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观察】加快构建新型主流媒体运营商业模式

导语:七年来,媒体融合稳步推进,但征途漫漫,困难很多,任务艰巨。

      (本文来源: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执笔:吕岩梅)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开启了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的大幕,推动了主流媒体的深刻变革。七年来,媒体融合稳步推进,但征途漫漫,困难很多,任务艰巨。课题组围绕如何进一步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策划一组文章。今天刊发第四篇《加快构建新型主流媒体运营商业模式》。

  一、新型主流媒体培育造血新机能取得局部突破

  2020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要求,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主流媒体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探索建立“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创新媒体投融资政策,增强自我造血机能。回顾七年来的媒体融合发展,我们看到,这一新的运营模式逐步推广,初步成型。

  在业务结构上,以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传统广电产业模式逐渐萎缩,新媒体新业务新模式产出不断增加。走在前列的一些省、市、县台(集团)通过运营“新闻+”“广电+”带来的新媒体智慧化业务新增量,在业务构成和营收构成中已占半壁江山。如2021年上半年,湖南广播电视台(集团)营收同比增长23.1%,其中新媒体营收同比增长34.94%,占总收入的60%以上。江苏江阴市融媒体中心(集团)大数据产业收入快速增长,2021年有望突破8000万元,占到总收入的一半。长沙市广播电视台(集团)2020年互联网收入增幅超过200%。

  在生产运营模式上,“生产+运营”理念逐步普及。部分台的融媒体中心从单纯的内容运营迈向平台运作,“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初步摸索到一条“资源整合—资源转化—资源变现”的经营模式转型路径,垂直领域的业务线开发日趋成熟。广电媒体自我造血机能的迭代加快。

  在组织机构上,一些台以融合发展为突破口,以互联网数据产品开发为抓手,以增强自我造血机能为目标,创新建立了新型产业运营主体和体制机制,激活内生动力,形成了产业运营新局面。

  二、广电市场运营综合优势尚未发挥出来

  我们也看到,整体上来说,“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运营模式和新型业务生态还不健全,运营水平不高,营收能力和规模增长没有根本性转变,广电媒体自我造血机能还相对较弱,还存在明显的地区、层级、梯队间发展“鸿沟”,“头部”势头强劲,“腰部”没有跟上,“尾部”行动迟缓。主要表现为:

  一是大部分广电新媒体布局的“新闻+”“广电+”造血经营布局的经济效益尚不明显。比如大部分广电MCN并未盈利,在与市场头部短视频平台的合作中存在话语权缺失、产权不清、“赔本赚吆喝”的问题。

  二是有的“中央厨房”和客户端沦为“节庆厨房”和“面子工程”,自有平台用户少,依托于融媒体平台矩阵的业务开发、商业运营尚未真正展开。

  三是有些台的“新闻+”“广电+”运营,拿不到当地政务服务资源,缺乏本地党政公共资源的强有力支持,难以联通社会大数据和真正融入数字经济发展大局。

  原因有很多,但关键的还是两条。主观上,除了一些先导单位,广电媒体在“新闻+政务服务商务”运营模式探索上,总体上未能做到积极作为、主动对接、大胆突破,在互联网市场上的竞争合作中,还处于被动状态,难以在互联网商业模式中建构新的主流媒体商业模式。

  客观上,一些地方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不仅仅是新闻单位的事”的指示精神不够深不够实,至今还不能在体制机制、政务服务资源对接等重要方面,对广电等主流媒体给予有力支持,致使部分媒体机构“新闻+”产业经营体量很小,媒体融合效果不彰。

  三、再造广电主流媒体竞争发展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我们掌握的社会思想文化公共资源、社会治理大数据、政策制定权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综合优势。”广电做强新型主流主体,有效解决自我造血能力弱的问题,要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这一要求。

  第一,做强自有平台,建成本地综合服务中心。

  按照“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总体要求,整合台内优质资源,建强做好融媒体新闻客户端,集中精锐力量将其打造成为兼具技术迭代、产品创新、资源聚合、产业运营、数据分析、精准连接用户功能的大数据平台、城市大脑、区域服务资源智慧化运营中枢和群众生活智慧化服务中心。

