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与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媒体融合推进委员会正式对外发布了《2017-2018中国电视媒体融合发展报告》。本公众号将结合该报告内容,陆续推出一系列融媒体案例。本篇继续介绍江苏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江苏广电”)在2018年的媒体融合情况。
截至2018年6月初,荔枝新闻客户端累计下载用户1707.9542万;而网络直播品牌“荔直播”自2017年5月上线以来表现良好,运营12个月点击量突破15亿。2018年11月23日,荔枝新闻发布6.0版本,同时其下载用户突破2000万,成为全国省级广电新闻客户端中的典型案例。
1、荔枝新闻:从1.0到6.0的内容创新与迭代
早在2013年初期,以台长卜宇为代表江苏广电的领导层就意识到:新闻客户端正开启一场继微博、微信之后的第三次新媒体革命,将很快成为新闻讯息传播的又一主渠道、媒介竞争的又一主战场。之后,江苏广电由当时的网络传播部全面负责“荔枝新闻”客户端的客户端开发、产品设计与内容制作。
鼓励内容创新。对于媒体融合中的创新,卜宇台长认为:宁愿在创新的过程中犯一点错误,也不要犯不创新的错误。荔枝新闻团队80%都是90后的网络“原住民”,正是这些年轻伙伴们冲锋陷阵负责荔枝新闻创意部分,而团队中的60后、70后则镇后方把关。在这样的氛围下,荔枝新闻团队摸索出一套具有荔枝特色的创新方法:人物立体化、文字可视化、形式多样化、气质亲切化。荔枝新闻的年轻伙伴们在内部戏称自己是“荔枝脑洞局”,“荔枝脑洞局”这个提法甚至有时会被当作一个特色栏目出现在荔枝新闻的大型主旋律报道中。笔者此前在《县市级融媒体的一个通病》一文中表示:媒体融合在内容创新方面的关键是吸收互联网思维,真正关心和研究普罗大众的民生需求,走进民众生活中,‘和其光,同其尘’,把镜头向下对准普通百姓,用大众化的语言进行表达和倾诉。笔者经常会在荔枝新闻中发现一些有意思和接地气的新闻报道,所以也经常关注这一客户端业务。
随着媒体融合的进一步推进,江苏广电领导层发现:媒体语态和形式的改变是整个大媒体市场的要求,在江苏广电微观层面不是靠行政命令或者是一次两次培训就能获得相应结果,而是要通过激励机制起作用。因此,江苏广电逐渐针对全台新闻采编团队实行新的考核机制(参考上篇相关介绍)。在人才体系建设上,网络传播部也适度向互联网公司机制靠拢。“在薪酬设置、人员招聘、用人门槛等等方面,突破了一些传统广电的束缚”。当然,由于广电机构特定身份局限,江苏广电以及整个广电行业的人才机制都不可能完全开放,无法与互联网公司相提并论。
产品迭代。2018年11月23日,荔枝新闻上线6.0版本,主要更新包括全新升级智能推荐,推出“随身听”在线音频模块,升级“在现场”模块,新增城市页卡等。
A、智能推荐升级。继5.0版本开启“智能推荐”功能,荔枝新闻6.0再次升级内容推荐机制,首次把智能推荐全面应用在“头条”热点推荐版块。在不断积累数据、优化算法的基础上,荔枝新闻继续秉持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优化“智能+编辑”相结合的推荐机制,在算法分发的内容中,混排编辑推荐的全球热点、舆论关注和精品原创,让新闻资讯呈现“千人千面”的同时,保持内容的多样态、丰富度与专业性。
B、“随身听”模块。荔枝新闻自3.0版本开始,不断向多感官资讯平台全方位布局。“随身听”在线音频模块全新推出,在原有9个电台频率直播和20多档节目的基础上,整合江苏广电总台音频资源,与蜻蜓FM等开展深度合作,重磅推出90余档短音频专栏,50余部广播剧和十余部有声书,新增财经、历史、情感、脱口秀等9个垂直频道。
C、“在现场”模块升级。作为荔枝新闻的传统特色版块,“在现场”曾挖掘出若干有分量的重磅新闻线索。6.0版本中,“在现场”将记者由幕后推到台前,收纳江苏广电最权威的明星记者,以及其他与荔枝新闻有合作的网络大V,打造网红大V与用户深度互动的资讯聚合平台。点击“在现场”版面顶部的“大咖”头像,便可看到记者领衔发布的重大相关行业及领域内新闻,以及新闻解读、深度延伸、评论等观点解读类文章;对于有特长的明星记者,后期将开设直播,实现在线直播、集纳相关视频等功能,带给用户全新的阅读使用与互动体验。笔者认为:“在现场”模块的升级,一方面是改变传统媒体缺乏个性化的报道模式,在新媒体领域基于专业素质打造明星记者与明星评论员;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开放平台开放办媒体的理念,可以吸收各方面的专业人士开设个人专栏。
