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线网络如何实现从技术到运营的跨越?

“第五届双向网改与数据业务运营论坛”成功举办

导语:6月26日,在成都举行的“第五届双向网改与数据业务运营论坛”以“从技术到运营”为主题。从本届会议可以看到的几大趋势是——有线网络IP化趋势已成共识,EoC技术明显向总局推荐性标准收敛,有线网络对家庭互联表现出极大兴趣,对家庭网关技术空前重视,各地有线运营商纷纷开展融合业务探索。

  6月26-27日,“第五届双向网改与数据业务运营论坛暨第二届DVB+OTT融合创新研讨会”(简称“成都峰会”)在四川新华国际酒店召开,本次峰会由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DVB+OTT融合创新论坛、中广互联共同主办。

  在6月26日举行的“第五届双向网改与数据业务运营论坛”以“从技术到运营”为主题。该论坛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前四届每年都在CCBN期间举办。当日会上,四川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勇,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剑新致开幕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司有线处处长韩鹏介绍了有线网络双向化进展,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理事姚永介绍了HINOC、C-DOCSIS、C-HomePlug AV几个接入网标准及实际的应用情况。新版总局规划院和广科院的工程师则分享了NGB接入网标准测试进展和HINOC标准进展。当日会议还邀请到四川省网、广东省网、川网成都分公司以及成都广达、上海云视、特艺中国等典型技术方案提供商一起探讨有线、无线一体化网络构建以及家庭互联方面的新技术、新动向,并分享了部分运营商在数据业务开展方面的经验。

  网络双向化是发展的必然


图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司有线处处长韩鹏

  在6月26日“双向网改与数据业务运营论坛”的开题演讲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司有线处处长韩鹏指出,没有互联互通,就没有规模,就缺乏增值的基础!

  网络双向化是发展的必然,因为双向化网络是生存基础——有线运营商作为网络运营的主体,就必须不断提高网络的业务承载能力,在外部竞争日益加剧趋势下,双向化网络是参与竞争的基础,而不能等有了业务再去完善网络。双向网改,不能完全靠业务驱动。双向化网络是运营支撑——在网络视频行业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展开智能推荐、精准推送等用户精细化运营背景下,有线电视运营构建双向化网络是业务和经营模式转变、发展新业态的支撑,是挖掘“数据金矿”、从粗放经营转向精细化运营的支撑。没有双向网络,就不懂用户,就跟不上大数据的新形势。

  同轴是有线运营商安身立命之本:接入技术面面观


图为:中广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理事姚永

  中广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理事姚永在谈到同轴生命周期时指出,带宽需求取决于业务发展和编解码技术发展,频谱资源取决于传输距离和频谱应用政策,同轴电缆寿命取决于同轴电缆质量、连接器质量和工程、工艺质量。EPoC、DOCSIS 3.1都可以达到10G光网络同等水平,光进铜退将会延续20~30年,甚至更长。美国的预测是到2040年,中国应用条件优于美国,竞争环境劣于美国,应该有更长生命周期。同轴是有线运营商安身立命之本,应充分利用和挖掘同轴资源的价值,争取竞争优势;中国有线运营商做FTTH在技术、价格、宽带资源上没有优势。

  随后,姚永介绍了同轴接入技术现状。EoC从原来十多种技术逐步向总局推荐的三种标准收敛;HPNA和HomePlug BPL已经退出市场,不再发展;降频WiFi原有市场较大,目前开始萎缩,由于缺乏芯片厂商支持,设备厂商逐步退出。基带、窄带已经完成历史使命。HomePlug AV发展最快,但随着规模部署,问题暴露越来越多。MoCA是总局没有推荐的标准中继续增长的唯一技术。总的来看,目前在发展的技术主要是HINOC、C-DOCSIS、  C-HomePlug AV、MoCA;市场看得到增长的只有C-HomePlug AV、MoCA、C-DOCSIS、降频WiFi。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院有线所孙黎丽介绍,2010年7月,广电总局科技司召开了NGB双向改造接入网标准会议,明确推荐三种同轴接入技术:低频段EoC系统技术方案推荐采用HomePlugAV技术,高频段建议预留给自主创新的HINOC技术,还有C-DOCSIS技术,用于帮助传统DOCSIS运营商的升级改造。2011年,NGB接入技术工作小组成立,对3种同轴电缆接入技术进行研究,目前三种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HINOC和C-DOCSIS标准已发布,C-HomePlugAV已通过评审,很快将发布。规划院围绕标准化、系统验收,针对3种接入技术开展了大量的测试工作。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科院国家广播电视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师赵翠分享了HINOC标准化进展,在介绍了HINOC 1.0的情况之后,她重点谈到了HINOC 2.0的“新”内容。据悉,2012年4月底,关于HINOC的国际标准化提案获得了ITU-T SG9大会批准标准立项通过,确定启动J.HINOC项目

