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独家盘点】追踪 |人工智能、超高清、5G……五大总局重点实验室的技术发展值得关注!

导语:今年第二十九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展览会(BIRTV2020)线上展中,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智慧广电”发展成果展中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线上展区引发了众多参会人员的关注。

  8月21日,第二十九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展览会(BIRTV2020)线上展落幕,展览通过在线展馆、在线论坛、在线直播推介及互动交流等形式,为业内人士带来全新的参展观展体验。其中,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智慧广电”发展成果展中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线上展区引发了众多参会人员的关注。

  该展区中展出了智慧媒体制播应用、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智慧监管、超高清视频产品生产质量测试、5G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五大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和近期成果。它们或关注人工智能关键技术;或在今年疫情期间助力疫情防控,推动广播电视行业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或促进各级智慧监管平台的标准化建设和互联互通;推动超高清视频产业的协同发展;更或在5G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上变现数字经济,总之,值得重点关注。

  智慧媒体制播应用:打造智能内容采集、制作、管理、分发4大应用场景

  为贯彻落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加快全媒体建设、广播电视智能化发展的有关要求,推动广播电视制播应用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发展,国家广电总局在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设立“智慧媒体制播应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

  2019年6月6日,智慧媒体制播应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成立,这是国家广电总局批复的首个在省级广播电视台设立的重点实验室。6月14日,授牌仪式在上海衡山宾馆举行。

  该实验室联合国内外一流的科研单位、高校、行业领先企业等技术合作伙伴资源,重点结合媒体业务场景及其发展需要,融合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以内容智能监测、AoIP在媒体领域的应用、语音自动转写、媒资智能检索、虚拟主持播报、机器自动翻译、媒资图像识别、视频特征库构建等智能媒体技术应用为主要研究方向。

  同时,智慧媒体制播应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也深入探索智能媒体的新业务新模式,以期借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进步驱动媒体产业的巨大提升与变革。实验室将打造智能内容采集、制作、管理、分发4大应用场景,开发适应媒体业务场景和需求的新技术产品,实现媒体内容的高效生产、有效传播和降本增效。

  实验室通过合理的组织运作架构和管理运行机制构建产、学、研、用的良好生态,保障实验室高效、长效运转,推动“通过智能创新技术在节目内容生产播出中的扩大应用,促进媒体高效生产、有效传播和降本增效”的目标实现。

  据悉,为了积极响应总局“智慧广电”战略、更好地面向未来提升媒体行业科创实力,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国内外一流的科研单位、高校、行业领先企业等技术合作伙伴资源,采用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机制,以智慧媒体制播应用实验室的形式,共同开发适应媒体业务场景和需求的新技术产品,扩大智能创新技术在节目内容生产中的应用,实现媒体内容的高效生产、有效传播和降本增效。

  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助力疫情防控,推动广播电视行业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

  为贯彻落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加快全媒体建设,广播电视智能化发展的有关要求,推动广播电视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发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成立“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按照“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广泛联合广播电视行业和人工智能领域产、学、研、用各方,落实国家人工智能应用相关战略规划,开展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和标准体系研究,构建广电行业人工智能海量训练资源库和基础资源服务公共平台,为行业提供人工智能应用模型训练、验证、测试及评估服务,构建我国自主创新的服务于媒体融合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体系,推动广播电视行业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加快我国智慧广电生态体系建设。

  今年疫情期间,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按照广电总局党组工作部署,加强科技创新,组织共建单位运用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在免接触录制、疫情实时发布、精准辟谣、正能量传播、停课不停学、社区疫情监控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疫情防控作出了积极贡献。

  内容智能云制作,保障优质节目输出。全国广播电视台为减少人员聚集、加速内容制作,搭建“5G+4K+AI+云”免接触录制平台,依托智能剪辑、视频关键帧提取等新技术,对回传内容实现快速剪辑、编辑和拼接,有效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的优质节目输出,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人脸检测与热成像测温相结合,精准定位发热人员。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依托“智慧广电”体系,结合人脸检测、视频智能分析等新技术研发热成像测温系统,对戴口罩人脸实现精准识别和测温,快速定位发热人员,有效避免排队测温、近距离接触带来的风险。

  智慧化课堂,全面助力“停课不停学”。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及新媒体公司利用面部识别、文字识别等新技术,实现了智能点名、在线阅卷、课件分享等新功能。智慧化课堂利用科技手段管理课堂秩序、确保学生参与度,打造沉浸式互动课堂,保障广大师生“停课不停学”。

  综合应用多种人工智能算法,精准发布疫情动态、智能辟谣。新媒体及网络视听机构利用智能推荐、情感识别、用户画像等新方法、新技术,对社会热点进行分析和建模,及时发布准确的疫情动态、智能辟谣,实现精准的流量分发。

