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千年陕菜》第二季,2023年春节期间全平台播出
•“在8K全流程制作层面,由4K花园主导”
•“4K花园在8K节目内容生产、技术上做了超前且扎实的储备”
•前期采用多种机型拍摄,后期制作的主要难点是 “画面一致性匹配”
•“4K花园的团队是内容和技术结合最好的团队”
•正在策划8K《千年陕菜》第三季
•8K微纪录片,有可能成为大体量项目的种子
•“我们现在做的每部纪录片都实现了完整的商业化模式的运营”
•“我们现在做的VR,是最高标准的8K 3D VR”
2023年春节期间,《千年陕菜》第二季在CCTV-2及多个互联网视频平台播出。这是一部由4K花园参与联合出品与制作的8K全流程制作的人文美食纪录片。
据了解,从第三方收视监测数据看,《千年陕菜》第二季在CCTV-2首播的最高收视率排名全国第五。
1月31日,中广互联连线4K花园副总裁兼4K前端技术总工程师于路,原创内容团队总经理王紫建、原创内容团队总监张睿进行了访谈。
访谈中得知,《千年陕菜》第二季前期采用多种当今顶级机型拍摄8K超高清。后期制作中,在“一致性匹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最终呈现出极佳的视觉效果。
2023年,4K花园正在策划一部新的人文美食纪录片,风格基调上会与《千年陕菜》有很大不同。自然生态领域纪录片《万物之生》将推出第二季,走进贵州。
张睿告诉中广互联,美食领域和自然生态领域的8K全流程制作,有不同之处。尽管已经有了8K全流程制作经验,其实每一部都不同,都会有所突破。
王紫建透露, “我们现在做的每部纪录片都实现了完整的商业化模式的运营”。
于路认为,2D 8K影像和8K 3D VR影像在未来内容创制方面,或许会成为互补形态,“VR是今后超高清呈现手段里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广互联:三位老师好。《千年陕菜》第二季是三方联合出品,请对此稍作介绍。也请谈谈,作为联合出品方之一,4K花园承担的主要工作。
张睿:《千年陕菜》第一季制作的时候,我们就与西影传媒有基础合作。这一次的合作,也顺畅愉快。
在版权层面,《千年陕菜》第二季是三方联合出品,由三方共享版权。
西影传媒是这个项目的发起方。在8K全流程制作层面,由4K花园主导。调研、策划、选题、拍摄、制作、播出由我们主控。
第二季从拍摄到后期采用8K全流程制作,作为美食人文纪录片呈现出的效果让人惊艳。
中广互联:在《千年陕菜》8K全流程制作过程中,4K花园在技术实现上起到的关键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于路:近几年,4K花园在8K节目内容生产、技术上做了超前且扎实的储备,生产效率和工艺流程不断优化。
《千年陕菜》第二季在第一季基础上,升级到8K全流程制作。2022年播出的国内首部生态人文纪录片《万物之生》也是8K全流程制作。
我们认为,生产流程的核心是不变的。同时,结合不同作品的特性,会有差异化的技术选择和适配。当然,这个差异化部分其实也挺明显的。
从最终影像呈现来说,都要展现出8K的特性,比如沉浸感和细腻度。
我个人作为观众的体验来看,《千年陕菜》第二季的调色比较理想,尤其是从电视大屏、互联网多终端等不同观看平台,都呈现了出色的画面质感。
通过影视级调色做出的质感,在不同终端上,都获得了比较通透的、吸引眼球的效果——作为美食节目,《千年陕菜》第二季惊艳的呈现效果,充分体现出8K技术手段的优势。
中广互联:在《千年陕菜》第二季的8K全流程制作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有哪些?在制作过程中,是否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王紫建:《千年陕菜》第二季8K全流程制作的执行都在我们这边。
要真正实现“把陕西拍得很美”这个诉求,。如何能够去做呢?
陕西本身就有三种不同的地形地貌。针对不同的地形地貌,要设计不同的影像表达方式,但整体又要确保统一性。
《千年陕菜》第二季不是常规的专讲美食的片子,还展现了陕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
这就需要在不同场景下,选取合适的技术、合适的设备去做表现。
《千年陕菜》第二季分为三个摄制组,分别是陕西组、北京棚拍组、欧洲组。
三个组拍摄要点不同。陕西组任务最重,选用的机型非常复杂,超过5种;北京棚拍组做食材特写;欧洲组讲陕菜在海外。
《千年陕菜》第二季的拍摄设备,是当今最顶级的配置。
这次《千年陕菜》第二季的拍摄,让我们对设备选型和组合,又有了更多的认知。
于路:我们期望,这次拍摄的画质达到最高水准。三个组选用的不同设备中,包括当前最高水准的国产8K小型摄像机,使用效果令人满意。
由于前期拍摄采用了多种机型,对后期制作而言,难点在于“一致性匹配”。
不同机型拍摄,会有不同的格式输出,各自拥有不同的影调风格、动态范围和色域标准,因此需要做好一致性匹配,确保最终成片不会出现瑕疵,这其中包括转码,色域空间转换,后期高精度调色等,对流程带来了更大的复杂度。
效率,至关重要。
要在播出档期之前,完成专业化的制作,对技术团队的要求是很高的。各环节都需要平衡和优化。在平衡基础上,做出最高水平,体现了整个团队的水平。
因此,这次《千年陕菜》第二季在后期制作中的一致性匹配工作,让我们收获了宝贵的经验。
中广互联:从作品最终实际呈现的效果来看,8K全流程制作的《千年陕菜》第二季与第一季相比,会有哪些显著的不同?
