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劲风镇雨:“小满”以来的行业“吹万”

导语:在漫长的休眠期之后,“劲风镇雨”重出江湖,与您一起指点TMT和大视频风云、共同快意传媒江湖。本期先聊聊“小满”节气以来的一些行业“吹万”。

先开一下脑洞:“吹万”与“小满”

    《庄子南华经-齐物论》记载了一段道家高人南郭子綦的话,原文是:“在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这句话可以简单解释为,宇宙万有的生命,都是这股“气”一“吹”(就是所谓“吹万”),吹出来的(当然,这里的“气”在道家代表着对生命哲学的特定理解,劲风就不敢弄斧了)。按照劲风的理解,24节气正是自然界万物非常重要的“吹万”节点。本周二正是“小满”节气,在古书中被认为是:“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也就是说,这个节气是夏收作物将满未满的时间点,广大北方地区的冬小麦开始灌浆饱满,南方地区则要准备蓄水以应对漫长的夏季。不仅农作物如此,万物如果能配合节气进行运作也是非常有益的。


图为:“小满”节气

    在“小满”节气之后的短短几天里,劲风突然觉得整个世界都充满了一些独特的“吹万”气氛,其中有一些奇特乃至疯狂的(比如特朗普政府主导的上游芯片商“断供”华为一事),也不乏一些有意思的事物和行业新风。劲风就想聊聊这其中的一些吹万。

“精准降费”吹什么风?

    22日下午,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指出了今年提速降费的重点工作,其中之一就是要推动实施“精准降费”,具体包括:低收入和老年群体的需求推出“地板价”资费方案,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网络精准扶贫,针对中小企业下调资费价格或免费提速升档等。
    说实在,笔者刚看到“精准降费”这一“新兴”词汇时,表示颇为“震惊”。随着互联网经济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兴起,“精准”、“智慧”这两字越来越成为众多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常用“吹万”,比如“精准扶贫”、“精准打击”、“智慧社会”、“智慧型政府”、“精细化运营”等等。不过,在多轮的提速降费之后采用“精准降费”这一字眼,并确定具体政策措施和指向人群,正是说明了越来越细致的政策监管趋势。在某种程度来说,这或许是越来越显著的计划经济思想重现。
  话说,如果各项政策都能追求“精准”——就是能够实现“数字化”管理的话,是不是可以在企业增值税、个人所得税、财产税角度搞一些“精准劫富济贫”的举措,包括针对不同城市以及城市不同区域的起征点精准设置等。再如,一直鼓吹的节能减排,能否落实到各大商场、物业大楼乃至各个楼层与办公室的“精准节能”。或者,电力公司的供电价格、北方城市的暖气能否根据季节和天气“精准”供应。好吧,梦想很美,而现实总是很骨感。

    再说电信降费的事。很凑巧的是,上周笔者的一位长辈翻出多年前的橙色拨盘电话机,于是兴致勃勃地接上电话线尝试重新使用,以此纪念老前辈地峥嵘岁月——因为这台拨盘座机对应的时间点,安装电话的人其实不多。所以,这一座机让我想到的是:电信行业最初正是全国人民每个用户数千元的装机费撑起来的,但在这之后的商业创新其实很少。按照电信专家韦乐平的话,不管事3G还是4G,无非是运营商花了几千亿把网建起来了,然后拼命打价格战;并且,三大运营商价格战导致提前结束红利,比别的国家早两年结束。所以,或许是因为多数地区的降费空间或许并不大(北京这样的地区另说),于是就使用了“精准降费”一词
    事实上,从卖方市场的2G时代到目前的精准激烈的4G/5G过渡期(包括很长的共存期),正是电信市场越来越需要技术模式和业务模式创新的时候。比如韦乐平就公开表示希望在接下来看到如下创新活动:网络的众筹、网络共享(这个问题比“互联互通”困难多了)、频谱开放、新的计费收费模式、网络架构重构(这也是韦乐平一直倡导的5G关键工作),以及电信运营商跟广电行业深度的融合(想想两个行业不同的属性,笔者就觉得头大)。所以,此次吹风会上陈肇雄部长也提出“深化网络融合应用,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的要求。
    劲风也很期望融合的“吹万”能够真正吹起来,不过“融合”的前提一般是“开放”。比如,中国联通在混改之后,与投资方之一的阿里巴巴合作动作频频。去年8月双方联合组建的合资公司云粒智慧科技,聚焦政务、金融、公安、交通、制造、生态环境等领域。坊间还传出消息称双方在谋划一款5G加速产品。在这个案例中,正是政策开放带来混改机制才带来可能的5G融合应用。好吧,这个话题太大了,还是打住。

“私域流量”是什么鬼?

