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线电视而言,价格问题是价值观问题;也就是说,有线电视各种业务的价格既是政治问题,又是经济问题。传统经济学的觅价只是寻找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平衡点。但对有线电视,不仅要找到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平衡点,更要找到政绩与业绩的平衡点。
【中广互联评论:“觅价”相对应的是“受价”,“受价”简言之就是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之下,生产者是价格的接受者,只能随行就市地被迫接受市场上通行的价格,因此在传统经济学中常把“受价”与“自由竞争”等同,而将与“受价”对立的另一种市场结构称之为“垄断”。香港经济学家张五常曾指出这个说法有误导性,因为“垄断”的市场结构有一个关键的特征,就是生产者是价格的制定者,而实际上,即便在某个市场上只有一个生产者之时,该生产者也并不能真正地自主制定价格。因此,张教授认为,“受价”相对应的应该是“觅价”。罗总在此所说的“政绩与业绩的平衡点”正是有线觅价的一个特点。】
一、对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一些业务定价的疑问
常见的有线电视业务定价是成本加成定价,也就是在有线计算单位成本,再按比例加成。首先,有线电视业务的成本常常难以计算清楚,主要是哪些是完全的沉没成本,哪些是不完全沉没成本,难以划分清楚。其次,无法得到关于加成规模的信息,例如,付费电视的成本加成25%,是100万用户加成25%,还是50万用户?再者,这个加成比例净收益是最大吗?第四,为什么不同时期、不同产品、不同用户加成差异很大?……。总之,加成定价留下许多让人看不懂或疑问的之处。
【中广互联评论,如罗总所言,有线电视业务的成本常常难以计算清楚;同时,加成率的选择,究竟是选择成本利润率,还是资金利润率,也是一个问题。】
在有线电视业务定价中,还常见一种可以称之为市场比价法,也就是参照市场的价格定价。有线电视宽带、语音业务等常常采用此种方法。至于是否盈利并不太清楚,甚至是否盈利都不重要,因为政绩需要这些业务。
二、有线电视网络公司需要了解一下经济学定价的基本步骤和理论
第一步,设定一下场景:假设某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有300万的用户,而且全部实现了数字化,计划开展付费电视业务,并假设所有的付费节目打成一个付费节目包产品。
第二步,计算一下成本:假设采用全部节目买断的方式,不分成,买断的成本是500万。
第三步,确定成本性质和边际成本:为了说明简化起见,假设其他诸如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忽略不计。买断节目500万成本,而且无论有没有付费电视用户,都必须支付500万成本。此时边际成本为零,也就是每增加一个付费电视用户的成本为零。
第四步,理解边际收益,并预设不同的价格:边际收益是目标行为预期带来的额外收益。对付费电视而言,边际收益就是每多卖一个用户获得额外收入。假定预设的价格是:每月30,25,23,……3,2,1.5,1,0.8,0.1……。
第五步:对每一种价格的用户接受程度进行调查,计算出每种价格用户接受的百分比,再计算每种价格可能接受的用户数,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确定用户的需求,如历史数据法、市场试验法等。
第六步,确定收益的基本原则:经济学上一般将净收益最大化作为基本原则。通常一个企业旨在制定的价格要能让该企业卖掉所有的产品,且刚好卖掉这些产品;也就是,制定的价格不多不少地刚好卖掉所有的产品;一般按照这个价格,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对付费电视而言,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希望制定的价格每个用户都购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每个用户都购买的价格不一定是净收益最大化的价格。
第七步,制定定价方案参考表:
第八步,选择净收益最大化的价格,让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按照该假设案例的定价方案参考表,方案7净收益最大,即,净收益是2560万(年总收益减去基本成本),用户数是15万,付费电视节目包的价格是每月17元。
