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贵州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探索与实践

导语:2019年5月底,贵州88个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全部通过验收投入实际运行,实现了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覆盖,在全媒体矩阵建设、受众覆盖、功能建设、传播影响、技术支撑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效果,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本文作者:张晓迪

  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当前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一项重大部署。2018年10月,贵州省全面启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从省级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和路径规划,坚持一体化发展,强调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强化保障,采取超常规举措加力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2019年5月,贵州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在全媒体矩阵建设、受众覆盖、功能建设、传播影响、技术支撑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效果,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2018年10月,贵州省全面启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从省级层面立足受众阅读习惯和信息需求的深刻变化,做好顶层设计和路径规划,坚持一体化发展,强调从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强化保障,采取超常规举措加力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2019年5月底,贵州88个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全部通过验收投入实际运行,实现了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覆盖,在全媒体矩阵建设、受众覆盖、功能建设、传播影响、技术支撑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效果,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贵州县级融媒体中心总体建设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按照中宣部的统一安排部署,2018年10月19日,贵州省召开全省县级媒体融合发展大会,全面启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工作。贵州省委高度重视,省委主要领导专门作出批示,强调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把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作为落实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从政策保障、项目安排、资金投入等方面提供重点保障。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具体安排部署,多次深入基层实地调研并召开推进工作会议,采取定时间表、定路线图、定工作量、定责任人的“四定”措施,超常规推进建设场地、机构改革、人员培训、经费保障“四个落实”,加力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2019年3月底,贵州88个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全部建成挂牌(另有8个经开区融媒体中心同步建成),经过两个月的调试完善,于5月底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并投入实际运行,用8个月的时间实现了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覆盖,进入“全国第一方阵”。部分省(区、市)先后到贵州学习考察媒体融合发展工作。贵州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成效在2019数博会、深圳文博会、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受到与会者关注。

  把握历史机遇、坚持一体化发展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都高度重视基层宣传工作,多次制定推行县域媒体机构性调整的方案,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县域媒体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从中央层面布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加强县级媒体力量,夯实基层宣传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贵州把握历史机遇,强化升级统筹,坚持一体化发展,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取得“六大成效”,有效加强了县域媒体力量,全面高效完成了媒体融合的县域布局。

  一体化布局,基本实现6个100%

  为倒逼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贵州从一开始就提出了6个100%建设目标,现均基本实现。一是全省88个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全面建成运行,建成率达100%;二是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均建立了全媒体内容管理系统,具备集中指挥、采编调度、高效协调、信息沟通等基本功能,中央厨房建设率100%;三是县级融媒体中心移动端首发率基本达到100%;四是各县原有媒体机构均已完成整合,县级融媒体中心采访力量迁入融媒体中心率100%;五是除部分年龄偏大人员外,县级融媒体中心复合型、全媒体新闻采编人员占比接近100%;六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全部整体接入“多彩贵州宣传文化云”,实现新闻资源共建共享率100%。

  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基本建成全媒体矩阵

  县级融媒体中心逐步将政府部门、乡镇(街道)所办政务信息网站和“两微一端”等进行整合,实行统一办公、统一管理、统一运营。全省88个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已全部建立新媒体矩阵,其中建成微信、微博、网站、客户端、头条号、抖音号等6个以上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县级融媒体中心达60%以上,初步形成分众传播、分类覆盖的格局。

  注重流量聚集,受众覆盖极大拓宽

  集中力量打造县级融媒体中心客户端等平台载体,着力提高下载量、日活率,县域内受众覆盖面大幅增加。截至2019年7月,红花岗区融媒体中心“今日红花岗”APP累计下载量达88万多人次,为该区总人口65万人的135%;桐梓县融媒体中心移动传播矩阵用户覆盖40万人,阅读量达5063万人次,“娄山关”微信公众号进入全国区县级台微信公众号百强并稳居前50名。

  推动内容与技术深度契合,传播能力有效提升

  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建成以来,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推出了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作品,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进一步提升。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多彩贵州网邀请代表委员通过设在北京的融媒体演播厅,连线万山区、惠水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进行现场访谈、实现无缝对接。新华社支持建设的石阡县融媒体中心,通过央视新闻移动网推出《贵州石阡:甘溪乡干群同唱“我和我的祖国”》快闪点击量达60万+。2019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荔波县融媒体中心抖音号“抖”出了2亿次的播放量,50万人前往荔波打卡,把数据流变成了人气流和经济流。

