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一省级广电在大屏展播自制微短剧,演员是台里的记者主持人

导语:此次展播的12部原创微短剧是北京广播电视台集结全台优质创作力量精心打造。

  BRTV自制精品微短剧展播正在北京卫视每晚黄金时段播出,这是全国首家省级广电推出的自制微短剧展播。

  据悉,此次展播的12部原创微短剧是北京广播电视台集结全台优质创作力量精心打造,这些作品秉持精品化的创作理念,将价值引领融入微短剧的创作之中,开拓了大小屏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编辑记者主持人首秀微短剧

  去年开始,微短剧逐渐从网络小屏迈向电视大屏,为影视行业带来新变化,而此次北京广播电视台微短剧展播的最大不同,在于微短剧的制作方全部来自台里各中心及部室,作品从初期创意到拍摄、后期剪辑也是以台内各部门的创作力量为主。

  记者了解到,这次自制微短剧展播缘起于北京广播电视台的“内部练兵”。

  为紧跟观众观剧习惯的转变,今年春节前北京广播电视台在全台范围开展了微短剧作品征集活动,面向22个中心及部室征集自制微短剧作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全台九个频道、七个频率、两个平台(听听FM和北京时间APP)以及相关部室共制作出微短剧29支、41集。

  经过严格评选,最终精选出12部作品在大屏端播出。这12部微短剧题材丰富、手段多样,作品体量在一集到三集不等,每部微短剧的篇幅在两分半到13分钟之间,剧集内容涉及都市、穿越、动画、AI等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12部微短剧中的角色绝大部分都是由北京广播电视台的编辑、记者、主持人出演,北京广播电视台影视剧中心主任朱礼庆、新闻广播中心主任邢立新也在剧中本色出演。

图片

  沿袭京产微短剧创作基因

  此次展播的作品沿袭京产微短剧“植根现实、传承文化、科技赋能”的创作基因,多部短剧大胆使用技术革新拓宽创作边界。

  由北京广播电视台总编室自制的短剧《饺子·未来》以机器人穿越未来的设定探讨科技伦理,在“人性化烹饪”的温情叙事中隐喻传统文化与数字时代的共生关系。

  北京卫视自制的短剧《AI吐槽小会》用轻喜剧形式解构人机关系,既契合Z世代的表达习惯,又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乐观视角。

  卡酷少儿自制的《炫卡少年之热血征途》采用“真人CG+动画”的跨次元叙事,将环保理念融入冒险剧情,打造兼具教育性与娱乐性的青少年成长样本。

  北京北视英特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的短剧《震古烁今——张衡地动仪的千年回想》依托AIGC技术,再现张衡发明地动仪的历史。

  展播作品中也不乏温暖人心的现实题材作品。

  北京时间自制的短剧《平凡人生》聚焦职场转型困境,以外卖员与妻子相互扶持的日常,诠释“努力生活即英雄”的坚韧品格。

  BRTV科教纪实频道自制的短剧《小区大事》延续《现场说法》栏目特色,将普法教育融入家长里短,实现“润物无声”的观剧体验。

  BRTV新闻频道自制的短剧《爷爷的徽章》通过三代社区工作者的传承,将奉献精神具象化为跨时空的徽章信物,完成红色基因的代际传递。

  很多作品构思奇巧、表现手段新颖。

  BRTV网传中心制作的短剧《摇钱树》借用山神报恩的民间传说诠释勤劳致富,全片别出心裁地利用十个手指描绘勾勒出戏剧冲突。

  交通广播中心的《我在京城当厨神》用穿越剧的方式讲述了在京城美食圈桐欣酒楼遭遇的一场严峻挑战,剧情起伏不断网感十足。

  小体量大情怀,小成本高质量

  整体创作上,此次展播的微短剧体现出以"轻体量承载重情怀"的叙事智慧,以及“小成本、高质量”的制作特点。

  BRTV影视频道制作的短剧《微光长明》,改编自该部门员工曹婷婷的真实故事,该剧用跨越半个世纪的忘年交串联起抗美援朝历史与当代养老议题,既展现英雄精神的永恒价值,又以细腻笔触刻画跨越代际的温情。

  这部13分钟的短剧制作精良,悬念设置得当,人物动机合理,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记者了解到,作品从策划方案出炉到最终剪辑完成,只用了七八天时间,符合微短剧制作周期短的特点。

  BRTV新闻广播制作的短剧《第一份工作》以电台主播穿越时空的奇幻设定,串联起传统广播与融媒体的时代碰撞,在虚实交织中致敬媒体人的初心。

  该剧导演、新闻广播主持人江宁告诉记者,这部短片的创作初衷是通过一个跨越时空的故事展现新闻广播32年来的坚守与传承。作品以年轻人的视角,带领观众感受电台从传统广播到融媒体时代的变迁,同时也是借新闻广播台庆之机给电台人写下一封情书,这部短剧在新媒体账号上线后和网友产生了丰富的互动,体现了微短剧作品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的特点。

  记者了解到,此次微短剧展播严格遵循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微短剧管理的相关规定,12部微短剧均经审核备案持证播出,成为全国省级卫视中较先开展微短剧播出的实践案例,展播拓展了大小屏融合发展方式,也开启了省级广电微短剧的自制时代。

  据介绍,北京广播电视台未来将继续深化内容创作提升作品质量,打造更多“微而不弱,短而不浅”的佳作。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