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ICTC2019】樊紫苑:“智慧·平安峪泉”——打通“雪亮工程”乡村建设最后一公里

导语:宝鸡广电网络传媒公司总经理樊紫苑指出,“智慧﹒平安峪泉”项目,汇集了广电网络“集客”人员的智慧大成,围绕政府公安部门警务提升需求,村务管理需求以及峪泉村居民的生活服务需求三个方面,以“融平台”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广电“三屏一声”的服务功能进行建设实施。

  10月25日,第二十七届媒体融合技术研讨会(ICTC2019)在杭州黄龙饭店举行。在集客业务发展高峰论坛上,宝鸡广电网络传媒公司总经理樊紫苑进行了题为《“智慧·平安峪泉”——打通“雪亮工程”乡村建设最后一公里》的演讲。樊紫苑指出,“智慧﹒平安峪泉”项目,汇集了广电网络“集客”人员的智慧大成,围绕政府公安部门警务提升需求,村务管理需求以及峪泉村居民的生活服务需求三个方面,以“融平台”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广电“三屏一声”的服务功能进行建设实施。

图为:宝鸡广电网络传媒公司总经理樊紫苑

  以下为演讲精粹:

  在世界经济体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我们又迎来了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5G”元年,在众目的期待与质疑中,广电网络如何“淡定”当下,“激情”未来,精准把控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最后转型期,是我们每一位业内人士所要面临的,需要深度研判,携手共进的使命与担当。

  宝鸡广电网络传媒也正是在直面压力与动能的转换中,紧紧跟随省公司战略思维,以“四新战略”、“1+4”工程为发展引领,以“雪亮工程”项目在陕西省的建设引领为转型机遇,过程中求新求变,不断寻找行业竞争优势,将集客类项目“平台+线路+终端”模式的“单一化”,通过植入“产业融合”的发展理念,使之变得“多元化”。

  “智慧﹒平安峪泉”就是我们在去年七月,依托“雪亮工程”项目建设,针对社会治安的盲点,社区、乡村综合管理的难点、痛点问题,围绕政府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的执政理念,结合城镇村在治安、便民、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充分融合公司“广电智慧社区﹒美丽乡村”和“平安智慧小区”项目的服务资源和运营经验,通过政企合作的模式,为峪泉村量身打造的。

  项目实施运营后,宝鸡市公安局将“智慧﹒平安峪泉”作为“雪亮工程”向群众居所延伸,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优秀案例向国家公安部、陕西省公安厅推荐,并得到官方与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充分肯定。今年三月,公安部组织中央媒体采访团,走进宝鸡峪泉村,将村里的治安建设作为“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的弘扬、延伸,进行了宣传推广。

  项目实施背景

  宝鸡市渭滨区峪泉村位于宝鸡市桥南地区繁华地段,属于“城中村”性质。全村3个小组,435户,共计1596人口,因所属区域的特殊性,流动人口暂住量高峰期达11300余人。由于人口密集,流动性大,人员复杂,治安情况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被列为辖区公安局实施安全治理的重点防范区域,也是治安事件的“频发”区。早期,峪泉村村委会也针对村里的安全治理,组织村民担任“网格员”进行义务巡逻,并在各村组主要位置,安装了电子门禁、监控探头,但因管控建制缺乏“体系化”,实施成效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如果说宝鸡“平安智慧小区”项目是在“雪亮工程”项目背景下孕育孵化而生的,那么,“智慧﹒平安峪泉”就是“平安智慧小区”项目在村级领域的又一个大胆突破,更是宝鸡广电网络传媒围绕政府“平安共建”工程,为峪泉村量身订制的一幅“作战指挥图”。

  项目实施定位

  “智慧﹒平安峪泉”项目,汇集了广电网络“集客”人员的智慧大成,围绕政府公安部门警务提升需求,村务管理需求以及峪泉村居民的生活服务需求三个方面,以“融平台”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广电“三屏一声”的服务功能进行建设实施。

  在满足警务需求方面,公司不仅严格按照“雪亮工程”技术要求,在完成视频监控摄像头布点的规定动作基础上,结合公安局“四单一图”标准,将峪泉村每家每户的门牌号及户主姓名标注于视频地图,明确标记每个布防监控摄像头的点位,同时提出将村委会“警务室”改造为“视频监控综合调挥指挥平台”和案件研究室的建议并付诸实施,实现了“视频监控综合指挥平台”在“村一级”建设的项目试点;同时,在满足村务管理和居民生活服务方面,公司充分发挥视频监控、智慧门禁、人脸识别等功能应用,并与“广电智慧社区﹒美丽乡村”在信息服务、家居养老、商务便民等智慧家庭服务领域的发展实现融合,以“秦岭云”系列品牌为依托,为项目赋能提质,不断提升融合媒体网络运营商的综合服务能力,打通“雪亮工程”服务乡村建设,服务广大用户的“最后一公里”。

