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直播带货潮过后,广电MCN会成为各大媒体的创收“救命稻草”?

导语:在媒体融合转型的浪潮下,众多电视台或者媒体开始通过广电MCN介入电商直播带货业务。正所谓“无下沉,不带货”,主流媒体和电视台积极拥抱“直播带货”等新形态、新形势,推过广电MCN等方式进行创收的思路,也为媒体融合提供新路径,带来新启示。

  近期,最火的名词莫过于“直播带货”,而对于媒体、电视台而言,随之带来的就是对于广电MCN的讨论。

  此前,全天候融媒(ID:mc24hour)也针对直播带货、以及直播带货助力脱贫攻坚做过报道,而在直播带货的背后,对于媒体或者电视台而言,此前全天候融媒转发的《拆解广电MCN》一文中也曾提到,最近一个月,和广电各路掌门人接触,几乎言必谈MCN,而谈到MCN,又绕不开直播带货,MCN似乎成了广电媒体在下滑通道中寻求生机的一根救命稻草。

  本周,在全天候融媒转发的文章中,无锡广电邓雁京也曾提到,早在2018年年底,无锡广电推出了以员工兴趣专长为纽带的媒体人工作室“百室千端智慧联盟”。“百室千端智慧联盟”项目自2019年以来,共发起188场活动、593场直播,总人气达3225万,实现经营收入500多万元。此项目被评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19年度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典型案例”。

  对于大多数媒体或者电视台而言,广告经营正在顺势而为,不断创新,拓展出新的发展路径,而从这方面看,“直播带货”似乎是一项盈利多、操作简单的创收新模式,许多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而广电MCN自然成为了广电媒体在下滑通道中寻求生机的一根救命稻草。

  直播带货入局,广告与电商创新经营开始挂钩

  如今,疫情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线上传播日益成为常态化,广电原本就在下滑的广告收入由于疫情再次受创,这些客观因素都在鼓励从业者跳出广电思维,在互联网大发展的背景下,寻求新的盈利方式。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中, “央视boys”——康辉、撒贝宁、尼格买提、朱广权将“合体”在央视新闻客户端、国美美店微信小程序、京东等平台进行“直播带货”。在3个小时的时间里,成交额超过了5亿,观看人数也超过了1000万。

  “四个男人一台戏而且还是群口相声,在小品的过程中买东西”“ 有梗有内涵,比综艺还好看”是不少用户的直观感受。

  毫无疑问,直播带货从未像如今这样火爆。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电商直播用户规模达2.65亿,占网购用户的37.2%。不同于与专职主播带货,央视主持人直播对用户来说,更具有新鲜感和观赏价值,可以看做是一种影响力变现为品牌传播力的营销行为。

  1、媒体直播带货渐趋常态化

  当然,如今,不少媒体和广播电视台已经积极整合广告与电商等其他经营,平台带货、节目带货、主持人等带货行为开始渐成常态。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公益行动近期火爆全网,累计为湖北卖出商品超1亿元,凸显了强大的传播力、影响力。
  · 北京卫视开通专属手机淘宝官方商城,吉林广播电视台开发“七天食堂”的电商销售模式,
  · 贵州广播电视台家有购物频道建立视频电商团队,在抖音上建立蓝V和网红账号,销售自有商品等,各具特色,可圈可点。
  ·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成都市广播电视台、长沙市广播电视台等大力开发MCN业务,不断探索直播带货等新的经营模式,值得关注。

  可以看到,直播带货今正在成为新的热点。而早在之前,电视台主持人在抖音做短视频博主,进而开始直播卖货的,也同样不少。

  2、主持人化身“带货主播”,涉及多种内容

  金龟子、尼格买提、张丹丹……这些或在全国,或在当地有一定认知度的主持人们,在抖音上的流量,已经相当于一个肩腰部博主,粉丝数在100万-400万不等。

  这些主持人化身主播后,涉猎的内容也很多样:美妆时尚、母婴、创意搞笑、健身……不一而足。看得出来,这些账号有着明显的商业运作痕迹。更有趣的是,它们基本由当地电视台自建的MCN机构运营。

  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各个地方广电均在MCN机构上均开始有所布局。湖南娱乐频道、成都电视台、浙江卫视、哈尔滨广电……面对市场上早已不新鲜的MCN领域,对于传统电视台来说,却是一片未知地。在卫视主持人转战短视频博主背后,广电MCN不仅是主持人在开辟网络新战场,更是传统电视台挽救颓势的又一次自救。

  化身“网红主播”的广电MCN背后,是自救更是弯道超车

  其实,对于电视台的体系而言,它和MCN模式实际上有着天然的高适配性。依靠广电系统自身的人力、资源,以及更高品质内容,是否能够在MCN这片红海突围,占领一片自己的地盘,甚至弯道超车呢?

