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两会代表委员共话:为民解忧打好“双治理”持久战,推动广电优质内容创作创新

导语: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播艺术团(中国电影乐团)团长刘学俊表示,目前大家打开电视之后,可以直接进入电视频道,能够给庞大的中老年人等群体带来非常好的收视体验。

  (本文原标题为:「两会观察」代表委员共话:为民解忧打好“双治理”持久战,推动广电优质内容创作创新)

  导读

  2025年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改革攻坚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之年,也是广电行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和3月5日在北京召开。国家广电智库公众号期间推出《两会观察》栏目,结合广电总局全年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的重点工作部署,关注与聚焦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观察与思考广电视听行业发展的热点焦点,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守正创新、深化改革,加快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今天关注的是5位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和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围绕“双治理”成效、推动精品创作和制作民生科普节目等方面重点工作发表的见解。

  一、关注提升人民群众收视体验,“双治理”工作取得系列突破

  此次全国两会,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治理工作(以下简称“双治理”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重点话题。许多代表委员纷纷点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部门正在推进的“双治理”工作,认为 “双治理”回应老百姓的呼声,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

图片

图一 受访委员刘学俊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播艺术团(中国电影乐团)团长刘学俊表示,目前大家打开电视之后,我们可以直接进入电视频道。观看直播是一件非常纯粹的事情,我们需要正本清源。目前我们又回到了看电视非常简便的年代。我认为能够给庞大的中老年人等群体带来非常好的收视体验。

  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的领导下,各部门单位坚持把“双治理”作为政治工程、民心工程、系统工程,坚守初心使命,坚持守正创新,践行广电为民,多部门全链条大协同大联动,在巩固2023年第一阶段已经取得的2.85亿家庭电视用户开机看直播,有线电视、IPTV和互联网电视(OTT)每个终端不多于6个收费包,收费包整体压减74.6%等成果基础上,2024年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治理工作又实现了一系列重大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成果丰硕、成效显著。

  治理工作给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带来积极变化。中国视听大数据(CVB)显示,2024年,全国直播频道用户月平均活跃率62.2%,较治理前上涨9.6%。全国有线电视缴费用户8年来首次实现正增长。同时,“双治理”推动的电视机、机顶盒、遥控器等消费电子产品技术革新、升级换代,在家电和酒店电视以旧换新等政策叠加下,助力提振消费、服务经济发展的效果也将日益显现。

  2025年,“双治理”工作进入新的阶段,各位代表委员纷纷表示,广电行业从业者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把“巩固、深化、拓展、提升”作为关键词,以用户为中心,久久为功,打好“双治理”治本“持久战”。

  二、关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重大题材守正创新,多样化创作长短相济

  2月25日,在京召开的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总结部署会上要求,要以“双治理”工作为契机,不断优化改进内容和服务,深入实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品创作工程。

  2024年以来,剧集行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饱满的创作热情和卓越的艺术表现力,创作了大量高扬时代精神,紧扣时代脉搏,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的优秀作品。一方面,重大题材电视剧守正创新、亮点频出。《西北岁月》《上甘岭》等作品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高扬革命精神,凝聚建设伟力。另一方面,多样化创作长短相济、繁花似锦。《我的阿勒泰》《繁花》《南来北往》等作品不断掀起追剧热潮。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讲好历史故事,对于凝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精神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图二 受访委员蒋胜男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知名编剧、《芈月传》作者蒋胜男强调了加强优质历史剧创作播出的重要性。她认为,在优质历史剧的创作和播出中,我们在求质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只有足够的量变,才能够有着强大的质变,因此需要鼓励多创作多产出。针对当下历史剧存在的不足,她建议,一要优化审核机制,分类管理激发创作活力;二要加大政策扶持,培育优质历史剧生态;三要创新传播模式,拓展文化出海渠道;四要强化国际话语权,推动文明主导权解释高地。

  谈及历史剧如何吸引Z世代等年轻观众?蒋胜男指出,一部优秀的历史剧需要贴合当下的观众的审美需求,Z世代的年轻人是与网络共成长的一代,所适应的是快节奏的,大数据的时代,需要的内容是实现传统内核的年轻化转译。创作者应立足精准历史考据,以当代审美重塑视觉符号与叙事节奏,将传统文化精神转化为可感可知的青春议题。角色塑造需摒弃刻板印象,在历史逻辑中注入现代人性维度,展现复杂立体的生命状态,要让历史活起来。既要以严谨细节建立观众的信任感,又要以网生代语言激活历史叙事,最终让年轻人在解构与共鸣中主动完成文化认同,实现历史的重现与演绎。