  (一)围绕平安建设需求,全方布控、搭建平台

  根据政府公安部门需求,项目在峪泉村公共安全重点防范区域的103个点位,分别安装高清视频监控摄像头,在入村主干道路,安装人像抓拍系统,同时在峪泉村警务室搭建了覆盖全村的“视频监控综合指挥平台”。平台数据集村务管理、村民信息、车辆管理等功能于一体,同时向上一级公安“视频监控综合指挥平台”推送,实现上下联动,分级管控。同时,“云技术”的应用,满足了村组治安“网格员”与民警实时通过手机、电脑等工具进行信息传递和指令调度,即时精准掌握各类数据。

  “平台”系统录入的居民“实名”信息,与人脸识别系统相结合,方便了“平台与平台”之间,“点对点”之间的信息实时回传,满足第一时间预警发布和各类预警信息收集。在日常治安管理中,当视频监控中发现可疑人员或可疑事件时,警务室会立即将情况通过“三屏一声”发布预警信息,引起村民的警觉、防范,特别是警务室人员在视频监控中看到实时发生的纠纷问题,能迅速确定点位,带领村治安联防队员到达现场进行制止和调解,把一些可能引发治安问题的隐患消除在了萌芽状态。通过“平台”系统的即时通信,形成全新高效的“居民+村治安巡防+警务室”的警民联动治安模式。

  “平台”系统对警务信息共享渠道的打通,把过去分散、不确定、孤立的信息,变为现在的全面统一、互联互通,从根本上消除了预警信息不畅,无法共享的警情传递“壁垒”,实现了治安管控工作的智能化、动态化,使村内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得到有效管理和精准服务,打造出峪泉村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治安新局面。

  “平台”系统切实把治安现场直接与警务室、公安局连接了起来,就相当于把公安局建在了峪泉村内,使村里公共治安工作的复杂性、困难性得到迎刃而解。出警快、铁证足的优势,更促进了公安部门办案效率的明显提升,对心存侥幸,预谋犯罪的不良分子,也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在峪泉村视频监控平台运行的一年多时间里,智慧防控效果已经凸显,峪泉村由过去的高发案治安乱点转变为现在的“零发案”区域。

  (二)围绕村务管理需求,强化宣传、服务民生

  峪泉村的视频监控平台对于村里的治安治理,只能说只治了标,而要真正到达治本,还在于村内居民整体素质的提升。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基层文化建设的网络化平台及载体滞后和缺失,造成了基层单位文化建设阵地的薄弱。作为市区老旧城镇村,峪泉村更是如此,村民大多在市区购房外迁,村里多为租住户,居民流动性强,村内的文化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多年来一直缺失。

  在实现峪泉村视频监控平台与村民电视屏对接的同时,宝鸡广电网络传媒公司还为村民建设开通了专属的“智慧窗”服务、应急广播服务。通过信息的双向互通,使“智慧窗”成为村内居民与村委会联系的桥梁。全方位、综合性的信息传递,更满足了住户信息化、智能化、互动化和协同化的服务需求,使峪泉村的生活环境更加安全、便利,促进了当地居民生活的更智慧、更幸福、更文明。

  近一年来,峪泉村村委会通过公司搭建的“智慧峪泉”门户平台,针对新村建设、党员教育、身边好人好事等,开办宣传栏目,发布村务信息,让村内居民通过电视、电脑、手机、广播了解村情、村貌,用信息化的手段推动政务公开,真正建立起共鉴共策的互动平台。村委会还通过对举办的关爱行动、村里好人好事在智慧平台上的宣传,进一步聚集、放大正能量,实现“村务信息互联互通、幸福生活共建共享”。

  “智慧峪泉”电视门户的搭建不仅实现了管理信息入户、村组居民意见上达,使村里的法治、德治、自治教育网络化、视频化,更重要的是将过去被动的、易触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抵触情绪的村务管理,通过智慧平台,变为主动的、体贴入微的个性化服务,把村务管理以服务的形式渗透到家家户户,不仅方便了群众,也改善了基层管理方法和干群关系,重塑了“爱民、便民、惠民”的基层管理模式,也使村组干部找到了自己的职能职责和自信,增强了基层的执政能力。

