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格兰旗下网站:中广互联  格视网  卫星界  社区
登录注册

登录X

没有账号?  快速注册>

首页新闻正文

AI将给影视业带来巨大变革

导语:AI到底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影视行业及创作流程,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但可以确定的是,AI已经开始全面渗入行业,未来的影视行业,一定会有AI的一席之地。

  如果盘点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热词,AI一定是其中之一。今年上影节的大小论坛上,都有导演、制片人、技术专家等围绕AI侃侃而谈,有人踌躇满志,有人满怀期待,也有人不无焦虑。AI到底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影视行业及创作流程,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但可以确定的是,AI已经开始全面渗入行业,未来的影视行业,一定会有AI的一席之地。

带来弯道超车机会

  “我有一个扫地机器人,但用起来还是挺麻烦的,没觉得有多方便。其他的事儿,也基本上没有机器人能够很好地完成,机器人这一块我还是觉得有很多提升空间。”如果没有介绍,观众很容易以为这是科幻作家刘慈欣出镜录制的一段视频。但事实上,这段视频完全由AI生成。视频中“刘慈欣”的动作,表情,说话声音、语调,甚至停顿等,都与真人无异。“他”不仅侃侃而谈对电影《流浪地球2》的评价,还吐槽起扫地机器人,堪称人工智能之间的互相“拆台”。6月12日,上影节“AIGC浪潮下的文娱科创新视野”论坛上,商汤科技发布的数字人版刘慈欣,震惊了在场所有人。

  商汤科技数字文娱事业部总经理栾青介绍,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只需花5分钟录制一段视频,交给AI学习,就可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数字人,这个数字人几乎让人分不出来是不是真人,并且可以像电影《流浪地球2》里的图丫丫和图恒宇一样,在数字世界里一直活下去。

  三年前,导演郭帆带领团队创作《流浪地球2》时,觉得像ChatGPT这种大语言AI模型,可能会出现在2030年前后。没想到,电影刚完成,ChatGPT横空出世,打了郭帆一个措手不及。郭帆坦言,三年前在编剧时,团队已经把《流浪地球3》的剧本构思了七七八八,但是没想到,现实比剧情还要精彩。

  《流浪地球2》在制作中大量使用了AI技术,比如主演刘德华片中形象的老龄化和减龄化、李雪健台词的复原处理、全CG数字人制作等。但当时郭帆感觉AI的可应用度还不够高,需要迭代五六百次才能生成一个结果。然而AI发展到今天,只需要描绘一个场景或人物,就能生成令人叹为观止的图片或视频。

  在郭帆看来,AI有望实现影视工业的3.0变革,这对国内从业者来说,是一个弯道超车的好机会。“好莱坞现在也不清楚要怎么面对AI的应用,所以变成了我们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有弯道超车的可能。”

提升动画电影制作效率

  去年底,ChatGPT的发布,给全球投下一颗热度至今居高不下的重磅炸弹。以内容生产为核心的影视行业立即响应,努力学习,积极布局,以确保能够领跑这条全新的AI赛道,尤其是动画行业,响应更为迅速。

  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执行总裁尚琳琳透露,他们公司出品的2023年春节档电影《熊出没·伴我“熊芯”》,当时制作时应用AI相对较少,但接下来的最新一部“熊出没”大电影,公司要求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尝试AI应用。

  “AI在概念设计阶段是非常好的工具,会极大地扩大创作者视野,提高效率,给主创提供很好的参考。在美术设计阶段,我们大量将人工与AI相结合,比如把我们自己做的美术设计图,交给AI做进一步细化,它会对在材质、道具等细节方面提供更丰富的选择和进一步完善。”尚琳琳说,“但是在编剧阶段,AI的原创性还不够,大多是基于已有作品的一些改编,初看觉得还不错,细看有很多问题。”

  “我估计,AI对动画电影主要环节效率的提升可能会达到50%,对整个动画电影制作的周期效率提升30%,也就是说,原来我们计划每年上映3部动画电影,现在有机会做到4部。”上影节开幕论坛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说,AI不光有助于动画电影的制作,它可以渗透到数字电影的所有环节。“AI对动画制作的改变令人惊讶,完全想象不到。比如说原来可能需要一个非常成熟的美术师花一个月做出场景图,AI一个晚上的时间能输出几千张,比一个人用一个月的时间画的图还要好得多。”

倒逼从业者创新

  AI的大规模应用,也会对很多从业者的创作生产形成冲击,加剧影视文娱产业的竞争。兴奋与焦虑并存,或许是当下从业者面对AI的心态。

  “我们认为文娱行业接下来会走向多模态竞争。比如说本来做网络小说的公司开始做漫画,很多漫画公司开始做动画,本来做影视的公司开始做图书出版……”娱乐资本论创始人吴立湘带领团队经过三个月实地调研后发现,变革已经在开始,“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度会大大加剧。到那时,用户根本不在乎到底是数字真人电影,还是真正的真人电影。”

  科幻作家陈楸帆提出一个“人机共创”的概念。他认为,在AI技术大规模应用后,市面上八成多平均水平的从业者可能很快被替代。“AI会在一段时间内迅速占领市场,在到达一定饱和度时又会引发审美疲劳,有可能让大家觉得,我们还是需要人,需要一些属于人的生命、情感、审美的东西。”陈楸帆说,AI与真人的较量会是一个螺旋上升的曲线,这个过程中的阵痛需要每个人去承担。因此,从业者要去思考,他们在行业中不能被AI替代的竞争力是什么。

  陈楸帆认为,AI可倒逼从业者去努力和创新,利用AI辅助生产。此外,有些能力可能是短时间内AI无法代替真人的,比如让自己开心、让别人开心,这样的能力在未来会特别稀缺,也因此需要更多人才。

  郭帆则呼吁,有关部门应加快出台AI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AI的发展。“AI不仅仅和创作行业相关,而是会对社会方方面面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有时间去重新认识和思考AI,有规划、有步骤地发展AI。”

【责任编辑: 徐亚新 】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作者专栏更多

关注我们

    中广互联
  1. 大视频行业颇具影响力的行业社群平台,重要新闻、热点观察、深度评论分析,推动电视行业与各行各业的连接。

  2. 电视瞭望塔
  3. 集合电视台、网络视听、潮科技等各种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专注于报道广电行业新鲜5G资讯,致力于成为广电行业有权威、有深度的5G自媒体平台。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资讯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这里。

  8. 中广圈子
  9. 视频产业的专业圈子,人脉、活动、社区,就等你来。

  10. 格兰研究
  11. 我们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数据。

  12. 卫星界
  13. 致力于卫星电视信息、卫星通信技术、天地一体网络应用案例、以及广电、通信等产业的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技术资讯的传播。