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杜一娜)
从古典家具的榫卯拼接到天然香的窖藏发酵,从油画的色彩晕染到竹雕的刀工流转……通过镜头的记录,福建仙游百工的精湛技艺得以细致呈现;从中国(仙游)沉香博物馆的沉檀香道体验,到三福工艺园的榫卯技艺演示,再到两木家居的现代设计空间……线下展示与产销,令仙游工艺美术不仅仅停留在欣赏,更彰显出产业创新的活力。
这些产业不仅是福建莆田仙游县经济的重要支柱,更承载着丰富的地方文化价值。福建莆田仙游县融媒体中心(以下简称仙游融媒)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发展机遇,围绕政务服务与商务需求,积极探索与当地特色工艺美术产业的融合传播路径,成功打造了“仙工开物”文创好礼区域品牌IP。
何为“仙工开物”?
它是一个系列短视频,但又不仅仅是短视频。
仙游县融媒体中心主任吴建辉介绍说:“作为‘媒体+服务+商务’模式的核心载体,‘仙工开物’以‘节目内容生产+融媒传播+国企孵化+产销联动’的一体化模式,构建起独特的产业生态。‘仙工开物’不是简单的国企品牌,而是一条串联媒体资源与特色工艺美术产业的‘黄金纽带’。”
“仙工开物”30期短视频目前在全网播放量已破3亿次,“学习强国”、新华社等央媒多次转发;线下文创好礼馆年接待访客不断攀升;“工艺+旅游”“非遗研学”等业态服务超1万人次。
据了解,仙游工艺美术产业有着广泛而深厚的产业基础:2200家企业、20万从业人员构筑起年产值730亿元的产业版图,“三城五市三平台”(三大专业城、五大批发市场、三大线上平台)的集群优势与“仙作”非遗、香文化等核心竞争力,这些都是“仙工开物”创作、IP品牌打造及传播的坚实基础。
“内容为王”是“仙工开物”系列短视频的立根之本。
秉持“匠心独运,精益求精”的理念,“仙工开物”创作团队深入工艺一线,第一季30集短视频内容不仅呈现选料、开料、雕花等工艺制作流程,更融入工匠的个人经历;第二季6集微纪录片深挖“仙作”与文人美学的渊源、香文化与茶道的交融,从历史维度强化文化厚度。
“仙工开物”系列短视频始终以“挖掘传统工艺、传播工匠精神”为核心,将主题宣传与舆论引导融入创作。吴建辉说:“我们通过镜头将冰冷的工艺品转化为有温度的文化符号,聚焦工匠们的坚守与创新,如年近七旬的木雕大师仍每日钻研新技法,青年匠人将现代设计融入传统香具,用故事传递‘敬业、专注、精益、创新’的工匠精神,引导社会关注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
如今,由仙游融媒策划的12集古今穿越微短剧《超时空爱情攻略》正在进行剧本创作,通过古代工匠与现代设计师的“跨时空对话”,串联工艺与文旅场景,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激活传统。这是仙游融媒对“仙工开物”系列短视频的内容迭代与升级。吴建辉表示,这是“守正创新”的坚持——既守住文化根脉,又贴近当代语境。
“我们构建了‘本土矩阵+权威背书+场景体验’的传播网络,让‘仙工开物’从区域品牌成长为大家关注的文化IP。”吴建辉介绍。
仙游融媒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传统媒体资源与新媒体平台有机结合,形成全方位的品牌IP传播矩阵。目前已开通了“仙工开物”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和仙游木文化联盟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形成“图文解读+短视频展示+直播互动”的立体传播模式。
2025年7月3日,“仙工开物”摄制组在铜雕非遗作坊取景
“仙工开物”的优质内容也引来了央媒的关注:“学习强国”、新华社、人民网等纷纷转发,形成了“地方创作—国家平台—全网扩散”的传播链条。仅“仙工开物”第一季短视频,全网播放量就突破3亿次,“仙作”“仙游香”成为热搜常客,实现从“地方声音”到“全国现象”的“破圈”。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仙游融媒与受众进行互动,提高受众对品牌IP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仙游融媒在微信公众号和抖音上设置了互动环节,如用户评论、点赞等;回复用户的评论和私信,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反馈,根据用户意见改进文创产品的设计和传播策略,如根据用户的建议,还增加了一款以仙游地方神话故事为主题的文创产品设计。
线上传播带动线下互动。近1000平方米的“仙工开物”文创好礼馆成为实体窗口,集中展示、销售红木家具、竹雕、佛雕、香道等产品,实现“线下观赏+线上溯源”的联动体验。吴建辉介绍,“仙工开物”文创好礼馆由仙游融媒旗下国企运营,通过“线下实体馆+线上展厅”双模式,集中呈现的“仙作”家具、六编六雕、香文化、国画油画等全品类文创产品。
经过多年的运营,“仙工开物”不止于传播,更通过品牌化运营激活产业价值,形成了“内容引流—产品转化—产业升级”的闭环。
吴建辉介绍说,仙游融媒对“仙工开物”进行了全品类品牌布局。“我们完成了‘仙工开物’全品类商标注册,覆盖工艺品、文创衍生品、文旅服务等领域。独立开发‘仙工开物’香文化礼盒等衍生产品,并尝试与相关企业开展联名合作。”
在销售之外,仙游融媒还拓展出电商直播、工艺旅游、非遗研学等业务:推出“仙作工艺一日游”精品线路,串联起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中国(仙游)沉香博物馆等;开设“香艺香修”课程,让传统香道走进都市生活,服务人次超1万。
在跨界合作上,仙游融媒也探索出了优质路径。“我们联合多方力量激活产业:邀请工艺大师入驻文创馆设立‘大师工坊’;与知名设计师合作‘新中式红木家居’系列,让传统工艺适配现代生活;举办‘福匠传神·仙工开物’省级文创大赛,吸引全国设计师参与,推动多件获奖作品实现产业化。”吴建辉介绍说。
这种“媒体搭台、多方唱戏”的模式,加速了传统产业的创新转型。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黄楚新表示,“仙工开物”的实践,实现了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双赢。
在社会效益上,节目唤起了大众对传统工艺的关注:年轻群体通过短视频了解“仙作”榫卯的智慧,高校学生组团来仙游研学,甚至有“00后”拜师学习木雕、制香。
在经济效益上,品牌化运营与全媒体推广显著提升了仙游工艺的市场认可度,带动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大幅增长;“工艺+旅游”“工艺+研学”等融合业态吸引大量游客,拉动区域旅游消费,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更深远的是,它探索出了一条县域文化产业升级的新路径——以媒体融合为手段,让传统文化“看得见传播、摸得着价值、留得住根脉”,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