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标题为:中消协点名直播电商“低俗”“摇一摇”跳转广告等问题。文章作者:肖谐)
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以下简称“舆情热点”),涉及直播电商“低俗”“虚假比价”与“摇一摇”跳转广告泛滥、短视频平台微短剧诱导付费等问题。
舆情热点显示,2023年四季度,消费市场持续恢复提升,有关部门多措并举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平台及商家推出多种举措不断提升消费体验,尤其是微短剧等一些文化消费内容迎合了消费者的喜好而获得广泛关注,直播电商领域的多种引流、促销手段也吸引舆论聚焦。在此期间,部分侵害消费者权益现象引发舆论热议。
消费者在电商直播间的不良体验引发舆论关注。有消费者称,有电商主播在带货美妆商品时内容低俗,引人反感,乃至有消费者向品牌方质疑称“品牌形象不要了吗”。此外,一些电商主播存在“虚假比价”争议行为,被质疑有误导消费之嫌。有消费者反映,一主播在销售一款洗发水时,出示的电商平台同款商品价格截图不完整,没有包含优惠信息;其在销售一款首饰时,用作对比的其余店铺的销售页面价格截图,实际上高于平台内官方旗舰店的价格。
“摇一摇”跳转广告泛滥之势引发诸多网民热议。不少网民在社交平台吐槽“互联网的尽头是摇一摇跳转到购物平台”“条条大路通电商”。打开一款APP时稍不留意就会跳转到另一款购物软件,导致网民只能“万分小心,就怕手抖”。江苏省消保委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有九成投票者厌恶“摇一摇”跳转广告,认为此功能侵犯了自己的权益。社交平台上,“如何关闭摇一摇广告”等话题近年来不时引发网民热议,不少网民“想关又不能关”,而部分企业不仅没有针对消费者诉求改进相关服务措施,反而抓紧推广“摇一摇”跳转广告。
短视频平台微短剧诱导付费引起关注。当下,快手、抖音、腾讯、爱奇艺等平台均推出大量微短剧视频,其中有的需充值平台会员或付费购买剧集才能观看全部内容,一些微短剧视频内容存在诱导消费等问题,导致不少中老年消费者遭遇侵权。社交平台上网民晒出的账单显示,父母的微短剧订单少则数千元,多的甚至达到数万元,其中不少订单均为自动扣款。有关报道称,中老年人对使用手机不熟练,在受到“解锁一集只需0.9元”等广告宣传诱导后,很难注意到“默认下一集自动解锁”等选项,导致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全部微短剧剧集。待子女发现后,却面临申诉手续繁琐、能追回的金额聊胜于无的尴尬境地。有网民称,逐个投诉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的商家甚至“换了马甲”或直接下架视频,导致维权困难。
中消协表示,微短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相关部门需制定更加详细的规范以净化行业生态,影视从业者、平台方也应以责任意识推动微短剧行业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经典栏目
精彩专题
关注我们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