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广电视听:从“老有所乐”到“智享晚年”

导语:近年来,广电视听行业推动系统性变革,在技术适老、内容供给与服务生态等方面持续发力,勾勒出一条从基础保障迈向品质生活的老年文化服务升级路径。

  作者:刘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高级编辑)

  衡量社会的发展水平与幸福指数,一个重要因素是老年人能否享有安康、幸福、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当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突破3亿。如何丰富这一群体的精神家园,使其不仅实现“老有所乐”,更能“智享晚年”,成为广电视听全力推进的利民惠民工程。近年来,广电视听行业推动系统性变革,在技术适老、内容供给与服务生态等方面持续发力,勾勒出一条从基础保障迈向品质生活的老年文化服务升级路径。

  聚焦技术适老改造,解决“看电视难”问题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丰富了电视的功能。然而,技术升级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操作复杂、收费混乱等问题。从传统电视换到智能电视后,选择切换画面需要用多个遥控器,开机广告冗长,最长甚至将近两分钟,看直播频道的入口越来越隐蔽。这些变化给习惯看电视的老年人带来难题,很多人只能依赖晚辈手绘的操作指南才能完成基本操作。“套娃”收费问题重重,收费包层层嵌套、消费细则不透明,很多人曾重复购买某个播放软件的会员,或遭遇自动续费陷阱。老年人更是深受其害,有的不会辨别复杂的付费界面,误触付费选项;有的因视力不佳而看不清小字号的免责条款;更有人因不熟悉电子支付流程,被连续扣费数月仍不知情。本应带来便利的智能技术反而成为生活障碍,这不仅影响了老年群体平等享受数字生活,更在无形中加剧了他们的孤独感。

  

资料图片

  针对这一现象,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有关部门整顿乱象、重塑机制,举全行业之力开展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大幅压缩收费包,全面取消开机广告,积极推广插入式微型机顶盒等,优化“一个遥控器看电视”“开机看直播”“语音控制”等功能,实现便捷看电视,提升老年人收视体验。

  当老年观众通过简洁直观的界面设计和便捷的一键操作,自如享受数字电视服务时,他们重新感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应有的温度。这些适老实践体现了人民广电事业的初心,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技术普惠与包容发展,贡献了富有启示性的惠民方案。

  关注内容供给,既重温经典又观照现实

  广电视听文化服务的体验升级,还在于海量优质内容的无声浸润与价值引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广电视听领域沉淀了大量群众喜爱、经久不衰的经典影视作品。为了让历久弥新的艺术瑰宝持续滋养心灵,“重温经典”频道应运而生。频道设立一年多以来,已覆盖人口超过3亿,惠及养老机构超过2万家。该频道精心遴选《红楼梦》《西游记》《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承载时代记忆的作品,涵盖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等多种门类,让银发观众在诗意的文学经典、奇幻的神话故事、质朴的市井生活等多样艺术体验中,重拾青春记忆。频道坚持非商业化运营,全程无广告,运用数字修复技术提升老旧作品画质,使很多年代久远的作品以更清晰生动的面貌重现荧屏。此外,频道还组织观众与主创人员的面对面交流活动。在主创人员分享幕后故事、解析艺术特色的过程中,老年观众获得了更丰富的审美体验,对作品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文化认知。

  如果说重温经典,能让老年人通过回望青春获得情感慰藉,那么基于老年群体的观赏诉求而创作的全新作品,则观照老年人当下的身心特质、情感需求与社会价值,使他们得到更多精神滋养。比如在剧集领域,《我的后半生》聚焦都市银发婚恋困境,《老闺蜜》细腻刻画老年女性情谊,《漫长的季节》以悬疑手法呈现老年视角的生命反思,《老家伙》记录退休再创业的奋斗故事,《外婆的新世界》展现老年女性试图突破年龄桎梏、探索自我价值。这些作品以多样视角和温暖笔触探讨“如何老去”的生命哲学,引导公众重新审视生命的厚度与尊严。在综艺节目和纪录片领域,综艺节目《忘不了餐厅》通过餐厅场景展现认知障碍老人的日常生活状态,综艺节目《老有意思旅行社》记录老伙伴们完成“心愿清单”的治愈旅途,综艺节目《金色时光》展现老年合唱团台前幕后的风采,纪录片《前浪》通过长时间跟踪拍摄,记录上海老年人真实的生活图景。这些作品把普通老年人当成主角,让他们在光影叙事中展示人生智慧。

资料图片

  从观看内容到创造内容,构建参与式文化生态

  要让当下的银发群体拥抱数字生活,不是简单的技术适应或内容供给问题,而是关乎老年人生存尊严、情感归属与社会价值重构的深层变革。他们的一些人通过掌握扫码支付、线上挂号等基础数字技能,维系与现代社会的连接;一些人面临子女离巢、故友渐疏的处境,借助通信工具和社交平台,编织属于自己的社交网络,以抵御孤独、寻找归属;还有一些人以短视频创作、网络直播为媒介,主动打破“老龄即衰弱”的刻板印象,在数字舞台上重新找到人生价值。

  为全面回应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诉求,广电视听行业既要在产品设计上实现适老创新,又要在内容创作中体现价值包容,力争以更友好的广电视听生态,成为助力银发群体实现数字融入、重建社会联结、焕发生命价值的赋能者。比如,湖南广电打造的“爱晚频道”全媒体矩阵,让电视、App、社区屏三屏联动,构建“内容+服务+社交”的立体生态,组织开展银发文旅徒步、金婚庆典等特色活动,实现虚拟与现实的有机衔接。江苏广电打造的“老开心啦”平台则构建“1+N”的服务模式,即打造一个功能完备的新媒体矩阵,通过小程序提供的“开心公开课”等适老功能,实现直播问诊、子女远程协助操作;打造N个充满活力的线下社群,基于“全媒体老龄服务联盟”举办各种活动,力争实现“周周有聚会、月月有比赛”,让数字服务走进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西游记》剧照。资料图片

  与此同时,网络视听平台的适老创新也呈现出从功能优化到生态培育的深度转型。B站、抖音、快手等平台通过流量扶持和创作培训,培育出“敏慈不老”“我是田姥姥”等具有时代特色的银发短视频博主。这些短视频博主既是适老服务的受益者,更是老年文化的创造者,生动诠释了“老有所为”的深层内涵。

光明日报/视觉中国

  当然,当前适老服务实践仍面临诸多亟待突破的瓶颈。在技术层面,适老设计标准尚未形成统一规范,城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落差;在内容层面,老年题材创作有的停留于表面呈现,对银发群体精神世界的深度开掘仍显不足;在生态层面,违规医药广告、情感诈骗等不良内容时有出现,影响适老服务的健康发展。面对这些挑战,我们还需从三个维度重点突破:其一,将适老设计要求纳入产品研发的国家标准体系,同步推进农村及边远地区基础设施升级,确保数字普惠真正落地;其二,扶持老年题材创作,鼓励跨越代际的创作团队合作,通过对话等创新形式,构建更加立体多样的老年文化表达;其三,重点打击诱导消费、传播伪科学等违规行为,为银发群体营造清朗的广电视听空间。

  从技术减负,到内容滋养,再到生态共建,广电视听行业的适老举措,本质上是面向未来的文化服务范式革新。当银发群体不仅能便捷地“观看内容”,更能自信地“创造内容”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更加包容的数字生态,更是活力多彩的老龄社会图景。

【责任编辑: 王熙雁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