图片

图三 受访委员范宗钗

  2024年,剧集《我的阿勒泰》一经播出便引发广泛关注,虽然仅有8集,其凭借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容,实现了文旅与剧集的深度融合,促成“阿勒泰效应”,在谈及《我的阿勒泰》为国产剧集的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及启示时,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原分党组书记范宗钗总结了几点创新经验。

  一是题材的独特性是王道。归根到底还是内容为王,该部剧深入挖掘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题材,选取阿勒泰地区的故事,将独特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融入剧中,为观众带来新鲜感和文化滋养,启示国产剧应注重题材的独特性与文化价值。同时证明了在长篇剧盛行的当下,中篇剧也有广阔市场,为国产剧在体量选择上提供了新方向。

  二是以多元的风格和叙事丰富观众审美期待。该剧采用抒情浓郁的散文化风格,以慢节奏讲述故事、表达情感,为国产剧风格多元化发展提供了范例。在快节奏、高信息量的短视频时代,以独特视角和细腻情感吸引观众,启示国产剧叙事不必一味追求快节奏和强冲突。

  三是改编优秀的文学作品仍是电视剧成功的重要途径。该剧在保留散文原著美学底色的基础上,对人物关系、情节等进行合理改编与创新,强化戏剧张力,体现了文学与影视深度融合的可能性,为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提供了新样本。

  四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创作优秀作品永恒的规律。该剧主创人员并没有闭门造车,而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阿勒泰的真实生活中汲取灵感,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自然地揭示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宏大主题,也彰显了创作源于生活的重要性。

  五是拥抱新技术是打造精品的重要手段。作为业内首部打通“原生HDR”拍摄制作流程的迷你剧,运用4K超高清拍摄、杜比全景声音效设计等先进技术提升视听表现力,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观看体验,表明国产剧应注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六是文旅融合的成功典范。实现了文旅与剧集的深度融合,通过展示阿勒泰的美景和文化,带动当地旅游热度飙升,为国产剧与文旅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成功模式,推动“影视+文旅”的深度融合。

  此外,《哪吒2》的全球热映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证明了以东方视角讲好故事,是文化自信的有力彰显。针对中国经典影视IP当下应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问题,范宗钗指出,从内容方面,要深挖文化内涵并进行创新改编;在新技术应用方面,要利用先进的电影技术,如特效制作、动画技术等,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影体验;在营销推广方面,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制造话题热度,引发观众的讨论和互动,并与其他行业进行跨界合作,推出丰富的衍生产品和服务,拓展IP的商业价值和影响力;在文化融合方面,要将经典IP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展现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增强文化认同感;从产业发展来看,要构建IP矩阵,要以经典影视IP为核心,开发多种形式的内容载体,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IP矩阵,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体验。要完善产业生态,加强影视IP产业的上下游合作,完善从内容创作、制作发行到衍生产品开发等全产业链条,为经典影视IP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图片

图四 受访代表管旭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总编辑管旭指出,精品作品首先要有好的立意,能够反映时代风貌,反映我们当今社会风貌和厚重的历史积淀,讲好中国故事;其次制作要精良,创作团队在内容、形式、手法上的创新表达很重要,剪辑、配音、配乐、特效等各项工作也要精益求精,有一个优秀的创作团队创作出精品的几率要更高。此外,还应经得起时间的推敲,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和岁月的淬炼。

  三、走进社区践行“四力”,疗愈系节目关注全民健康

  广电行业的代表委员因工作经历的触动,除了要在议案、提案中分享与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业务相关的内容之外,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广电新闻工作者要利用自己作为记者、主持人、编导等身份,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正能量,要在践行广电新闻工作者“四力”的同时,不忘为民初心,心系群众需求,注重科普健康知识。

图片

图五 受访委员刘洪悦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制作人刘洪悦结合工作经历,分享了自己通过录制节目走进社区,了解群众需求,传播健康知识的故事。刘洪悦分享到,在她首次担任制作人的全国首档“她”视角治愈系微纪录片《我的朋友是医生啊》中,刘洪悦及节目组通过伴随式记录,深入探讨医生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对生命、疾病和治疗的深刻理解,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与好评。此次两会,她将在提案中呼吁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积极推广普及运动处方,呼吁“心理辅导员”岗位纳入社区服务体系等内容,她期待未来可以不断尝试,通过更多形式和内容向社会公众弘扬正能量。

  广电行业的代表委员们不仅深入探讨了如何推动创作更多精品佳作,还积极关注如何通过公共服务升级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双治理”工作的显著成效到精品佳作的不断涌现,再到社会健康与法律等民生知识的科普,广电行业的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代表委员们的心血和智慧。他们的建言献策,不仅体现了对广电行业未来发展的深刻洞察,更彰显了作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责任编辑: 苗梦佳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