  (三)围绕群众需求,融合服务、完善应用

  在“平安﹒智慧峪泉”项目不断的孵化进程中,衍生于“平台”中的监控系统,智慧社区服务系统,智慧物管系统结合当前在“移动端”和“电视端”的多终端应用,不断融合开发出让峪泉村村民与住户欣喜的“亮点”服务。通过公司与第三方合作模式的开发,实现了各类生活缴费的电子支付应用,以及养老、挂号、家政、一键报警、垃圾分类等服务。公司还将创新定制“去陪伴”服务,力求把各类服务,通过网络、平台引入峪泉村,切实让群众“足不出户,办尽天下事”。通过这些贴近居民生活功能、应用,切实让“智慧 平安峪泉”平台系统,在居民中用起来。

  项目投资与合作模式

  “智慧﹒平安峪泉”按照市公安局与宝鸡广电网络传媒公司既定的“平安智慧小区”项目众筹模式进行投入建设,由峪泉村、公司及平台系统提供方共同出资建设,项目建成后通过盈利模式开发,进行收入分成。在项目实施中,峪泉村出资40万元,公司与平台系统提供方共同出资25万元,政府出资5万元,共投入70万元进行了峪泉村视频监控平台的建设。同时,峪泉村每年支付公司15.6万元电视集体购买费用。

  在“平安监控综合服务”和“广电智慧社区﹒美丽乡村”“融平台”的服务功能助力下,峪泉村群众之间增进了相互了解,各种矛盾随之得到有效化解,过去邻里不和,吵架斗殴的情况少了,小偷小摸、蓄意破坏的事没了,群众利益得到维护,逐步显现出邻里和睦、村风和畅的美好局面。“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在峪泉村得到生动的诠释。同时也实现了公司社会效益与经营效益的双赢。

  项目实施的几点体会

    “智慧﹒平安峪泉”对于宝鸡广电网络传媒公司来说,只是融合服务、创新项目的一个点,把它放在全国广电网络行业来说,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但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折射出一些值得我们探索、推敲的闪光点。

  一是明确方向、勇于创新是推进转型发展的前提。广电网络视频服务主营业务一直在下滑,且趋势愈演愈烈,倒逼我们加速转型发展。作为企业,就一定要明确效益优先运营原则,而效益来自市场。政府的需求、行业的需求、商企的需求、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市场。如何紧紧依托广电网络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网络、平台的功能应用,是我们转型的方向。“智慧﹒平安峪泉”项目的成功实施,就在于我们通过网络、平台在满足了公安治理的需求、满足了峪泉村村委会的村务管理需求、满足了村内居民的便民服务需求。所以说,只有勇敢地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打破行业属性对我们自身发展的制约,在业务上进行融合创新,才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是合作共赢,融合服务是开拓市场的关键。今天的市场开拓,对我们广电网络行业来说,虽然有国企属性的优越性,更有过硬的技术力量,但单凭自身的单打独斗,仍然是不行的。在“智慧﹒平安峪泉”项目中,警务系统的开发建立,视频监控服务的提供,这些都需要寻求合作伙伴。但如果前期公司没有对公安部门的治理需求做出积极反映,没有借机融入公司的智慧业务,也就没有峪泉村有线电视服务的整体购买。因此,在市场开拓中,要以合作共赢的理念抢夺市场,同时融合各方资源、服务,扩大战果、提升效益,这是做好广电网络集客业务的前提。

  三是维系客户,争取支持是项目顺利推进的保证。“智慧﹒平安峪泉”项目最终得以实施,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尽管说项目实施的初衷,在于峪泉村公共安全的治理,但这与平时公司注重与客户的关系维护,集客团队项目策划能力与辛勤付出不无关系。实施过程中,项目经过了多次研判和反复修改,最终得到市公安局、桥南街道办、峪泉村村委会的称赞并广泛流传,最终使项目建设走上了引领化、规范化、可复制化的发展轨道。

  四是做好规划,占点卡位是不断取得市场的基础。“雪亮工程”是目前四大运营商,多家企业争取的政府工程,但具体如何实施,各地根据实施情况,都有不同的模式。企业首重效益,因此我们在“雪亮工程”项目的实施定位上下了很大气力,并对项目进行了精准的分析定位,在“雪亮工程”的实施上,更加关注于项目工程的“最后一公里”。公司实施的全市“平安智慧小区”项目,被市公安局确定为“雪亮工程”在社区、村组的落地模式,通过公安主导向全市推广建设。公司已与市公安局签订协议,计划两年内完成全市321个小区的治安信息化智慧建设。这样不仅可以将“雪亮工程”的核心“大数据中心”牢牢掌握在手中,而且可以通过融合服务,巩固主业用户。此外,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我们把握住通向用户的“最后一公里”,住建、卫生、安监等行业的智慧应用,又将是我们一个又一个新的智慧项目。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