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深度】“智能手机+卫星通信”的新兴赛道已铺就

导语:随着卫星直连、通信终端等技术的成熟,卫星通信面向C端的应用逐渐成熟,有望进一步提高卫星互联网的经济性,从而进一步加速国内卫星通信系统的建设。

  (本文作者:刘彤 刘亚廷)

  近日,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大众智能手机华为Mate 60Pro上市,卫星移动通信的大众“手机时代”来临。当用户身处偏远地区、森林、沙漠、海洋、高山等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不到的地方,或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可使用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进行应急通信,这是卫星通信应用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突破。未来随着卫星通信网络系统性能、终端设备性价比的提升,卫星通信将进一步加快应用普及,丰富应用场景。

天地一体 卫星通信新赛道全面开启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人造卫星“从无到有”的跨越,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东方红一号”卫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层密度。运行期间,卫星把遥测参数和各种太空探测资料传回地面,《东方红》的乐曲也从太空传到了世界各地。

  50多年过去,随着航天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蝶变,我国卫星通信事业实现飞速发展,其应用场景和综合能力在不断丰富和强化。如今,卫星通信已经进入新的演进阶段,随着商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其市场价值也在持续凸显。

“智能手机+卫星通信”的新兴赛道已铺就

  身处太空的卫星,拥有极强的覆盖能力,它可以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轻松实现广域信号覆盖。如今,卫星通信技术不仅可以为资源勘探、森林防火、抢险救灾、探险旅游、野生动物保护等应用场景提供有力支持,还能为深山、森林、沙漠、草原、戈壁等未被地面通信网络深度覆盖的地区送去“生命信号”。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卫星通信还可以提供快速且廉价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有效帮助当地提振经济活力,消灭“数字鸿沟”。不只在陆地,在航海通信和航空通信方面,卫星通信也能轻松满足互联网连接需求,而这些领域往往是高价值客户,拥有极高的回报率。

  如今,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各大运营商、互联网公司等信息通信产业链上下游纷纷布局卫星通信赛道,基于卫星通信的物联网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其市场潜力也得到充分释放。2022年,华为、苹果等主流手机厂商加速拥抱卫星通信领域,意味着属于“智能手机+卫星通信”的新兴赛道已铺就。

  “天通一号”作为我国首个自主研制建设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天地一体信息通信领域的“国之重器”,也是我国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及网络,中国电信顺势推出了天通卫星业务,采用1740专属号段,能够为客户提供卫星移动语音、短信、数据及增值服务。

  目前,天通卫星业务可以实现对中国领土、领海的通信网络全覆盖,能够有效覆盖现有地面通信无法覆盖的区域,广泛应用于海洋渔业、应急救援、旅游探险、物联网等场景。

  商业版图的迅速扩大,充分说明了卫星通信拥有得天独厚的技术能力和在特殊场景下独一无二的优势。据中国电信相关负责人介绍,天通卫星业务拥有安全、覆盖范围广、终端品类多样以及资费经济实惠等多重优势。天通卫星业务使用的卫星、芯片、终端等全部由国内自主研发生产,能够有效保障客户的通信安全;能够实现对我国陆地和海洋的网络覆盖,在高山、海洋、沙漠等极端恶劣环境下也可以自由通信。同时,使用天通卫星业务拨号方便,具有手持、车载、船载、机载等多个终端型谱,支持卫星+全网通双模终端。此外,天通卫星业务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壁垒与市场垄断,通信资费也低于国外卫星移动网络通信资费。

卫星通信市场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当下,华为Mate 60系列手机正被消费者热捧,这也是目前市售的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信的智能手机。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使用手机直连卫星业务的最新情况,《人民邮电》报记者联系了中国电信河北公司产品经理张晓永。

  据了解,中国电信目前已经面向客户推出了相关服务,用户可前往中国电信营业厅、拨打10000或通过中国电信APP办理。中国电信手机用户只需开通手机直连卫星功能包或订购直连卫星语音包,非中国电信手机用户可办理一张手机直连卫星功能卡,即可享受手机直连卫星业务的时刻守护。

  “我们目前针对手机直连卫星业务推出了标准资费,功能费10元/月,含2分钟免费卫星主被叫通话,超出后国内主被叫通话9元/分钟;发送卫星短信5元/分钟,接收短信免费。”张晓永介绍,“另外,我们还有三档优惠语音包。第一档是直连卫星50分钟语音包,定价200元/31天;第二档是直连卫星100分钟语音包,定价300元/31天;第三档是直连卫星200分钟语音包,定价500元/31天,以此满足不同用户对卫星通信服务的具体需求。”

  对于手机直连卫星业务的使用场景及注意事项,张晓永给出了建议。首先,用户需要使用具备天通卫星通信功能的终端,如华为Mate 60Pro、部分行业终端等通信设备。在选择使用环境时,要在室外的空旷地区,上方无明显遮挡物。在开通手机直连卫星功能后,用户打开手机设置中的卫星连接功能,按照提示指向南方上空连接卫星即可进行卫星通信。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50万亿元,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随着航天技术的创新发展及信息通信前沿技术与民用领域深度融合,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技术将深度服务我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卫星通信市场有望发展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卫星通信系统由于使用场景、网络特点、运营主体的不同,长期以来存在相互竞争、独立发展的问题。然而,随着5G NTN技术逐渐成熟,6G时代加速到来,天地一体融合路径愈发清晰。”中国电信卫星公司总经理杨岭才告诉记者,“中国电信卫星公司立足陆海空天四大场景,积极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的产品业务体系,聚焦业务融合、用户融合、终端融合、云网融合等关键环节,将分三阶段逐步推进天地一体网络全系统融合,实现天地云网、业务、应用一体化服务。”

