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大象MCN旗下有300多个账号,全网粉丝2.3个亿
·达人号是我们现在收入的增长极
·主持人IP孵化对于广电来说,有利有弊
·我们的经营创收,有“三个模式”
·中国节日IP与大象MCN机构之间联系紧密
·“融合传播、转型发展、有用有效”
·做客户端其实是一件长期主义的事情
·先把顶层设计和制度匹配好,再去入局MCN
·广电做MCN,是性价比很高的一件事情
·2023河南广电MCN机构最想做成的三件事
2022年10月9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2022年度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先导单位、典型案例、成长项目征集评选结果。其中,河南广播电视台被评为2022年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先导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台的“融合经营 大象赋能”——大象 MCN 践行“融转用”被评为2022年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成长项目。
该项目的成长性体现在何处?目前河南广电大象MCN机构布局了哪些业务?有哪些策略和经验可以分享给广电业界?近期,中广互联采访了河南广电大象新闻品牌推广中心副总监、大象MCN负责人朱霖,就多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品牌推广中心副总监、大象MCN负责人朱霖
在朱霖看来,“广电如果真的要入局MCN,一定要先把顶层设计和制度之间的关系匹配好。否则,等到真正开始运营的时候,会发现业务跑在前面,制度却跟不上,紧接着就是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来。”
中广互联:朱总,您好!对于河南广电大象MCN的基本情况,您可否先介绍一下呢?
朱霖:2021年下半年,河南广电大象MCN正式成立。
成立的初衷是将河南广播电视台旗下所有的新媒体账号形成矩阵化,并以河南电视台的名义成立MCN机构,即大象MCN。
大象MCN集合了河南广电旗下大象新闻客户端、民生频道、交通广播、映象网、东方今报等优质媒介和大批外部优质签约达人。
2021年5月成立当月,大象MCN就荣登抖音媒体MCN黑马机构榜榜首;2021年8、9、10连续3个月,荣登快手平台媒体MCN机构综合榜全国第二。
2022年,斩获了“省级台高流量内容上榜最多媒体——全年 53周,周周上榜” 、 “2022省级台短视频互动量全国第一,贡献 20.1亿互动量”等亮眼成绩。
到2023年,大象MCN旗下的账号已经发展了300多个,全网粉丝2.3个亿。
中广互联:从电视台到组建MCN机构,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河南广电选择入局广电MCN呢?
朱霖:我们之所以选择在2021年入局媒体MCN,其实有两个契机。
一是主观需求,在此之前,河南广电所有的新媒体业务都是由各个频率频道和部室自己来管理,很难形成合力;二是客观需求,这两年,公司在新媒体业务的管理上出现了一些小的问题,比如版权、经营的对外合作、标准、价格和模式等的不统一。
这两点需求倒逼着我们形成统一的管理和对外机制,于是组建了大象MCN。
中广互联:大象MCN机构旗下有哪些头部账号呢?都是如何盈利的呢?
朱霖:目前我们的自有账号中,抖音账号粉丝量达到千万级别的有4个,百万级别的账号有8个;快手账号粉丝量达到百万级别的有6个;视频号粉丝量达到百万级别的有4个;新浪微博账号粉丝量达到千万级别的有1个,百万级别的账号有5个。
图为:抖音账号粉丝量截图
图为:快手账号粉丝量截图
图为:微信视频号粉丝量截图
图为:大象新闻账号粉丝量截图
此外,大象MCN还陆续签约了一些达人的账号,其中粉丝量达到百万以上的有40多个。达人号是我们现在收入的增长极,因为他们的垂类和画像对于媒体来说更加精准,也更受广告客户的青睐。
目前,大象MCN的盈利方式是以广告商单和广告商务为主。此外,还会根据不同账号的属性和垂类,来做一些定向带货。
在带货的选品上,我们的态度是比较谨慎的。由于媒体账号不能让公信力翻车,因此,大象MCN不做类似生活类的低价小单品(对于这类单品,我们目前很难把控品质)。
中广互联:您刚才提到了签约的达人账号,请问大象MCN的账号中,外聘达人和内部达人的构成是什么样的呢?
朱霖:大象MCN内部的达人,主要是由台内的主持人、编导和记者构成,台内账号占比70%。这一规模从2021年开始做MCN的时候,就已经整合到位了。在此基础上,每年也会不断有一些新人加入,组建新的账号。
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将布局的重点放在了签约达人的身上。在签约达人的类型上,主要考虑从垂类赛道上签约达人,比如户外、亲子、教育、体育、美妆等等,目前已经签约了将近有100个达人。
中广互联:很多达人在火了以后可能会选择跳槽,那大象MCN是怎么处理人才去留方面的问题的呢?
