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专访】北京时间潘全心:广链接·深服务·强运营,加快建设首都新型主流媒体

导语:她在采访中提到,主流媒体从“融媒”向“智媒”转型,探索媒体服务新业态,我们的优势和能力体现在三个方面。

  2023年8月3日下午,由北京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北京新媒体集团(北京时间)承办的“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CIAC2023)北京时间高峰论坛”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现场为北京广播电视台和沈阳广播电视台联建项目“北京时间北方中心”、“云盛京北京中心”授牌,并成立由多家新视听机构共同组成的“新视听协作体”,与会嘉宾围绕区域中心城市原创数字视听产业建链探索、运营城市的智慧媒体、创新视听表达、加速媒体融合转型等议题进行演讲,促进各行业在视听领域的创新和合作,推动优质服务产品落地,借助创新技术和应用服务的持续创造力,赋能我国新视听产业转型实践。

  活动期间,我们邀请到北京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主任兼北京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时间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潘全心,围绕如何抓住智媒体转型带来的新机会等热点话题进行经验分享,她在采访中提到,主流媒体从“融媒”向“智媒”转型,探索媒体服务新业态,我们的优势和能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广电品质+互联网技术/运营,形成供给侧改革能力;二是互联网运营和平台能力,提供媒体主业之外的拓展能力,即“新闻+”的服务能力;三是广电媒体对党忠诚、群众信赖的特质,在政府和群众两端均形成强信任,其间蕴含的巨大连接能力和链路可以广泛而有效地整合资源。我们和沈阳台在“北京时间高峰论”坛联建“北京时间北方中心”、“云盛京北京中心”,所有的一切都是让我们更好的连接用户,联结行业,链接社会资源和城市发展的需要。

图为:北京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主任兼北京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时间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潘全心(右)

  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您好!潘老师。我注意到日程显示,此次论坛上北京时间将与云盛京合作,您如何看待双方的合作呢?

  潘全心:主流媒体在创新视听语言、提升民生服务品质方面积极探索,有效提升了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北京广播电视台与沈阳广播电视台以新视听、新服务开拓资源,迎来新发展。今天,我们在北京时间高峰论坛发布了第一个重要消息,那就是两台共同成立了“北京时间北方中心”和“云盛京北京中心”,两个中心将互通互融,发挥合力,共同开发融媒产品和市场资源,这也代表着北京广播电视台与沈阳广播电视台开启了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崭新篇章。

  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众所周知,目前主流媒体都在寻求转型发展,对此您怎么看?

  潘全心:这个问题恰好与我们北京时间高峰论坛的圆桌对话主题相契合,在大视听时代,新兴的视听媒介不断涌现,各种基于互联网的新业务新模式也在不断拓展。新型主流媒体如何抓住智媒迭代的最佳“时间窗口”,实现弯道超车?我想,北京时间已经经历了几个“时间窗口”。

  首先是在2016年PC蓬勃发展期,然后逐渐过渡到了移动端的发展期,我们在内容供给、应用服务、技术支撑、产业发展等方面不断努力,去寻找自己的长处和未来发展的空间。对我们来讲,在方向正确、方法得当的前提下,日以继夜,小步快跑,这就是我们现在最真实的一个状态。我想所有的迭代和发展其实是基于两个字“服务”,我们运用新媒体运营所获得的平台能力,跨出媒体做媒体,拓展媒体主业之外的服务能力——“新闻+政务+服务”,总体思路是以北京时间、北京云作为双底座分别to C/to G、to B;以新闻+服务、互联网+产业作为核心驱动;以广电品质+互联网运营进一步提升内容生产能力;以项目、产品为抓手,提升技术创新服务能力;以平台思维+产品技术,赋能提升政务服务商务能力,进一步推动首都广电成为融合创新的领跑者。

  在寻求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拓展了四个层面的联结:

  一是自我联结,出台大小屏融合机制,新媒体考核占比50%以上,在电视端、广播端分别设立千万融合资金,将奖励直接发放到团队和个人,在北京时间移动端设立10个垂类频道,供稿量环比提升56%,稿件访问量增长3.6倍;

  二是社会联结,我们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建设“北京市城市动物智慧服务平台”,上线“爱宠频道”,向用户提供宠物电子身份证、免疫预约、信息查询等服务;与顺义区联合打造“BRTV北京时间数字文化产业基地”,与多个行业和头部企业形成联盟协作,以直播带货、职业培训、政企服务为引擎,探索数字经济新蓝海;

