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台网融合渐行渐近

CBNS活动观察之一(每周观察8月17日-23日)

导语:在媒体市场快速变幻的背景下,新媒体的冲击已经被电视业界各方所认可。面对挑战,包括百视通、凤凰网这样的早期“吃螃蟹”者、未来电视这样的国家队代表,以及湖南电视台这样的电视媒体创新者,乃至苏州电视台、杭州电视台这样的地市级新媒体后来者,都以自身的积极实践为业界做出非常有价值的探索。

  导言

  8月21-22日期间,中广互联举办首届“中国台网融合峰会”。期间,众多电视媒体代表畅谈如何与互联网融合对接。

  笔者认为:在媒体市场快速变幻的背景下,新媒体的冲击已经被电视业界各方所认可。面对挑战,包括百视通、凤凰网这样的早期“吃螃蟹”者、未来电视这样的国家队代表,以及湖南电视台这样的电视媒体创新者,乃至苏州电视台、杭州电视台这样的地市级新媒体后来者,都以自身的积极实践为业界做出非常有价值的探索。这些机构的探索或将为行业带来更多的活力。

  城市台:媒体公信力+本地化服务+移动互联服务

  近年来,地市级电视台面临的竞争挑战越来越大。一方面是传统电视媒体竞争门槛日益提高,地市级电视台基于规模问题在节目创新方面难以匹敌省级卫视;另一方面,互联网新媒体对电视媒体非黄金收视时段的侵蚀日渐明显。在上述两面夹攻的形势下,苏州广播电视台“无线苏州”App应用杭州文广集团的城市电视台全媒体探索,作为两个地市级电视台案例非常具有典型意义。

  苏州广电总台案例

  苏州广播电视总台旗下的“无线苏州”全媒体手机传播平台是结合城市信息化基础,融合城市运营理念,利用LBS和LOCAL属性而开发的手机应用客户端,市民对城市信息进行全面感知:搜索、查询、引导、提醒、互动、分享。对于该应用的背景,苏州广播电视总台无线互联网运营中心副总监熊金凯表示:要把广电传媒的阵地推向了移动互联网,因为这块阵地非常的重要。在具体实践中,考虑到基础规模用户的需要,苏州广电总台相关项目组在移动互联服务的具体切入点上是经过审慎考虑的。

  苏州市超过1300多万辆汽车,其保有量超过上海,整体经济体量在国内也是领先的。当时2011年项目组做了这样一个用户应用场景设想:用户早上起来,开车出门前看“无线苏州”提供的路况,如果用户想坐公交车就使用“无线苏州”查一下目前实时的公交;如果用户想打车打也可以通过“无线苏州”实现;到了单位以后或者在路上,用户可以用“无线苏州”查看新闻资源;用户在吃饭时如果有一条重要的新闻发生了,后台就给用户客户端发一条最新信息。当项目组还做了Pad版,希望用户在晚上休息前可以看看“无线苏州”提供的新闻精要。在此基础上,该项目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囊括路况、公交、打的、公共自行车和地铁的立体智能交通手机平台,让市民可以用手机体验实时公交的便利(不用提前等车,车辆位置随时可见,全国首创);同时也是全国首创的基于手机终端的车辆违章图片查询。

  总之,“无线苏州”在城市范围内把交通出行做到“极致”,由此深度切入到移动互联领域。以此为基础,该项目整合各类城市信息数据,搭建成为城市信息云平台,从而为市民提供多元化城市应用。这些应用涉及新闻资讯、公共服务信息、交通服务、社区互动、移动票务、城市生活(吃喝娱乐购物)、电子商务、手机与游戏等。


图为:“无线苏州”平台功能

  作为电视媒体旗下应用,“无线苏州”在新闻媒体互动方面也有特色应用。其新闻平台可以提供手机直播服务、定制新闻推送服务、新闻爆料服务。其中“爆料”服务定位于“记录突发事件、体验公民记者”自今年6月底上线依赖,苏州电视台把它作为爆料的入口,同时将这些新闻源经过审核之后直接就播出去。目前该渠道每天上传新闻信息量大概有500多条,已经超过所有传统的信源,非常全面而且迅速。苏州电视台目前的本地新闻资料大都是来自这个渠道。总的来说,该服务的互动性和评论性都很显著。另外,基于媒体背景,“无线苏州”也有包括环保节能在内的公益服务。

