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主流纸媒进军短视频赛道,如何寻求流量与口碑的“最大公约数”?

导语:相较短视频商业平台或个人视频号,主流纸媒拓展短视频渠道有其独到优势,但也面临着激烈竞争与严峻挑战。融媒发展既是“进入主战场”、赢得主动权的刚需诉求,也是自身品牌效应进阶、扩大影响力的关键“必考题”。

  (本文作者许旸,系上海文汇报记者)

  ——本文摘自《新闻前哨》2023年1月(下),原标题《浅析主流纸媒入局短视频赛道的传播策略——文娱领域报道可视化转型探索》。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短视频凭其视听元素丰富、表现力强等特征,在文化现象解读、思想观点传播上有独到优势。

  媒介融合环境下,近年来主流传统纸媒创新表现形式和传播语态,坚守优质内容价值高地,创作了一批主旋律短视频精品。

  相较短视频商业平台或个人视频号,主流纸媒拓展短视频渠道有其独到优势,但也面临着激烈竞争与严峻挑战。融媒发展既是“进入主战场”、赢得主动权的刚需诉求,也是自身品牌效应进阶、扩大影响力的关键“必考题”。

主流媒体短视频面临的挑战

  短视频在信息要素表现力和视觉冲击方面具备优势,并以移动化、轻量化、互动性等特点拉近与受众之间距离。但与此同时,提升短视频应用水平,需要主流媒体议题设置的主动把握,而非“伪视频”的流水线式惯性滑行。有业内人士提醒:不能为片面追求点击量而“失向”,为刻意迎合受众而“失态”。

  据观察,目前主流媒体短视频部分产品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在于如何避免同质化跟风和流水线粗糙制作,而要善于对同一个文化热点做出有辨识度的独家短视频。

  短视频新闻产品虽时长、内容较简短,但并不意味着对深度、品质的要求降低,在制作流程上既需电视新闻、互联网“网红”编导思维,又要求敏锐捕捉风向,挖掘易传播的观点“金句”,维护受众黏性。

  “文汇·文艺评论”在视频号上短时间内高质实现对文化事件的分析、解读、关联、扩展,体现了人文大报长期积淀的竞争力,在短视频新闻领域快速整合新闻点,做出差异化产品。

  比如,肖战、杨紫主演《余生,请多指教》刚开播,《偶像剧能不能有现实主义追求?》以犀利不失理性的述评予人启迪;雷佳音、袁泉主演《相逢时节》播出临近尾声时,视频跳出单一的剧情线梳理,提出业内不容忽视的问题——手握国剧“王炸”组合,为什么没能在都市情感剧这一成熟题材实现“降维打击”?当社交平台上各种名人“伪语录”泛滥时,《“山寨鸡汤”尴尬了谁?》以接地气的讲述、有趣味有智识的风格,获得网友点赞和高效互动。

“文汇·文艺评论”短视频《“山寨鸡汤”尴尬了谁?》

  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尽管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形式不断在升级,但是新闻内容始终是根基,热点的契合度、语言表达的亲切化、选题的精准化、标题文案的写法这些内容都是会影响传播力度的因素。

  因此,主流纸媒摸索短视频至少面临双重挑战——

  立意层面,能否用优异简洁的镜头、精准的剪辑配音,讲好故事、传递价值,直接展现了主流媒体的短视频驾驭水平,反映纸媒回应时代挑战、创新传播模式、实现价值再造的能力。

  实践层面,要明确内容编排、设计镜头组合、细化拍摄需求、计划投放渠道、预判传播效果,为后期制作分发做好充分准备等。其中一大难点在于,需将抽象的核心信息和情绪情感进行提炼浓缩,在短短几十秒内实现从传递信息到传递价值的跃升,从文本到画面声效的有效转码,才更符合当下读者的阅读需求。

  而在智能算法的分发逻辑下,短视频新闻在流量池中溢出并获得推荐,依据的是在大数据的作用机制下,平台对视频传播效果指标的评价而非其内容品质的优劣,这就导致一些博人眼球、戏谑搞怪的短视频大行其道,加剧了对信息生态的破坏,因此,智媒时代“内容为王”的理念仍然十分必要。

  这种担忧也在某种程度上道出短视频文艺评论制作上面临的问题——有深度的点评,在传播效果上并不一定优先获得算法的青睐。针对热门话题,一窝蜂扎堆的情况下如何做出独家角度?这些都是不容回避的压力与挑战。

谋求爆款与品质的“最大公约数”