  1、主持人化身“网红主播”,广电MCN运作的主要模式

  如今,主持人化身“网红主播”是广电MCN运作的主要模式。有一部分主持人,将抖音账号做成了自己本职工作之外的另一个商业变现手段。他们以地方台主持人为主,多来自湖南、四川、浙江等地的广电传媒集团,发布的内容也更加垂直细分,并有专业团队包装运营,多为时尚美妆、母婴育儿、健身、房地产等,较容易商业变现。

  如“张丹丹的育儿经”,博主是湖南卫视主持人张丹丹。内容主要分享母婴相关知识、绘本教育等,针对2-3岁婴幼儿教育问题,如“爱发脾气摔东西的孩子,到底怎么办?”“孩子专注力差,到底是怎么回事”等。目前抖音上作品总数79条,粉丝192万,在母婴垂直领域中颇有影响力。

  实际上,卫视主持人的身份,本就受到众多MCN机构的青睐。此前,浙江广电集团多名主持人就入驻布噜文化MCN,领域包括娱乐、综艺、创意、时尚、母婴类等。

  具体来说,对于众多主持人而言,他们本身的形象、职业素养好过未经专业镜头训练的素人,无论是对内容的把控还是镜头表现力都更胜一筹;其次,有电视台背景的信誉背书,使得传播的内容更可信;另外,主持人在电视机前端庄严肃的形象在短视频中被消解,这种反差,也会让受众有新鲜感。

  除此之外,找准主持人本身的特质打造人设,领域足够垂直,一个由广电主持人做博主的短视频账号,也不难获得高流量和良好变现。

  从2018年开始,许多电视台开始陆续成立自己的MCN机构。这些流量带货双丰收的主持人账号,也多“羊毛出在羊身上”,由自家电视台的MCN机构代理。

  2、不断布局MCN业务

  主持人张丹丹所在的湖南娱乐MCN,是由湖南娱乐频道创建的MCN机构,是湖南广电的二级单位;刘羊漾签约的云上新视听,属于成都广电的全资子公司;晏维签约的中广天择,是湖南长沙广电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除此之外,浙江广电、哈尔滨广电等地方广电系统,也均在今年开始布局MCN业务。

  尤其是考虑到市场环境,在当下愈发要求政策安全的大环境下,也是不可忽视的优势。相较于市场化MCN机构,电视台对于内容的把控更严格。因此在平台更倾向于找寻“内容安全”的供应商时,电视台的内容就成了优选,反而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出路。在此基础上,如果加上商业化的运营思路,电视台MCN机构亦会更完善。

  说是隶属于电视台,湖南娱乐MCN机构作为最早发展起来的广电MCN机构之一,值得学习,它的商业链条与市场化MCN的网红签约模式相同:纯素人博主孵化、网络现有账号签约、名人红人的合作,以及负责账号全部的包装、运营、推广的经纪合约。

  据悉,目前湖南娱乐MCN旗下共有70多个账号,总粉丝量在6600万左右,还在继续增长。其中有8个账号的营收可达到月入近百万,“张丹丹的育儿经”是其中之一。另外,叨叨酱紫、潘大甜、一个大金意、张之助竟然等账号,均有不错的营收。
 
  当然,优势之外,广电MCN的发展阻碍对于电视台或者媒体而言也很明显。主持人化身网红主播,在各个平台制作能获取用户信任和喜欢的内容,并化身可以创收的”带货主播“,立住自己的人设,是MCN机构成功的关键,而这可能需要主持人完全跨界或者越界,凭借此前在其他领域的优势,做好在新平台上的着陆。主持人可以成为广电MCN机构中网红事业部的发动者与催化剂,但如果一定要下场,就要做好完全转行的准备。

  当然,在做好内容制作后,MCN机构还需要进一步做到对接市场上各类细分领域的需求,才能真正朝市场化运营策略靠拢,最终帮助电视台或媒体实现真正的“自救”,甚至做到”弯道超车“。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入局MCN,MCN机构正在成为传统广电的“将来进行式”。背靠强大资源和内容,广电系统会借助这一波浪潮实现弯道超车,还是无法适应而被拍在沙滩上,至今为止,还是个未知数。

【责任编辑: 张丽欢 】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