  据熵敏通讯副总裁及中国区总经理栾凌介绍,Multimedia over Coax Alliance (MoCA),即同轴电缆多媒体联盟,是一个通过使用家庭内现有同轴电缆连接家庭网络设备和消费电子设备的标准。栾凌还分析了c.LINK和MoCA技术的区别,并表示,c.LINK是基于MoCA的EoC产品,各有特定的应用场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c.LINK可以和其他技术共存。c.LINK(MoCA EoC) 将向国标HINOC2.0平滑过渡并向后兼容

  特艺中国亚太区技术总监、首席系统架构师于劲飞认为,全IP的时代已经到来,接入网是承载各种业务的管道,决定了终端形态和运营商的投资方向和投资回报率。广电综合业务开展略微迟滞于发达国家,这恰好给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一次难得的跨越式的发展机会,使广电行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全IP三网融合方案可以和DVB方案共存,前者面向高端客户与电信竞争,后者面向其他客户。于劲飞介绍了全IP方案和DVB方案共存的方式。全IP方案的关键设备之一是Cable网关。家庭网关是三网融合业务的需要,将多个独立业务网融合到一个家庭网,使得同轴电缆这条“智能管道”能够支持各种业务到2020年以后,同时提供的家庭网络,为用户使用各种融合的业务提供基础保障。花同样的钱,可以建设更好的网络,好钢用在刀刃上。

  东道主四川广电网络公司全程全网建设实践

 
图为:四川有线网络公司运维中心主任温中焰

  作为本次会议的主办方之一,四川有线网络公司运维中心主任温中焰分享了本省建设全程全网,发展融合业务的实践,他侧重介绍了全省互联互通和统一网管的测试情况。由于历史原因,在四川全省网络整合以前,各地使用不同技术方式和厂家的EoC产品,由于EoC设备一直以来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各厂家自成体系,无法实现互联互通,其结果是有几家产品就有几个网管,网络管理十分困难。四川有线网络研究发现,解决设备互联互通和统一网管是双向网络改造的关键。以国家广电总局规划院《有线电视网络电缆接入系统管理信息库(MIB)规范》为基础,四川省网制定了《EoC MIB库管理项描述》、《EoC网络管理系统技术要求》。测试项目包括:基本功能测试、QoS服务质量测试、链路层性能测试、运维测试、网管互通性测试。各入围厂家的设备可以任意交叉使用,降低了四川省对设备厂家的依赖,减小了后期的运营风险。此外,四川省网还制定了EoC融合WiFi标准,实现智能终端业务接入。


图为:四川广电网络成都分公司副总经理秦学超

  四川广电网络成都分公司副总经理秦学超分析了电信网的发展带给有线运营商的启示——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的业务体系从“自主经营、主导控制”向“开放合作、融合创新”转变,开放可以满足运营商的多重业务需求。智能管道能够全面提升运营商网络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基于用户需求和行为的智能资源匹配,使得网络由传统的粗放型管道向智能化管道转变,以支撑新型业务发展,为用户提供按需、灵活的体验和更便捷、个性化的服务。运营商在产业链中的角色也将由透明管道的提供者转变为智能管道的主导者。四川广电网络正在实现从传统有线电视提供商向综合业务运营商的转型,成都分公司正在实施接入网20M入户的网络带宽提速工程,结合WiFi技术正在探索无线宽带接入网的建设,跟踪物联网技术打造智能小区、智能家庭。