  (一)遵循视听语言叙事逻辑,发挥“压舱石”作用

  伴随新一轮数字技术变革和新一代数字终端的到来,数字技术创新正成为媒体生态和传播格局变化的重要推动力。率先布局数字化领域,积极探索媒体新场景应用,遵循视听语言叙事逻辑,才能继续保持新赛道竞速中的先发优势。

“二十四节气的浪漫”系列

  拓宽短视频传播渠道,是新闻舆论阵地的延伸。要下好先手棋,抢占信息传播、舆论引领的主导权;要把握时度效,发挥主流媒体“定音锤”“压舱石”作用。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同样能够收获流量。在传播主流价值的时候,转换语态、丰富形态、创新业态,既“可读可听可看”,又“可互动可分享可体验”, 以广大网民尤其是受“两微一端”时代熏陶的新一代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正能量进入“朋友圈”,让主旋律影响“社交圈”,也是文化类视频获得生命力与传播力的关键所在。

  因此,新闻媒体要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思维,积极实现由制作者向运营者的转变,加大对平台网站的特性研究,及时调整短视频新闻的内容设定。

  释放数字技术新动能,探索融合发展新赛道,在已有布局上升级迭代,就需要花力气研究琢磨视听语言叙事。

  短视频的逻辑中要综合考虑镜头衔接、场景转换、段落构成等声画剪辑,在文化新闻、文艺评论的报道形态、叙事方式、内容来源等方面重塑新闻表达。

  因此,主流媒体拥抱短视频,要跳出单向度的依附,在进阶创新之道上谋求爆款与品质的“最大公约数”。短视频媒体应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将算法的推送逻辑和内容的价值导向有机结合。

  一方面,短视频的走红,倒逼主流媒体告别传统说教式的单一宏大叙事方式,用更个性化的视角讲述中国故事,契合自媒体时代公众自我表达和参与社会事务的需求,“自说自话式”的老路行不通。另一方面,短视频战场的开辟,为纸媒带来全新传播阵地,是文字报道的有益补充。

  区别于抖音、快手、B站等商业化平台,主流媒体有其特殊传播使命和社会责任,这对新闻内容的创意、生产、把关提出了复合要求。

  (二)巧妙融入人文视角,彰显文化自信

  用创新表达服务大局、用破圈传播彰显文化自信——对主流媒体而言,文艺领域短视频要起到引导舆论、安抚人心、传递正能量的作用,需吸引触达更多年轻用户,创造年轻用户更为喜爱的方式和场景,引发更广范围的情感共鸣。

  短视频可围绕重大主题进行新闻策划,并结合多元视听手段和传播渠道形成矩阵化传播。尤其是文化娱乐领域的短视频,凭借着内容新奇、节奏轻快、轻松幽默,快速抓住大众兴奋点;主流媒体也可“大题小做”“硬题软做”“同题巧做”,深入浅出提炼观点,改变人们对传统纸媒报道的固化思维。

  其中,人文视角和表现形式的创新十分关键。以视频号上口碑与热度俱佳的“上海城市软实力讲述”系列、“二十四节气的浪漫”系列、“大家聊巨变”等视频为例,这些作品抓取有记忆点的典型人物、场景、关键词,融入独特的人文视角,在讲故事、立观点、递真情、正能量等维度达到了难得的平衡,持续多日刷屏,产生了现象级传播效果。

文化新闻、文艺评论短视频系列

  整体来说,短视频行业正在从简单的信息、娱乐功能向工具化、综合化功能转变,客观上推动了各行各业的转型和变革。随着短视频重塑了新闻生产的方式,短视频新闻成为各大新闻媒体机构竞争的新战场。对重要事件、重要节点加强主动策划,找准切入角度,坚持“内容为王”,主流媒体方能打造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短视频精品力作。

  从简单落地短视频平台,到构建自身短视频内容生产与传播体系,再到逐步推进平台化的传播能力和竞争优势,在媒体融合大趋势、大语境下,传统媒体综合运用全媒体方式、大众化语言、艺术化形式创作内容产品,探索生产模式和市场角色的转变,用情用心制作有品质、有格调的短视频,有助于持续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与此同时,随着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的共融互通,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将日益涌现。

结语

  主流纸媒拓展短视频渠道有其独到优势,但也面临着激烈竞争与严峻挑战,这既是一场争夺话语权的“硬仗”,也是互联网时代融媒场域下的精彩竞技场,要持续产出有温度、有态度、有辨识度的文化热点视频,需跳出扁平化“流水线式”制作,在议程设置、舆论引领上发挥主流纸媒优势。

【责任编辑: 徐亚新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媒体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独家视频、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