D、城市页卡。荔枝新闻6.0基于地理位置的个性化资讯推荐,开始更多的探索和努力。新增的“地市页卡”,除原有的江苏十三设区市外,“拉萨”地市页卡率先上线,全国其他城市也在陆续筹备中。笔者一直认为: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中的关键命题是,打造与用户身份密切相关的本地化专业新闻及服务。荔枝新闻的城市页卡模块表明其对用户本地化新闻的关注。
从2013年的1.0版本到2018年底6.0,荔枝新闻历时5年蜕变,经历90余次版本迭代。笔者认为,这种快速的产品迭代及不断提升服务的进取步伐正是江苏广电把握互联网服务理念、深度推进媒体融合的核心展现。
荔枝新闻大事记:
• 2013年8月20日,“荔枝新闻”客户端上线,500名荔枝记者上岗;
• 2013年12月,荔枝新闻改版,“荔枝电台”上线;
• 2014年1月,荔枝新闻月度覆盖人数达550万;
• 2014年2月,荔枝新闻直播功能升级,推出“秒报”服务;
• 2014年7月,荔枝新闻日浏览量突破1000万人次,9月,荔枝新闻客户端上线“荔枝锐评”栏目,约稿新华社、央视等国内知名媒体资深评论人及各领域专家点评社会热点。
• 2015年,荔枝新闻客户端推出3.0大版本,发布“江苏卫视”频道,上线“我的荔枝树”用户系统;
• 2016年,荔枝新闻4.0版上线,客户端激活用户达620万,提供图文资讯与视听新闻多场景阅读体验,同时聚合生活服务、趣味活动等版块;
• 2017年8月20日,下载量突破1400万。
图为:荔枝新闻客户端部分板块示意图
2、重点新闻报道及其融媒体机制
在全国两会、江苏发展大会、十九大报道、国家公祭日报道等重点新闻活动中,在江苏广电总台的统一部署下,融媒体新闻中心、新闻广播部、城市频道、教育频道、网络广播电视台紧密配合,协同开展工作,摸索总结统一指挥、资源共享、个性编排、立体发布的新闻融合生产模式,形成在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App上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传播。其中,十九大主题报道总点击量超过4000万次,2017国家公祭日相关重点稿件点击量超2000万次。
在2017年江苏发展大会前,按照“适应新媒体平台快捷轻便的采编特性,培养打造全媒体采访人才”的要求,江苏广电总台不仅对媒体采编云化生产流程进行了强化,还广泛选型采购了一批适用于新媒体内容采编的拍摄采访设备,并为总台参与报道的全媒体记者开通移动云报道App权限。大会期间,来自总台多个部门的105名全媒体记者灵活采用多种新型设备进行拍摄采访,通过“荔枝云报道”App等途径共提供视频素材226条,图片素材216张。广播、电视、新媒体各部门应用荔枝云共享素材制作了多个专题节目和新媒体产品,获得大量阅读和广泛好评,总台首次规模化的大型融媒体新闻报道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17年8月,在江苏发展大会云平台基础上,江苏广电推出了“我苏网”与“我苏”客户端,这是一个展示江苏、感知江苏的综合新媒体平台。将聚焦发布政务信息、展示江苏的人文风貌、提供资讯信息内容。
在江苏广电总台领导的直接推动下,十九大期间江苏广电各部门首次形成“报题”、“文稿”、“素材”、“成片”四个共享,总共通过荔枝云新闻融合平台共享报题361条,文稿270条,素材112条,成片204条,通联118条,总计1065条,其中上传资源734条,使用素材331条,日均应用量118.3条。十九大后,新闻融合生产进入常态,总台固化调度指挥中心晨会机制,每日对选题进行统筹指挥,新闻融合生产的模式和成果得以继续巩固,总台宣传管理部、技术管理部共同编制生产简报,向总台领导和相关部门定期报送。
图44 “十九大”及2018“两会”期间荔枝云融媒体调度应用情况
2018年全国两会前,江苏广电总台领导在全国两会宣传工作动员会上再次强调“发挥融媒体调度指挥中心作用、运用荔枝云平台融合整合功能”,从3月2日至19日的18天时间里,各部门应用“荔枝云”新闻融合平台共享及使用报题2068条,同期文稿302条,采访素材1598条,媒资素材1444条,成片成稿1090条,总计6502条,其中上传资源4303条,使用素材2199条,日均应用量361.2条,各项数据较十九大报道时又有了较大的提升。
4、理论节目传播