王紫建:第一,内容信息量更丰富,节奏更快。
据统计,第二季中出现了超过120个菜品,总计拍摄了200位以上嘉宾,立体化的呈现了陕西的地理和历史脉络,陕菜的特质。
第二,画面美观度高。
这一点得到了陕西省商务厅、央视、合作方的高度认可。
因此,可以说,4K花园的团队是内容和技术结合最好的团队。
张睿:“好看”二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千年陕菜》第二季特别适合春节档。8K全流程制作,会让后期的时间增加很多。能够在央视二套从初一到初八陪伴观众过年,这得益于技术、内容、宣推的通力合作。
于路:《千年陕菜》第二季有8集,每一集25分钟,所传递的信息量很大。
如何做到内容丰富,还有清晰的结构表达呢?
整个制作团队要有立体化的知识储备,设定好逻辑关系,具体的工作是很复杂的。
不同纪录片所呈现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巨大的差异。
《千年陕菜》第二季不仅8K全流程的视觉效果惊艳,在逻辑结构表达,细节呈现上,都是非常突出的。
中广互联:4K花园在2023年是否还将参与出品制作更多的8K纪录片?可否谈谈商业模式?
张睿:我们正在策划8K《千年陕菜》第三季。我们希望把“陕菜走出去”的概念放大。
我国是自然生态大国,用8K记录自然生态是有价值的。今年会制作自然生态领域纪录片《万物之生》第二季,走进贵州。
美食领域和自然生态领域的8K全流程制作,有不同之处。尽管我们已经有了8K全流程制作经验,其实每一部都不同,都会有所突破。
我们也在策划一部新的人文美食纪录片,风格基调上会与《千年陕菜》有很大不同。
这是目前2023年Q1的计划。
商业模式方面,我们正在探索传统发行模式之外的盈利模式。
比如,在美食纪录片中,有观众提出,美食如此诱人,怎样才能买到吃到呢?
今年,商业化的探索和介入,会在项目策划阶段就考虑进入。
中广互联:据了解,4K花园在2023年还将集中推出8K微纪录系列IP。在技术支撑和制作方面有无特别之处,在商业回报方面有何预期?
张睿:4K花园对8K微纪录片不只是单纯内容层面投入。我们是围绕超高清生态的技术驱动型公司。
8K内容,当前在户外8K大屏更容易呈现效果。我们的8K微纪录片也会投放在公司在广州的几块户外大屏上。
8K微纪录片体量不大,每集10-15分钟——有可能成为大体量项目的种子。
8K是当下最高品质,能覆盖向下变化的所有终端,在短视频和各种新媒体媒介、各种渠道传达,灵活使用。
王紫建:今年新的8K微纪录片和系列纪录片,肯定会应用新技术。
比如,更多手段的水下拍摄,大型航空器的高空拍摄,洞穴拍摄等。以洞穴拍摄为例,空间狭小,黑暗潮湿,对人和所使用设备的挑战很高。
我们现在做的每部纪录片都实现了完整的商业化模式的运营。这是我们做下去的动力。我们越做,合作者越多。商务合作,版权销售,电商运营,都会带来收入。
中广互联:最后,请简单谈谈2023年4K花园8K+VR技术全方位赋能内容生态战略的特点。
于路:8K和VR,既可以分开看,也可以合在一起看。
8K,代表目前2D平面影像最高标准。
3D,代表双目立体影像。
我们现在做的VR,是8K 3D VR。
8K技术和3D技术加持VR,使得VR更清晰,更立体,更有沉浸感。我们认为,VR是今后超高清呈现方式里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4K花园做2D 8K影像,也制作8K 3D VR影像——未来,二者在内容创制方面,或许是互补形态。
比如,纪录片制作中,既可以2D 8K呈现,也可以8K 3D VR做呈现。这是技术赋能内容的关键点。
2023年,我们也会跟一流的8K国产设备厂家深度合作,用更多国产设备应用到更多领域。
中广互联:谢谢三位老师。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