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欧阳钟灿院士:我国显示产业跻身世界第一梯队

导语:欧阳钟灿:“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为新型显示技术创新带来更多的机遇。”

“我国显示产业发展十分不易,显示产业的诸多成果是在党中央与政府对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正确指导与支持下取得的。”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

为突破我国电子工业“缺芯少屏”困境,政府和市场都付出很多努力和尝试。随着京东方等企业的崛起,我国显示企业开启逆袭的20年。2003年京东方以“海外收购、自主建线”模式开启显示产业发展之路;2012年,中国大陆显示面板产能达到全球产能的10%,首次超过日本;自2017年首次超越韩国,跃升为显示面板出货量第一之后,中国大陆显示面板产业产能持续增加,目前已经占据全球产能的一半以上,跻身世界第一梯队。

理性并购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早前,对于我国显示面板取得的卓越成绩,有些地方将其片面解读为依赖“产业规模扩张”,这也导致了一些落后的、低水平的面板产线被投资和引进,引发了资源浪费和后续开发困难,造成了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与质量效益提升之间的不协调、不平衡。谈到此问题时,欧阳钟灿呼吁:“一定要防止盲目引进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生产线,共同维护显示产业良性竞争环境。”

“对于类似这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行为,政府早已‘重拳出击’,建立了窗口期指导制度。”欧阳钟灿告诉记者。早在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明确了我国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的总基调——引导产业区域集中发展和投资主体集聚,重点支持有条件、有基础的企业在产业聚集地发展,形成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区域产业集群。

而投资主体的聚集恰是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发展的体现——更多资源和产能向龙头靠拢,我国显示面板产业集中度和面板供应链竞争力得以提升,行业竞争也更加有序。2020年我国显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兼并重组速度加快,龙头企业的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京东方完成对中电熊猫南京8.5代液晶产线、成都8.6代液晶产线两条产线的收购后,形成了5条8.5代线、1条8.6代线、2条10.5代线的液晶面板产能矩阵,稳坐全球产能第一。群智咨询预测,成功收购中电熊猫产线后,2022年,京东方在全球大尺寸LCD市场的份额将提升至28.9%。

“收购中电熊猫完善了京东方技术和产品布局,提升了行业集中度,引领和优化了产业环境,对于推动全球半导体显示行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欧阳钟灿解释说。中电熊猫两条生产线均为IGZO(金属氧化物工艺)的液晶生产线,该技术与京东方的技术实现了优势互补。欧阳院士判断:“京东方收购中电熊猫对于我国显示产业聚集发展具有示范作用和重要的意义。”

技术创新为显示产业注入生命力

“TFT-LCD市场占比约为65%,仍是市场的主流应用;蒸镀OLED市场占比约28%,激光显示占比约6%,其他显示技术则基本处于前期发展阶段。”这是欧阳钟灿在DIC2020演讲时对几种主流显示路径市场占有率的分析。

“科技创新是否赋予液晶显示旺盛的生命力?”面对记者的提问,欧阳钟灿给予肯定的回答。他判断“在科技创新力量的驱动下,以京东方BD Cell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将促进液晶产品持续释放生命力。”基于丰富的科学理论积累以及液晶显示产业发展历史,他一直坚信液晶显示产业的光明前景。“在电视大屏赛道上,液晶面板在寿命、价格和性能等方面都更具有优势。”欧阳钟灿对记者说。

“我国显示产业取得的成就是在党中央与政府对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英明指导与支持下取得的。”这是谈到我国显示产业过去20年的逆袭历史时,欧阳钟灿最大的感受。作为显示产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党中央一直给予显示企业持续的关注和支持。2016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到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摆在第一位,一定要牢牢把创新抓在手里,把创新搞上去。

欧阳钟灿回忆说。我国显示企业攻坚克难,啃下一个个技术“硬骨头”,不断提升液晶面板的显示性能,开拓了若干创新应用场景。2019年京东方创造性地推出了BD Cell技术,不仅提高了LCD的对比度,功耗和成本方面也更具优势。针对显示产品的蓝光伤害眼睛的问题,京东方还创新性推出低蓝光显示解决方案。“有害蓝光波长在415纳米至455纳米,可直穿眼底黄斑区,若使用时间过长,用户会出现眼干、眼涩、眼疼、眼涨、眼疲劳等各种症状。如果小孩长期看这样的屏幕,会对眼睛造成较大的伤害 。”欧阳钟灿指出。而京东方的低蓝光显示解决方案,通过采用长波LED方案,以及蓝光波峰红移技术,实现全色温范围内的低蓝光,在大幅降低415纳米至455纳米波段能量输出的同时,还能完美还原显示屏真实的色彩。

