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第十一期全国广电政企业务实战团-四川站”(以下简称实战团)开启成都考察之旅。此前,中广互联已经先后组织考察过山东德州、福建泉州、漳州、贵州、武汉、河南淅川、山东青岛、重庆、广东等地广电网络公司与融媒体中心。
此次实战团来到成都,主要的考察项目有:1、前往成都市郫都区综治中心,参观“雪亮工程+”平台和重点集客业务展示,2、赴成都市龙泉驿区书南社区,参观智慧社区,3、前往成都市龙泉驿区,参观智慧广电120急救调度指挥系统。
众所周知,“雪亮工程"是以县、乡镇、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它通过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众身边,发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治安防范,从而真正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称之为“雪亮工程”。
据了解,郫都区采用利旧的形式,充分运用整合的前端视频资源,在不重建、不新建的基础上,使用中国广电自主研发的视频分析多算法系统,与阿里云、阿里达摩院等高科技企业合作,充分运用人工智能的算法,将沉睡的摄像头唤醒。
工作人员介绍说,根据职能的工作需求,现在郫都区已完成了消防通道堵塞、电瓶车进电梯、人员非正常聚集等15个运用场景并全部投入使用,与此同时,将各类网格员发现的事件以及运行的情况通过职能的推送全部呈现在事件预警界面。
“目前,郫都区政法综治工作在省市的精心帮助指导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当地的警情、案发、投诉量等都已全面下降,政府平安建设和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经专职网格员整合、兼职网格员移项,每年节约财政资金1500万元,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局面。”
此外,工作人员还提到,目前郫都区有健全的前端事件发现体系,最终工作的落脚点是要把实践办好、问题解决好,除了政府体系相关力量全部下沉至网格以外,还将电力人员、燃气人员、城市管理人员等各个职能部门的服务和治理力量全部下沉到了网格,这些下沉网格的各类力量与前端的网格员形成工作的互动,当网格员发现问题事件之后可以直接报送给下沉的人员,这个就像智能网格一样,打破了原有的流程,实现了事件办理的简化,提升了事件办理效率,实现了“网格吹哨、部门报道”,大力推进了职能部门工作的扁平化、网格化和高效化。
“郫都区为了提高事件办理的质效,研发了微网实格智能考核体系,实现了对专职网格员、微网格员、专属网格员以及镇街、村社和智能部门的一个汇总考核,这个体系内部有6个考核模块作为支撑,无论是电脑端、手持终端还是小程序,所有模块都进行了量化分值的打分,全部流入了这个体系内部来进行智能的分析与排名。”
据书南社区相关工作人介绍,2019年按照成都市街镇治理“四个一”即“一支队伍统管、一张网格统揽、一个平台统调、一套机制统筹”改革工作的要求,针对区内尚无一套适应此项改革的数字化系统,四川广电启动了基层智慧治理应用平台的开发。
据了解,在龙泉驿区,按照成都市智慧蓉城“王”字形的总体架构,社区城运平台是基层村社区统一管理运行平台,是村社区基层智慧治理的中枢,通过整合原有各委办局的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基于社区城运平台拓展了治安防控、就业服务、老人关爱等各类特色应用场景。
工作人员重点提到,书南社区是一个农民集中安置区,帮助失地农民就业是社区服务的重要工作任务,通过社区城运站实时同步的就业部门的招聘岗位数据与社区失业人员求职意向进行智能适配排序,对匹配成功的失业人员可下发就业信息,帮助失业人员尽快就业。
目前该平台在书南社区试点成功后,今年已在龙泉驿所有的124个建制村社区上线运行,各社区也在积极探索各类特色应用场景的植入,用智慧化更好的惠及城乡群众。
在开发成果方面,合计取得了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在经济效益方面,社区级城运平台带来600余万元的收入。除了社区治理应用场景外。四川广电公司还在洛带镇开展了街镇智慧治理项目,带来集客业务创收1400余万元。
未来,中国广电四川公司基于社区城运平台还将孵化和叠加更多的应用场景。
活动之余,参观人员还纷纷排队进行血压、血氧等身体健康测试,了解健康小知识。对于感兴趣的内容,大家拿出手机拍照记录,以便日后方便学习回顾。
走进成都市龙泉驿区急救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首先对我们表示了热烈欢迎。关于智慧广电120急救调度指挥系统的开发背景,她向我们分享了一些思考。谈及行业痛点,她表示主要涉及三方面:
首先,新兴技术的应用程度不高传统。120急救调度指挥主要依靠电话通讯作为调度坐席与医院、救护车间的主要沟通方式,导致工作量大、效率不高;伤患救治现场位置主要靠电话口述、不够直观,就近原则派车靠人工主观判断,不够高效;院前病历采用手动录入,纸质存档,不够便利。
其次,急救效率有待提升。坐席接警后,需人工询问医院空闲救护车;口述地理位置不详导致位置偏差,延误及时救治;无法精准判断空闲救护车中最快、最优路径;指挥中心需电话方式反复确认出车节点及状态。
第三,事件调度手段有限,处置过程信息不全。针对突发事件靠人工电话口述现场情况,无法提供实时画面辅助决策;突发事件中无法快速确定医院、救护车、医护人员等资源,靠人工询问和调度;事件调度后,伤患救治过程靠人工登记记录,无法自动关联事件的时间、地点、出动医院、出动救护车次等,事件涉及的数据统计靠人工台账登记,不够精准和高效。
在龙泉驿区急救指挥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智慧广电120急救调度智慧系统的开发历程。
她提到,该项目历经百天需求调研、两年的自主软件开发、60天随车随单试运行、4次区域性医疗紧急救援演练,最终在成都龙泉驿120急救中心率先上线。
据了解,2021年该项目还曾入选工信部、国家卫健委“5G+医疗健康”试点项目。
由于人员较多,此次参观共分为四组人员分批出发。在活动结束后,参观人员针对自己感兴趣以及有疑问的地方,纷纷向工作人员请教,集体“开小灶”。
随着返程车辆的启动,为期半天的参观落下了帷幕。虽然只有短短半天,但中广互联相信,来到现场的每一个人一定都是收获满满。参与实战团的成员纷纷表示期待着实战团的下一次相见!
不久的将来,让我们再相聚,亲爱的广电“团员们”!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