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社长 张加春)
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是党加强新闻舆论工作和推进国家治理的重要战略。县级融媒体中心(以下简称“县级融媒体”)作为媒体融合的关键一环,影响着党对媒体的领导权、媒体未来路径及基层治理有效性。
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下,县级融媒体作为基层主流舆论阵地,由“相加”到“相融”到“融好”,实现了从1.0到3.0版本的进阶之路。
但县级融媒体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与挑战,传播方式和运营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媒体生态的变革需求,迫切需要进行结构性调整,特别要进行多元价值整合,重构价值定位和功能属性,提升运作效能,以实现其社会效益和市场影响力的双重提升。
传统县级媒体正面临资源匮乏、人才短缺、内容单一、引领力不足等多重困境,其地位和价值在传统媒体结构中相对薄弱,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影响力和社会效益。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于县级融媒体的价值定位过于单一,视野狭窄,媒介生态相对封闭。
在此背景下,县级融媒体亟须从单一的新闻价值向包含新闻信息价值、社会治理价值、社会服务价值、乡土文化价值、消费经营价值、品牌形象价值等多元价值转变,探索建立全链条、全方位、全媒体新业态。
(一)新闻宣传价值:基础价值的强化
新闻宣传价值是县级融媒体作为媒体机构的基础价值,也是其核心功能之一。从传统县级媒体到县级融媒体的转型和融合发展,实际上是为了解决县级媒体新闻传播力弱化的问题。通过县级融媒体统领下的乡镇、社区、村形成的三级传播体系,新闻宣传得以向下延伸,困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新媒体的途径得到了有效解决。这种传播模式不仅提升了新闻的覆盖面,还增强了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从而增强和提升智能网络社会的关键能力——信息通达与服务能力。
(二)基层治理价值:社会治理的新纽带
基层治理价值是县级融媒体不断被认可的重要价值取向。县级融媒体通过技术平台实现对多元主体的聚合,构成以政府、媒体、市场、社会组织、公众为一体的“多边市场”,在政务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危机处置、电子问政、民主协商等方面发挥纽带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打通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
如湖南浏阳市融媒体中心开发了线上“党建+微网格”社会治理平台,构建了“市—乡镇(街道)—村(社区)—支(党支部)—微(网格)”五级立体化社会治理体系,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触角”延伸到第一线,基层治理的新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在深化基层治理的过程中,县级融媒体的服务属性不断增强,很多推出了民生服务“掌上办”,覆盖衣食住用行等服务,加深了县级融媒体与百姓的黏合度,提升了媒体平台的使用价值。
(三)乡土文化价值:县域文化生态的建构者
乡土文化价值是县级融媒体建构县域独特文化生态的重要抓手。县域文化是乡土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政治传统的地理空间和人文传统的心理空间双重属性。县级融媒体根植传统文化最深处,能够直接切入具有乡土气息的生活场景,迸发出强大的文化生命力,这也是其重要的优势之一。
县级融媒体可以对县域文化景象进行重新叙事,将基层故事活化,直接将县级融媒体同人们的思乡记忆联系在一起。这种文化表达让县级融媒体成为乡土文化的展示平台和乡土情怀的归宿地,以文化表达来补足民众的精神需求,从而唤起整个社会秩序的支持。
(四)经济引擎价值:提升造血能力的关键
经济引擎价值是县级融媒体提升自身造血能力的重要途径。传统县级媒体造血功能非常薄弱,利润微薄,甚至难以自负盈亏。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具备经营条件的县级融媒体在整合县级各类新闻和文化资源的同时,可充分利用新技术开展或助力经营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举办企划活动,促进产品流通,助力乡村振兴。
以浙江县级融媒体为例,2023年各县融媒体中心营业总收入达52.88亿元,经营总收入超1亿元的县级融媒体就达到16家,为地方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25年5月9日,浙江省长兴县融媒体中心投资建设运营的青海茶卡盐湖天空壹号景区开园。
将以上这些价值整体观察,县级融媒体的作用具有显著的统合性。在社会被新技术不断碎片化的过程中,县域社会也面临被“支离破碎”的境遇,社会的紧密连接被打破,社会信任越来越弱化,乡土文化共同体面临被网络文化解构的风险。这就需要一种社会力量来统合各种社会资源,重新将县域社会注意力拉回到“我们”的身边,将失去或弱化的各种社会价值重新整合汇聚起来,重新建构县域乡土文化共同体。
因此,不论是新闻宣传价值、基层治理价值,还是乡土文化价值、经济引擎价值,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回归到县域文化身份概念上来。在基于县域文化共同体的基础上,县级融媒体通过多元价值的统合,可以实现与国家、社会、文化之间的深度融合。
县级融媒体的发展,表面上是对县级媒体和文化资源的整合,但“条块分割”的格局并未根本改变,县域限制仍制约着其发展。在价值整合的基础上,县级融媒体具备了赶上新媒体发展快车道的竞争优势,需要通过效能重塑发挥其独特作用,进一步突破传统边界,实现影响力的全面提升,为在媒介化社会生态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奠定基础。
(一)突破身份边界:从新闻机构向平台媒体迈进
县级融媒体发展中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是在现有体制下实现身份转换,即从传统的新闻机构向平台化媒体转型。传统新闻机构以新闻采编为核心,其机制和任务主要围绕新闻生产和政治宣传展开,互动性较弱。相比之下,平台化媒体具有连接属性,不仅能够自主生产内容,还能依赖用户生成内容,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连接。
因此,主流媒体平台化转型被视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县级融媒体需要从单一的内容生产者转变为具有多元价值属性、提供多种服务的效能平台,其重点是以平台化思维打造自主可控的互联网媒体平台,通过身份突破激发创造活力,实现从理念到组织的全面创新。
(二)突破行为边界:构建有效循环的价值链
身份属性的突破进一步带来了行为方式的改变和组织结构的整体再造。在行为层面,县级融媒体不能再局限于新闻内容生产,新闻内容生产虽然仍是重要纽带,但已不再是唯一纽带,其核心任务要转向寻找用户需求并提供相应服务。县级融媒体可以按照“新闻内容—消费—服务—治理”的价值链展开活动,也可以从消费、服务或治理等任一节点切入,带动其他价值的有效循环,从而推动县级融媒体从理念创新到组织创新的系统性变革。
