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广东阳东区:积极促进乡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

导语:下一步,阳东区委区政府将分步实施、全区推广,近期将在阳东区的省定贫困村、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和重点村全面推行。

  遥控器轻轻一按,足不出户不仅能知晓天下事,还能获悉村务,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农技新知识,查看监控视频……近日,记者在广东阳东区东平镇北环村体验到“智慧乡村”建设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要求,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村民思想道德、文明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提升,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今年以来,中共阳东区委、阳东区人民政府和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设阳东“乡村振兴”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信息化系统,以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信息化、社会化、智能化,助推乡村振兴,不断满足乡村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乡村振兴”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信息化体系集“高清互动电视、公共WIFI、宽带网、平安视频监控、可视紧急报警、应急广播、村民议事厅直播室、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村广播室、村务电视公开、便民服务、智慧教育、乡村资讯、APP手机移动端”等20个板块为一体,是新一代多功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智能化融合体系。

  目前东平镇北环村、北惯镇彭村、新洲镇乌石村三个试点村已建设完成,并实现了“惠民工程、全村覆盖、家家通达、人人享用”的目标,以公共服务信息化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满足了乡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村村通应急广播户户通视频监控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在东平镇北环村,村头巷尾安装了26个视频监控,除了村干部在村委会的电视监控视频上密切留意村里的一举一动外,还通过电视机顶盒将26个视频监控头全部连接到了村民家中的电视机。北环村村民多以出海捕捞为生,早出捕鱼,中午归航,村里的小码头安装上实时监控摄像头后,让他们的安全感提升了。“我们在家打开电视机,找到‘平安监控’的版块,点击进入就能看到村里每条主要路口的即时情况,还包括村小码头。小码头有哪些船只、哪些人进进出出,是否有人试图偷取财物,各个角落都能在实时监控中看得清清楚楚,我们很安心。”村民卓先生说。即使离开了村里,村民们通过手机APP照样能看到村里的实时视频监控,正是有了现代的监控手段,村民们外出生产、打工就不用再牵挂家里的安危。

  更有意思的是,通过家里电视机的视频监控,村民们互相监督,自我约束,以往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得到了根本的转变。“现在有了监控视频,我都不好意思乱丢垃圾,乱放鸡、狗在村里跑,村里人在电视上看了会笑话的,现在大家互相监督,自我约束能力提高了。”村民感慨地说。

  在北环村的主要路口,竖立着蓝色的立柱,这些正是紧急求助可视对讲通话报警器。当村民在户外遇到突发事故或紧急困难时,按一下报警器,即可通过可视通话向村委会报警求助,有效保障了村民安全。

  现在的北环村已经形成了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村里环境整洁,民风淳朴,平安和谐。

  爽脆的海蜇、甘甜的番荔枝都是北环村的特色产品。为保障村民们辛苦劳作的果实,减低自然灾害的影响,村里还建起了应急广播系统,对于突发公共危机进行迅速快捷的传输,第一时间通知村民,保障村民的财物安全。北环村党支部书记刘尚雄介绍说,以前村里遇到台风、山火或其他灾害时,都是村干部挨家挨户去通知群众转移或者参加抢险,很费力,效率低,往往会耽误事情。现在有了应急广播,大喇叭一喊,全村人立马就能收到通知。

  北环村还建立了村应急指挥中心,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和应急广播系统,对村里的环境整治、村容管理、维稳处突、抢险救灾、治安管理、消除纷争、排忧解难等进行第一时间的应急处置,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村的和谐稳定,大大提高村“两委”社会管理和服务民生的能力水平。在今年防御超级强台风“山竹”时,公共服务信息化系统发挥了强大的功能作用,北环、乌石、彭村三条村的村干部坐在村委会,通过视频监控屏幕和应急广播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村里的防台风工作,村民们则在家里通过电视机上的监控,时刻盯着自己的小渔船、农作物遭受台风袭击的情况。乌石村村干部动情地说,以前防台风要么冒着大风大雨在村里奔走指挥,要么在村委会干焦急,忧心忡忡,今年有了信息化系统,不管是村干部还是村民,都觉得防台风工作一切尽在掌握中,既省心又省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信息化系统切切实实提升了村委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提升了村民生活的安全与幸福指数。”刘尚雄高兴地说。

  打开电视能随时查看村务 村民知情权和监督权更有保障

  智慧电视门户中的“村务公开”专区设置了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财务往来、集体三资、扶贫工作等栏目,内容涉及党费管理、村委会工作纪要及村收入支出情况,甚至还能准确地查到村里贫困户的详细资料和帮扶计划等。本来这些村务信息是张贴在村委会墙上的,村民平常要到村委会才能看到。但现在不出家门,在家里的电视机上就能看到了。北环村村民李雄伟闲余时间都会兴趣勃勃地查看电视上村务公开的各类表格。李雄伟说:“现在在家里电视机就能监督村干部的工作和村里的经济收支情况,你看村干部一个月的工资多少在电视上能看得清清楚楚,我感觉我们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更有保障,村委会的工作更透明,我们很满意。”“电视上都能进行村务公开,家家户户在监督我们的工作,这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要公平公正公开地处理村中的每一件事,我们村干部自身也要清正廉明,才能经得起群众的时刻监督。”刘尚雄说。