  卫星技术的蓬勃发展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了巨大价值。全新的领域孕育更大的市场机遇,可以预见,搭载卫星通信,以穿戴设备、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消费级终端将在数年内爆发,卫星通信或将成为旗舰手机等各类信息通信终端产品的标配。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把握住卫星技术的发展机遇,构建空天一体的立体数字网络,对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手机卫星通信带来新亮点 新应用带动产业链实现新发展

  近期,华为最新手机支持卫星通信功能引发市场关注。向地面和空中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本质是航天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随着手机和其他硬件相继搭载卫星通信,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卫星通信技术和市场基本成熟,卫星通信从专业终端开始拓展到广泛的消费级市场,将驱动更多企业挖掘产业价值,卫星通信大众市场应用正在加速培育。

卫星通信产业发展迅速

  卫星通信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卫星制造和发射,中游的地面设备及终端、卫星运营与服务,以及下游的卫星通信应用。手机卫星通信产业链主要围绕基带芯片、手机厂商、卫星厂商三大核心环节外延。专家表示,在手机市场疲软背景下,华为Mate 60系列手机终端提供卫星通信功能,为手机产业链带来新亮点,其大众市场应用有望得以初步培育,卫星通信产业生态也将配合完成新变化。

  “我国卫星互联网计划、美国星链计划都提出了上万颗卫星组网的构想,但就部署现状来看还存在差距。”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博士后、国家科技专家库在库专家孙书剑告诉《人民邮电》报记者,“目前,地面终端成本和获取难度都在逐步降低,用户基数极大,但通信卫星数量却仍然有限,而且短期内规模不容易快速扩大。”孙书剑介绍,自1957年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启太空时代以来,迄今为止已发射了9000余个航天器,目前仅有5000颗左右的卫星在轨正常运行,其中能够为地面终端提供通信服务的卫星只有数百颗。

  2016年以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银河航天、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陆续提出通信卫星星座建设计划,重点发展基于低轨卫星星座的卫星互联网系统。2021年成立中国卫星网络集团公司,统筹国内低轨通信卫星发展,GW星座为国内目前最大的低轨通信星座。2023年7月9日,我国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标志着国内卫星互联网建设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服务质量远优于传统高轨系统,能够满足手机通话等对时延、带宽要求较高的大众应用场景,相比高轨系统商业化价值更高。高价值的频率轨道资源较为稀缺,如今,各国正积极抢占优势轨位及频率资源,波音、空客、亚马逊等企业均申报了大量的频轨资料,我国也在加快发展步伐。

  业内人士也对低轨卫星布局较为看好。孙书剑表示,低轨卫星通信技术不仅是卫星组网技术的现实应用前景,还填补了手机终端依托地面设施无法实现的通信场景空白。知名科技博主“小枣君”认为,卫星通信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低轨道高速率大容量通信卫星。未来市场化运作的卫星通信和卫星互联网将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也许会诞生新的通信“独角兽”企业。

卫星通信将进一步加快应用普及

  手机直连卫星将打开卫星互联网大众服务市场,是卫星互联网竞争的下一个焦点。手机直连卫星是以普通智能手机终端,不经过任何信号或数据中转设备,直接实现与卫星的信号收发功能。据爱立信的报告,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超过60亿,而全球未接入互联网的人口接近20亿,全球有80%以上的陆地区域和95%的海洋区域没有通信网络覆盖。卫星互联网是实现全球、全天时、全天候移动网络覆盖的理想解决方案,能够降低人口稀少的偏远地区地面基站的建设成本。

  此外,手机直连也是卫星互联网拓展大众市场应用的基础,手机直连有望成为卫星互联网的主要商业形态之一。美国北方天空研究所2022年预计,未来10年手机直连市场规模约为668亿美元,高于非静止轨道宽带通信385亿美元的市场规模。美国ASTSpaceMobile、Lynk、Omnispace、SpaceX等企业均在布局手机直连技术,手机直连卫星已成为卫星互联网领域竞争的焦点。

  目前,6G发展以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为基础,高、低轨卫星融合推动卫星通信发展进程。全球、全天时、全天候的星地融合通信有望成为下一代通信网络的主要形态。

  专家表示,以华为手机为代表的卫星通信成熟应用,逐渐带动一条成熟的产业供应链,加速摊平研发成本,推动卫星通信应用普及,将驱动一大批上市公司挖掘产业价值。

  在市场热切关注下,相关产业链迎来快速发展。中国卫通表示,公司正在依托高通量卫星资源为我国及“一带一路”沿线的航空、航海、应急、能源、林草等行业及普遍服务用户提供卫星互联网接入服务。目前,智能手机需要通过卫星通信终端与中国卫通运营管理的高轨通信卫星连接实现相关应用服务。手机直连卫星是卫星通信应用发展的一项关键技术突破,未来随着卫星通信网络系统性能、终端设备性价比的提升,卫星通信将进一步加快应用普及、丰富应用场景。

  专家表示,当前手机卫星通信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主要集中于空间段及地面段基础设施建设,上游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及地面设备中的地面站建设将率先受益。从产业价值分布来看,中下游占比更高,随着技术及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应用端相关环节将相继迎来快速发展阶段。

  卫星互联网可应用于航空、航海、车联网等特定场景,未来发展空间广阔。传统卫星通信系统能够满足广播、电话、数据通信等基本通信业务需求,卫星互联网可用于航空、航海、车联网、陆路交通、能源、基站回传、消费等诸多领域。卫星互联网赋能手机等C端市场,有助于提高卫星互联网的经济性。随着卫星直连、通信终端等技术的成熟,卫星通信面向C端的应用逐渐成熟,有望进一步提高卫星互联网的经济性,从而进一步加速国内卫星通信系统的建设。

【责任编辑: 王熙雁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