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华谊兄弟票房大卖市值却蒸发170亿

导语:元旦电影贺岁档最大赢家非华谊兄弟莫属,可其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却糟透了,票房和股价出现了技术指标中的“背离”。

  元旦电影贺岁档最大赢家非华谊兄弟莫属,可其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却糟透了,票房和股价出现了技术指标中的“背离”。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月10日,今年国内电影票房累计收入达17.97亿元,票房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寻龙诀》、《老炮儿》和《恶棍天使》。前两部背后都有华谊兄弟的影子。记者估算发现,单凭这两部电影,华谊兄弟就进账了近7亿元。

  然而,华谊兄弟2016年以来的股价却是一跌再跌,已从去年底的41.18元(2015年12月31日收盘价)跌至28.65元(2016年1月13日收盘价),市值蒸发逾170亿。

  “电影票房这么好,股市就死难看,11日还跌停。”A股小散“清风”昨日对记者说。

  事实上,从2014年开始,单部电影的票房好坏对于传媒股的影响力开始慢慢变小。“除了考虑电影票房与口碑的影响力外,还是要看大盘的整体形势。按照最近的情况,如果华谊兄弟跑赢大盘,说明影片的上映对股市还是有一点影响。但总体而言,对于传媒股,投资者已逐渐趋于理性。”达晨创投投资总监李永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票房亮丽难掩股价“难看”

  华谊兄弟不仅是《寻龙诀》的联合出品方,也是《老炮儿》的制片方、出品方和发行方。

  2015年12月28日,华谊兄弟发布了电影《寻龙诀》的票房公告:公司参与投资的影片《寻龙诀》于12月18日在中国公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27日24时,该影片在中国上映10天,票房成绩已超过12.08亿元。

  尽管此公告被解读为中性,但随着《老炮儿》上央视及华谊深圳文化城的开工,“清风”想着A股2016年第一个交易日定能开怀大笑。事与愿违,谁能料到当天沪深300指数暴跌7%,触发了刚“上线”一天的熔断机制。“华谊兄弟虽然没跌停,但敌不过大盘,直线下跌,真心是傻了。”“清风”说。

  当日,就有股民调侃,华谊兄弟若是出品一部《股市风云》,由黄晓明、张国立等华谊股东来演,一定淋漓尽致。比如,持有华谊兄弟360万股的黄晓明一天损失超千万元,持有523万股的张国立身家缩水1400多万元。

  根据本报记者估算,若《寻龙诀》的最终票房能超过20亿元,华谊兄弟的收益约为2亿元;《老炮儿》的票房如果达到10亿元,华谊兄弟的收益至少有4亿元。

  虽然票房亮丽,可伴随A股的连续重挫,华谊兄弟的股价已从去年底的41.18元(2015年12月31日收盘价)跌至28.65元(2016年1月13日收盘价)。

  事实上,从战略、布局与发展来看,华谊兄弟近期的表现不应该如此惨淡。

  华谊兄弟2015年11月19日发布公告称,以19亿元入股了在新三板挂牌的游戏公司英雄互娱,持有20%股份,并将委任一人进入英雄互娱董事会。

  业界一直比较看好这笔投资,因为华谊兄弟与移动电竞运营商英雄互娱之间很有可能产生化学反应。比如《全民枪战》这款游戏的注册用户已达1.6亿,如果改编成IP电影,票房很令人期待。

  此外,记者梳理发现,近三个月内,共有十多家机构发布了近30篇关于华谊兄弟的研究报告,综合评级为增持。显然,华谊兄弟的受关注度高于同行业其他40多家公司。

  上市公司很“淡定”

  对于高额票房与“低迷”股市之间的落差,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十分“淡定”,因为这并不是什么“天大”的事儿。

  “票房、演员的合约问题及相关事宜都会影响二级市场,这些都是我们最初没想到过的一种现象。”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曾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华谊上市前后,一线艺人为华谊兄弟赢得了不少眼球和信任。当时的招股书中,华谊兄弟把拥有黄晓明、李冰冰、周迅等知名艺人的独家经纪约列为华谊专业人才优势,并认为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但上市数月后,关于周迅、李冰冰等明星欲离开华谊兄弟的消息曝光,同样引发了华谊兄弟股价的下跌。

