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的关系,笔者于8月26~28日连续三天参加BIRTV主题报告会,首届台长论坛,第二届中国台网融合峰会。转眼已近中秋,在沉淀一星期之后,将点滴收获梳理成文字,从顶层设计、台网融合、城市台发展、产品思路等几个视角来谈谈自己的认识——2014,是电视台融合媒体建设的元年!
顶层设计!
一个强烈的体会是,台长们和电视台一线骨干普遍意识到了建设融合媒体的重要性。小打小闹或许会有局部的小收获,但无法牵动全局。电视台面临着一场涉及到从顶层设计开始的变革——唯有顶层设计清晰之后,体制、机制、流程等多方面才能随之而动。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何宗就提出“大视频”的概念,从广大受众的角度看,并不存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分。他提出五大应对大视频时代的举措:打造面向大视频的一体化组织机制、从内容为王过渡到大视频服务、建立基于大数据的节目评估体系、建立大视频版权管理机制,并最终打造平台化的媒体服务。
从最初发展新媒体的“烟囱式”规划,到“大视频”时代的应对举措——电视台建设融合媒体的思路在BIRTV2014上集体浮出水面。央视,地方卫视以及城市台的融合媒体建设思路和而不同,初露端倪。
什么是台网融合?
这几年,笔者一直在跟进观察台网关系。回顾以下几篇文章,似乎可以观察到这三年来台网关系有趣的动态变化——
在2012年中的《从台网关系看大视频格局进阶》两篇系列文章中,笔者谈到“在2013年之前,传统广电体系中,新媒体浪潮的压力更多是在广电有线网络公司身上;从2013年起,电视台在大视频产业变局中的压力将愈加明显”;网台之间“竞争→联动→融合”,是大视频市场进阶的三个层次 。
2013年初,在《2013大视频产业变局,电视台压力有点大!》系列文章中则谈到了单一收视率调查的不足以及视频网站与优秀电视人才之间的合作与互动。
2014年5月,在《四点思考:关于湖南卫视、安徽卫视相继收回节目新媒体权益》这篇文章中谈到的思考之一是“台网联动‘蜜月’期结束,进入竞合新阶段”,“电视台优质节目独播,最迫在眉睫的是完善全媒体平台培育,尤其是补足流媒体传播的短板,提升传播力;而视频网站平台需不断提升自制能力和引进优质内容,强化内容规划和布局——二者都将面临考验,这是好事,因为在压力下的成长是最迅速的”。
笔者主持了8月28日上午半天的台网融合峰会,开场之前简单谈到台网关系大体有三种:第一种是电视台和自身的新媒体平台的关系;第二种是电视台和商业视频网站的关系;第三种是电视台和有线网的关系。在BIRTV2014的笔者所参加的三天论坛中,主要探讨的是第一种台网关系,对第二、三种关系有所涉及。
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产业与新媒体研究部主任黎斌连续参加了2013、2014两届台网融合论坛。认真聆听对比之下,笔者发现,黎斌今年的发言更加尖锐,更加直面问题。在以《台网融合之梦醒时分》 为题的开题演讲中,黎斌明确提出,台网融合是传统媒体的互联网转型!
黎斌描述了台网融合后的两种关系定位。一种是官网与外网的关系,电视台与自己的官网一体化,打造全媒体内容产品,实现互联网转型;电视台节目与台外的聚合平台网站合作联动——实质是,利用自有官方网站实现融合转型;利用外部聚合网站,实现推广增值。另一种关系定位是融合后的台网关系构想,电视台的台网融合实际上是电视台整体转型为全媒体集团,再按内容产品类别下设若干内容中心,按事业部制或公司制管理,各自面向全媒体组织内容生产,并负责在台官网(含网站、APP)上经营、推广自己的产品;网站改为台下设的新媒体管理运营中心,负责官网平台的整体规划和运营维护;台各节目中心的网络技术服务,互联网技术产品研发和大数据开发,官网平台的全媒体营销、网络版权经营及各产品线新媒体绩效考核管理。
城市台,思维方式决定发展半径
在融合媒体发展的大议题下,央视、省级卫视、地方台由于原有定位、体量、可调度资源的差别巨大,实施路径亦有不同。从三天会议了解到的信息来看,苏州、无锡等城市台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开展与当地民生相结合的业务,甚至已经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作为BIRTV2014主题报告会上唯一的城市台发言代表,苏州广播电视总台总工程师郭昌雄在介绍苏州广电移动互联网布局时,重点介绍了“无线苏州”APP。这个APP的内容和服务涵盖电视直播回放,地铁实时进展查询,在线的士召车等便民模块,尤其打车模块,与政府后台相连接。目前有150万苏州本地用户,占据中用户的87.2%;在iOS平台和Android平台活跃度很高。月总点击次数6.6亿。黄金年龄层22~40岁的用户占88.22%。
在不允许做广告的前提下,无线苏州APP今年年底将完成600万营收。目前有7大商业模式:广告产品植入,移动电子商务,软件技术输出,电子票务分佣(马上做彩票分成),手机游戏运营,VIP信息定制,运营商流量分成。
郭昌雄表示,做该APP两大目的是:守,守住传统媒体阵地;攻,在互联网领地攻城略地。同时,将完成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引流和反哺。
无锡广播电视台副台长陈洪说得好,“民生的需求,就是最大的商机”。水蜜桃是无锡的特产,今年无锡广电联系桃商和顺丰快递,通过“智慧无锡”APP销售了6000多箱桃子,销售额近百万,未来还计划打造地域性电子商圈联盟。
由苏州和无锡的实践,得到的重要启发是,城市电视台利用自身的媒体属性,帮助实现商品信息在内的高质量民生信息的流动和匹配,完全可以开辟出更广泛的服务空间,并得到丰厚的回报。
这就是思维方式决定发展半径——从媒体出发,但不必局限于媒体。
产品思维的六字方针:简约,用户体验
在谈到台网融合的体会时,广东台总工夏倜提出了六字方针“简约”,“用户体验”。他颇有感触地表示,无论是用户使用的app还是利用现有传播平台而开发的产品,要达到这六个字的要求,真的是太难太难了,至今也没有一个产品算是完全满足要求。
本周,中广互联编辑部小伙伴们在行业交流时也谈到试用几家电视台app的一些体会,有些还在用,有些删掉了,主要原因就在于“体验”二字。
从广播思维到交互思维,从受众思维到用户思维,从内容思维到产品思维,无论大佬们如何热议,所有的规划、设想、实践最终还是需要由用户来感知,来评判。从知道到做到,从做到再到做好,既需要下苦功夫,还需要下巧功夫。
以上,就是笔者参加BIRTV2014后的一些观察和分享。
在本文即将完稿的时候,笔者找出了2012、2013这两年参加BIRTV后所写的一篇综述和一篇观察。自己再读之时,既有些新鲜,又有些熟悉,“原来这些议题早几年就谈过啊”,只是今年与往年相比,更加有从务虚到务实的劲头,因此将2014看作是电视台融合媒体建设的元年!
特地将两篇文章关联在文末,供您参考。
顺祝:中秋快乐!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