  强化用户思维,功能建设不断完善

  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着力健全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信息枢纽三大功能,亮点频出。石阡县融媒体中心2019年5月荣获新华社“现场云优秀融合奖”,2019年年底,新华社将在石阡县召开“现场云与脱贫攻坚宣传报道论坛暨全国中西部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场会”;桐梓县融媒体中心已开通39项便民服务,可申请办理147项行政业务。

  充分发挥先进技术支撑引领作用,形成有力技术平台支撑

  县级融媒体中心统一接入省级技术平台、全国省级层面首个覆盖整个宣传文化系统的云平台——“多彩贵州宣传文化云”,在技术数据指标、生产流程架构、信息分发渠道、数据采集分析等方面,建立统一的数据资源结构,实现各平台间以及报、刊、台、网、端上的内容资源“无障碍”流动传播。平台支撑主要有“四大功能”:一是融汇数据打造“聚合器”。有效整合报、刊、台、网等媒介资源,接入网信、文化、文产等业务板块数据。二是链接平台打造“连通器”。一期建成工作协同平台、数据开放平台,统一API网关,联通联动省、市、县三级平台,推动内容资源跨区域传播。三是应用场景打造“推进器”。接入的各平台统一架构、统一资源、统筹利用,实现新闻推送一体化、内容管控一体化、舆情跟踪处置一体化。四是技术支撑打造“服务器”。为县级融媒体中心提供线索汇聚、图形图像视频编辑审核、内容生产监控与互联网传播分析等应用技术服务,打造全省宣传文化系统信息枢纽。

  加强顶层设计规划,超常规举措推进转型升级

  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调整优化媒体布局,“推进机构、人事、财政、薪酬等各方面的改革”,[1]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很难依靠单个县的力量分别推动。

  同时,各个县在经济发展水平、现有媒体情况、县域人口数量等各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也不能以一刀切的形式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因此,站在省级层面制定一个相对统一的建设标准和推进机制,既提供好政策保障,又为各地自行探索留出空间,并合理的开展督促工作,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高效推进的重要前提。

  强统筹,“四定措施”压实责任

  加强省级层面统筹,夯实制度保障,以贵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相关文件,制定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重点支持县工作方案》《贵州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指导手册》等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方法路径。召开全省县级媒体融合发展大会,明确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县委书记“一号工程”,明确省3家主要新闻单位分片区支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采取定时间表、定路线图、定工作量、定责任人的“四定”措施,确保了在2019年3月底前88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全面保质保量建成挂牌。

  强指导,“四个一机制”倒逼提速

  省委宣传部建立“四个一”机制,即一个联席会议机制,出台《贵州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一个月召开一次省级调度会;一个月开展一次实地调研指导;一周出一期工作简报。强化对各项工作的指导落实,营造比学赶超的建设氛围。

  强督促,“四个落实”夯实基础

  各县市区党委宣传部主要抓好“四个落实”。一是场地落实,根据各县实际情况,实行一县一策,满足中央厨房建设需要即可;二是人员落实,县委书记负总责,县委宣传部长为第一责任人,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三是机构改革落实,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与市县机构改革同步安排、同步推进,机构改革后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编制人数平均在40人左右;四是资金落实,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省委宣传部补助资金、各县专项资金匹配投入。

  强示范,“四级联动”整体推进

  着力将中宣部重点联系推动县桐梓县和盘州市打造成示范样板,同时明确省委宣传部重点联系推动9个县的融媒体中心建设,各市州打造1至2个融媒体中心建设样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中宣部重点联系推动县示范带动和省市县三级联动,形成四级共进,整体推进的态势。2019年1月20日,在桐梓县召开了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

  强验收,“四个环节”严把关口

  一是制定标准,结合实际制定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检查验收18项细化评估指标。二是组建专班,省和市州党委宣传部共组建11个验收组,分片开展验收工作。三是实地检查,逐一对照指标开展实地检查验收。四是全面评估,根据实地检查和各验收组提交的报告,通过全面评估,全省88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满足基本要件和具体量化指标,全面投入运行。