  有线、无线一体化运营实践和技术方案

  近年来,有线运营商越来越重视无线网络技术的应用,广东、四川等地进行了有线无线一体化的技术规划和运营实践。广东广电网络技术研究室副经理李建华分享了广东省网开展融合业务项目的实践和经验。首先,统一终端技术规范,在运营和管理方面实现全省终端标准化,达到终端省中心验证要求,即可全省发放;其次,根据地市个性需求适配方案,统一“主应用+配置表”,实现地市不同节目排序、节目组合和本地信息个性化的功能;第三,规划第三方网络接入方案,终端WiFi接入,实现与第三方运营商网络对接,为第三方网络提供宽带无线入户;第四,制定家庭多媒体方案,通过多通道WiFi终端家庭网关技术,支持机顶盒、移动终端和PC互联互通,实现三屏互动和媒体资源分发。

  在题为《WOC(WiFi over Cable)助力广电实现低成本网改》的演讲中,云视科技副总裁廖毓功首先介绍了公司情况,云视继承了天柏和雷科通原有双向产品体系,从2005年至今专注EoC技术研发,在上海、杭州有2大研发中心。WOC,意为Wireless(WLAN) Over Coax的缩写,即无线同轴网络,就是把标准的WLAN技术通过一些简单的修改,应用到同轴网络作为有线传输的统称。WLAN芯片厂家多,成本低。WOC继承WLAN传输特点,很好地支持Ethernet,QoS。家庭内部可根据实际情况安装终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为WOC有源终端,安装在机顶盒附近,通过网线连接机顶盒,实现互动电视业务;第二类为WOC无源终端,安装在卧室等区域,通过无线方式提供WiFi信号,供PC/Pad/Phone等上网用;第三类为EoC+WiFi终端,安装在家庭内部,仅针对WOC无法使用的家庭。

  选择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是双向网改成功的一半

  “选择提供贴心服务的战略合作伙伴,才能胜券在握”,成都市广达电子研究院副院长谢春利在题为《双向网改,离不开贴心服务》的演讲中表示,有线网络双向网改时,选择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是成功的一半。成立于1994年,专注广电市场的广达希望用服务助力广电双向网改全面成功。谢春利介绍了广达为广电定制的特色服务,其中之一是NGB综合实验平台,该平台具备极强的扩展性,能够适应NGB接入网的各种变化,模拟并验证广电已开展及未来开展的各项新兴业务,从而将该实验室建成NGB网络及业务综合实验基地,可以模拟广电的网络、业务、系统及流程。该平台上可支撑广电的各类测试:接入网各种设备常规测试、可用性测试、设备验证测试、业务验证、招标选型、兼容性测试、稳定性测试、性能测试。2013年实验平台的重点目标是平台升级,打造成行业内一流的综合实验平台,实现:高清业务QoE测试、可用性评估、高清业务支撑验证、网络优化、解决方案验证、广电网络实训基地、设备验证测试基地。

  对话:有线网改技术选型与数据业务规划


图为:论坛对话现场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有线电视工作委员会秘书长、DVB+OTT融合创新论坛秘书长、中广互联CEO主持对话环节,聚焦探讨“有线网改技术选型与数据业务规划”。中广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理事姚永、熵敏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及中国区总经理栾凌、成都广达电子研究院院长王成飞、广东广电网络技术研究室副经理李建华、四川有线网络公司运维中心主任温中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院有线所孙黎丽、北京希恩视通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谢毅参与了对话,就有线、无线一体化网络建设的市场机会分析以及有线运营商如何进行双向网改技术的选型;以及如何提升有线宽带接入、数据业务市场,各地网改及数据业务经验交流与分享进行了精彩对话。

  结语

  从本届会议可以看到的几大趋势是——有线网络IP化趋势已成共识,EoC技术明显向总局推荐性标准收敛,有线网络对家庭互联表现出极大兴趣,对家庭网关技术空前重视,各地有线运营商纷纷开展融合业务探索。

  随着网络视频、OTT、移动视频等新兴视频媒体的兴起,有线运营商承担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其机遇也不言而喻。本次会议上,川网成都公司秦学超副总经理分析了“电信运营商在产业链中的角色将由透明管道的提供者转变为智能管道的主导者”这一发展路径对有线网络的启示。事实上,有线网络也正经历类似的过程。广电网络在从传统有线电视提供商向综合业务运营商的转型过程中,如何实现从技术到运营的跨越?借用习总书记的名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返回第五届双改论坛与DOF2013专题页面

【责任编辑: 鲁晨 】

推荐阅读

专栏作者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