江苏广电推出了解读十九大精神的通俗理论节目《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2017年12月开播)和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通俗理论节目《马克思是对的》(2018年4月开播),在表现手段、流程、舞美、后期制作、传播推广等各环节全方位创新。其中《厉害了,我们的新时代》在央视财经频道、央视科教频道首播,新华社、人民日报发文肯定,央视网多终端直点播收视次数超3400万次,“荔枝”“我苏”新媒体平台点击量超700万次。《马克思是对的》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求是》杂志发文肯定,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对节目进行了详细报道,央视网多终端直点播访问用户数超4400万次,“荔枝”“我苏”新媒体平台点击量超2000万次。
另一方面,江苏广电总台围绕荔枝云平台逐步构建起统一协同调度、高效整合采编、全媒体融合生产、智能大数据分析的融媒体新闻生产体系;有力支持了新闻融合创新,实现了新闻内容的立体式传播,强化了宣传报道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近年来江苏广电总台在文化“走出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用海外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更好地满足海外受众的需求,初步找到了一条可持续的路子。
A、海外内容制作
海外传播内容方面,苏广电根据不同地区海外受众需求,本土化、定制化传播,牵头制作了《你所不知道的中国》、《南京之殇》、《玉之王朝》、《中国古战车》、《马可波罗》等一批重点国际传播项目。
与英国团队合作拍摄的大型全媒体新闻纪实节目《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于2017年6月在BBC世界新闻频道和江苏卫视同版同步播出,是省级媒体首次实现新闻纪实节目在西方主流平台和国内同版同步播出,新华社专门报道介绍相关经验做法。因为收视情况良好,BBC从2018年5月8日起,每周二上午10:30进行复播。
江苏广电与A+E美国电视网络合作拍摄的纪录片《南京之殇》,于2017年国家公祭日之际在A+E美国电视网络下属的历史频道美国区主频道和亚洲区主频道首播,是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首次在西方主流媒体播出,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对此进行专题报道,获艾美奖最佳摄影奖和最佳剪辑提名奖。
B、海外版权发行
海外版权发行方面,江苏广电的海外发行网络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非诚勿扰》、《超级战队》、《超凡魔术师》、《金曲捞》、《我们相爱吧》、《星厨驾到》、《跨年演唱会》等节目在北美、欧洲、澳洲、中东、东南亚、非洲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你所不知道的中国》、《中国大运河》、《1937·南京记忆》、《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马可波罗》、《玉之王朝》、《中国古战车》等纪录片在多家海外电视台和国际航线播出。
《超级战队》节目模式销往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德国、英国、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美国,实现中国原创节目模式海外输出重大突破。越南版《超凡魔术师》于2018年5月6日20:00在越南国家电视台VTV3频道播出,收视在周日晚黄金时段位居前列。除了自有影视产品外,江苏广电还代理了全国各家传媒文化机构的影视产品,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C、海外传播渠道建设
海外传播平台方面,江苏广电也走过弯路,曾经期望以卫视频道方式尝试海外落地,但没有取良好效果。2015年江苏广电转变思路,通过旗下的江苏广电国际传播有限公司和香港电讯盈科媒体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江广盈科媒体有限公司,共同运营全媒体海外频道紫金国际台(now jelli),并于当年5月正式开播。“紫金国际台”以受海外市场欢迎的娱乐节目为主打内容拓展国际市场,同时注重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主流价值观的传播。