验证一下:方案8,用户比方案7增加了5000;如果这5000户,按照每月15元,年收益新增加90万(5000用户×每月15元×12个月)。由于对方案8新增加的5000用户比方案7原来的15万用户每月17元优惠了2元,按照公平原则,也应该对原来15万的老用户优惠2元,对15万老用户优惠总额为360万(15万用户×每月优惠2元×12个月),即老用户的收益损失是360万。显然损失的360万,大于新增加收益90万;也就是,相对于方案7,方案8多增加5000用户的额外收益或边际收益是负的270万(90万减360万)。
再验证一下:方案6,价格是每月19元,用户数13万,总收益是2464万,比方案7的15万用户数少2万、总收益少96万(2464万减2560万)。
所以,在该假设案例中的方案7定价,不仅净收益最大,而且接近于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也就是,方案序号大于7的方案,用户数是增加了,但每增加一个用户,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方案序号小于7的方案,要牺牲部分潜在用户的收益,没有达到净收益最大化。经济学上将净收益最大的原则定为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第九步,价值观决定最终方案的选择。媒体觅价的特殊性在于其觅价并不一定按照净收益最大化原则。对于有线电视网络公司而言,有两种基本的价值观,一种是政绩,一种是业绩。如果政绩等于业绩,选择方案7。如果认为用户数是政绩,而且不亏损,方案20是最佳选择。如果只要政绩,不在乎亏损,方案23是最佳选择,也就是全部免费。再次说明,价值观没有好坏或对错之分,只是价值取向上的差异;站在价值观的立场上,最符合价值观的方案就是最佳方案。
三、了解一下边际成本不为零的定价方法
按照上述案例的步骤,假设不是500万买断节目,而是100万保底,按照50%:50%比例与节目供应商分成,也就是每销售一户的收益,一半归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一半归节目供应商或集成平台;此时的边际成本就是所定价的50%。
其中,总成本等于基本成本加上50%的分成成本,净收益等于年总收益减去总成本。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也就是净收益最大的方案是方案5。方案4和方案6的净收益都低于方案5。保底金额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如果选择用户数作为政绩,应该尽量压低保底的金额。
四、尝试一下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宽带业务定价
第一步,设定一下场景:假设某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有100万的用户,而且全部实现了双向数字化,并已经开展了高清交互电视业务。现在,计划开展宽带业务。目前,市场上电信宽带包年的价格是每年800元/户。
第二步,计算一下成本:网络改造成本是高清交互电视必备条件,其成本属于沉没成本,不计入宽带业务成本。假设宽带的基础设施,如CMTS头端,总成本5000万,按照5年折旧,每年计入1000万成本。
【中广互联评论:罗总对网改成本不计入宽带业务成本的观点,隐含着多重含义,一是高清交互电视是有线业务必然的选择,这与姚永老师几年前提出的“有线要100%双向” 观点一致,这与总局科技司的韩鹏提出的“网络运营商就要不断做好并优化自己的网络,而不是有了业务才改网”的观点亦同;二是有线运营商在决策上应关注的是额外成本、边际成本,而不是沉没成本,关于这点罗总在后面的章节里会有专门论述。】
第三步,计算边际成本:每个用户出口成本每月30元,市场销售或发展成本每户20元,安装成本15元。每个用户按月边际成本为65元(出口成本+发展成本+安装成本),包年的边际成本为395元(出口成本×12个月+发展成本+安装成本)。年总成本=基础设施每年分摊成本1000万+包年边际成本395元×宽带用户数。
第四步,预设该项宽带业务包年价格序列:800元/年,700元/年,650元/年,600元/年,550元/年,500元/年,450元/年,400元/年。
第五步:对每一种价格的用户接受程度进行调查,计算出每种价格用户接受的百分比,再计算每种价格可能接受的用户数,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
第六步,确定收益的基本原则:净收益最大化作为基本原则,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第七步,制定定价方案参考表
第八步,选择净收益最大化的价格,让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方案4,净收益最大,每年净收益1050万,价格是包年600元/户,市场占有率是10%,用户数是10万。
