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马为公:建设媒体化组织,一个“老媒体”的“新探索”

导语:马为公表示,建设媒体化组织,是国际台从单一媒体形式向综合媒体形式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新的理念。国际台王庚年台长明确指出,传统媒体必须转型,必须改变单一媒体的组织模式,必须建设新兴媒体化组织。
  8月20日,第二十二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BIRTV2013)主题报告会在北京国家饭店举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总编辑马为公作题为《建设媒体化组织——一个“老”媒体的“新探索”》的演讲。中广互联从会议现场第一时间发回报道。
 

图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总编辑马为公
 
  马为公曾担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阿拉伯语播音员,参与第一次海外战争报道,是中东事务专家和资深媒体人。

  建设媒体化组织,是国际台从单一媒体形式向综合媒体形式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新的理念。国际台王庚年台长明确指出,传统媒体必须转型,必须改变单一媒体的组织模式,必须建设新兴媒体化组织。

  马为公以媒体当年报道伊拉克战争的情况和现在的媒体传播相对比,指出,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世界,从国际上媒体的发展变化也说明了这一点。无论广播媒体还是纸媒,很多媒体放弃了传统,拥抱了网络。比如,2005年12月,70年历史的瑞士广播电台,停止短波发射,全部改为互联网传播。2009年3月,百年老报《西雅图邮报》改为网络版。2000年,美国在线AOL和时代华纳合并。虽然9年以后合并失败。但是这个事件代表传统媒体与网络产业的融合趋势。

  电视开机率的调查显示,传统媒体离知识阶层和年轻人越来越远。电视观众的大龄化趋势,提示媒体人不能固步自封,固守传统。

  马为公认为,传统媒体的第一大敌人,是自己;最大的朋友,是高科技。国际台必须思考综合化,多元化。传播理念和生产方式,都要变化。在美国之音VOA和BBC缩减语言、缩小规模的时候,国际台在10年间增加了22个语种,达到60多个,这是国际传播的需要。国际台在海外40多个国家首都或者大城市在当地用本土语言播出的都市台,取得了良好的收听。

  近年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调整工作框架,从广播媒体起步,跳出广播,做全媒体。比如,参与海外外语配音译制工作,比如翻译了《媳妇的美好时代》、《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等剧集。
他说,“全媒体就不是单一媒体。只要可以做的,就会去尝试”。

  马为公透露,国际台的并购工作已经启动。未来可能会公布相关消息。

  建设媒体化组织,就是建设由各种媒体组成的集群。马为公在演讲尾声表示,国际台将张开双臂,拥抱所有的合作者。
【责任编辑: 徐芳 】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