  电影口碑的好坏与票房的高低同样也在二级市场引发波动。2010年年中上映的《唐山大地震》不仅为华谊兄弟带来了6.5亿元的票房与1.72亿元(票房与版权)收入,还帮助华谊兄弟的股价连续上涨;冯小刚的《非诚勿扰2》还没上映就曾使得华谊兄弟股价在2010年12月15日盘中一度触及34.57元的涨停板,最终报34.04元,上涨8.30%,位居创业板首位。

  “电影的上映影响二级市场成为讨论焦点是2012年《泰冏》引发的。”“清风”告诉本报记者。

  光线传媒股价在《泰冏》上映后一路飘红,截至2012年12月31日,收盘价达34.99元,与12月最低价相比上涨了81.48%;而被市场寄予厚望的《一九四二》上映的第三个交易日,华谊兄弟股价以跌停收盘,该片首日票房成绩为2600万元左右,远低于市场预期。

  2013年元旦期间,华谊兄弟出品的《十二生肖》首日票房就达到4350万元,不仅远超《一九四二》的首日票房收入,也超越《泰冏》的首日票房3650万元,而二级市场统计显示,《十二生肖》上映期内,华谊兄弟的股价涨幅超过15%。

  根据李永林的观察,近几年的电影贺岁档期间,文化传媒板块多次跑赢过整体市场。比如2014年,《四大名捕2》上映后,出品方光线传媒的股价3个交易日涨幅逾10%;《私人订制》于当年12月19日正式上映,12月6日~12日5个交易日内华谊兄弟股价大涨29.54%。

  不过,两位传媒影视上市公司董事长曾告诉本报记者,电影对二级市场的影响会怎样,他们并不关心,“实际上,我们公司的现金流一直很不错,表现一直很稳定,我们每年投资多部电影,这部电影对股价不利,下一部说不定就会赚回来,所以无论是涨还是跌,我们不兴奋,也不失落,公司还是要把精力放在每一部电影的制作上。”

  受影响越来越小?

  当然,这份“淡定”背后也是投资者资对影视传媒类公司多了一份宽容。“清风”有自己的独立判断:“现在应该认认真真去看这个公司的商业模式。”

  记者清晰地记得华谊兄弟2013年收购银汉科技50.88%股权的消息爆出后,曾引发股价上涨,而其他上市公司的收购并购消息同样对二级市场有一定影响。

  “除华谊兄弟外,当年仅上半年,正在实施或者传出消息的文化产业并购就有30多起。2014年进入了文化产业并购元年,此轮并购潮有着极为明显的垂直产业链整合特征。这与文化产业单一的内容短板有关,而整合正是一个行业走向成熟的表现。”北京新元文智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德良认为。

  所谓内容短板更多指制片型企业的风险,其核心是每年生产几百部电影,能够盈利的影片不过5%左右,即便像华谊兄弟与光线传媒这样的企业每年生产10多部电影,其利润也不过几亿元。与此同时,随着BAT等互联网巨头大举进入影视行业,传统的制片型企业必须通过扩张找到自己的位置与方向。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A股涉及影视行业的并购事件仅有7起,而2014年涉及该行业的并购事件共44起,公布了标的价值的并购38起,涉及资产价值301.76亿元。

  华谊兄弟从2010年开始一直在全面扩张,涉及经营模式、资本投资、IP经营、影院建设等方面。2009年,华谊兄弟上市初参控股公司数量为6家,如今这一数字已经达到100家左右。光线传媒、华策影视等上市公司同样如此。

  去年6月,光线传媒称,拟以自有资金2.08亿元收购动画公司蓝弧文化50.8%的股权,拟采取股权转让的方式收购游戏公司热锋网络51%股权,转让价款为1.76亿元。此收购完成后,光线传媒将成为蓝弧文化、热锋网络的控股股东;5月5日,公司曾宣布拟以自有资金2.3亿元收购仙海科技部分股权并增资,收购完成后光线持有仙海科技20%股权。

  2015年10月25日,光线传媒宣布成立“彩条屋影业”动漫集团,公布了22部动漫的拍摄计划与18款游戏计划,同时首次对外披露了彩条屋两年来共投资的13家动漫公司。

  “早年耕耘影视产业的企业已通过业务拓展、并购、股权投资布局更广,此类企业的股票价格受单部电影票房的影响越来越小,受影响较大的是产业链完整型的、可以深度开发单部影片商业价值的企业,以及完全依靠电影票房生存的制片型企业。”刘德良表示。

【责任编辑: 张欢 】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