  熊金凯表示,该项目整和了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全媒体资源,以及公交、生活服务等公共资源,整合了流媒体点播/直播技术,并具备移动用户精准分析能力,能够提供个性化信息推送。因此上“无线苏州”,形成多元化的商业模式,涉及移动电子商务、广告植入、运营商流量分成、游戏运营、移动电子票务等。


 图为:“无线苏州”商业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苏州广电总台一开始就注资一千万以独立法人的形式成立专门的“无线苏州”项目运营团队,其目标是希望该机构“有可能成长、有可能融资、有可能注资、有可能走出去”。这一市场化的和开放的机制在目前电视媒体领域非常难得。截止2013年7月30日,该应用已经历经12个版本,下载用户量达到107万,月流量超过60T,日均访问量超过2000万次,IOS终端和Android终端活跃率分别为52%和43%。并且,年龄在21-40岁的用户群体在总用户占比搞得88.22%。

  杭州广播电视总台案例

  与之相比,杭州文广集团在新媒体方面也有类似的尝试和探索。杭州文广集团总工程师徐国银在《城市电视台的全媒体技术路线》的演讲中表示:CMMB是央企要求落实的事,OTT是强势企业与山寨企业的事,手机电视是运营商忽悠打包的事儿,3D电视、4K电视则是总局的事;而城市电视台除了公交电视、地铁电视和地面无线电视这些新兴渠道外,要发展(网络电视台为核心的)新媒体应以权威资讯为龙头,以本地化民生服务为落脚;并且,城市网络电视台要争取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源及权威发布授权。


 图为:杭州网络电视台整体架构

  在具体实践方式上,杭州文广集团也突出了手机App为载体的移动互联创新探索。杭州网络电视台旗下包括4个品牌:“杭州电视台”、“杭州帮”、“爱杭州”(前三者均为手机App)和“葫芦网”。其中,“杭州电视台”是定位于传统媒介的权威资讯发布(“领导要求,鸣锣开道”);“杭州帮”定位于“媒体百姓互动”(“百姓诉求,解疑释惑”),“爱杭州”定位于“快速民生服务”;“葫芦网”则作为综合视频网站。“杭州帮”和“爱杭州”是新媒体发展的核心。 

  徐国银总工认为:网络电视台和传统电视台必须一起行动,一起来经营。因此,“葫芦网”之下的“综合频道”、“生活频道”、“新闻频率”及“西湖之声”分别与“杭州帮”的“直播12345”、“市民监督团”、“民情热线”及“汽车百事通”有一一对应关系。并且,这些内容与应用都是本地化服务。就是说,要发挥传统广播电视台的权威作用,同时通过手机客户端渠道把一件事情必须做到彻底解决,并使得这个权威转移到杭州帮这个客户端上,使得大家信任“杭州帮”,喜欢“杭州帮”。

  笔者认为:对于地市级电视台而言,上述新媒体探索的实践无疑是成功的。“无线苏州”及杭州网络电视台的成功之处在于,一方面是在移动互联技术基础之上将交通出行这类“本地化服务”做到极致;另一方面则是在电视媒体的公信力背书基础上深化媒体互动(如“爆料”服务)、积极整合各种本地化资源(如公共服务资源、社区资源)。当然,在这之后的精准定位、市场化运作机制和开放理念则是关键因素。

  总的来说,在信息化和宽带网络推动下,本地化服务对于广电媒体机构(包电视台和有线运营商)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机遇,但这需要与一些城市公共服务系统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对对接。这涉及共服务系统信息化提供、网络化管理以及开放共享等问题。例如,此前微博网友@Lucky_road表示:“歌华有线“生活缴费”服务真给力!不到1分钟就完成缴纳水费!“但在新疆,新疆有线提供的天山云全媒体电视具备公共缴费服务,但相关单位的公共系统却“跟不上”,导致了“悲催”结果。

【责任编辑: 徐芳 】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