厚积薄发的显示技术新势力

“液晶显示技术产业化始于日本、OLED显示技术产业化始于韩国。我们有理由相信,将来更先进的显示技术,如Micro LED有可能在我国首先实现产业化。”欧阳钟灿认为,“继续发展液晶显示产业实现后来居上,我国在AMOLED柔性显示和Mini/Micro LED等新型显示赛道具备领跑潜能。”

欧阳钟灿告诉记者,在柔性显示领域,我国已经拥有超过20年的技术沉淀,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上双双突破。“从2001年起,京东方就开始着手研究AMOLED,实现了柔性显示技术创新,其‘面向移动应用的高分辨率柔性可弯折AMOLED显示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获2019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近两年发布的摩托罗拉、LG、OPPO等全球知名手机品牌都采用了京东方柔性显示屏。

作为全球显示龙头企业,京东方正在加快具有更高规格、更高信赖性的折叠屏的开发和量产,并取得瞩目成绩。2020年,京东方配合OPPO首发了滑卷屏技术。京东方还将推出更薄模组厚度、更小卷曲半径的下一代滑卷屏,持续降低整机厚度。在屏下应用方面,京东方率先实现了业界领先的400PPI的柔性屏下摄像头技术,将产品的屏占比提升到近100%,显示画质更加细腻,可有效解决屏幕摄像孔边界的锯齿问题,实现更好的柔性显示效果。这些技术都会在未来的手机应用中展现出来,带给柔性产品更多创新空间。

除了柔性显示,Mini/Micro LED在商业显示、商务会议、舞台演出、体育赛事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谈及近两年热度持续攀升的Mini/MicroLED,欧阳钟灿介绍说,我国传统LED产业具有强大技术底座,“全球约2/3的传统LED产业链资源在中国大陆,我国在Mini/Micro-LED领域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龙头企业林立。LED芯片有三安光电、华灿光电、乾照光电,LED封装有木林森、国星光电、瑞丰光电。显示面板企业如京东方,凭借其领先的LCD产业链基础,成熟的半导体技术和先进的LED固晶技术走在了Mini/Micro LED行业前列。”欧阳钟灿介绍道。目前,京东方首创的玻璃基主动式IC驱动Mini LED产品预计近期量产,为Micro LED产品进入消费级市场奠定基础。

随着国内各大面板、设备、芯片及终端厂商积极布局,我国Mini/Micro LED产业仍将保持快速成长。高工产研LED研究所调研数据显示,2020年Mini/Micro LED等领域新增投资已接近430亿元,较2019年实现了数倍增长。

8K+5G为显示产业带来新机遇

在5G商用的大背景下,我国超高清显示产业近年来取得跨越式发展。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8K超高清频道试验开播、央视春晚实现8K直播、中国高动态范围视频标准HDR Vivid开始全面商用,助推我国超高清显示产业迈上新台阶。

“2017年,我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了‘为迎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召开促进我国4K/8K超高清显示、超高清影像产业发展,建议国家新闻出版署、广电总局尽快部署开通4K/8K电视频道’的提案。借助2022年北京举办冬季奥运会这一历史契机,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链将得到快速发展。”欧阳钟灿告诉记者,“显示企业早已预见,5G网络建成将给显示产业带来巨大商机。”

其实,早在2017年京东方就开始推进“8425”行动计划,即推广8K、普及4K、替代2K、用好5G,多年来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探索8K+5G的相关实践,助力国家大剧院“华彩秋韵”线上系列音乐会实现全球首次舞台艺术“8K+5G”直播、国庆70周年8K+5G远程直播、2019FIBA篮球世界杯期间“8K+5G”超高清视频转播车进行转播实验等,这些都是我国8K+5G发展的典型案例。

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显示已成为万物互联的端口,赋能物联网的应用场景,以京东方为代表的显示巨头已走出这一步,形成以半导体显示事业为核心的“1+4”航母事业群,将全球领先的显示技术、传感技术及智能制造能力,与人工智能、大数据、5G、云计算等技术相结合,创造物联应用的无限可能。

对于显示企业提前谋划布局物联网的战略,欧阳钟灿给予充分肯定:“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为新型显示技术创新带来更多的机遇。”

【责任编辑: 胥雪琪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