目前“紫金国际台”已覆盖香港now tv、香港viu OTT,马来西亚电信公司旗下的UNIFI、泰国电信AIS和新加坡电信Singtel。在已覆盖平台上的用户数位居综艺类频道第一阵营。未来频道还计划拓展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截至2018年中,江苏广电海外总用户数超过270万,绝大部分是收费用户,连续三年实现盈利。目前重点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并推进在欧美国家覆盖。
荔枝新闻从2013年初开启,到2018年底大约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2018年12月2日,荔枝新闻邀请互联网企业、行业观察家等方面代表,在北京举办了“荔枝朋友圈·开放共赢”沙龙(必须强调,这一开放氛围的“沙龙”模式,而非传统广电的大会模式,体现了荔枝新闻),探索更多“内容+”模式。江苏广电总台副台长陈辉表示,这次沙龙的举办主要是汇报荔枝新闻这五年的成长,探讨下一个五年的发展,同时也想体现主流媒体对整个行业的思考和展望。
江苏广电总台网络传播部总监何可一以荔枝新闻为例,分析了广电新媒体生态四个阶段的演进过程。第一阶段,广电新媒体只是“搬运工”,就是把广播电视内容一成不变搬运到新媒体平台上;第二阶段,是对广播电视内容进行整合、改造、聚合等简单的延伸;第三阶段,是基于广播电视的内容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等进行拓展和创新。而目前广电新媒体已经进入了第四个阶段,就是跳出传统广播电视内容,与各类媒体进行融合,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连接,与各个行业产生勾连。
未来5年,荔枝新闻将重点发力两个方向:一是深耕垂直领域,建立经济、人文、科学、教育、房产、互联网、医疗、军事、体育、国际等十大垂直工作室;二是发力跨界合作,与一切可以连接的产业携手,做服务、拓市场、提技术,赋予优质的内容更大的价值。
荔枝新闻希望以此打开“更大的世界”,迎接来自媒体和互联网各个领域的创意、内容、技术与服务,共同构建一个开放共赢的“荔枝朋友圈”,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让技术赋予内容更多的功能,让内容发挥更大的价值。
笔者认为:媒体融合要真正启动和推进必须是“一把手工程”,而媒体融合的真正落实和取得显著成效需要较长时间(3年左右)。所以笔者非常高兴地看到江苏广电在初步的成功之后开启开放和具有互联网思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笔者此前在各种场合一致强调,媒体包括内容价值和入口价值,而后者的价值将越来越重要。因为在万物互联的背景下,传统媒体的边界早已不存在,所以广电行业的媒体融合,必须跳出传统的广电领域,迈入到更广阔的数字社会和智慧社会背景下。笔者认为,这也是广电总局在2018年底和2019年初正式确立“智慧广电”这一未来愿景目标的大背景。
总的来说,江苏广电从2013年开始“荔枝新闻”业务并不断迭代,到2014年开启荔枝云规划与阶段性建设,再到2017年融媒体新闻中心的确立及调整优化,以及这中间的各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再到2018年底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推出,江苏广电在媒体融合方面的战略节奏与步伐是非常良好的,与信息传媒技术环境较为适应,并显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这种战略节奏与步伐也是广电行业非常缺乏的。
更多2018媒体融合发展政策、趋势、案例请关注:《2017-2018中国电视媒体融合发展报告》,以下是报告整体框架(报告购买请咨询张女士:15611597395)
在媒体融合实践方面,本报告反映的省级电视媒体机构包括江苏广播电视台、浙江广播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台、广西电视台、广东广播电视台、山东广播电视台、重庆广播电视台、海南广播电视台、山西广播电视台、云南广播电视台、贵州广播电视台、山西广播电视台、陕西广播电视台、河南广播电视台、甘肃广播电视台、黑龙江广播电视台、西藏广播电视台、天津还和传媒中心、深圳广播电视总台等近20家机构媒体融合发展情况;在城市台方面则包括南京广播电视台、苏州广播电视台、扬州广播电视台、无锡广播电视台、武汉广播电视台、广州广播电视台、金华广播电视台这7家的媒体融合情况。县级融媒体中心推进介绍则涉及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情况及5个典型案例。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