  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编写了调研报告,旨在为行业单位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推动“智慧广电”建设、助力广播电视高质量创新性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附件: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应用调研报告

  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智慧监管:促进各级智慧监管平台的标准化建设和互联互通

  “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智慧监管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于2019年6月11日获得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复设立,依托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开展工作,贯彻总局“智慧广电”发展战略,为进一步增强广播电视安全传输保障提供技术支撑。

  实验室将在总局领导下,积极配合总局相关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广电局的工作,开展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生产、传输方式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智慧监管,探索新的方式,对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应用系统等进行分析研究、模拟计算、测试调试和评估评价等工作,编制相关标准,优化监管技术和平台解决方案,促进各级智慧监管平台的标准化建设和互联互通,为广电行业主管部门和运营机构提供专业咨询服务,为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实现智慧监管做出贡献。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研究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监测监管中的应用,研究各级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智慧监管云平台的解决方案。

  2、研究各级监测监管平台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智能协同;组织协调多方技术力量,编制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监管相关标准。

  3、建设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智慧监管仿真和测试平台,为行业提供智慧监测监管技术验证技术支撑。

  超高清视频产品生产质量测试:推动超高清视频产业的协同发展

  超高清视频产品生产质量测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准超高清视频(北京)制作技术协同中心设立。

  实验室执行“开放、共享、协同”的运行机制,针对超高清视频产品生产质量测试环节,为国内超高清视频行业提供产品生产质量测试;产品互联互通能力及合规性测试、产品互联互通客观性能指标测试、产品互联互通可靠性测试和公共测试配套服务。

  实验室旨在集中优势资源帮助企业解决共性问题,规范质量测试流程和标准,完善公共测试手段,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超高清视频产品生产质量测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将大大推动超高清视频产业的协同发展,带动相关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推广、转移及应用。

  5G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在5G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上变现数字经济

  5G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简称“5G高新视频重点实验室”),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批复,于2020年3月31日正式挂牌运行,依托单位是湖南广播电视台。

  实验室是湖南广电基于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围绕4K/8K、VR/AR/MR、全息等“高新视频”技术开展多场景应用的集成创新平台,承担着5G背景下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的策划设计、技术研发、集成解决方案、产品孵化等任务。

  实验室以“部省共建、国家级定位、政府主导、先行先试、产业推动”为原则,立足高新,主攻视频,在5G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上变现数字经济,助力湖南广电湘军从内容媒体走向平台媒体,从千亿级内容互联网走向万亿级产业互联网;立足马栏山,致力于四大体系、四大能力、四大底座和四条新链建设。

  今年5月,湖南广电局发布消息称,将从四方面加快推进“5G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广电总局重点实验室”建设。

  一是加强实验室建设的组织指导。把推动实验室建设列入每月重点工作,从实验室运作机制、项目规划、进度安排等方面积极统筹协调,指导湖南电广传媒成立实验室工作专班和执行机构,着手开展产品研发。

  二是认真编制实验室建设规划。指导实验室抓紧编制《建设规划》,明确近期的四个研发重点,即5G高新视频制播能力研发、5G固移融合传播能力研发、5G高新视频服务能力研发、5G高新视频安全监管保障能力研发。

  三是推进实验室课题研究。确定了包括裸眼3D+全景声+4K/8K融合应用、4K制修编播审专属云、马栏山高新视频5G频道,广电5G固移融合试验网、新一代5G智慧应急广播体系、广电5G时空基准地理信息服务系统、蜗牛TV、5G智慧电台、5G广播国际标准等在内的十个首选课题,目前有八个课题已经破题并展开研究。

  四是争取各方政策项目支持。协调省直有关厅局和长沙市召开支持实验室建设专题研究会议,形成多项重点支持政策。与华为、科大讯飞、小米等公司围绕多个项目开展具体研发合作。

  5月20日,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宏森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调研5G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时强调,要牢牢把握5G技术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推动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和5G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增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张宏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部署,积极推动5G高新视频重点实验室落地落实落细。要抓住实验室落户马栏山的机遇,努力将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打造为国内外文化创意的聚焦点。要充分发挥以广电、出版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优势,不断孵化延伸出与5G等新技术融合的重点产品、重点业态。要重点打造一批5G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的标杆性企业和品牌,不断提升湖南省视频文创产业的示范效应。要加强省市共建和政策支持,鼓励引导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和人才来马栏山投资兴业,共同探索推动5G时代新兴业态发展。

  值得肯定的是,今年7月份,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运用MR(混合现实)全息影像辅助导航系统开展全膝关节置换术,而本次手术是5G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与湘雅医院合作共建“马栏山数字医疗体系”的首场手术。

【责任编辑: 张丽欢 】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