  强培训,“四种渠道”锤炼基本功

  一是专班蹲点培训。坚持建设与培训同步、建设与管理同步。从启动建设开始,3家省主要新闻单位分别派出技术专班30个110人次,到对应承建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开展蹲点式、菜单式现场教学培训。二是集中专题培训。充分利用部校共建新闻学院阵地、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天眼大学”、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学院”、多彩贵州网“众望大数据学院”等学习培训平台开展专题培训。自2018年10月以来,省级层面已连续组织6期相关专题培训班,主要邀请国内专家学者围绕县级融媒体中心主题报道、打造爆款产品、提升用户覆盖、优化政务发布、提供便民服务、系统应用及安全等进行现场授课和研讨交流。三是跟班定期培训。组织县级融媒体中心采编人员,分批到省主要新闻单位进行跟班轮训,累计轮训900余人次。四是视频远程培训。开设“多彩贵州传媒大讲堂”,先后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28人,就媒体融合、新闻传播、广播电视编导等重点领域内容进行现场授课。通过网络视频远程教学,同步覆盖到县级融媒体中心采编人员。

  深入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当前,贵州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全面建成,部分县级融媒体中心在舆论引导、服务群众等方面都已初具影响。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使用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程,各县融媒体中心发展不均衡、内容创新生产能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完善、缺乏稳定持续的盈利机制等普遍性问题在各县级融媒体中心均不同程度存在。强化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需要扎实抓好建设运行管理等后续各项工作,确保县级融媒体中心功能完善,安全高效有序运转,切实进一步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服务力。

  切实加强改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功能建设和运行机制

  省委宣传部持续发挥省级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和解决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市州、县市区党委宣传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围绕县级融媒体中心“三大功能”要求,对“媒体+政务”“媒体+服务”“媒体+电商”“媒体+旅游”等落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尽快将数据、信息、服务等向县级融媒体中心汇聚。指导督促县级融媒体中心进一步建立健全采编播发流程、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探索建立科学完整的县级融媒体中心评价体系

  “评价什么就提高什么”,[2]表明评价工作有激励效应。在贵州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过程中,推出了检查验收18项细化评估指标,对县级融媒体重视是否建成进行了科学的评价。下一步,各市州、县市区党委宣传部对照省委宣传部检查验收清单和整改要求,督促迅速整改落实到位。同时还应针对各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功能发挥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以具体化、量化的指标对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行情况进行评价考核,指导县级融媒体中心良性运转。

  全面启动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实地技术指导和现场教学

  “信息技术是媒体融合发展的主要驱动力”,[3]相关从业机构和从业人员必须保持对技术的高度敏感。一方面要熟练运用现有技术架构服务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运转,一方面要密切关注5G、VR、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手段会对媒体发展造成的影响,并积极运用推广。近期,县级融媒体中心教学培训工作将从“以建为主”转向“以用为主”,从“集中培训为主”转向“现场指导教学为主”。贵州3家省主要新闻单位派出技术专班,对每个县开展每周1次的现场指导教学,重点解决应用系统使用问题和全媒体人员培训问题。长期来看,要以省级技术平台“多彩贵州宣传文化云”为龙头,做技术更新的领头羊,以省级层面的更新带动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更新发展,切实把握媒体融合的时代脉搏,以新技术手段服务传播力的提升。

  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内容建设与全民阅读深度融合

  阅读既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文明进步、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石。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纵深发展,许多专家和学者提出,当前已进入“后阅读时代”,大众阅读呈现出新的特点。媒体是阅读产品的重要生产者,应积极探索县级融媒体中心通过设置读书栏目、举办读书活动等方式,结合融媒体时代受众的阅读习惯,倡导全民阅读,引导优质阅读。

  实施版权战略打造核心内容产品

  版权保护是互联网环境下内容生产者面对的一大难点和痛点。优质的新闻作品和文化作品是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核心资源和宝贵资产,“网络内容建设需要充分尊重和维护知识产权”,[4]合理的版权保护制度是激励内容生产的重要力量。下一步,贵州将探索从机制到技术全方位推动,从省级层面对媒体融合发展的版权保护与运营进行总体规划部署,切实激发内容生产者的积极性,发挥优质内容产品版权长尾效应,拓展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盈利渠道,服务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

【责任编辑: 白晶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