朱霖:这是一个行业性的问题,我们目前有两个方法来应对。
一方面,不断孵化台内的记者、编导和主持人,他们的资质毕竟已经通过了筛选,并且工作的稳定性会更强一些,因此管理起来会更轻松。
另一方面,对于签约达人来说,其实台里的管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宽松的。在管理上,我们一直秉承着一个原则,那就是和达人之间真正的关系,并不是靠命令来维系,而是一种双向奔赴。这一点体现在,他们加入大象MCN之后,不管是在商单的变现和涨粉上,还是在整体账号的定位和运营上,电视台都能够为他们提供不可或缺的帮助。
中广互联:当前,主持人IP孵化在广电MCN领域非常热门,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朱霖:主持人IP孵化对于广电来说,是有利有弊的。
优势在于,主持人了解镜头语言,对他们来讲,不管是做直播带货,还是重新打造新的人设,都能比较快的迎合平台上的一些规则。
弊端在于,目前真正转型成功的主持人,多数还是做评论、资讯出身的,像“新闻姐”这种账号。这种账号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变现的赛道过窄,也就是用户画像过散,这类账号做到最后,也和媒体号面临一样的问题,就是不够垂类。
真正垂类的账号,在市场上才是有价值的。但是这些比较垂的账号又需要一些行业知识的积累,而目前河南广电的主持人在内容的深度上做不到,于是就很矛盾。
不过,现在台里的主持人也都陆陆续续在往这方面尝试,我们也鼓励他们多去转行。第一阶段他们可以去转评论员,先去适应这种小屏的表达语态,然后在转型的过程当中,再给自己增加新的人设。
中广互联:目前大象MCN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请问你们在经营创收方面有哪些具体策略呢?今年在原有策略上又有什么规划呢?
朱霖:我们的经营创收有“三个模式”,今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小的规划。
首先是内容变现,基本上大象MCN所有的收入当中,一半都是来源于内容变现。
目前,通过两个方式来实现内容变现,一是客户定制类,即我们的团队为客户定制内容;二是客户投放类,即在大象MCN自有的媒体账号上,插入客户的广告内容,从而完成流量的变现。
图为: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的短视频
其中我们能把控的部分,就是把自有的IP做深、做垂,以此为基础,等到账号规模起来后,将会是很大的一个存量。
今年大象MCN的规模是签约账号突破300人,另外自孵3-10个广电旗下比较有影响力的垂类IP。
其次是本地生活,年初的时候,我们接了一些本地的大型商超带货活动。不过带的不是具体的商品,而是卖本地生活领域的团购券。
第一场播的第一个小时,大概销售出去20万左右的GMV(成交金额)。这也算是大象MCN第一次尝试,就觉得未来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那之后,不同的客户、商务、以及同行,都过来咨询合作。
今年,大象MCN又成为了抖音本地生活的服务商。我们主要想做的就是整合一些连锁的大型机构,为他们提供服务。
第三是今年新增的电商直播业务。在电商直播方面,我们可能会主攻食品,在食品的类目里面,联合达人和媒体号来做直播带货。其中,规划的重点是与“乡村振兴”口号相结合的直播带货,目前大象MCN已经陆续签约了几个三农领域的达人,带货的方式就是与当地的供销社、商务厅、乡村振兴局来做一些直接的合作。
中广互联:众所周知,这几年河南广播电视台关于中国节日的IP打造上非常成功,那大象MCN是否在这方面有参与呢?
朱霖:中国节日算是我们河南电视台最大的IP,大象MCN与其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紧密的。
关于中国节日的IP,大家目前能看到的很多出圈的节目,其实都是通过移动互联打造的,并不是传统的媒体打造的。因此,区域内节目的宣发环节,大部分都是依靠大象MCN旗下的账号来助力的。
同时,中国节日系列还会设计一些与达人之间的互动环节。比如,去年元宵的时候,我们特意挑选了一些优质达人,通过和主播进行连麦、相互之间的话题互推等形式,来增加整个节目的活跃度。
不仅如此,这种形式对于达人本身来说,也是大有益处的。达人在加入大象MCN以后,能够感受到官方的赋能和自身的参与感,这对他们的增粉和曝光都是有所裨益的。
中广互联:我注意到,大象MCN机构践行“融转用”,获得了2022年媒体融合成长项目,您怎么看待“融转用”?在您看来该项目的成长性在哪里?
