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推动政企“双向奔赴”,北京构筑网络视听产业“强磁场”!

导语:在北京迈向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进程中,网络视听产业不仅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载体,更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试验场。如何为这一高投入、高创新、高增长的产业精准导航,成为这场活动的首要议题。

  7月3日下午,一场以“双向奔赴,互惠共赢”为主题的北京网络视听资源推介与对接活动举办。活动同步开展线下“电小二”会客厅,并组织各区携政策包、行业资源与产业规划现场开展洽谈介绍,通过需求对接、政策解读,推动网络视听企业与政府部门、产业园区、投资机构间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精准匹配,助力项目落地与资源整合,构建政企协同的高效对接生态。

  此外,活动上还举办了城市副中心紫光VID网络视听产业园区首批办公入驻企业签约仪式、城市副中心网络视听产学研实践基地签约仪式,并通过一场深度的圆桌对话与多方政策解读,清晰勾勒出北京如何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与共建产业生态,为“近者悦、远者来”的行业格局注入新动能。

  在北京迈向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进程中,网络视听产业不仅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载体,更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试验场。如何为这一高投入、高创新、高增长的产业精准导航,成为这场活动的首要议题。

  北京市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新星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将依托全国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优势,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以首善标准优化营商环境,构筑产业发展“硬支撑”;以精品创作厚植文化根基,擦亮“北京大视听”金名片;以融合创新激发产业活力,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北京市房山区政府副区长苏震宇表示,房山区重视网络视听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将以多样化自然人文资源为天然摄影棚,从全类型场景支持、全链条要素支持入手,积极推进网络视听融合发展创新实践:打造“视听FUN谷”产业新地标、打造“三最”网络视听营商品牌、实施网络视听产业生态“雨林计划”。

  北京市通州区政府副区长林正航则准备了“三宝”驱动网络视听内容创新发展:一是“政策锦囊”,我们将在有限的财力范围内,尽最大可能给予大家相应的支持;二是“场景资源”,包括中国宋庄、“世界小堡”、六环高线公园、大运河、环球影城等;三是“人民热情”,欢迎大家来副中心和我们一起创造企业的奇迹。

  蓝图的实施离不开项目的落地,活动现场举行了两场重要的签约仪式,标志着产业生态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一是城市副中心紫光VID网络视听产业园区首批办公入驻企业签约仪式举行,紫光VID产业园与凤凰数科、江山入画、中视数字、云央传媒等企业正式签约,标志着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二是城市副中心网络视听产学研实践基地签约仪式,紫光VID产业园与北京服装学院达成合作协议,将共同致力于打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之间的通道,为行业持续输送专业力量。

  从市级层面的宏观引领,到各区立足自身禀赋的特色定位,再到产学研合作的具体落地,一系列动作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北京正以系统性思维布局未来,为产业发展提供确定性与坚实基础。

  在当前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内容迭代加速的背景下,“输血”与“造血”并重的支持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来自北京各区、金融机构的代表与行业专家轮流登台,从政策、资本、战略、趋势等多个维度,为北京网络视听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详尽的“方法论”。

  在政策推介环节,各区纷纷亮出“真金白银”的扶持举措。西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许建发布新政,降低对高成长性文化企业的扶持门槛;朝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强介绍了覆盖文化全产业链的务实高效政策体系;通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戴迎春阐述了副中心聚焦政策赋能、生态聚力、服务升级的战略;怀柔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陈琪展示了“中国影都”打造国际一流影视生态示范区的决心;昌平区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莫清海则诚邀各界共享“昌通办”等品牌带来的高效政务服务。

  除了政府的“有为之手”,市场的力量同样关键。北京银行文化金融部总经理助理孔维军表示,北京银行深耕文化金融十九载,只为更专业的服务,愿继续与视听企业并肩,以金融为帆,助视听浪潮奔涌;用活水润土,促产业花团锦簇。

  与此同时,来自智库和研究机构的专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志起将优良的政企关系比作“最优算法”,点明了政府角色转变的核心。他表示,政企双向奔赴,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最优算法”,激发视听产业澎湃动能的“核心代码”,并且,营商环境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政府与企业的手紧握一刻,视听产业的活力就澎湃一分。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研究所副研究员黄田园则指出,要支持“独角兽”和“专精特新”企业,让视听产业成为未来技术的“示范高地”。

  此外,中央财经大学戴俊骋教授对微短剧的精品化发展、湖北省十堰市副市长张秀峰对“视听+文旅”的模式探索,也为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路径提供了鲜活案例。从降低门槛的普惠奖励,到覆盖全产业链的重金扶持,再到“一区一策”的精准滴灌,北京的政策“工具箱”正变得前所未有的丰富和立体。而智库的深度思考与金融的积极参与,则共同构成了推动产业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驱动力。

  传统的产业园区正从“物业房东”向“生态管家”和“资源链接器”转型,它们不仅是企业的聚集地,更是创新孵化、资源共享、产业协同的“强磁场”。本次活动的圆桌对话环节,正是一线园区实践经验的集中展示。

  对话中,几位园区负责人的分享,生动展现了这一转型趋势。通州区宋庄镇党委书记刘磊强调,宋庄的核心任务是整合其30年沉淀的艺术人才资源,把这些艺术资源和新的时代的大的浪潮和方向结合起来,并同步提升本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推动多方资源产生强大合力。

  怀柔区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活动部部长冯国分享了“中国影都”的建设经验与利好政策。硬支撑上,其在今年电影节期间挂牌第一批文娱直播产业园,为企业提供免费办公空间,最高可三年免费入驻;发布《怀柔区促进文化及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软服务上,2022年成立全国首个影视设施服务中心政务服务站,集成66项市区级审批业务,提供帮办服务;今年3月成立含全产业链会员单位的影视服务协会,为剧组提供高效暖心服务。

  北京首创郎园总经理赵春燕介绍,首创郎园Station的100个后期棚均为民营投资,并推动部署了两百匹算力。此外,其还布局了网络视听行业的全生态链,从后期制作延伸至出品、投资等领域,并将影视技术下沉到直播等领域,积极抢占新兴业态的发展优势。

  首开文投总经理曹予介绍,北京·禄米仓新视听产业园从线下和线上为企业降本增效,线下打造禄米仓新视听产业园、前门文商旅体融合中试场景两个载体平台;线上以云服务平台、数据库平台、供需专项交易数据平台为抓手,深度推动视听产业发展。

  北京中关村延庆园总经理付铁峰则结合所在地的区位优势阐述了其独特资源。他表示,延庆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区,有14个A级景区,这提供了绝佳的取景地资源。此外,其还打造了4000平米“香饽饽网媒基地”,开设了50个直播间,在无人机低空产业方面引入130多家企业,并对入驻企业提供极富吸引力的优惠政策。

  当下,北京的视听产业园区正通过“硬支撑”与“软服务”的有机结合,为企业提供超越租金价值的成长环境,这正是产业生态保持活力的关键所在。

  视听潮涌,文艺生辉。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政企学研资全链条对接搭建了高效平台。随着“北京大视听”产业生态的不断优化,一个更具活力与吸引力的网络视听产业新高地正在加速形成,为全国网络视听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提供“北京样本”。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