    互联网人爱发明,发明一些古里古怪的名词,以此来显示时髦和高大上;只是,这些名词基本都是一波流,或许一两个月之后就完全销声匿迹——因为很多新名词就是为了发明而发明。  近期,百度发布的一季度财报显示其广告营收持续下滑,导致出现14年来首次亏损。然后不知为什么,众多媒体纷纷号称“私域流量”的崛起。笔者很惊讶为什么要这么鼓吹这样一个新名词,这只是把。
    按照“知乎”的解释,“私域流量”指的是需要通过沉淀及积累来获得的、更加精准、转化率更高的垂直领域流量。主要例子有微信公众号内容推文带来加微信的用户、微信朋友圈分享进群的用户、淘宝直播粉丝等等。说白了,这些用户就是在垂直领域有比较明确的消费倾向乃至支付倾向的用户。但事实上,这就是移动互联浪潮和智慧化潮流一直推进的流量运营趋势而已。不说着其中的大数据技术支撑,从大的媒体信息应用格局来看,不管是传统搜索、视频网站还是社交分享平台都面临人口红利逐步减少的问题,必然从粗放式运营阶段向垂直领域精细运营迈进。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新闻智能推荐服务(以如今日头条为代表)的兴起、自媒体的兴起(特别是机构类自媒体和素人自媒体),还是付费内容服务的兴起,都要朝着垂直领域精细运营方向发展。
    这其中,2016年10月今日头条推出“媒体实验室”,2017年初百度取消新闻源机制,BAT布局新闻智能推荐服务(如一点资讯),微信从2017年初推出微信指数之后也一直寻求深度的流量分发策略(特别是2018年下半年将公众号展现形式改为瀑布流式),以及各种MCN机构的出现……,都是这些趋势的体现。这些信息笔者在台网协作专委会的《媒体趋势与台网协作发展研究报告》都有过相关描述。这些不断演变的情况正是说明了互联网经济永不停止的演进,没有什么机构可以躺在流量大山上数钱过日子。


图为:媒体内容与渠道的关系(来自台网协作专委会研究报告)

    所以,硬生生地制造“私域流量”这一名词没有任何意义,根本无法说明大流量平台与细分领域深耕者的关系。事实上,这些垂直领域的流量很大一部分是要么式从大流量平台(微信、微博、今日头条、抖音、快手)中分出来的;大流量平台方也想方设法在自平台内部进行精细化运营和变现;即使是已经沉淀为细分领域App(或小程序)的用户也不是就抛弃了大流量平台。两者绝不是敌对的关系,长期来看是要形成一种生态协作关系。
  所以,刻意制造出“私域流量”这个概念有什么意义?nothing!

必须点赞的荔枝娱乐之“只聊大咖不看毯星”

    本周四,笔者颇为关注的荔枝新闻,其中“荔枝娱乐”的一篇报道吸引了我。一般情况下,在所有的新闻中笔者最反感的就是“娱乐新闻”——因为翻开各类门户的娱乐新闻,扑面而来就是各种多角恋、走光、戏里戏外的绯闻丑闻,以及各种鸡毛蒜皮的破事。总之,所谓“娱乐圈”跟艺术圈基本没有啥关系。
    但在《荔枝娱乐·戛纳一线:戛纳高端追星之旅 只聊大咖不看毯星》一文中,荔枝娱乐新闻给娱乐行业带来一股清新的行业之风。该文的作者(即新华社驻巴黎记者韩茜)在该文也描述了一些毯星的情况,但更多是从艺术影响力的角度进行描述。除了中国的两位影星外,该文特别提到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阿兰·德隆(83岁高龄)等国际知名影星的情况,前者更多体现其与影迷的亲切互动,后者更多体现其漫长的艺术生涯,及其在生命后期对职业的回归。作者在文中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在我眼中,真正的明星就应该是能够走进人群中,做一个可亲的、令人心生喜悦或仰慕之情、魅力四射的人。那种拒人千里之外,被明星光环包围着或是套上枷锁的人,其实是没有看明白这份职业的本质,迷失了自我定位的人。”上述话语明确体现了作者对于“大咖”和所谓“毯星”的区别