朱霖:“融、转、用”发展理念是河南广播电视台的台长王仁海提出来的,意思就是“融合传播、转型发展、有用有效”,这个“有用有效”其实就是面对用户市场。
“有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广电MCN来讲,做的内容要有用;二是对于用户来讲,用户可以接受我们做的内容。
“有效”就是大象MCN做的内容能传播出去,并且在传播的同时能收获我们所需的经济价值。
这个项目最大的成长性,是整个内容市场和广告经营市场对新媒体的认可。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新媒体,能够为用户展现清晰的用户画像,从而满足内容方、客户方和平台方的三方需求;二是通过新媒体,能够为客户提供可视的内容数据,从而衡量与大象MCN的可合作性,只有把新媒体产品做到“品、效、销”三合一,客户才会选择在我们这里做投放,从而把所有传统媒体的预算,全部往新媒体上来倾斜。
中广互联:我发现,2021年6月25日,河南广电大象客户端党总支被中共河南省委授予“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您能为我们讲一讲你们做客户端的经验吗?另外您如何看待地方广电做客户端的必要性?
朱霖:大象新闻中心整合了旗下的报纸、电视、网站,以及传统电视,整合后的大象新闻中心,旗下包含了客户端。
目前大象客户端的内部员工规模是1107人,去年整体的收入达到了1.7个亿。
首先,这次整合还是挺有深度的。在全国广电来看,力度还是挺大的。原来的整合可能就是部门之间拼拼凑凑的“物理组合”,而这次整合相当于是把大屏、小屏、报纸、网站所有这些原来的建制全部打破,然后糅合在一起的“化学组合”。
原来比如说整合了5个单位,其实还是5个广告部,但是这次整合完之后,其实就是一个广告部来服务5个核心产品。
这样一来,一方面,整个新闻中心的体量,就可以合并大家的资源禀赋来做大做深;另一方面,在产品化的增量市场上,我们也可以有所作为。
举一个大象新闻中心做的比较成功的案例,我们现在旗下有一份叫《阳光少年报》的报纸,去年的发行数量上破了百万,光这份报纸给大象新闻中心带来了一个亿的收入。
所以说,从盈利方面来看,客户端是有必要做的。
其次,也是响应现在“主力军进主战场”的号召,自建端、自建平台,这是宣传的需求,也是对广电来讲的规定动作。
但是做客户端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也是一件长期主义的事情。
中广互联:在您看来,河南广电MCN机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给同行,让大家可以少走些弯路呢?
朱霖:就一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MCN的概念其实是舶来品,大家都知道未来这方面的发展趋势是向上的,于是争先恐后的想去分一杯羹。
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国有的官方的媒体来讲,现行的旧的体制机制以及财务流程和新业务之间,是需要寻求一个平衡点的。
如果直接用原有的传统广告的管理方法,对新媒体广告进行管理的话,会发现所有的制度都不适配。
所以,广电如果真的要入局MCN,一定要先把顶层设计和制度之间的关系匹配好。否则,等到真正开始运营的时候,会发现业务跑在前面,制度却跟不上,紧接着就是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来,这也是现在大象MCN在不断克服的一个点。
中广互联:除了管理方面的困难需要去克服之外,新业务是否也为员工匹配了一些相应的激励机制呢?
朱霖:这个是肯定的。大象MCN现在的内容组下面,基本上都是按照不同的IP来建立工作室,从而孵化不同的账号。
在孵化账号的过程中,我们会对数据结果进行奖励。如果某条视频在网上引爆了,不管是点赞还是涨粉,达到一个标准值的话,就会对小编和团队都给予奖励。
这个奖励是从全台的层面设计的,因此可以把全台的资源都聚合起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这样的话,小编在做整体的创作的时候,不管是在数据还是回报上,都会有比较强的获得感。
中广互联:在您看来,未来广电MCN发展前景如何?
朱霖:对于第三方平台来讲,比如抖音、淘宝等,尽管已经做到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仍然需要源源不断的优质内容、创作者和运营方,所以从这点上来讲,广电MCN还是比较有生命力的,也是比较有优势的。
首先,广电做MCN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视频语言是广电媒体与生俱来的;
其次,广电人自己做MCN,特别是广电人自己去打造IP也是有优势的,有了广电的信誉背书和传统品牌加持的优势,受众的接受度会更高;
最后,广电通过打造MCN,完成传统媒体业务到新媒体业务的转移,这对于传统的广告来讲,或者是新增的业务来讲,其实是性价比很高的一件事情。
中广互联:2023年,大象MCN机构最想做成的三件事是什么?
朱霖:首先,对于媒体来说,内容是大象MCN的根基,所以新的一年,一定要把内容的护城河给挖深。这就需要我们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账号的规模,二是达人签约的数量,三是自有的核心IP。其中,第三点尤为重要。
其次,在收入的结构上,我们希望能够更加的市场化。比如今年新增的像“本地生活”这样的业务,是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的,也是目前比较看好的业务,将来大象MCN会选择像抖音、快手这样的平台,共同来入局这项业务。
最后,电商直播也是我们发力的重要方向。直播的核心是人,人和产品之间是一种流量赋能的关系,而这一点恰好是我们广电人的强项,只要把品配好,我们还是有很大的潜力来做直播带货的。
中广互联: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朱霖:谢谢。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