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2015行业趋势展望(下):媒体融合拉开架势

每周观察2015年1月10~16日

导语:媒体融合政策代表这文化体制改革政策的“临门一脚”,在此之后电视媒体面临已经不是要不要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问题,而是如何通过体制改革加快实现媒体融合,这将带动整个媒体产业的格局额的演变进程。

  媒体融合政策代表这文化体制改革政策的“临门一脚”,推动各级电视台都纷纷行动起来进行体制改革,这将带动整个媒体产业的融合与格局演变。总的来看,电视媒体处在一个较佳的转型时机。

  趋势六、电视台在媒体融合政策推动下将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进程,处于较佳转型时机,媒体审查标准将是未来挑战!

  2014年8月,习总书记在深化改革会议上提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融合发展。政策代表这文化体制改革政策的“临门一脚”,推动各级电视台都纷纷行动起来进行体制改革,这将带动整个媒体产业的融合与格局演变。

  文化体制改革实际上已经喊了很多年,其中传统纸媒领域早已经大刀阔斧地走上媒体融合之路——因为没有选择。但电视媒体的体制改革更多只是发生少数机构之中——因为电视媒体在广告市场依然还具备“主流媒体”地位。很多体制内人士依然还有抱着铁饭碗的想法。在另一方面,很多电视台都未看清电视媒体的融合路径,大部分电视台都是按照“两张皮”的模式在两种体制下分别运营传统媒体业务和新媒体业务。这些因素导致电视媒体的体制改革进展并未真正在全行业内获得快速进展。

  但习总书记的讲话直接给出了电视媒体的发展方向,而文化体制改革则成为这一发展目标的必经路径。实际上,与纸媒被迫转型不同,电视媒体的转型还处在一个较佳的时期。特别是最近几年快速发展的节目模式表明:电视媒体依然还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甚至在某些领域刚进入起步阶段——或者说早期的电视媒体竞争水平太低。在这种大背景下主动进行转型,肯定要比纸媒转型更具可操作性和成功可能性。

  从媒体属性看,电视媒体和所谓新媒体其实都属于麦克卢汉所说的“电子媒介”,实际上更具备融合发展的可能。从国际视野看,以BBC、迪斯尼为代表一些电视媒体都主动适应新的媒体环境,主动拥抱互联网,从而使自身的影响力不断加大,而不是被边缘化。

  当然,这个“临门一脚”的政策必然是在区分公益服务和产业服务的基础上推行的。只有将两者分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才能在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中深度融合。考虑在广电行业传统四级办模式下,国内存在大量缺乏规模水平的电视媒体——尤其是市县级媒体,这些电视媒体或将在事业服务和产业服务之中明确自身的定位。

  笔者认为,媒体融合最大的挑战在于内容审查标准问题。一直以来,互联网新媒体都是处在比较宽松的监管环境之下,良莠不齐不齐的问题比较严重。而现在要推行媒体融合,必然需要有相对统一的标准,否则难以走出“两张皮”的局限,无法在节目内容层面实现深度融合。在上个月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在表示:确保导向正确是最根本的要求,“线上线下要统一标准。可见,监管当局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未来两年内审查标准统一性问题,将非常值得关注。

  趋势七:大制播分离将推动大传媒时代,领先机构将基于资本化运作朝着集团化发展,大传媒时代来临。

  如前所言,媒体融合政策必然需要区分公益事业服务和产业服务,电视媒体必然要推动公益事业与可经营性资产的分离运营。这也是中宣部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兼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高书生所言的“大制播分离”含义。

  大制播分离趋势加上国家文化大发展政策,必然会推动以规模经济为目标的资产整合,如此才能与互联网新媒体巨头展开市场竞争。也就是说,电视媒体在资本运作方面必然会像纸媒一样朝集团化运营发展,未来必然会出现百亿级甚至千亿级的电视媒体集团。特别是在SMG打响第一炮之后,降下来肯定会逐渐出现更多电视媒体集团。

  预计,未来三年电视媒体领域将迎来“大视频”、“大传媒”、“大资本”、“大整合”的时代!

  趋势八:在DVB+OTT模式推动下,2015年有线智能终端获得更多应用落地,但规模化尚需时间!有线网关将进入商业试用阶段!

  自从中广互联2012年前后在行业内最早提出和呼吁有线行业发展“DVB+OTT”模式之后,各种版本的“DVB+OTT”不断出现,中广互联也成立了“DVB+OTT融合创新产业论坛”(简称DOF论坛),推动有线行业与互联网业态的融合。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这一模式逐渐被行业更多认可,越来越多的有线运营商开始通过“内网模式+新型终端”、“云媒体平台+牌照商合作”、“有线网关”等方式开展“DVB+OTT”试点及落地工作。

  在上述形势下,预计2015年有线智能终端将成为“DVB+OTT”的核心载体获得进一步应用,将有更多运营商启动智能终端商用项目。当然,就整个终端市场的格局而言,有线运营商智能终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来自消费市场的侧面拉动,后者的快速更新迭代节奏推动前者不得不升级自身的终端,以适应业务竞争需求。

  其中,有线网关作为灵活的业务承载方案,也取得了不断的发展。笔者认为:网关模式符合“网络与业务分离”的发展趋势,是未来终端发展的重要形态。笔者其实很赞同这一发展模式,但也意识到:有线网关涉及技术标准、合作分工以及商业定位抉择等复杂问题,还需要更多的探索。预计有线网关将在有线智能终端发展的中后期出现,2015年底或进入商业化试点阶段。

  趋势九:版权不再,IP与应用永生;互联网巨头将力图从节目版权源头开始OTT大视频产业!

  版权一直是视频网站最大的成本投入,近年来视频网站在加强内容资质之后,更是不断通过战略投资等手段向上游内容环节拓展。这一发展步伐在2014年得到了加速,10月份,在数字娱乐领域浸淫多年的张志远撰文指出:未来互联网化的电影发行公司将成为行业主流。笔者进一步在11月底的《OUT of Control(失控)!!!》一文中指出:考虑到目前疯狂的众筹平台、不缺钱的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向版权及发行环节的渗透实际上已然历历在目。版权成本或许将在一夜之间被互联网阵营所跨越,版权堡垒成为马奇诺防线!

  进一步,在未来“万物互联”和媒体融合趋势下,媒体机构与用户越来越多地将处在一种“直播互动”的消费情境,彼时,用户获得的不再是固顶形态(以版权为重要商业模式)的“内容”,而是一种情境化的“应用”以及特定的文化IP(文化创意)!

  可以想象,未来电视媒体集团的核心工作是进行IP创造和运营,而互联网公司则力图控制整个应用过程——从节目设计、节目分发渠道到互动展现,实现全过程的影响力!

  趋势十:广电行业进入深度重构期,平台化是根本趋势!

【责任编辑: 温靖 】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