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液晶电视显示屏供应链的生产周期和库存现状

导语:显示驱动IC从IC设计到半导体晶圆代工,再到金凸块、封装、测试,大约需要8-10周时间。显示驱动IC是一个生产周期较长的元器件,加上半导体晶圆代工产能的瓶颈,更难有充足的供应。

  现在液晶电视显示屏短缺,面板价格迅速上涨。这种短缺不仅发生在显示面板上,还发生在玻璃基板、显示驱动IC、偏光片、T-Con(Timing Controller)等显示元器件上。

  另一方面,预计由在家办公和娱乐经济推动的强劲的市场需求将在2021年第四季度逐渐降温,同时2021下半年将新增一定的TFT LCD产能。液晶电视面板在2021年第三季度之前将处于供应紧张状态,但第四季度情况将有所改变。

  Omdia预测,2021年液晶电视面板价格将出现三个周期:

  价格上涨期(2021年第一季度 ─ 2021年第二季度)

  2021年1月至5月期间,新冠疫情的乐观情形仍将继续,出现以下现象:

  全球消费者对电视表现出强烈的购买欲。“在家"的趋势包括在家工作、在家学习、在家娱乐和在家购物。受益于"在家"趋势,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和平板电脑产品的需求依然旺盛。

  品牌商、整机厂商、OEM和ODM以及零售商都打算把渠道填满,以便销售更多的产品。

  全球电视品牌商和OEM厂商为完成业务目标不断采购更多的面板(并带有部分的重复下单)。

  面板厂商大幅涨价,以快速扭亏为盈。从2020年6月到2020年12月,液晶电视open cell价格已经上涨了40%-50%。而预计从2021年1月到2021年5月还会有30%-40%的涨幅。

  元器件短缺(玻璃基板、显示驱动IC、T-con、PMIC、偏光片)时常使供应链受挫,使整机厂商更加紧张,从而下达更多订单。

  韩国面板厂商正在改变关厂计划,将韩国的Gen7和Gen8延长运营至2021年。

  随着面板跟整机的价格不断地同时调高, 2021年下半年的不确定性和需求下调的风险在增加。

  价格平稳期(2021年第二季度 ─ 2021年第三季度)

  Omdia预测, 2021年6月至2021年9月是降温和市场平衡期,将出现以下现象:

  "在家"热潮降温,面板需求逐渐平缓。

  面板价格已连续12个月(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上涨。整机厂商和OEM、ODM厂商都达到一定程度的亏损,因此将逐渐控制采购订单。

  中国的新产能逐步增加,包括华星光电的T7 Gen10.5 TFT LCD厂、HKC Display的H5 Gen8.6 TFT LCD厂,以及现有产线扩建后的增量产能。(如京东方、华星、SIO等的Gen10.5 面板厂均在进行既有产能扩张的计划)。

  元器件短缺问题逐步解决。新的元器件产能(玻璃熔炉、晶圆代工)正在加紧建设。

  面板厂商认为,在面临消化产能的压力以及元器件短缺问题彻底解决之前,市场仍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尚没有理由下调面板价格。

  价格下跌期(2021年第四季度)

  Omdia预测, 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市场进入调整期,将出现以下现象:

  终端市场需求开始缩减,不过是在温和下调而非崩盘。因为终端品牌厂商仍需要补足目前过低的通路库存。

  随着产能的增加、元器件短缺问题的解决以及长期的业务关系压力,面板厂商开始面临产能消化的压力因此导致面板价格走低。

  价格竞争将从低线面板厂商开始。

  为了保持良好的盈利水平,面板厂商打算逐步降低面板价格。但整机厂商在看到需求大幅下降之前,都会对面板厂商施加压力。

  然而,从2020年第三季度到2021年第三季度,强劲的需求和持续的元器件短缺,让液晶电视供应链的生产周期(lead time)和库存管理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们看到这些变化是由以下事件引入的:

  几家玻璃厂的突发事故。

  显示驱动IC和8英寸半导体晶圆产能的持续短缺。

  终端市场电视需求和销售旺盛,激励液晶电视品牌商和OEM厂商将面板订单和需求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 "重复下单(double-booking)"(将相同的订单和需求预测提供给多家面板供应商)。

  终端市场液晶电视的旺销帮助零售商清理了库存,甚至还有订单积压无法满足消费者之状况。

  由于新冠疫情和隔离政策导致的货物激增和累积的供应瓶颈,使得全球液晶电视供应链和物流正面临严重的效率低下。

  飙升的面板价格引起液晶电视面板买家恐慌,要求增加面板分配。

  下表为Omdia最新分析的液晶电视显示屏供应链生产周期和库存管理情况,以及当前库存情况:

 我们来看看各液晶电视显示屏供应链节点的生产周期和库存情况:

  01玻璃基板

  玻璃基板在玻璃熔炉的生产周期约为4-5周,运输需要2-3周。像康宁、AGC、彩虹、NEG等玻璃基板制造商在中国都有本地的玻璃熔炉,以支持中国制造商,但也有大量的玻璃基板从他们在韩国和日本的熔炉运到中国。

  玻璃基板厂家一般会保持4-6周的玻璃基板原料库存。这些原材料包括石英粉、碳酸锶、碳酸钡、硼酸、碳酸钙、硝酸钡、氧化铝、氧化镁、硼酐、耐火砖等。

  面板厂通常会准备3-4周的玻璃基板库存,以确保TFT LCD晶圆厂在稳定的产能下顺利运转。

  不过,由于玻璃基板供应紧张,目前部分面板厂仅有1-2周的库存,有些甚至完全没有安全库存。中国大陆的某些面板厂由于玻璃基板不足,不得不降低8.6代线TFT LCD产线的产能利用率。