  第二,汇聚政务资源,布局广电+政务,打造智慧政务。

  主动担当作为,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依托广电融媒体新闻客户端,通过政府公共数据资源授权,或政务账号委托运营,或政务服务定制开发等形式,连通区域内各政务信息孤岛,接入海量政务服务,构建云上“办事大厅”。实现政务服务办事指南查询、链接和办事流程操作“一端解决”,打造集舆论引导与意识形态管理、政务信息发布、政务办理等为一体的融媒体智慧政务生态体系。

  第三,优化平台功能,开展广电+民生综合服务,打造智慧服务。

  在不断汇聚数据资源的基础上,利用AI技术,以大数据为核心,研发互联网服务产品,通过数据汇集、数据挖掘、用户画像,启动千人千面、精准推送,实现对用户消费需求的精准追踪、精准引导、精准服务。通过定制化特色化服务,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户政办理、生活缴费、社保查询、公积金提取、老年人优待证办理等高频政务服务。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与政务行风政风热线合作,联合研发“交办与督办”相关互联网产品,联合职能部门、专业人士为市民排忧解难。

  第四,拓展运营空间,开展广电+商务服务,打造智慧商务。

  基于用户和数据资源,探索各种变现模式和商务运营。发挥广电优势和当地资源特色优势,推出广电+电商直播、广电+行业活动、广电+文旅、广电+文博、广电+云上文博、广电+云上书屋、广电+车展、广电+金融等多种智慧商务,拓展“广电+”“新闻+”广阔运营空间。如湖北夷陵区融媒体中心携手旅游行业在“云上夷陵”客户端打造大IP产品《云端三峡》,以实景直播、慢直播、短视频、音乐、MV等形式为游客提供了解三峡风貌、感受峡江文化的线上渠道,以此带动线下游玩体验,推进文旅融创深度合作,带动营收大幅增长,增强了自身造血功能,提升了综合实力。一些省、市、县融媒体客户端打造的农村电商信息化服务平台,带出了大批网红农人、网红景区,带动优质农副产品畅销全国、绿水青山露出美颜,广电在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收获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五,做精做强“广电+产业”,推动商业模式迭代升级

  垂直深耕,深度开掘政务服务、民生服务、商务服务、用户画像的增值价值。深度开发政务办事增值服务,如政务办事中在线邮寄代办、证件照“随拍”等。深度开掘智慧社区服务中的本地服务,接入社区办事服务、本地生活服务,探索智慧社区商业增值业务新场景。探索高频支付类城市服务合作,如扫码乘车、智慧停车、医保缴费等,助力打造数智政府、数智社会、数智生活。开发基于用户画像的商业合作、拓展用户价值,如与金融机构合作为认证用户提供贷款授信和线上审批;基于对用户所需内容的精准推算,通过融合平台将商务信息精准送达用户,服务数字经济时代的用户新消费。

  细分市场,培育产业经营新支点。因地制宜、因台制宜,确定自身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形成适合“广电+”模式拓展升级的支柱产业。如江阴市融媒体中心重点培育政务服务、教育培训、影视演艺、文化创意、印务发行、应急培训、户外广告、电子商务八大支柱产业。广东中山、湖北夷陵广电融媒突出深耕“智媒文旅”,将当地的文化、旅游、非遗、美食、民宿、酒店、交通等进行包装整合,构建文旅智媒融合大产业平台,探求形成规模化、流量化、产业化平台,实现媒体更大价值。浙江嘉兴广电基于自主研发的智慧河长、智慧河道、人脸识别、智慧停车等四个知识产权,形成特色智慧产业,带来营收快速增长。

  运营大数据产业,推动“广电+”商业模式升级。适时成立大数据公司,完善当地“城市大脑”“智慧大脑”建设。进一步推动数据“资源”向“资产”转变。广电融媒体运营主体可联合其他国有企事业单位成立大数据公司,推进当地“一网统建”,培育大数据产业生态,建立产业联盟、引导基金、科创平台,研究企业级数据资源的应用场景,发展大数据驱动的“广电+数字经济”新模式。让广电产业触角更深更广深入数字社会,自身造血机能更加强劲,再造广电主流媒体竞争发展新优势。

【责任编辑: 胥雪琪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