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应急广播】四川已建成4.62万个村级广播系统,打造应急广播建设发展“四川模式”

导语:自2018年5月3日正式上线以来,目前地震电视预警已覆盖四川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约400万家庭。

  (本文原标题为:试点·探索·实践 看四川应急广播建设这十年)

  四川面积辽阔、人口众多,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度高、造成危害大。如何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效率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从2013年起,国家广电总局在四川开展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试点,四川迎来了应急广播村村响建设的良好机遇,成为全国第一个启动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省份。

  如今,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来到第10个年头,十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广电总局的大力支持下,四川坚持人民至上,创新“多平台接入、全媒体发布、多终端展现、多场景应用”路径,探索出一条高质量、精准化、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多方参与、广电管理、社会共享”的应急广播建设发展“四川模式”。

  试点:率先试水到不可替代 十年建设不断完善

  应急广播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应急信息播发的重要途径,在加强灾害预警、发布权威信息、协调救援指挥、灾后心理重建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回顾这十年,四川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持续走向深入,不断完善取得新成效:

  2013年4月20日,芦山“4 .20地震发生后,国家应急广播在四川省芦山县正式播出;总局印发《推进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广发〔2013〕88号)文件,确定在四川开展应急广播村村响建设试点。随后,四川省委省政府把四川应急广播建设纳入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并组织实施。

  2014年,正式启动四川应急广播建设,总局在四川省广汉市组织应急广播演练。

  2015年,四川应急广播省级平台、2个市级平台和地震灾区10个县级应急广播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在全省试点建设17个县级平台。

  2016年,完成23个县级应急广播平台建设,5月份,总局在四川省犍为县组织应急广播演练。

  2017年,完成22个县级应急广播平台建设。

  2018年,国家应急广播中心在四川组织5.12地震发生十周年应急广播演练;完成22个县级应急广播平台建设和3个深度贫困县级应急广播系统建设。

  2019年,完成12个县级应急广播平台建设和21个深度贫困县级应急广播系统建设。

  2020年,省级财政补助完成25个县级应急广播系统建设,中央财政补助完成20个深度贫困县级应急广播系统建设。

  2021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同意四川省开展全国应急广播试点示范的批复》(广电办函〔2021〕127号)。省级财政补助完成20个县级应急广播系统建设,中央财政补助完成6个老少边及欠发达县级应急广播系统建设。

  2022年,省级财政补助完成2个市级、23个县级应急广播系统建设,中央财政补助完成5个老少边及欠发达县级应急广播系统建设。

  2023年,省级财计划政补助建设25个县级应急广播系统,中央财政计划补助建设7个老少边及欠发达县级应急广播系统。

  十年来,应急广播建设已经成为全省防灾减灾和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好帮手。

  探索:建养并重,全省已建成4.62万个村级广播系统

  近年来,四川坚持建养并重,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在经费保障、标准制订、项目管理和日常运行维护管理上大胆探索,创新实践,在推进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方面成效明显。

  作为全国第一个启动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省份,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应急广播“村村响”列入民生工程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重要内容加快推进。

  2012年至2015年,省级财政将广播村村响建设纳入了四川省省级财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补助范围,按每个行政村建设经费2万元(贫困村3万元)的补助标准给予重点保障。芦山“4·20”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期间,安排1.3亿元建设了1个省级、2个市级、10个县级应急广播系统。近年来,各级财政安排资金15亿元,四川已建成省级应急广播平台,2个市级、145个县级应急广播平台和4.62万个村级广播系统。

  打通系统联接“血脉”,不断完善各类体系建设

  2020年7月8日,四川省应急管理厅与省广播电视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10月30日,省卫生健康委与省广播电视局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

  2021年2月2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广播电视局印发《关于充分发挥应急广播“村村响”作用助力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通知》。3月15日,四川省广播电视局、应急管理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应急广播在应急管理中作用的实施意见》。与省地震局、气象局合作开展应急信息播发进展顺利。

  2022年6月16日,省广电局与省地震局签约《战略合作备忘录》,加强部门合作,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在防震减灾领域的独特作用,提升中国地震预警网信息发布和传播能力……