图为:戛纳电影节莱昂纳多·迪卡普与粉丝互动(来自荔枝新闻)

    该文作者最后用如下文字来总结自身对“艺术”和“娱乐”的观点:“戛纳的红毯只有60米,这60米看似很短却实则长,对于那些没有作品和实力的“毯星”们来说它要么短得不够显摆,要么长得令人尬尴;而对于有实力有人品的艺术家们来说它则很长,因为它代表着艺术修为之路,这条路很长,走好不易。”
   总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方知真我。劲风顺便还想表达一下,江苏广电旗下荔枝新闻的小伙伴们,你们用自身地智慧和勤劳,包括互联网化的语言及深度的新闻洞察,真地在新媒体圈里留下了印记,必须赞一个!

亟待管理的官方新媒体

    近期还有两个与媒体融合的新闻颇值得玩味。一个新闻是本月中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下发了《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和《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监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标》两个文件,这是首次将政务新媒体纳入量化考核。新华社旗下的官媒“半月谈”微信号转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娱乐追星、怒怼网友、强制点赞……政务新媒体不能如此任性!》一文(发表于5月22日)。该文列举了一些官方新媒体存在的问题,如:“不顾形象娱乐追星”、“主观泄愤回怼网友”、“雷人雷语影响公信”、“信息失真误导舆论”、“随意转帖任性发声”、“疏于管理账号被盗”、“长期停更功能失效”、“强制下载转发点赞”。其中,对于最后的“强制下载转发点赞”一问题,此前《人民日报》在1月初刊发一篇《强推关注公众号 基层干群烦透了》。总的来看,官方媒体还真实问题不少,不符合“宁缺毋滥”的原则。简单说,这些官媒非常缺乏运营思路——因为缺乏对应的考核。正是如此,国务院上述文件在“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中明确了各种扣分项。


图为:亟待管理的官方新媒体

    劲风对此表示举双手欢迎。事实上,这些年搞三网融合政策和媒体融合政策,政策立意很高,但政策怎么落实一直缺乏明确的、可作为参考依据的指标体系。这也是电视媒体融合系列报告提出原创性媒体融合指标体系的原因。
  与之类似的是,广东省政府上月底在《广东省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实施意见》一文中要求,要大力推进政务新媒体集约整合工作。对存在不发声、乱发声、更新慢、“不务正业”、自说自话、回复敷衍了事、功能无法使用、甚至“不当言论、雷人雷语”等问题的要及时整改,运维能力差的要立即关停整合。各地、各部门要于2019年5月30日前按照上述要求完成集约整合。显然,这两个文件都是针对官方新媒体网站的管理运营一事。
    劲风对此想说的是,新媒体也好传统媒体也好,代表的都是媒体所在机构的话语和态度,而改变的或只是所在媒体环境的表达语态与表达形式;所以,没有管理就是态度的放任与本位的缺失。当然,某些官方机构为了新媒体而新媒体,强制要求下载App和转发点赞的行为,白说了也只是一种无形的行政暴力而已,与民心必然是悖逆的。

    抛开美帝对华为等中国科技公司的霸道遏制,本周最离谱的吹万或许是南阳的“水氢发动机”。在“厉害了我的国”、“中国不高兴”这样的豪言壮语逐渐销声匿迹的当下,突然冒出“水氢发动机”这样的奇葩吹万,其结果自然可比“水变油”一事不言而喻。正如古人在制定24节气式,有“小满”却无“大满”,大抵是古人觉得大满是要不得的,那时候就该溢出来了,毕竟“满招损谦受益”嘛。
    最后,笔者继续引用回到《庄子-南华经》子綦的话,“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下面一句话正是:“咸其自取,怒者其谁耶?”所以,各种行业“吹万”都是各个行业人士因自身天性与秉性自己“吹”出来地,“福祸无门,唯人自招”!

【责任编辑: 林起劲 】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