(三)突破组织边界:组织结构的再平台化
县级融媒体的数字化和平台化发展,不仅需要技术赋能,更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组织结构支撑。组织转型与创新是数字化成功的关键,也是县级融媒体实现多元价值属性的重要保障。
截至2022年8月18日,全国共有2585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成运行。县级融媒体通过“中央厨房”理念重构采编体系,整合资源、盘活队伍,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需求。然而,县级媒体初级的“相加”“相融”,仍难以满足多元价值属性的要求。要实现从单一新闻生产向多元服务平台的转型,组织体系的再平台化成为必然选择。
传统县级媒体的组织结构以“中心化”为特征,采编体系高度依赖自上而下的指令传递,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用户需求和市场环境。平台化媒体的核心在于“去中心化”,强调灵活性和协同性。县级融媒体需要进一步进行组织重构,打破传统的层级化模式,建立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体系。可以借鉴互联网企业“小团队+大平台”模式,将县级融媒体从单一的指挥中枢转变为资源整合与协同平台,赋予基层团队更多的创新自主权。
(四)突破资源边界:以数据要素融入大市场
突破资源边界是县级融媒体实现价值跃升的重要路径。其发展不仅依赖内容生产和传播能力的提升,更需要通过资源边界的突破实现从传统媒体资源向数字化数据要素的转型。传统县级媒体往往受限于“条块分割”的体制,信息资源分散且利用率低,易形成“信息孤岛”。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产业数字化、政务数字化的加速推进,媒体资源的边界正在不断延伸,县级融媒体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将新闻、舆论、政务、服务、商务等多维度信息高度数字化,转化为可流通、可交易的数据资源要素。通过将数据资源转化为数据资产,在数据要素市场中实现价值变现,提升县级融媒体的造血能力。
县级融媒体的价值重构与效能提升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向,但要真正实现这些目标,还需要在战略选择和实践路径上进行深入探索,特别是将价值定位与价值重塑转化为有效的行动路径。
(一)战略选择:顶层设计与区域特色深度结合
县级融媒体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顶层设计,同时也需要紧密结合区域特色,形成差异化的发展路径,防止出现融媒体同质化发展的问题。
在顶层设计上,应明确自身的定位和发展目标,确保其发展方向与国家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契合。应围绕“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多元价值体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平台,形成“一体多翼”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在区域特色上,应立足县域社会的整体需求和独特的文化特色,通过多元化的功能定位,充分挖掘县域内的独特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容和服务,特别是通过文化叙事和乡土情怀的传播,增强县域文化认同感,形成具有独特文化风格的IP,不断增强融媒体的“本土”味道。
(二)动力机制:技术创新与内容创新双轮驱动
村播在田间直播助农卖土豆。巫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技术创新和内容创新是县级融媒体实现突破的关键驱动力,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不断发展,要通过以技术创新赋能内容创新,以内容创新带动技术创新,实现二者的协同推动。
应积极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术,提升内容生产、分发和传播的效率。特别是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弥补基层采编人员不足和技术相对滞后的短板,优化新闻采编流程,挖掘本土新闻资源,加强原创内容生产,讲述好县域故事,不断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内容。
(三)生态构建:平台化与协同化协同推进
县级融媒体的发展不仅依赖自身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要逐步构建一个开放、协同的生态系统,通过县域小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的有效融合,让其焕发新活力。
在平台化方面,应积极融入各类超级平台型媒体,借助大平台的流量和技术优势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在协同化方面,应加强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的合作,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机制。通过平台化与协同化的深度融合,县级融媒体不仅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要提升自身的综合服务能力,回归用户需求,围绕服务群众的核心进行创新,建构良好的县融发展生态。
(四)人才支撑:专业化与多元化的队伍建设
县级融媒体的发展离不开一支专业化、多元化的人才队伍。应加强对现有员工的培训,提升其在新媒体技术、内容生产、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积极引进具有互联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为自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要打破传统的人才结构,充分吸纳区域内的新媒体人才,加强同各类KOL合作,构建一支涵盖新闻、技术、运营、营销等多领域的复合型团队,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县级融媒体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其价值重构与效能提升,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多元价值的整合、边界的突破以及创新路径的探索,县级融媒体正在成为县域社会治理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媒体融合的深入推进,县级融媒体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发挥其独特价值,为县域社会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