  02显示驱动IC

  显示驱动IC从IC设计到半导体晶圆代工,再到金凸块、封装、测试,大约需要8-10周时间。

  显示驱动IC是一个生产周期较长的元器件,加上半导体晶圆代工产能的瓶颈,更难有充足的供应。IC厂商(通常是IC设计公司)会保持5-6周的库存,以支持显示面板厂商客户。同时,面板厂商也会对显示驱动IC成品 ─ COB(Chip on board)或COF(Chip on Film)保持5-6周的安全缓冲库存。

  显示驱动IC不是一个简单的供应链,因为它涉及到许多供应商 ─ IC设计公司、金凸块制造商、晶圆代工制造商、PCB制造商、金线制造商、软膜制造商以及封装和测试供应商。

  目前显示驱动IC是液晶电视面板供应链中最短缺的元器件。大家都在零库存甚至负库存的状态下运行(这意味着IC供应商无法根据面板厂商的订单交货)。

  面板厂商被迫支付更高的溢价来获取驱动IC。同时,一些电视面板买家,如三星TV,正以其力量影响显示驱动IC的分配。一些面板厂如友达、群创、夏普分别与台积电、UMC、天钰科技(Fitipower)等IC厂商签订长期供货协议。

  03液晶电视面板

  液晶电视面板有三种形式 ─ pure cell(指没有驱动IC键合的cell面板)、open cell(指带有驱动IC和PCB的cell)和液晶模块(指带有背光单元的完整显示模块)。

  阵列和Cell的生产周期约为1-2周,然后模块还需要1-2周。运输周期很短,因为面板厂的库存量一直很低。因此,面板厂内的pure cell库存通常低至1-1.5周,也就是说只有7-10天。面板厂在高产能运作的情况下,必须以非常精简的WIP(Work-In-Process)来运行,否则将蒙受损失。

  在大多数情况下,面板厂商出货的液晶电视面板是以open cell的形式而不是液晶模块。液晶电视OEM/ODM或专业液晶模组厂商会将背光单元组装起来,使之成为完整的模组。这就是所谓的BMS(Backlight-Module-System)模式。

  对于面板厂或BMS厂商的LCD模块库存,通常是3-4周。换句话说,面板厂的库存通常是4-5周左右,包括所有的在制品和材料。

  然而,目前的情况有所不同。面板厂商面临着显示驱动IC的短缺,但他们不能就这样停止生产,因此一些面板厂商正在堆积pure cell的库存。中国大陆的几家电视显示面板厂商都在或多或少堆积一些pure cell库存,等待显示驱动IC的供应。pure cell的库存量达2-3周,高于正常水平。open cell的库存在1-2周。

  换句话说,pure cell(指没有驱动IC键合的cell面板)目前处于较高库存状态。

  04液晶电视OEM、品牌商、ODM和BMS厂商

  事实上,要量化每个供应链节点的具体库存水平是相当复杂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电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库存水平也不尽相同,这取决于他们在电视部件上的供应链资源(采购订单的交货时间都是不同的)、区域制造、与供应链参与者的VMI(供应商管理库存)、零售商的业务类型(线上vs线下)、零售商对安全缓冲的要求、促销季,以及电视制造商和零售商对库存补充的策略和灵活性等等。

  由于以下原因,全球一线电视品牌/OEM厂商和零售商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缓冲库存:

  SKD (Semi-knock down) /CKD (Complete-knock down)都在5-8周的范围内(包括在途的和open cell)

  船运约需3.5-4.5周(如从亚洲到美洲或欧洲)

  卡车或火车进行的陆上运输,以及海关清关大约需要1-2周时间

  区域工厂现场的液晶电视成品以1-2周作为安全缓冲库存。大多数电视厂商的成品电视库存并不高(主要是在当地组装),只要1-2周就足够了。一些液晶电视厂商的电视机成品的安全缓冲库存很低,因为它在中东的生产中心离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很近

  如今,由于港口(尤其是美国西海岸)交通严重堵塞,加上集装箱短缺,所有的交货时间都在变长。

  05零售商

  液晶电视零售商一般会与其重要的液晶电视供应商保持平均6周的安全库存。对于三星、LG电子这样的一线大厂和量产大厂,则会在其区域子公司再保留2周左右的安全缓冲期(包括电视品牌在当地的自有仓库),以保持零售商终端销售的平稳。

  与以往实体零售商有6周的安全缓冲期不同,线上零售商手头只有2周的安全缓冲期,但他们要求液晶电视厂商必须保持一定的缓冲库存,并承担库存销售的风险。

  一些大的零售商并没有所谓的 "安全缓冲"。他们的库存是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购买模式、零售商的促销计划等历史经验来安排和预测的。

  同时,如果是美国的退税季,零售商的安全缓冲期为4-6周。如果是美国的B2S(Back To School返校)促销季,32/40英寸液晶电视等低价畅销商品的安全缓冲期可以达到20周。这意味着,一些零售商可以根据促销和季节性的特点,非常灵活地进行库存管理。

  截至目前,整体来看,一线电视品牌/OEM在零售商端缺少1-3周的安全缓冲期。不同供应链节点的缺货程度不同,各企业的案例也不尽相同。

  Omdia认为在电视面板市场预计变化的2021下半年,除了产能与需求的供需比较之外,整个LCD TV面板供应链的库存状况将是影响2021年下半年面板价格的关键。

【责任编辑: 胥雪琪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