  三是跨域联结,我们携手京津冀媒体共同发起“暖城记”大型融媒活动,按照总书记要求的那样,提升新业态人员的思想凝聚和服务引导,为他们提供暖心服务,让京津冀不只是“现代的城”,更是“美好的家”。

  四是服务联结,我们围绕就业、救助、治理、康养、文旅等五大垂类方向,把北京时间升级成为“百姓身边的民生服务平台”,上线了天安门广场参观预约等80余项民生服务,“北京时间”下载量较3年前增长了6.2倍,获评全国广电媒体融合先导单位,在总局新品牌评选中获评“平台品牌”,还入选了中国记协“媒体+”创新案例库首批上线案例。

  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在您看来,媒体的价值到底在哪?

  潘全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在大视听时代,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新场景、新技术不断涌现,释放了媒体融合强劲动力,如何通过正能量传播,强化优质内容供给,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也成为主流媒体挺进互联网主阵地、主战场的“入场券”。

  为此,北京时间充分发挥“广电品质+互联网技术和运营”所形成的供给侧改革能力,一是发挥主流媒体传播和引导作用,我们持续增强内容供给的精准性、契合度,聚焦建党百年、北京冬奥会、党的二十大等重大主题,在首页首屏开设《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等近百个专题专栏,多个话题阅读量破亿,有效扩大了主流舆论声量。

  我们以智能互联时代用户需求为导向,重点打造“时间”系列品牌IP,“时间直播”两年累计直播7500余场,全网观看量11.27亿次,粉丝量达3000万;“时间视频”年阅读量90亿,在总局新品牌评选中获评“新闻品牌”,凸显了主流媒体客户端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这两天大家都在关注北京的暴雨,北京时间推出的《国旗班战士冒雨升旗》短视频瞬间刷屏了,24小时全网播放量超过2400万,讨论量超过6800万,网友点赞致敬风雨无阻的中国军人!掌握舆论主动权,我们时刻在努力!

  二是发挥基层社会治理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助力作用。我们的北京时间接诉即办融合应用打通了北京12345市民热线数据后台,成为北京首家视频接诉平台,通过手机端7×24小时掌上服务和大小屏采编力量协同跟进,让市民“有诉能提交”,让政府“接诉即办理”,为社会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获得第32届中国新闻奖应用创新类一等奖。我们打造的全国首个主打“智能服务”的多语种AI数字人“时间小妮”,担任了北京市“接诉即办”推广大使,每周在大小屏端同步展示北京市各区接诉即办优秀案例,做政策普及和集中解答;不止于此,我们不断提升技术配置能力,市级技术平台北京云和北京时间技术团队联合开发了市属主要媒体接诉即办管理系统,直接将技术接口赋能给北京日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三家媒体客户端,使市属主要媒体都能通过该应用参与社会治理,被网友誉为微光成炬。

  三是构筑可感可触的主流价值新格局。我们持续探索内容全要素的连接融合,以广电品质做保障,从单纯的内容生产向全链条内容生态服务一体化推进。年初,我们全案承接了“纪念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一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调动最好的团队打造了一台动人的主题晚会,以“卫视/网络平台联动直播+话题引导+破圈推广”进行全媒体营销,话题阅读量1.17亿。做晚会、做宣传是手段,引导公众弘扬冬奥精神是目的,晚会后我们把主题歌立意升级为后冬奥时代现代化建设,MV二次传播,上线当天播放量超千万,这种“品质内容+事件运营+舆论引导”的叠加升级模式是广电的长项,主流传播体现出可感可触的全新价值。我们联手北京人艺打造建院70周年直播,播放量破亿,被誉为演出直播的天花板。一周后人艺院长任鸣不幸病逝,他那句“能成为人艺人,此生足矣”的视频全网传播,也让我们从现实的角度更深刻地理解我们的slogan:“创造历史的每时每刻,尽在北京时间”。

  我想,无论什么时候,媒体记录历史、参与社会进步的职责都不会变,变的是手段和方法,只有紧跟时代要求和变革,只有始终战斗在主战场上,才能与更多用户产生连接,才能与行业、社会和城市发展的需要产生连接,才能让主流媒体实现主流传播,体现媒体的价值。

  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谢谢您接受采访。

  潘全心:谢谢

【责任编辑: 徐亚新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媒体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独家视频、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