用户流失量常年控制在3%左右,目前,市本级辖区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3.4万户,入户率超90%,高清4.39万户,宽带3.19万户,双高市场渗透率达到55%,市本级数字电视经营创收已连续6年突破1个亿。2020年1-11月,市本级农广站经营总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21.8%。
2021年,将全面推进4K超高清在乡镇的覆盖面,并大力拓展“4K+百兆宽带”业务,主动对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智慧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等,力争让高清电视成为基本公共服务的标配,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秀洲区的全国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为试点工作贡献嘉兴智慧、提供嘉兴样本。
3、建好“智慧广电”产业服务平台
嘉兴广电从2016年开始探索广电关联产业的发展,按照“互联网+”的基本理念,以“应急智慧广播+”“智慧广电”为转型方向,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和社会综合治理,走上了广电科技信息化服务之路。
2017年,农广站率先在南湖区大桥镇(科技城)建立乡镇广电智慧社区平台,包括人脸识别系统、车辆识别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单元楼门禁系统、无线网络覆盖、外来人口管理、电瓶车集中充电站。2017年至2019年,农广站与嘉广科技(嘉广集团子公司)联手加强场景应用开发,进一步在移动视频直播平台、智慧河道平台、大数据无线WiFi平台和智慧乡镇四大平台建设上加快拓展,自主研发拥有智慧河长、智慧河道、人脸识别、智慧停车等4个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19年,人脸识别技术、智网村居项目、智慧停车平台等项目在公安、医疗、教育、交通等系统广泛应用,全年收入总额6228.83万元。其中“智慧停车”系统已在秀洲、南湖、港区改造运营公共停车位5800余个,创收700余万元。
2020年,为适应新冠疫情防控和垃圾分类工作新形势要求,研发了应用人脸测温仪器和垃圾分类智能识别系统,人脸测温仪投入到200多个城乡社区开展智能防疫,大大减少了基层政府对防疫的人力物力投入。2020年,在应急广播体系基础上成长起来、推动“智慧广电”快速发展的“嘉广科技”在全国股转系统“新三板”挂牌上市,成为嘉兴市本土国有文化企业上市的第一股。通过多年“智慧广电+公共服务”的探索,嘉兴广电基本完成了广播电视由消费性服务向生产性消费的转变,实现了农村广播电视工作事业产业的良性互动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被兄弟台誉为广电公共服务转型升级的“嘉兴模式”。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