  北环村还建立了村民议事厅直播室,村民在家可以通过电视机同步实时收看村里召开的各类会议直播,监督村委会工作,形成广泛参与的议事机制,提高村委会民主决策的公开透明度,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真正把村级事务的决定权交给群众。电视村务公开创新了联系群众的方式,完善了群众参与乡村公共事务治理的渠道。

  筑牢乡村宣传舆论阵地 提高乡村思想文化水平

  在北环、乌石、彭村三条村,村里的群众发现他们的电视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它的功能只是单一的收看电视节目。而现在一开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文明村民公约,它时刻在引领村民们文明素质的提升。接着,出现一个布满大小方块的界面。这些方块就是通过电视机可以看到的内容了,细数一下共有《乡村党建》《乡村振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村普法》《致富门路》《廉洁乡村》《通知通告》《便民服务》等16个方块,也就是说,电视机的功能达到了16个,成了一个综合性的智慧电视门户。

  蔡大明是北环村的一名普通老党员,最近一忙完农活,就喜欢打开电视机的《乡村党建》专区里的《沿着习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栏目,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同时还跟着学党章、准则、条例和党史。为了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阳东区委在信息化平台开辟了《沿着习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栏目,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的视频新闻以及省委、市委、区委学习大会的视频以点播的方式让村民们全天候学习。蔡大明严肃认真地对记者说,《乡村党建》以视频和动漫的形式表现出来,通俗易懂,生动活泼,重点突出,很适合我们这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村党员学习掌握。学了之后,我们的党性增强了。

  为了进一步提高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村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精神风貌,信息化平台专门设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专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村规民约,宣传好人好事;普及各类文化知识,提升村民综合文化水平;普及公共卫生知识,提升村民保健水平。此外《乡村普法》专区普及法律法规常识,提高村民知法守法意识。《致富门路》专区介绍各地先进的种养技术以及市场营销经验,帮助村民开拓视野,转变观念,增强致富的本领。《廉洁乡村》专区提高村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一个个具有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丰富多样、贴近性强、紧跟时代步伐、接地气的教育专区,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的富民政策、科学文化教育和道德文明教育精准传到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村民。

  北环村和彭村还建立了村广播室,每天固定广播时间和节目内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农业技术、各类文化科学技术,筑牢乡村宣传舆论阵地,提高了乡村思想文化水平。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平安和谐生活人人共建共享

  根据当前农村基层群众的信息需求和便民需求,结合当前农村基层治理现状和问题,为充分发挥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引导和扶持作用,积极探索当前新形势下以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新途径、新方式,阳东区委区政府基于有线电视普及性和信息接收便捷性,提出了以广播电视为基础推动“智慧乡村”建设,深化信息技术在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促进公共信息服务资源向农村地区延伸。目前北环村、乌石村、彭村家家通宽带,户户通高清互动电视,村民可以通过系统,通过家中电视机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农业知识、辅导小孩做功课等,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新洲镇乌石村一位村民说:“打开电视,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些日常生活生产中会用到的办事指南,让咱们少跑腿。”

  记者了解到,在每一个家庭的电视机上,设立了“便民服务”专区,提供日常办事指南和基本常识以及法律援助和就医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例如,阳东区人民医院在“便民服务”栏目专门设立了乡村就诊绿色通道,村民们如果需要到阳东区人民医院就诊,可通过绿色通道进行咨询,预约专家挂号,大大节省看病时间。

  在村民袁小婷家,小孩们正围着电视机聚精会神地跟着电视上的老师学习功课。现在农村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在家里没有人辅导功课,为了保证孩子们的正常学习,健康成长,信息化平台利用《乡村课堂》专区将小学一到六年级的教材以视频形式呈现在电视机前,孩子们在家里就能跟着电视机和老师一对一进行学习,有了“家庭辅导老师”,父母们省心了不少。

  刘尚雄说,虽然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仅仅几个月,但村民们学习了相关的脱贫致富知识后,都积极地应用到生产中。下一步,村委会还将根据北环村的实际情况,利用信息化平台来拓宽销售渠道,让产业帮扶带动乡村振兴,切实提高村民的收入。

  北惯镇彭村信息化系统建设目前已经覆盖全村100多户村民。对于村里的贫困户,帮扶单位赠送电视机,政府优惠看电视用宽带。贫困户项先生就是受益者之一,他告诉记者,现在的高清互动电视节目丰富了他的生活。“看体育、戏曲、致富、健康等节目,很开心,现在文化生活越来越好了!”项先生说。

  “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信息化系统切切实实提升村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刘尚雄高兴地说。

  下一步,阳东区委区政府将分步实施、全区推广,近期将在阳东区的省定贫困村、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和重点村全面推行。

  “大众化、智能化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信息化系统是阳东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创新格局、不断满足乡村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是党的方针政策的传播阵地、幸福平安生活的守护者、村务公正公开透明的助推器、扶志扶智的好帮手、群众办事的服务台、留守儿童的第二课堂。”阳东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共服务信息化系统为乡村群众提供了有效的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让人民群众在共享公共服务信息化发展成果上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责任编辑: 胥雪琪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