  四川应急广播建设以来,得到了省发改委、财政厅、应急管理厅、农业农村厅、卫生健康委、气象局、地震局等单位的通力合作和大力支持,形成应急广播齐抓共管合力。

  除了部门协同外,四川还建立突出应急特色的技术体系,结合实际编制完成各类建设技术白皮书、规范、指导方案等,组织研发应急广播智能管理平台、适配器、野外型智能终端等专业设备通过检测并投入使用。在现有传输覆盖网的基础上,还另外部署VSAT卫星通信专网、短波通信网和机动应急广播系统,确保应急极端情况下发挥作用。

  此外,在四川应急广播建设上,还积极建立规范有序的项目管理体系,建立因地制宜的运行维护体系。比如,四川广电有线网络公司联合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积极开展电视地震预警服务,自2018年5月3日正式上线以来,目前地震电视预警已覆盖四川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约400万家庭。

  实践:多领域服务 应急广播不只“应急”

  十年,四川积极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同时,突出抓好日常管理和作用发挥,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防汛抗灾、森林防灭火期间,应急广播村村响及时宣传各级党委政府疫情防控、防灭火、防汛减灾及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部署和科普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干部群众科学防控防范、防灾救灾意识,取得了良好效果。

  1、扎根基层一线 “永不落幕的宣传队”

  覆盖农村和遥远藏乡羌寨彝村的应急广播,打通了基层宣传思想“最后一公里”,被称为永不落幕的宣传队。

  据了解,各地农村应急广播每天早中晚定时播出不少于90分钟,播出中央、省、市、县新闻节目,将党的声音、国家政策传入千家万户。有的地方利用应急广播开展“农民夜校”,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分门别类制作成深入浅出的小专题,在相对固定时间通过村村响播放,取得了良好的收听和宣讲效果。群众反映,“现在听着广播、忙着农活成了习惯,喇叭一天不响反而不习惯了。”

  2、服务群众,提升应急管理的“防灾轻骑兵”

  2021年9月16日泸县6.0级地震发生后,泸县融媒体中心应急广播调频FM88.4,联动应急广播村村响第一时间做出应急响应,全县2655组大喇叭齐开,及时播放泸县消防救援大队提供的“地震救生自救知识”引导群众避震逃生。

  在泸县地震中,四川首创的地震电视预警还分别向成都市、重庆市、泸州市提前49秒、31秒、6秒预警,为用户争取避险时间,减少伤亡和次生灾害。

  2021年6月下旬,仁和区巴斯箐防控点侦测到某工地因外墙钢架焊接导致安全防护网局部着火,自动触发应急广播森林防火预警系统,实现了最短时间扑灭着火点。

  无数在案例,呈现着应急广播建设取得方方面面实效。四川应急广播系统建成投入运行以来,在抗震救灾、抗洪抢险、地质灾害防治、森林草原防灭火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及时传达政令、发布信息,安抚群众、指导救援,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干部群众亲切地把应急广播称为“应急救灾的轻骑兵”。

  3、应急广播不只“应急” 创新基层治理的服务好帮手

  不止于此,除了在灾害应急处置方面的作用,应急广播村村响系统还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常态开展政策宣讲,定时播出气象信息、健康知识、病虫害防治、养殖种植等农村实用科技等。

  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四川各地农村广播村村响不断优化播出时间和内容,应急广播平常还播放文艺节目,比如地方特色戏曲、小品等文艺节目,为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平台,提升了乡村文明。很多地区应急广播制作播出了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节目,让群众深切感受身边人、身边事,凝聚正能量,营造向善向上的和谐文明新风。“现在听着广播忙农活成了习惯,喇叭一天不响反而不习惯了。”

  十年,四川积极应急广播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好帮手。各地推动应急广播与融媒体中心、数字政务平台、雪亮工程等业务融合,实现了应急信息可听可看和多场景应用。老百姓亲切地称:“广播多响,群众少跑。广播是治理‘好工具’,架起了干群‘连心桥’。”

【责任编辑: 王熙雁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