第九步,按照价值观选择最终方案。假设净收益最大代表业绩,用户数最大代表政绩。选择业绩的最优方案是方案4,选择政绩且不亏损的最优法案是方案6(用户数15万)。如果将基础设施作为完全沉没成本,突出最大政绩方案是方案8(用户数是25万)。
五、有线电视网络公司需要正确地认识“浪费”
在上述边际成本为零的付费电视定价案例中,最优定价方案是17元/月。如果有人愿意出价15元,不是高于边际成本吗?为什么不卖呢?问题是如果对新用户降价了,老用户怎么办?经济学称之为差别定价的困局。
有线电视网络有许多看似“浪费”的现象。如果不是以开展交互电视业务为主,为了开展宽带业务实现双向网络改造,较低市场占有率,导致大量的双向网络“浪费”。要想改造的网络不浪费就得大幅度地降低宽带价格,导致净收益很低,甚至是负收益。付费节目购入的成本往往是一定的,同样希望用户越多越好,于是不断地降价,用户数是增长了,收益反而减少,净收益降低。经济学认为,只要甄别潜在购买者的成本超过了额外的成本,有一定的“浪费”实际上是有效率的;也就是,一定的“浪费”,反而是净收益最大。
实行差别定价有三个前提条件。首先,要能够区分具有不同需求弹性的购买者。其次,能够阻止低价购买者将商品转卖给购买者;机顶盒就有转卖的套利行为。最后,要能够控制不满情绪。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在能够满足差别定价的三个前提下,应该尽可能地采用差别定价,因为,一般情况下,差别定价能够比单独定价的净收益更大。例如,教育类付费电视产品,多数消费者是比较富裕的家庭,创造的收益的能够满足业绩的需要;但穷孩子也需要教育类的付费产品,如果对穷孩子免费或优惠,就可以满足政绩的需要。关键是如何甄别穷孩子和富孩子,并满足差别定价的三个前提条件。首先,可以通过民政机构或学校,确认相对贫穷的家庭子女。其次,制定一些惩罚措施,保障免费给穷孩子的节目卡不会转移到富孩子手中。最后,使用政府扶贫项目的名义,以便控制不满情绪。这样就可以实施“对穷孩子免费,对富孩子收费”的销售策略了,既满足了政绩要求,又满足了业绩的要求,也就是符合有线电视特殊性的需求。同样,集团用户与普通用户之间也可以采用差别定价。
【中广互联评论:差别定价,经济学上叫做“价格分歧”或“价格歧视”。实行差别定价,还有一个条件是产品的差异性,即其他可能竞争者的产品的替代性不强。张五常认为,即使没有符合上述这些条件,只要讯息费用或者资源空置二者居其一,卖家即可实行差别定价。差别定价,有线运营商若能用好这一工具,将是非常有效的。】
六、认识一下撇脂定价
撇脂定价与差别定价很容易混淆。差别定价是针对不同消费能力群体采取不同的定价方法,而撇脂定价是在产品的不同生命周期采取不同的定价方式。所谓的“撇脂定价法”,又称高价法,是指将产品的价格定的较高,尽可能在产品生命初期,在竞争者研制出相似的产品以前,尽快的收回投资,并且取得相当的利润;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降低价格使新产品进入弹性大的市场,也就是价格降低、需求量大增的市场。电影发行就是典型的撇脂定价,新片发行时高价进入院线,然后就是次高价转入租赁市场,再往后就是低价的付费电视,最后是带广告的免费电视。在中国缺少中间的付费电视环节,通常院线放映后,就是CCTV-6免费带广告发行。有线电视也可以采取撇脂定价法,比较新的影片开始采取付费的销售形式,原则上5个月后(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周期是5个月左右)可以采取免费带广告的方式再发行;这样不仅既可以满足政绩的需要,也可以满足业绩的需要,而且可以获得两次及其以上的收益机会,使得净收益最大化。
需要强调的是,多数情况下,产品的定价不是一个,而是一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是基本定价,其他的定价可以满足差别定价和撇脂定价的需求,目的是尽可能地卖出所有的产品。
【中广互联评论:撇脂定价,原意是指取牛奶上的那层奶油,含有捞取精华的意思。一般而言,对于全新产品、受专利保护的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小的产品、流行产品、未来市场形势难以测定的产品等,可以采用撇脂定价策略。比如手机的销售就是最典型的撇脂定价策略,一款新的型号刚出来的时候很贵。有线运营商要运用好撇脂定价,需要找到好的产品,并在BOSS支持以及产品迭代方面有好的支撑。】
【编辑后记:编辑罗总的文章是一个享受,也是一个督促自己学习的过程。期间恶补了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与新思想,同时结合有线行业的实战进行思考。罗总本文结合了非常实际的业务定价案例分析,很有价值。同时,希望业界朋友们也一起来参与点评和讨论~】
预告:下一章的题目是“有线既要积极竞争又要寻求保护”《有线电视经济学导论》(10)
特别推荐:罗小布《有线电视经济学导论》专题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